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家政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扩内需增活力优环境 “十四五”深化改革结硕果
中国证券报· 2025-10-22 04:18
内需增长动力 - 过去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6.8% [1] - 2024年及2025年实施的新一轮“两新”政策有效激发国内消费潜力和投资动能 [1] - 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 [2] - 2021年至2024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59.9%,较“十三五”期间提高11.1个百分点 [2] - 过去四年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0.2% [2] 消费市场发展 - 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基础型、改善型和新型服务消费均加快培育壮大 [1] - 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包括利用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服务设施建设、加大消费信贷投放及出台贷款贴息政策 [2] - 家政服务业扩容升级,演出市场热度攀升,5G、物联网等新技术在消费领域加快应用 [1] 投资拉动作用 -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37亿元,同比增长5.8%,投产新线968公里 [2] - 重大项目建设不断刷新进度条,为经济回升向好注入新动能 [2] 民营经济发展 - 市场准入制度持续优化,如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特别措施为商业航天产业带来机遇 [3][4] - 截至5月底全国实有民营经济组织1.85亿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76%,同比增长2.3% [4] - 今年1至7月工程建设领域中标民营企业达36.6万家,同比增长11.9%,中标项目数量占比达76% [6] 国有企业改革 - “十四五”以来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不到70万亿元增长到超过90万亿元,年均增速7.3% [5] - 中央企业利润总额从1.9万亿元增长到2.6万亿元,年均增速8.3% [5] - 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展现出强大韧性与活力 [5]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从2020年版123项缩减至2025年版106项 [6]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加快构建,实现跨电网经营区的常态化交易 [6] - 数据产品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实现“一地上架、全国互认” [6] - “6轴7廊8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过90% [6] - 今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4% [7]
三季度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招聘增速继续领跑
中国经济网· 2025-10-21 15:40
先进制造业招聘趋势 - 新材料行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66.7%,位居先进制造业首位,受光电子材料、碳化硅材料、高温合金材料等研发需求驱动 [1] - 光电子行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54.2%,成为先进制造业新增长点 [1] - 军工制造行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54.0%,主要得益于航空航天与国防科技领域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1] - 智能硬件行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26.9% [1] - 航空/航天研究与制造行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12.4% [1] 现代服务业招聘趋势 - 宠物服务行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43.7%,其中宠物医生岗位增长128.2%,宠物美容岗位增长67.3% [2] - 养老/看护行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29.2%,其中护工岗位增长36.1%,康复治疗师岗位增长25.7% [2] - 游戏产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38.9%,其中游戏运营岗位增长233.1%,游戏推广岗位增长30.8% [2] - 汽车后市场行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37.9%,其中洗车工岗位增长85.4%,汽车维修岗位增长64.2%,汽车美容岗位增长25.9% [2] - 医美/健康服务行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17.3% [3] - 家政服务行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13.3% [3] 新兴及热点领域人才需求 - 人工智能产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11%,核心岗位包括人工智能工程师、数据标准/AI训练师、AI产品经理 [3] - 短剧产业前三季度人才需求同比增长26%,剪辑师职位占比15.9%,演员/模特占比8.6%,主播占比5.4% [3][4] - 休闲/娱乐行业中,店员/营业员职位数占比23.5%,按摩师占比12.5%,足疗师占比5.0%,球类运动教练占比3.5% [3] - 短剧产业配套岗位包括短视频运营占比5.3%,编导占比3.5%,制片人占比2.8%,以及摄影/摄像、信息流优化师、撰稿人等 [4]
三季度北京招聘需求环比增长11% 服务业简历投递增速快
北京商报· 2025-10-20 18:15
全国招聘需求概况 - 2025年第三季度全国招聘需求环比增长3.4% [1] - 北京招聘需求环比增长11% 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 - 上海、青岛、苏州、郑州招聘需求涨幅均超过10% [1] 重点城市与岗位表现 - 北京市家政服务类岗位如保姆、保洁的求职投递量环比增速明显上涨 [1] - 招聘需求最活跃的前三大岗位为服务员、普工/操作工、销售专员 [1] - 后厨岗位招聘需求环比大幅增长19.5% [1] - 保洁、服务员、普工/操作工、汽车维修岗位招聘需求也实现环比增长 [1] 行业就业驱动因素 - 服务业与制造业是吸纳就业的双引擎 [1] - 商务部等9部门政策旨在扩大服务消费 激活国内消费市场 [2] - 生活水平提高带动餐饮、美容美发等服务需求 增加相关岗位招聘 [2] - 鼓励家政从业的政策及北京当地市场需求共同驱动用工需求 [2]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保障特定从业人员工伤保险权益
中国发展网· 2025-10-20 17:33
为推进社会保险精准扩面,我省创新出台特定从业人员参保政策,将保障范围从有劳动关系的职工拓展 到未建立劳动关系的职业劳动者,解决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等特定从业人员保障难题,切实减轻企业 支付负担。政策实施以来,受到相关人员及其所在单位积极响应、广泛称赞,截至2024年1月全省参保 人数达到27.6万人,拨付工伤保险待遇801.5万元。 坚持权利义务统一,兼顾平衡各方权益,找准特定从业人员工伤保险权益保障堵点、痛点,通过增加政 策供给,实施自愿参保政策,解决关键问题。 (一)聚焦民生,合理制定政策 明确参保范围,将超龄人员、实习学生(包括见习人员)、住院规培医学在读研究生、家政服务人员等四 类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基于超龄人员就业实际,考虑退休返聘专家、环卫工人、保安、保洁等职业人群 需求及平均预期寿命、退休年龄等多方面因素,明确不超过70周岁。基于我省家政服务企业较多、从业 人员较多的实际和提质扩容发展的需求,将符合条件的家政服务人员纳入参保范围。 (二)全面部署,提高政策知晓度 召开政策启动部署培训会,进一步统一政策理解把握,明确工作重点和要求;同步开展省市县三级培 训,详细讲解文件政策及参保缴费、待遇经办等流程 ...
