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
搜索文档
国际能源署发布《2025年可再生能源》报告
新浪财经· 2025-11-03 18:00
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提供包括资讯、报告、培训、咨询等在内的14项ESG服务,助力上市公司传播 ESG理念,提升ESG可持续发展表现。点击查看【ESG评级中心服务手册】 (来源:全球变化研究信息中心) 10月7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题为《2025年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的分析与预测》(Renewables 2025: Analysis and Forecasts to 2030)的报告指出,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翻番, 增加4600 GW(吉瓦)。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1 太阳能驱动全球可再生能源强劲增长,但阻力渐显 (1)预计到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翻一番,增加4600 GW。这一增量大致相当于将 中国、欧盟和日本的发电装机容量总和纳入全球能源结构。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占全球增量的近 80%,其次是风能、水力发电、生物能源和地热能。 (2)预计到2030年,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将增加1倍以上,主导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增长。低成本、更快 的审批流程和 广泛的社会接受度持续推动太阳能光伏的加速应用。尽管风能面临供应链问题、成本上 升和审批延迟的挑战,预计到2030年,全球 ...
2025 中东区域国别可进入性报告
36氪· 2025-11-03 13:08
中东宏观经济转型格局 - 2025年中东经济呈现“韧性增长+结构转型”并行格局,GCC国家依托财政稳健与政策连续性维持中高速增长 [7] - 区域增长动力来自非油产业扩张、基础设施投资加速及结构性改革落地,旅游、金融、ICT等高附加值领域成为政策扶持重点 [5][7] - 各国通过顶层国家战略引导经济摆脱对石油单一依赖,如沙特Vision 2030、阿联酋Centennial 2071、卡塔尔National Vision 2030等 [1][27] 主要国家改革进展与投资环境 - 沙特Vision 2030计划已完成或推进超过九成核心指标,政策重心从能源驱动向产业多元化转移,制造业、数字经济和旅游业形成新动能 [29][31] - 阿联酋以制度透明度、资本流动自由和全球化营商环境保持竞争力,“We The UAE 2031”愿景展现谋求全面领先的雄心 [37][39][41] - 土耳其凭借欧亚交汇的枢纽定位与庞大年轻人口,成为区域供应链重构重要节点;埃及凭借庞大人口与战略位置成为制造与基础设施投资承接地,但面临高失业率与通胀压力 [46][50] 重点产业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成为中东国家重塑竞争力核心领域,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将AI列入国家优先战略,未来五年将形成“政策引导+资本投入+跨国合作”的产业集聚带 [63] - 先进制造业被视为推动经济多元化关键引擎,区域制造业正从“进口替代”向“本地创新”演进,产业政策要求本地含量与知识转移 [60] - 汽车产业向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沙特、阿联酋和土耳其发布测试法规,带动从整车制造到车载智能的完整生态 [65] - 清洁能源产业快速发展,沙特绿色氢能项目、可再生能源计划等获国家战略支持,2060年碳中和计划推动投资 [35][57] 中国与中东经贸合作 - 2024年中国与中东贸易额接近4900亿美元,呈现资源贸易额下降、高新产品贸易额上升的结构优化趋势 [22] - GCC国家通过主权基金与数字转型战略,逐步成为中国企业投资与合作高地,双方经贸关系转向深度互联阶段 [22] - 具体合作项目包括沙特NEOM新城基建、阿联酋光伏玻璃项目、埃及苏伊士运河经济区红海石化项目等,涵盖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制造等领域 [24]
跨越科学与政治,应对人类能源的挑战 | 两说
第一财经· 2025-10-30 18:02
当一位诺贝尔奖得主选择离开实验室,执掌美国能源部,他如何在政治漩涡中保持科学家的初 心?从能源转型到中美关系,他如何看待人类共同的气候变化挑战? 在即将发布的深度对话中,这位跨界智者与著名经济学家姚洋完整回顾他从科学家到政治决策 者的心路历程。 他是朱棣文 —— 1997年因"激光冷却与捕获原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2009年成为美国第12任能源部部长; 是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科学家内阁成员。 "他们起初并不知道科学家能做什么。" 朱棣文坦言初入政坛时的困境。在充斥着固定规则的华盛顿,这个坚持"用证据说话"的科学家需要重 新学习一切。他被告知的第一课竟是:"不要直接回答问题,要学会转向你想说的内容。" 然而,正是这个自称在这方面是个"坏学生"的能源部长,在四年任期内推动了可能改变人类能源命运 的绿色革命—— 他推动创立了美国能源高级研究计划局,坚持"不敢冒险就不是真正的成功", 资助高风险、高回报的突破 性能源技术研究,以应对国家最紧迫的能源挑战 ; 他推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项目,用事实证明耗资巨大的绿色技术可以"按时、按预算"完成; 他的计划赢得了沃伦·巴菲特等投资巨头的信任,撬动了私营资本的涌入。 令人深思 ...
