Workflow
太阳能光伏
icon
搜索文档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293期:地缘政治安全与中国能源安全
观察者网· 2025-07-27 08:36
中国能源战略核心观点 - 中国能源安全状况敏感但不脆弱,综合自给率达85%[7][16] - 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54%,产量占全球40%(40亿吨/80亿吨)[3] - 可再生能源装机全球领先:光伏10亿千瓦(占全球40%)、风电5.5亿千瓦(占全球45%)[4] - 石油对外依存度72%,天然气43%,但通过七年计划实现原油产量从1.89亿吨增至2.13亿吨(2018-2024)[6][7] - 构建四大油气战略通道(中亚/中俄/中缅/海上LNG)实现进口多元化[10][11] 能源结构演变 - 煤炭占比从2000年70%降至2024年54%,可再生能源每年替代1个百分点(相当于4200万吨石油/年)[16][18] - 石油消费预计2025-2030年达峰,天然气消费2035-2040年达峰[40] - 新能源设备制造占全球70%,但关键矿产(锂/钴/镍)依赖进口[13] 全球化布局 - 中石油在35国运营88个油气项目,形成国内外一体化双循环[10][41] - 全球油气市场供应过剩,沙特阿美将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作为50年战略[9] - 中美能源关系呈"错位竞争",传统能源合作大于冲突[35][36] 技术路径 - 化石能源通过碳捕捉技术实现净零排放[38] - 风光发电+储能构成第二条发展路径,但储能技术仍需突破[38] - 石油工业率先改革开放,1993年即启动海外投资[21] 地缘政治影响 - 霍尔木兹海峡封锁可能性低,伊朗缺乏能力与意愿承担后果[32][33] - 俄乌/巴以冲突影响欧亚能源通道(占全球55%石油/60%天然气产量)[3] - 能源合作项目周期长达10-20年,需国家层面长期推进[24]
中国领跑!全球能源投资十年巨变
中国电力报· 2025-07-23 08:41
全球能源投资趋势 - 2025年全球能源总投资达3.3万亿美元,可再生能源、电网、储能等领域占比达2.2万亿美元,规模是化石能源投资的两倍 [2] - 2015年至2025年可再生能源投资从落后化石能源30%到反超50%,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可再生能源投资占比从2016年的28%跃升至2025年的80% [4] - 电力领域成为绝对核心,2025年全球电气化领域投资首超1万亿美元,风能、太阳能十年间年增速均超15%,电池储能呈现爆发式增长 [5] 技术成本与市场重塑 - 太阳能光伏和电池价格过去十年下降60%,推动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分布式光伏自发增长,2024年巴基斯坦新增装机中50%来自无需政府补贴的分布式光伏项目 [5] - 能源安全重塑投资逻辑,地缘政治紧张促使燃料进口国加速清洁能源布局,欧盟"氢能战略"、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等为证,中国为保障能源安全煤炭投资同比仍增长1.1亿吨 [5] 中国在全球能源投资中的角色 - 中国2025年全球能源投资占比超30%,清洁能源投资占比逾70%,规模效应深刻影响全球能源市场供给格局与规则体系 [7] - 中国构建"资源保障—技术突破—政策协同"闭环体系,锂、钴、镍等关键矿产供给通过"找矿行动"与产业整合实现储量翻倍 [8] - 中国单位GDP能耗四年累计降低11.6%,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交通领域电气化率超30%,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 [9] 技术标准与话语权 - 中国在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等核心设备领域专利数量占全球主导地位,特高压输电技术形成"中国标准"体系 [9] - 2024年中国绿色低碳技术PCT国际专利申请公开量达6356件,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 [9] 转型挑战与应对策略 - 发展中国家市场呈现"冰火两重天",印度、土耳其本土产业崛起推高短期成本,中亚电网建设滞后制约项目落地,越南补贴政策反复导致投资波动 [11] - 矿产资源博弈加剧,美国、欧盟、日本更新关键矿产目录,中国通过多元布局降低对单一资源依赖,在阿根廷、澳大利亚参股锂矿,在非洲建设铜钴冶炼基地 [11] 政策与技术创新 - 中国能源政策通过"3A"目标(可负担性、可及性、可用性)与"3R"策略(管控风险、增强韧性、重开低碳技术贸易市场)构建安全转型体系 [13] - 车网互动技术展现潜力,若一半公用充电桩实现协同充电可减少32兆瓦储能需求,风光储氢氨一体化项目突破单一发电局限 [14] - 风电叶片回收、动力电池梯级利用技术预计2030年可形成千亿级市场 [14] 国际合作与本土化 - 中国通过"本土化+标准化"平衡,在东南亚推广小型风电,在非洲建设离网光伏,在中东参与太阳能光热发电站 [14]