一刻钟品质生活节走进北京海淀中关村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15:25
活动概况 - 2025一刻钟品质生活节第五场活动于10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海淀区中关村举办[1][3] - 活动由北京市商务局和海淀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1] 家政服务行业 - 活动主题为“一刻钟焕新家”,聚焦智慧家政、养老助老、护孕育婴、收纳清洁及新兴家政五大板块[3] - 京东家政、苏宁易购、美团X轻喜到家、云朵家政、佳和誉泰等二十余家知名服务平台与企业参与[3] - 京东家政提供智能清洁体验,苏宁易购展示家电养护一体化服务,美团联合轻喜到家推出便捷上门服务套餐[3] - 云朵家政主打标准化与定制化并行的家庭健康解决方案,佳和誉泰提供个性化产后修复服务[3] 就业市场 - 活动特设招聘专区,多家家政及生活服务企业提供家政员、超市理货员、家电维修、图书馆服务等多种岗位[3] - 招聘会有效缓解服务企业的用工需求,为求职者搭建家门口的就业桥梁[3] 绿色环保与社区互动 - 活动设置跳蚤市场,居民交换或售卖闲置玩具、书籍、小家电和家居用品,促进旧物循环利用[4][5]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双榆树支行推出“衣旧焕新”旧衣回收活动,传递资源循环理念[5] - 活动促进邻里交流,让环保节俭新风尚在社区流行[4][5] 便民生活圈发展 - 活动吸引众多市民举家参与,现场互动氛围热烈,居民认可“下楼即达”的便利形式[6] - 未来北京市将继续围绕市民需求举办活动,引导业态升级和服务创新,畅通城市经济微循环[6]
招聘会开到“家门口”,一刻钟品质生活节走进海淀中关村
新京报· 2025-10-20 13:59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10月18日至19日,由北京市商务局、海淀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一刻钟品质 生活节第五场活动,在海淀区中关村众享荟科学人文体验街区举办。活动特设招聘专区,吸引了众多周 边居民前来咨询。 活动设有跳蚤市场,小朋友将家中闲置的儿童玩具、书籍、小家电、家居用品等拿出来交换或售卖,激 发居民参与感,促进邻里交流。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双榆树支行还在现场推出" '衣旧焕新'·绿色循环 "旧 衣回收活动。不少居民表示,这种"下楼即达""出门即享"的活动形式非常贴心,感受到了"一刻钟生活 圈"带来的便利与温暖。 活动以"一刻钟 焕新家"为主题,围绕智慧家政、养老助老、护孕育婴、收纳清洁及新兴家政五大板块 开展,20余家服务平台与企业带来智能清洁体验、家电养护一体化服务、便捷上门服务套餐、产后修复 服务等,满足不同家庭的定制需求。 活动特设招聘专区,多家信誉良好、服务规范的家政及生活服务企业现场设岗,提供家政员、超市理货 员、家电维修、图书馆服务等多种就业岗位。招聘台前咨询者络绎不绝,不少周边居民带着简历,与招 聘方面对面沟通。 ...
