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

搜索文档
从品牌塑造到产业融合,从本土“出圈”到国际“出海” 深圳“设计之都”盛开“创新之花”
深圳商报· 2025-07-23 00:50
深圳设计周、深圳(龙华)·米兰双城时尚周、深圳时装周……在深圳,一系列设计品牌活动持续创 新,与科技、艺术、工业、时尚等深度融合,从不同视角向世界展示深圳设计的独特魅力,不断擦亮深 圳"设计之都"的城市名片。 今年是深圳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称号的第17年。17年来,深圳设计产业创新 力和设计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深圳设计"也成为具有国际 号召力的城市品牌。 构建"永不落幕的深圳设计周" 2023年深圳市发布《深圳市"设计之都"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6年)》,这是深圳市首次以建设"设 计之都"为目标制定三年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提出,深圳力争于2026年建成世界一流"设计之都",并 于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 从品牌塑造到产业融合,从本土"出圈"到国际"出海",深圳设计持续探索创新发展路径,讲好中国故 事、深圳故事,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设计力量、深圳作为。 迈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深圳设计正在充分释放驱动力,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去 年,深圳设计周以重塑重构重建的新姿态亮相。深圳·米兰双城时尚周、深圳时 ...
安徽12条措施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
国际金融报· 2025-07-08 15:49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政策 - 安徽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若干措施》,包含12条具体举措,旨在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1] 产业诊断与科技创新 - 实施"一群一策"产业诊断机制,每年遴选规模体量大、延伸配套好、支撑带动强的集群,围绕产业链升级、价值链延伸等四大维度形成综合解决方案 [2] - 到2027年组建30个左右县域特色产业创新研究院,支持企业建设工业设计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平台,并争取国家资金支持 [2] 人才培育与数字化转型 - 因地制宜设置急需专业,推进职业院校和实训基地建设,支持企业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3] - 开展数字化转型培训,优先推广"小快轻准"数字化解决方案,推动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支持中小企业实施轻量化"智改数转"项目 [3] 绿色转型与产业生态 - 对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给予奖补,支持光伏和储能产业集群绿色发展,开展零碳园区试点 [4] - 支持集群发展配套制造服务业,建设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创新区,协同开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招引 [4]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鼓励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对大型汽车展会活动给予费用补助,提升品牌影响力 [4] - 实施"徽派联盟"抱团出海行动,支持集群发展跨境电商和中欧"定制班列",培育内外贸一体化企业 [5] 财政与金融支持 - 支持集群基础设施等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对皖北地区特色产业集群补助资金上浮20% [5] - 鼓励银行开展"银团贷款",强化信贷资源供给,搭建集群融资专区,创新差异化融资产品和服务 [6] 产业链招商与合作 - 依托世界制造业大会等平台拓宽招商渠道,动态绘制产业链图谱,开展靶向招商,鼓励"链主"企业引进配套企业 [6] - 推行"1+N"结对帮扶行动,支持规上企业帮扶规下企业,推动集群企业抱团发展 [7]
我租一个500块工位,撬动了一个亿级市场
创业家· 2025-07-05 17:59