欧佩克研讨会内外,中国能源转型成热议
新华网· 2025-07-11 16:40
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 - 中国在光伏和风能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成为推动全球能源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 [1] - 中国通过海外项目助力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能源安全与绿色转型 [1] - 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增加近600吉瓦,主要得益于中国新增太阳能光伏和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创新高 [1] 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地位 - 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生产和电动汽车制造方面保持主导地位 [1] - 中国在芯片制造和人工智能相关产业中的作用不断扩大 [1] - 中国在太阳能等领域持续增长,其他形式的能源也相当成熟 [2] 中国海外能源合作 - 中国在刚果(金)推进水电项目,在印度尼西亚和尼日利亚建设太阳能电站,推动全球能源转型 [2] - 中国积极参与海外清洁能源建设,为发展中国家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2] - 尼日利亚国家石油公司及其他公司渴望与中国企业加强合作,学习技术和知识 [2] 全球能源市场挑战 - 能源投资持续不足可能导致未来能源可负担性问题 [1] - 世界上许多地区依旧存在能源贫困问题 [1] - 能源转型需采取全面策略,保障能源安全、负担能力与可持续发展 [1] 中国在能源转型中的贡献 - 中国在能源转型、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方面的贡献无法忽视 [3] - 中国推动全球新能源"现实化",实现技术突破并降低价格 [3] - 中国在光伏、风能、电动化等领域为全球能源体系注入可行路径 [3]
施罗德:对于下半年A股市场 挖掘结构性机会将成为投资首要方向
智通财经· 2025-07-09 15:28
全球资本市场评估 - 部分美国关税政策已落地但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全球资本市场正重新评估对经济增速的潜在影响 预计最终方案或比预期更为温和 [1] - 施罗德上调全球股票评级 主要基于关税冲击弱于预期和全球经济衰退概率显著下降的判断 将权益评级由中性上调至正面 [1] - 美国企业资本开支和就业市场韧性支撑权益市场 欧洲、大中华区及韩国等新兴市场具备吸引力 [1] 固定收益与大宗商品 - 美债虽具估值吸引力 但财政扩张和曲线陡峭化限制利率下行空间 欧洲、澳洲高评级债券防御性更强 [1] - 美元因利差收敛和宏观政策不确定性面临下行压力 利好新兴市场及回流本地货币计算资产 [1] - 中东地缘风险带来的油价上涨被视为短暂扰动 预计全球充足产能及温和需求将在中期推动油价回落 黄金受各国央行持续购买支撑但需关注获利了结压力 [1] 周期与工业制造板块 - 有色金属表现分化 铜价在去库存支撑下保持稳定 电解铝价格因供需格局改善获得支撑 贵金属板块受外来风险因素影响价格走高 [2] - 工业制造板块整体稳定 汽车价格战成为主要扰动因素 太阳能光伏行业在"531"抢装潮后进入调整期 锂电池板块延续底部震荡 [2] - 工程机械呈现内外分化 国内市场经历调整但海外市场保持较高景气度 自动化设备订单增速较第一季度峰值回落但仍处合理区间 [2] 消费与科技板块 - 消费板块呈现新旧分化格局 潮玩走向海外成为新亮点 饮料企业通过锁定原材料成本对冲压力 家电板块需关注美国钢铁关税政策影响 [3] - 科技板块景气度改善成为亮点 美国AI相关资本开支持续上升 有望从产业链角度拉动中国国内科技股 需关注小型股过度拥挤情况 [3] - 港股市场优质公司数量持续增加 代表先进生产力 政策层面对香港市场支持增强 A股优质公司赴港上市提升港股市场质量和深度 [3]