绿色中国2025银川对话会在宁夏银川举行
中国经济网· 2025-10-28 14:54
主旨演讲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教授以《未来农村能源系统助力 乡村振兴及零碳乡村建设的路径与展望》为题作视频发言。他指出,在光照充足的西北农村建立以太阳 能光伏为基础的能源系统,是未来农村最优的能源解决方案。据其测算,中国农村屋顶具备安装约20亿 千瓦光伏的潜力,在满足自身用电需求后,仍有约1.5万亿度富余电力可支持电网;同时,农村丰富的 秸秆、林业枝条和畜禽粪便等生物质资源可加工为零碳燃料,预计可满足全国未来燃料需求的40%。发 展光伏与生物质能源,将有效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和经济发展,为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开辟重要 路径。 在圆桌对话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美美与共——建设宜居农村未来"主题,就政策与规划引领、项目 建设与技术创新、能源转型与乡村振兴、经验推广与复制等热点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富宁村与兴胜村的"零碳新村"建设项目,实地了解"光储直柔"等新技术的实际应用, 以及"光伏+储能+电网"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兴胜村党支部书记何超介绍,村民入住新房后,相比以往 烧煤取暖更加经济省心,一键式操作系统即便老年人操作也不觉繁琐,生活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提 升。 近 ...
全球光伏或迎来理性发展期
中国能源报· 2025-10-20 15:29
行业核心观点 - 全球光伏产业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向理性发展阶段 [1][3] - 国际能源署将2025年至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预测下调5%,未来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总量约为3.68太瓦,占同期可再生能源新增规模的近80% [3] - 业内专家指出,这一变化并非产业退潮,而是光伏进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阶段的标志 [3] 市场潜力与结构性挑战 - 未来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比此前预测减少约248吉瓦,其中光伏减少173吉瓦,占比近七成 [5] - 美国未来5年光伏发电装机规模预计将减少超140吉瓦,主要受住宅光伏系统税收减免政策修改影响 [5] - 电网容量不足、审批程序复杂等问题在部分国家和地区仍较突出,影响新增装机落地速度 [5] - 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将从2025年的600吉瓦高点逐步放缓,至2029年才有望重新回升至700吉瓦左右 [5] - 欧洲地区光伏发展相对稳健,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波兰等国通过可再生能源项目公开招标机制将有效带动欧盟光伏装机规模持续增长 [6] - 产业链成本下降、储能技术进步及居民用电价格上升,将推动欧洲光伏需求维持较高水平 [6] 全球需求增长韧性 - 到2030年底,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来源,占全球发电量的43%,光伏发电将超越水电成为全球第一大可再生能源 [8] - 2025年至2027年期间,全球电力需求预计以年均3.9%的速度增长,可再生能源将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增长的95%,其中太阳能光伏贡献将达到一半 [8] - 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486吉瓦,组件需求约584吉瓦,同比增长26%,较前两年超过60%的年增幅明显放缓但仍保持健康增长 [9] - 到2030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预计在655吉瓦至763吉瓦之间,组件需求有望提升至758吉瓦至895吉瓦 [9] - 