创始人背景与创业历程 - 创始人贾伟18岁到北京28岁开始创业38岁推出首款产品55度杯年销售额达50多亿元[4][5][6] - 创业初期租用500元/月的办公位逐步扩展至15个工位后拥有独立办公室[7][9][10][11] - 2004年创立LKK洛可可目标成为全球最佳设计公司而非最大[12] 行业成功方法论 - 设计行业成功标准为获奖(红点iFIDEA等)合作世界500强企业(已合作280家)打造爆款产品[14][15][16][17][18] - 三大标准形成闭环:获奖提升认知吸引大客户合作创造爆款概率[19][20] - 持续19年实践"三板斧"模式通过重复强化实现公司成长[21][22] 长期价值追求案例 - 2006年首获红点奖后立誓仅领取金奖历经16年70余次奖项后终获至尊金奖[23][24][25] - 长期价值体现为坚持初心"高筑墙广积粮缓成王"的战略定力[26] 行业未来趋势 - 全球商业三大趋势:用户个体崛起"真善美"回归数字生活普及[27] - 未来竞争核心转向想象力驱动需重构情绪与功能价值重塑行业品类[28] 商业活动信息 - 7月25-27日举办品类创新增长特训营由创始人及7位操盘手分享百亿市场破局策略[29][30]
我租一个500块工位,撬动了一个亿级市场
创业家· 2025-07-01 18:01
创始人背景与创业历程 - 创始人贾伟18岁到北京28岁开始创业38岁时推出首款产品55度杯年销售额达50多亿元[4][5][6] - 创业初期租用500元/月的办公位逐步扩展至15个工位后拥有独立办公室[10][11] - 2004年创立LKK洛可可目标成为全球最佳设计公司而非最大[12] 行业成功标准与公司发展路径 - 全球顶级设计公司三大标准:获得红点iFIDEA等国际奖项合作280+世界500强企业打造社会影响力爆款产品[14][16][18] - 公司发展"三板斧"模式:持续获奖→吸引大客户合作→产出爆款产品形成正向循环[19][20][22] - 19年间累计获得79项红点奖实现国际设计奖项大满贯[3][15][24] 长期价值与战略坚持 - 创始人坚持16年未领非金奖奖项最终斩获best to best至尊金奖并高调亮相[23][24][25] - 长期主义方法论:明确初心构建行业"三板斧"并持续实践"高筑墙广积粮缓成王"[26] 行业趋势与未来方向 - 全球商业三大趋势:个体用户崛起"真善美"回归数字化生活[27] - 未来竞争核心为想象力驱动通过情绪价值与功能价值重构产品属性[27][28] - 公司推出品类创新特训营联合7位操盘手探索百亿市场破局策略[29]
助力中小企业走向专精特新,中博会达成意向成交超千亿
第一财经· 2025-06-30 21:14
中博会概况 -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博会)在广州举办,展览面积约8万平方米,总展位数超3500个,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超2000家企业参展 [1] - 4天展会期间吸引超一万名采购商,达成意向成交金额超千亿元 [1] - 中博会成为中小企业从"小而散"走向"专精特新"的关键平台 [1] 展会亮点 - 工业设计展区面积2500平方米,展示150余件国际设计大奖作品、7个工业设计赋能产业案例、5个工业设计赋能城市实践 [4]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题展区面积7500平方米,汇聚55家企业,聚焦细分行业链式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等三大主题 [4] - 浪尖设计集团展示智能超充全场景方案,采用"全产业链设计创新"模式,获得多项国家级认定 [4] 数字化转型案例 - 广东电信展示AI缺陷识别系统,通过"技术+服务"模式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数字化转型 [5] - "首发经济"战略推出10个"最受欢迎新品"及超100个"入围新品",举办22场新品直播活动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5] 专精特新企业表现 - 全国31个省区市1500多家优秀中小企业参展,展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创新活力 [6] - 深圳乐行天下拥有电动独轮车完整产业链,产品主要销往海外,正加速开拓国内市场 [10] - 广州里工实业展示人形机器人和自动打螺丝解决方案,计划将营收重心转向欧盟、东南亚市场 [10] - 广州高擎机电展示两款人形机器人产品,主要面向科研领域提供二次开发平台 [11] 区域产业数据 - 截至2024年底广东中小企业数量达774.5万家,同比增长6.86% [11] - 广东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89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3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超5万家 [11]
第二十届中博会在穗开幕,境内外近2000家企业报名参展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18:17