“我们早知道中国正大规模推进风电和太阳能,但还是被震撼到了”
观察者网· 2025-06-27 09:33
中国新能源装机规模 - 中国太阳能装机容量已突破1000吉瓦,占全球总量50% [1][3] - 2024年前5个月新增太阳能装机198吉瓦(同比+57%)、风电46吉瓦,相当于印尼或土耳其全国发电量 [1][3][4] - 5月单月新增太阳能93吉瓦(每秒安装近100块太阳能板)、风电26吉瓦(约5300台涡轮机),发电量相当于波兰或瑞典全国 [1][3] 光伏发电行业 - 中国光伏装机达10.8亿千瓦(48个三峡电站规模),年发电1.2万亿千瓦时(占全国12%),可替代1.52亿吨标准煤 [4][5] - 光伏发电满足近5亿户家庭年用电需求,装机规模历史性突破10亿千瓦 [5] 风电行业 - 中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占比达15.5%,前4个月发电量3814.3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12.78%) [7] - 2030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预计突破230吉瓦,中国深远海项目将成为国际合作核心增长点 [7] 国际比较与政策 - 中国2024年可再生能源投资超过美国、欧盟和英国总和 [8] - 美国电力需求增速超过产能建设,而中国持续强化清洁能源技术产业布局 [8] - 中国在气候承诺履行与清洁能源发展速度上远超美国政策倒退现状 [7][8] 电力供需与基础设施 - 全国累计发电装机36.1亿千瓦(同比+18.8%),迎峰度夏期间最高用电负荷预计同比增加1亿千瓦 [3] - 国家发改委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以提升保供能力 [3]
10年间全球能源投资版图巨变,清洁能源已占2/3
第一财经· 2025-06-19 21:47
全球能源投资趋势 - 2025年全球能源领域总投资规模将达3.3万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约2% [1] - 清洁能源技术引资规模达2.2万亿美元,是传统化石燃料(1.1万亿美元)的2倍 [1] - 能源安全成为全球能源投资走高的关键驱动力 [1] 清洁能源投资格局 - 太阳能光伏成为最受欢迎的清洁技术,2025年投资将达4500亿美元 [2] - 电池储能领域投资预计飙升至650亿美元以上 [2] - 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投资从全球占比1/4提升至1/3,2024年投资超6250亿美元 [5] - 非洲清洁能源投资仅占全球2%,融资成本比发达经济体高2至3倍 [6] 化石燃料投资变化 - 全球化石燃料领域投资将出现自2020年来首次下降,石油投资下降6%至4200亿美元 [3] - 上游油气总体投资预期略低于5700亿美元,降幅约4% [3] - 低碳化石燃料投资创新高,预计达300亿美元,未来有望增长10倍 [3] 电力领域投资增长 - 电力领域投资规模预计突破1.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8%,较化石燃料领域高出50%以上 [8] - 终端用能电气化与能效投资2025年将达8000亿美元,过去10年翻倍 [8] - 可再生能源将满足2025-2027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95% [9] 电气化与电网投资 - 全球电网投资预计新增4000亿美元 [9] - 数据中心投资过去两年激增67%,未来5年总和将达4.2万亿美元 [9] - 发展中国家电力需求到2030年可能翻番至950TWh [9] 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 为实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增至2023年3倍的目标,年投资规模需翻番 [10] - 配套电网、储能等领域投资需同步增加 [10]
10年间全球能源投资版图巨变,清洁能源已占2/3
第一财经· 2025-06-19 19:56