中东、北非、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正成为全球光伏增长的新支点,到2030年全球光伏发电装机预计将达到4.8太瓦,并在2035年增至7.6太瓦 [9] 未来发展趋势与系统融合 - 光伏装机增长与电网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部分国家出现“装机多、并网难”的现象 [12] - 必须同步推进电网升级、储能扩建及灵活调度机制完善,储能等关键技术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6][12] - 产业竞争正回归技术创新、系统集成和运营效率的比拼,未来5年光伏组件市场将进入成熟期,增速虽不如以往迅猛但整体需求将维持稳定增长 [12] - 光伏将走出单一发电领域,与储能、电网、氢能等多种清洁能源技术深度融合、协同推进,构建更加安全、稳定、高效的能源体系 [13]
信实工业:有望建成20吉瓦的太阳能光伏制造产能以及100吉瓦时的电池超级工厂。
新浪财经· 2025-10-17 22:04
公司产能规划 - 公司有望建成20吉瓦的太阳能光伏制造产能 [1] - 公司计划建设100吉瓦时的电池超级工厂 [1]
英国全球系统研究所:《2025年全球临界点报告》,不可逆的风险,正在失稳的关键地球系统
欧米伽未来研究所2025· 2025-10-13 20:41
全球气候临界点风险 - 全球平均气温即将超越《巴黎协定》设定的1.5摄氏度阈值,标志着人类正踏入危险地带,多个气候临界点的触发可能给数以亿计的民众带来灾难性风险 [1] - 多个地球系统的稳定性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其中一些可能已经越过或即将越过临界点,一旦越过其变化过程将变得自我维持且难以逆转 [2] - 气候临界点之间相互关联且大多数互动是去稳定的,一个系统的失稳会增加另一个系统失稳的可能性,存在潜在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影响远超各部分风险的简单总和 [5] 具体地球系统失稳风险 - 格陵兰冰盖和西南极冰盖可能已经越过了导致不可逆转崩塌的阈值,这将锁定未来数米甚至更大幅度的全球海平面上升,直接威胁数亿沿海居民 [2] - 亚马逊雨林可能在全球升温低于2摄氏度时就发生大面积顶枯,从湿润雨林转变为干燥稀树草原状态,这将释放巨量储存碳并加剧全球变暖,超过一亿依赖森林生存的人口面临危机 [3] - 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可能在升温2摄氏度以内发生崩溃,一旦崩溃其影响将是全球性的,包括西北欧陷入长期严冬、全球粮食和水安全格局被颠覆,影响超过十亿人口生计 [5] 积极社会经济转型临界点 - 通过触发积极临界点可实现向净零排放社会的指数级加速转型,积极临界点指在技术、金融、政策和人类行为等领域,一旦跨过某个阈值变革将变得自我强化并加速进行 [6] - 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每翻一番其价格便下降约四分之一,这种学习曲线效应使其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能源 [6] - 电动汽车销量正沿S型曲线快速攀升,在中国已占据新车市场半壁江山,在挪威这一比例接近百分之百,电池技术驱动了普及 [6] 政策与金融的催化作用 - 触发积极临界点的最有效工具是果断的政策指令,如设定禁售燃油车时间表、强制新建建筑采用清洁供暖等,能为市场提供清晰预期并引导大规模私人投资 [7] - 金融体系转向至关重要,需通过公共和私人融资降低低碳技术和弹性基础设施的资本成本,尤其在全球南方国家是实现公正转型的必要条件 [7] - 气候金融成本核算必须超越短期视角,充分考虑气候行动带来的长期经济和健康效益以及不作为的更大代价 [7] 社会规范与行为转变 - 当少数人开始采纳新的可持续行为时可影响并带动大多数人,这一过程具有临界点特征,社会规范的演变正在发生 [7] - 从选择植物性饮食到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公民社会和政策制定者的良性互动可催化集体行动并为政策变革提供社会授权 [7] 治理挑战与转型路径 - 当前各国国家自主贡献和长期净零目标仍不足以避免危险临界点,按目前政策轨迹全球升温在本世纪末可能超过2摄氏度,要求COP30及全球政策制定者采取紧急行动 [8] - 应对临界点风险的治理逻辑必须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预防,预防性原则应成为核心指导思想,任何等待科学完全确证后再行动的策略极其危险 [8] - 超常规转型必须是公正的,不应以牺牲弱势群体为代价,而应成为解决贫困、饥饿和不平等等社会问题的契机,例如可再生能源普及正在全球降低能源价格 [8]