展会概况 -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于6月27日在广州广交会展馆开幕 会期持续至6月30日 [1] - 展会主题为"加强合作 扩大交流 互利共赢 携手发展" [1] - 境内外参展企业近2000家 总展位数超3400个 [1] - 展会规模约8万平方米 设7个展厅 [2] 展区设置 - 主题展包括国际展区 港澳台展区 省区市专精特新展区 [2] - 专业展涵盖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题展 工业设计展 智能穿戴与现代钟表展 老字号企业展 [2] - 专精特新展区展出人形机器人等创新产品 [5] 重要活动 - 开幕式发布《2025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名单》 《年度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报告》 《年度中小企业发展蓝皮书》 [5] - 举行中博会新品发布仪式 重点产业链链主签约仪式 中小企业服务网出海服务板块上线仪式 [5] - 广东省佛山和江门入选第三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6] - 会期将举办近60场配套活动 包括数字化"链式"转型 人工智能赋能 融资促进 国际科技成果对接等 [7] 展会影响力 - 中博会已成功举办二十届 参展国内外企业超5.6万家 其中境外企业1.1万多家 [7] - 累计展位达9.3万个 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国际交流合作与健康发展 [7] - 本届展会将推动优质资源向中小企业集聚 提升专精特新能力和国际化水平 [7]
第二十届中博会6月27日举行
广州日报· 2025-06-27 10:19
展会概况 -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于6月27日至30日在广州广交会展馆举办 [3] - 展会规模约8万平方米,设7个展厅,总展位数超3400个 [1][3] - 专业展区面积超3万平方米,设工业设计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题展、智能穿戴与现代钟表展、老字号企业展4个专业展,共1250个展位 [3] 配套活动 - 结合展会主题和参展企业需求举办近60场系列配套活动 [2][3] - 活动包括中小企业数字化"链式"转型活动、APEC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对接研讨活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活动等 [3] 专业展区亮点 - 工业设计展以"湾区智造 越来越好"为主题,2500平方米展区内178个展位陈列150余件国际设计大奖作品 [3]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题展面积7500平方米,汇聚55家企业,展示"MR+AI眼镜智能体"等创新技术 [3] - 智能穿戴与现代钟表展迎来瑞士、日本等国际品牌 [4] - 老字号企业展变身"国际文化集市",展示尼泊尔手工羊毛毡、乌兹别克斯坦陶瓷等产品 [4] 参展企业情况 - 省区市专精特新展区面积2.4万平方米,1145家优质企业参展 [4] - 参展企业中包括国家级"小巨人"企业395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63家,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企业45家 [4] - 优质企业占比达78.6% [4]
一亿中流战略入股国内领先工业人机界面设计企业“英特费斯”,探索中国智造升级新路径
江南时报· 2025-06-18 14:52
战略投资与合作 - 一亿中流集团完成对英特费斯的战略投资,后者是国内首家专注于工业人机界面(HMI)设计与生态建设的创意服务商 [1] - 双方将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生态共建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推动中国工业设计从"能用"向"好用+好看"的价值跃升 [1] - 资本注入将加速英特费斯团队扩张与市场渗透,重点补强交互设计、数字孪生技术、海外运营等能力 [2] 英特费斯业务模式与市场定位 - 英特费斯旗下"拯救HMI"平台瞄准工业人机界面设计的痛点,如"重功能轻体验"、"审美滞后"等问题 [1] - 平台采用"设计服务+生态平台"双轮驱动模式,提供定制化设计服务、标准化素材、生态建设与营销赋能等全场景解决方案 [1] - 商业模式包括"ToB定制服务+ToC素材订阅+厂商生态共建",形成"流量-设计-交付-增值"的闭环生态 [1] - 英特费斯挖掘的是制造业的体验经济市场,聚焦工业人机界面的"体验革命" [1] 行业背景与市场前景 - 2022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万亿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6.6万亿元 [2] - 中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提升",HMI市场的软件与设计服务附加值快速凸显 [2] - 工业人机界面被视为设备"人机交互最后一公里",国产化替代加速推动行业发展 [2] 资本与产业协同 - 一亿中流集团董事长刘海峰提出"顺三势借三力高维战略方法论"等思维方法论,指导企业发展 [2] - 中流资本已主导参与多支政府产业引导基金、S基金及直投基金,投资覆盖企业近100家,累计管理基金规模超20亿 [2] - 合作旨在打造国内首个以用户体验和视觉效果为中心的工业人机界面展示中心,推动工业设计成为产业链的"超级接口" [3]