全球能源投资趋势 - 2025年全球能源领域总投资规模将达3.3万亿美元,较2024年增长约2% [2] - 清洁能源技术引资规模有望达2.2万亿美元,是传统化石燃料(1.1万亿美元)的2倍 [1][2] - 太阳能光伏成为最受欢迎的清洁技术,2025年投资将达4500亿美元 [3] - 电池储能领域投资或将飙升至650亿美元以上 [3] - 电力领域投资规模预计突破1.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8%,较化石燃料领域高出50%以上 [9] 清洁能源发展 - 过去5年清洁能源投资几乎翻番,太阳能光伏投资增长显著 [3] - 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投资从全球占比1/4提升至1/3,2024年投资超6250亿美元 [5][6] -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基本等于欧盟和美国之和,成为全球最大清洁能源投资国 [5][6] - 欧美发达国家清洁能源投资增长,欧洲转向可再生能源,美国加强天然气出口 [6] - 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在光伏、风电及生物能源市场表现突出 [6] 化石燃料投资变化 - 2025年全球化石燃料领域投资将出现自2020年来首次下降 [3] - 石油投资下降至4200亿美元,降幅约6%,为1996年来最大 [3] - 上游油气总体投资预期略低于5700亿美元,降幅约4% [3] - 全球炼油厂投资将降至过去10年来新低 [3] - 低碳化石燃料投资创新高,预计达300亿美元,未来有望增长10倍 [3] 电气化与电力需求 - 终端用能电气化与能效投资过去10年翻倍,2025年将达8000亿美元 [9] - 全球电力需求未来三年将增加3500太瓦时,相当于每年增加一个日本的等效电力 [9] - 可再生能源将满足2025-2027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95% [10] - 数据中心投资过去两年激增67%,未来5年总和将达4.2万亿美元 [10] - 发展中国家电力需求到2030年可能翻番,达950太瓦时 [10] 电网与基础设施 - 全球各国加强电网领域投资,预计今年新增规模达4000亿美元 [10] - 建议利用AI和数字化技术推动电网改造升级 [10] - 优化电网监管机制以适应新能源体系,降低运行损耗 [10] - 为实现203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年投资规模需翻番 [10] - 配套电网、储能等领域投资需同步增加 [10]
中国电力企业在非洲建设输变电线路六点六万公里
人民日报· 2025-06-14 04:18
中非电力与新能源合作 核心观点 - 能源电力成为中非务实合作重点领域 中国电力企业在非洲建设输变电线路6 6万公里 建成南非德阿风电站 肯尼亚加里萨光伏电站等项目 覆盖40余个国家和地区 助力非洲新增电力装机1 2亿千瓦 [1] - "十四五"以来中国在28个非洲国家实施约80个太阳能光伏 风电 水电项目 缓解能源短缺并应对气候变化 [1] - 中国与非洲50多个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 打造国际能源合作新平台 开展能源信息分享 技能培训 技术咨询等交流 [2] 投资与工程数据 - 2013年以来中国主要电力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完成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44个 签订电力工程承包合同约1300个 总金额2072 66亿美元 [1] - "十四五"以来中国对非洲电力领域投资累计2 72亿美元 新签工程承包合同154个 金额245 78亿美元 占对外新签合同总额20 8% [1] 教育与技术合作 - 上海电力大学等国内科研单位与卢旺达 坦桑尼亚 赞比亚签署协议 共建电力职业教育机构 探索人才培养方向 [2]
公用事业行业:公用规模太阳能和风能领域的投资机会(英译中)
新浪财经· 2025-06-11 10:35
格鲁吉亚可再生能源潜力评估 - 分区评估方法根据格鲁吉亚当地条件调整,用于识别大型太阳能光伏和陆上风电项目最具潜力的区域,包括装机容量、容量系数、年发电量、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及输电线路距离等技术经济属性 [1] - 研究旨在为国家可再生能源部署计划确定优先事项,所有评估因素均服务于这一目标 [1] 太阳能光伏与风能开发潜力 - 格鲁吉亚大型太阳能光伏和风能开发潜力显著,光伏和风电最大集中容量均为5000兆瓦,全国最大开发潜力分别达87吉瓦(光伏)和5.4吉瓦(风电),光伏土地利用率为20-30%,风电为15-20% [2] - 