58同城三季度人才流动数据:全国招聘需求环比增长3.4% 服务业与制造业供需两旺
证券时报网· 2025-10-20 13:04
全国招聘需求概况 - 2025年第三季度全国企业招聘需求环比增长3.4% [1] - 就业市场显现回暖迹象,求职者投递简历积极性更高 [1] 城市招聘需求活跃度 - 招聘需求活跃度排名前五城市为北京、成都、重庆、深圳、上海 [1] - 北京招聘需求环比增长11%,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 - 上海、青岛、苏州、郑州招聘需求涨幅均超过10% [1] 政策与产业驱动因素 - 北京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实施意见,挖掘首发经济、夜间经济等领域岗位潜力 [1] - 苏州、郑州等新一线城市凭借产业转移红利,制造业岗位增速显著 [1] - 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政策措施,开展服务消费新业态试点城市建设以激活消费市场 [3] 薪资水平 - 招聘活跃需求排名前15的城市平均招聘薪资为7744元/月 [2] - 上海平均招聘薪资最高,达9422元/月,北京以8881元/月紧随其后 [2] - 青岛、天津、长沙等新一线城市平均薪资环比上涨 [2] 求职者偏好 - 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最受求职者青睐,位列简历投递量前三 [2] - 广州、西安、天津简历投递量环比涨幅均超过10% [2] - 北京市保姆、保洁等家政服务类岗位求职投递环比增速明显上涨 [3] 热门招聘岗位 - 招聘需求最活跃的前三位岗位是服务员、普工/操作工、销售专员 [2] - 后厨岗位招聘需求环比大幅增长19.5% [2] - 保洁、服务员、普工/操作工、汽车维修等岗位招聘需求也环比增长 [2] 服务业与制造业就业 - 服务业与制造业仍是吸纳就业的主要领域 [2] - 生活水平提高带动餐饮、美容美发等服务需求,增加相关岗位招聘 [3] - 物流司机、配送类岗位因从业门槛较低,持续成为求职者投递偏好岗位 [3]
京东在南京成立家政服务新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10-20 11:15
人民财讯10月20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京东家政服务(南京)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郭兴 伟,经营范围包含:室内环境检测;家政服务;环境保护监测;大气污染监测及检测仪器仪表销售等。 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
各地聚焦民生领域 启动新一轮消费券发放
证券日报· 2025-10-20 06:58
消费券发放活动概况 - 湖南省于10月至12月开展消费券发放活动,总金额达1亿元,重点覆盖餐饮、加油、家政服务、美容美发四大民生消费领域 [1] - 除湖南外,湖北、云南、贵州、浙江、安徽等多地也启动新一轮消费券发放活动,以提振消费活力,为年底消费旺季预热 [1] - 此轮消费券发放是继9月份之后,覆盖更广、周期更长的促消费行动,释放出地方政府稳增长、促消费的明确信号 [1] 消费券政策特点与结构优化 - 近期消费券政策精准聚焦民生领域,结构进一步优化,如湖南将餐饮占比提至65%,同时覆盖家政、美容美发等服务行业,更贴近居民日常消费需求 [1] - 消费券发放不同于以往侧重于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更聚焦居民日常生活场景,覆盖餐饮、家政、美容、美发、加油等高频消费领域,形成多场景联动效应 [2] - 各地在发放周期、资金规模、使用规则等方面存在差别,主要缘于经济结构、财政能力和消费结构的不同,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案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政策效果与市场反馈 - 消费券政策具有显著刺激作用,以上海为例,“乐赏上海”文化消费券首轮发放超29.6万张,资金撬动比为1:3.25 [2] - 服务类消费券可以更精准地匹配民生刚需,促进多领域协同,进一步夯实提振消费信心的基础 [2] - 消费券可以在短期内提升支付能力,但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未来应在完善长效机制、优化消费环境上进一步发力 [2] 未来趋势与展望 - 多地开始探索将消费券与常态化促消费措施结合,四季度消费券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2] - 通过“政府补贴+平台联动+商家让利”形成拉动内需的合力,推动经济回升向好 [2]
各地聚焦民生领域启动新一轮消费券发放
证券日报· 2025-10-20 01:28
消费券发放活动概况 - 湖南省于10月至12月开展“乐享湖南·湘当有惠”消费券发放活动,总金额达1亿元,重点覆盖餐饮、加油、家政服务、美容美发四大民生消费领域 [1] - 除湖南外,湖北、云南、贵州、浙江、安徽等多地也启动新一轮消费券发放活动,以提振消费活力,为年底消费旺季预热 [1] - 此轮消费券政策覆盖更广、周期更长,释放出地方政府进一步稳增长、促消费的明确信号 [1] 消费券政策特点与结构 - 此轮消费券政策精准聚焦民生领域,结构进一步优化,如湖南将餐饮占比提至65%,同时覆盖家政、美容美发等服务行业,更贴近居民日常消费需求 [1] - 近期多地发放的消费券更聚焦居民日常生活场景,覆盖餐饮、家政、美容、美发、加油等高频消费领域,形成多场景间的联动效应 [1] - 各地在发放周期、资金规模、使用规则等方面存在差别,主要缘于经济结构、财政能力和消费结构的不同,东部地区更倾向于支持文旅、零售等领域,而中西部地区则更关注民生服务和基础消费 [2] 政策效果与市场反馈 - 消费券政策仍具显著刺激作用,以上海为例,“乐赏上海”文化消费券首轮发放超29.6万张,资金撬动比为1:3.25 [2] - 服务类消费券可以更精准地匹配民生刚需,促进多领域协同,进一步夯实提振消费信心的基础 [2] - 多地开始探索将消费券与常态化促消费措施结合,四季度消费券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通过“政府补贴+平台联动+商家让利”形成拉动内需的合力 [2] 行业影响与未来方向 - 对于消费的支持更加精准,有助于产生持续性的拉动效果 [1] - 消费券可以在短期内提升支付能力,但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未来应在完善长效机制、优化消费环境上进一步发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