江西推动工业设计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6-17 23:09
工业设计赋能制造业发展 - 江西省将工业设计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通过融合科学与艺术、沟通文化与技术来提升产业价值 [1] - 该省已构建国家级(10家)、省级(140家)和研究院(3家)三级工业设计中心培育体系,形成梯度发展格局 [1] - 实施工业设计创新券补助政策,支持制造业企业购买设计服务,重点推动校具、陶瓷、家具等行业的"工业设计+"赋能行动 [1] 产业应用与成果转化 - 工业设计在赣州、景德镇等5个城市形成规模,覆盖家具、电子信息、纺织服装、食品等产业集群,部分设计成果转化为市场"爆品" [2] - "天工杯"工业设计大赛品牌影响力提升,成为国内外知名赛事,本届设产品/概念/命题三类,总奖金达165万元 [2] 政企协同推进机制 - 江西省工信厅与九江市政府联合举办大赛,以"智汇赣鄱·设计赋能"为主题,搭建工业设计与制造业对接平台 [2] - 九江市通过赛事促进工业设计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速产业升级进程 [2]
20条举措!深圳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
证券时报· 2025-06-04 12:39
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发展目标 - 到2030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占全市服务贸易总额比重提高至50%以上 [1] - 到2035年该比重进一步提升至55%以上 [1] 贸易资源要素流动措施 - 在前海、河套试点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制度 支持科研机构及企业实现数据跨境互联互通 [2] - 探索为外商投资企业设立数据跨境传输"绿色通道" [2] - 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试点 提升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国际转化试点平台作用 [2] - 扩大人民币本币结算应用范围 提升跨境使用便利度 优化单据审核和数据共享 [2] - 便利QFII/RQFII资格申请 支持QFLP投资深圳科技型企业 [2] 数字贸易创新发展举措 - 扩大增值电信开放 吸引外资企业落地互联网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及应用商店 [3] - 巩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竞争力 扶持优质软件企业扩大出口规模 [3] - 支持云计算企业提供国际云通信平台及综合解决方案 [3] - 鼓励企业研发基于国际主流大模型的创新产品 [3] - 开发原创数字产品 打造国际数字文化品牌 建设数字创意产业园区 [3] - 赋能数字金融、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数字服务贸易 发展高端外包新模式 [3] 数据交易体系建设 - 加快创建国家级数据交易所 深化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试点 [4] - 建立健全数据产权认定、交易、权益分配制度 [4] - 支持金融机构与深圳数据交易所合作开展数据资产入表等业务 [4] 服务贸易提升方向 - 增强国际运输服务能力 拓展欧洲、大洋洲、非洲海运航线 加密跨境电商快线 [6] - 扩大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油和LNG加注业务规模 [6] - 引进外商独资医院和国际高水平医疗资源 [6] - 引进国际知名会计、法律、知识产权等专业服务机构 [6] - 支持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来深合作办学及联合科研 [6] - 探索深港交易所会员互联互通 支持港澳银行开展外币银行卡业务 [6] - 支持香港保险公司在深设子公司 开展私募股权转让试点 [6] 跨境服务输出与融合 - 鼓励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全链条服务出海 重点面向东盟、中东等市场 [7] - 支持输出数字能源、工程建设等领域技术和服务标准 [7] - 允许外商投资旅行社开展台湾地区以外的出境旅游业务 [7] - 依托综合保税区发展研发、检测、维修等服务 开展高附加值保税维修试点 [7] - 支持前海打造电子元器件全球交易中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