当前203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为5.289吉瓦(全球能源监测2024年数据),上述潜力可大幅覆盖该目标 [2] - 太阳能光伏和风能潜力主要分布在中部、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沿输电线路及公路网络 [2] 研究局限性与后续行动 - 研究局限性包括土地适宜性地图对设定阈值的敏感性、标准数据集基础质量,以及非技术因素(如土地所有权)对选址的影响 [2] - 格鲁吉亚可向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提交潜力地点,通过场址评估服务进行初步可行性分析,包括降尺度太阳辐照度/风速时间序列数据输入发电模型和简化财务模型,以确定电价可行性 [3]
2024全模块化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
沙利文· 2025-06-11 07: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重要性日益提高,光伏和储能市场发展迅速,全模块化储能系统凭借优势在户用和工商业场景展现潜力,思格新能源等企业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推动行业发展 [16][21][119] 各章节总结 第一章 全球光伏市场发展现状 - 全球能源转型与可再生能源重要性: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各国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技术进步促进能源转变,2019 - 2029E可再生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上升 [16] - 光伏产业发展现状及地位:2019 - 2023可再生能源发电量CAGR为6.1%,2024 - 2029E预计达11.5%,太阳能光伏增长最快 [21] - 全球光伏装机量和市场规模:2019 - 2023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容量CAGR为11.4%,2024 - 2029E预计达14.8%,太阳能发电容量增长快 [22] - 全球光伏市场驱动因素:碳中和目标、ESG、能源安全、技术改进、电力需求上升、政府激励政策和国际合作等因素驱动 [26] 第二章 全球储能市场发展现状 - 储能的定义和分类:储能系统分多种类型,电化学储能中锂离子电池占主导,介绍其结构和价值链 [31][36][37] - 储能系统应用场景分析:分集中式和分布式,分布式含户用和工商业,可削峰填谷、节省成本、保障供电 [43] - 光储行业发展历程分析:经历四个阶段,光储一体化市场增长,未来AI赋能方案成趋势 [46][47] - 全球储能市场规模:2019 - 2023年出货量CAGR为102.2%,2024 - 2029E预计达31.1%,户用和工商业储能增长快 [48][55] - 全球储能市场驱动因素:可再生能源发展、各国支持政策、价格成本降低和能源价格稳定等因素驱动 [61] - 全球储能市场发展趋势:开发分布式和集成方案、应用人工智能、提高安全绩效、开发大容量电池、降低价格成本 [63][64][68] 第三章 全球全模块储能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 - 全模块化储能市场定义和分类:在模块化基础上优化,分一体柜和分体柜,适用于户用和工商业场景 [77][91] - 传统非模块化储能解决方案痛点:占地面积大、容量缺乏灵活性、安装运维难、安全性低、效率低 [95][96][100] - 全模块化储能系统主流解决方案:应用于户用和部分工商业场景,有一体柜和分体柜形式 [109][110] - 全模块化光储解决方案优势:安装便捷、空间优化、安全保障、扩展性和灵活性高、可靠性和高效性强 [111][113] - 全模块化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工商业2029年出货量有望达36.8GWh,户用2024 - 2029E出货量CAGR达30.4% [119][125] 第四章 全球全模块储能市场竞争格局梳理及典型案例分析 - 全球全模块化市场主流厂商梳理:多为中国本土企业,思格新能源率先用于工商业场景 [130] - 典型案例分析——思格新能源:聚焦新能源储能,产品涵盖多种类型,家庭和工商业解决方案优势明显,有全球案例 [137][145][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