工业硅:上游继续复产,逢高布空思路,多晶硅:市场消息再次发酵,关注实际落地
国泰君安期货· 2025-10-10 09: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业硅上游继续复产,建议逢高布空;多晶硅市场消息再次发酵,需关注实际落地情况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面跟踪 - 工业硅、多晶硅期货市场:Si2511收盘价8640元/吨,较T - 5跌380元/吨;PS2511收盘价50765元/吨,较T - 1跌595元/吨等 [1] - 基差:工业硅现货升贴水对标华东Si5530为+810元/吨,较T - 5涨330元/吨;多晶硅现货升贴水对标N型复投为+1285元/吨,较T - 1涨595元/吨 [1] - 价格:新疆99硅8850元/吨,较T - 1跌100元/吨;多晶硅 - N型复投料52550元/吨,较T - 5涨50元/吨 [1] - 利润:硅厂利润(新疆新标553)为 - 2629.5元/吨,较T - 5跌803.5元/吨;多晶硅企业利润为 - 14.1元/千克,较T - 1涨0.4元/千克 [1] - 库存:工业硅社会库存(含仓单库存)54.5万吨,较T - 5增0.2万吨;多晶硅厂家库存24.0万吨,较T - 5增1.4万吨 [1] - 原料成本:新疆硅矿石320元/吨,较T - 22跌20元/吨;茂名焦价格为0元/吨,较T - 22跌1400元/吨 [1] - 有机硅、铝合金:DMC价格11050元/吨,较T - 22涨300元/吨;ADC12价格21100元/吨,较T - 1涨200元/吨 [1] 宏观及行业新闻 - 国际能源署《2025年可再生能源》报告预测,未来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将达之前5年增量两倍,2025 - 2030年将增加4600吉瓦,增长主要由太阳能光伏产业带动,风能发电占比居第二,水电等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1][3] 趋势强度 - 工业硅趋势强度为0,多晶硅趋势强度为1,趋势强度取值范围为【-2,2】区间整数,强弱程度分弱、偏弱、中性、偏强、强,-2表示最看空,2表示最看多 [3]
国际能源署:尽管挑战重重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仍将翻倍增长
搜狐财经· 2025-10-08 18:10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长预测 - 国际能源署预计2025至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达4600吉瓦 [1] - 新增规模相当于中国、欧盟和日本当前装机容量总和 [1] - 较此前五年增量实现翻倍 [1] 各可再生能源技术增长前景 - 太阳能光伏在未来五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中占比预计达80% [3] - 太阳能光伏增长得益于持续走低的成本优势与不断提速的项目审批流程 [3] - 风能紧随太阳能之后位居第二 装机将实现大幅增长 [3] - 水电、生物能、地热能等技术将继续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与灵活性提升提供保障 [3] 区域市场增长格局 - 新兴经济体成为可再生能源增长新引擎 包括亚洲、中东和非洲地区 [3] - 成本竞争力与强化的政策支持刺激可再生能源加速发展 [3] - 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及多个东南亚国家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将实现快速增长 [3] - 中国、欧洲和印度将成为风电扩张的关键市场 [3]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多国政府通过推出新招标计划、上调发展目标等举措为产业增长注入政策动力 [3] - 气候变化应对与能源安全保障的双重需求驱动可再生能源发展 [4] - 技术持续进步与政策支持加码将重塑全球能源供给结构 [4] - 多国已根据报告预判调整能源发展规划 新一轮可再生能源投资热潮正在形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