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演艺
搜索文档
武汉花车巡游庆国庆
中国新闻网· 2025-10-01 20:18
活动概况 - 2025年10月1日,“河山添锦绣——文旅IP城市大巡游”活动在武汉东湖高新区(中国光谷)举行 [2][4][5][6][8][9] - 活动旨在与武汉市民及游客共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 [2][4][5][6][8][9] 活动规模与内容 - 巡游活动包含23台花车进行展示 [2][4][5][6][8][9] - 活动集结了38家国内外演艺团队联合呈献视听盛宴 [2][4][5][6][8][9] - 巡游花车展示了湖北各市州的造型以及武汉本地IP“蒜鸟”等特色内容 [5][6][8][9]
东汉才女蔡文姬内蒙古“穿越”记
中国新闻网· 2025-09-27 09:19
9月25日,温娜在接受"向新而行 高质量发展采风行"活动记者团采访时表示:"扮演蔡文姬对自己 而言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这也是大型水上舞台实景剧《印象·准格尔》在当地演出以来,作为蔡文姬扮演者得到的最大奖 赏。"曾在《印象·准格尔》首场演出中饰演蔡文姬的王欣表示,扮演蔡文姬自己很幸福。 作为准格尔旗文旅夜经济的"王牌项目",《印象·准格尔》自推出以来便凭借独特的呈现形式圈粉 无数。演出突破传统舞台形式,以黄河为天然舞台,以天地为幕布,深度融合地域文化与艺术展演。 "很多观众在看完《印象·准格尔》后,才明白蔡文姬和准格尔旗的缘分这么深。"王欣告诉记者, 蔡文姬"穿越"到准格尔旗,某种意义上也成为当地打出的一张独特文旅名片。 月光漫过河畔林地。远处,发光的焦尾琴造型体若隐若现,蔡文姬的胡笳声从密林深处漫来。 蔡文姬与准格尔旗到底有何渊源?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罗怀臻告诉记者,作为东汉才女,蔡文姬曾在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境内的美稷城生活12年,并与南匈奴左贤王组成四口之家。 舞台上,扮演蔡文姬的温娜出场了,她的指尖抚过琴弦时,月光突然凝住,弦音从树丫间漏下,与 琴音缠绕成网。 "蔡文姬创作的《胡笳十八拍》,作为中国古代 ...
通讯:东汉才女蔡文姬内蒙古“穿越”记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23:41
实景剧《印象·准格尔》项目概况 - 该项目是准格尔旗文旅夜经济的王牌项目 [2] - 演出突破传统舞台形式,以黄河为天然舞台,以天地为幕布 [2] - 项目深度融合地域文化与艺术展演,凭借独特呈现形式圈粉无数 [2] 项目内容与文化内涵 - 演出内容围绕东汉才女蔡文姬在准格尔旗的历史渊源展开 [5] - 蔡文姬曾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境内的美稷城生活12年 [5] - 蔡文姬创作的《胡笳十八拍》记述了其流落匈奴后的人生遭际 [5] - 剧目折射出汉魏时期北方民族由对抗到融合的一段历史 [5] 项目市场反响与社会意义 - 扮演蔡文姬的演员表示其表演得到了观众由衷的鼓掌叫好 [1][2] - 该项目成为当地打出的一张独特文旅名片 [5] - 该剧被视为准格尔文化在中原大地的一次历史性预演 [5] - 项目展现了民族融合与文化融合的主题 [5]
湖北孝感:文旅新体验带火消费新场景
经济日报· 2025-09-16 11:29
文旅项目运营表现 - 槐荫船说项目自4月启幕以来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 [2] - 项目通过60分钟沉浸式演出呈现6幕场景 包含鹊桥和路遇等主题 [1] - 采用河心伴游船搭载智能水幕系统 配合5G物联网实现设备精准联动 [1] 消费拉动效应 - 单场演出带动周边餐饮 住宿 零售等业态快速增长 [2] - 孝感市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926亿元 同比增长6.2% [2] - 网络零售额突破80亿元 同比增长18% 增速高于湖北省10个百分点 [2] 政策支持措施 - 出台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配套制定汽车以旧换新叠加补贴等4项实施细则 [2] - 围绕年在荆楚等主题累计开展200多场促消费活动 直接带动消费破百亿元 [2] - 通过文旅融合打造消费新增长点 发展夜间经济 首发经济和银发经济 [2] 技术应用创新 - 利用星空水幕构筑立体剧场 实现360°沉浸式体验 [1] - 智能水幕系统可根据游船位置自动调整投影角度 [1] - 项目全程在船上观看 覆盖约4.5公里槐荫河畔 [1]
文旅燃情 共享美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1 21:42
文旅项目运营与表现 - "天山明月城·丝路有戏"文旅街区由闲置厂房改造而成,总面积达3.16万平方米,自年初试运营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33万人次 [1] - 新疆国际大巴扎客流量表现强劲,单日客流量曾连续29天突破20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4] - 大巴扎内阿凡提大巴扎馕主题馆日均销售馕品1万到1.5万个,创意饮品"馕咖啡"日均销量超过500杯 [3][4] 产品与服务创新 - "丝路有戏"项目包含8场主题演出,通过现代声光电技术构建360度全景式丝路体验空间,使历史故事变得真实可感 [1] - 文旅街区融合科技元素,如时空隧道和1号剧场《回响》演出,重现班超戍边、解忧公主和亲、玄奘西行等丝路故事 [1] - 新业态不断涌现,包括旅拍店、文创主题邮局,其中融入艾德莱斯元素的服饰备受游客欢迎 [4] 市场与行业规模 -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接待游客3.02亿人次,文旅市场持续升温 [4] - 天山明月城汉唐文旅街区拥有14个演艺舞台和4个主题广场,重现盛唐夜市繁华,吸引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在内的国际游客 [3] - 项目成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体验结合,从传统"集市"转型为现代"文旅地标",展现出行业的蓬勃发展 [4]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 大丰艺术团携具身机器人亮相“浙BA”
中证网· 2025-09-05 12:14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于9月4日在"浙BA"城市争霸赛中场休息环节展示具身机器人舞蹈表演 实现人机协同宋韵文化演出 [1] - 公司通过浙江硅基方舟机器人有限公司聚焦人形机器人在文娱体旅商场景应用 推动"机器人+IP+创新应用"融合 [1] - 公司自主打造《今夕》系列沉浸式夜游演艺IP 已落地杭州西溪/南浔古镇/天津东丽湖等项目 [1] 技术融合战略 - 公司持续探索"文旅+人工智能"创新 通过文化科技融合打造沉浸式未来感文旅体验 [1] - 公司具备从创意策划到建设运营的全链条能力 依托"文商旅体"大运营模式促进文旅演艺深度融合 [1] - 公司将以新技术驱动新产品 通过新场景拓展和新服务创造实现人机共生新体验 [2] 行业标杆认证 - 《今夕共西溪》获评首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 入选杭州市数字文旅标杆案例 [1]
文旅“印钞机”熄火:明星项目亏损停摆,宋城演艺、丽江股份业绩承压,行业深度调整或已来临
华夏时报· 2025-09-05 11:39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多家文旅演艺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承压明显 归母净利润普遍下滑 宋城演艺同比下降27.4% 丽江股份《印象·丽江》营收下降14.47% 锋尚文化旅游演艺业务营收减少35.01% 三湘印象文化演艺业务毛利率降低9.79个百分点[2] - 西域旅游旗下"遇见喀什""遇见赛湖"等演艺项目处于市场培育初期 相关人工折旧及摊销成本增加约1600万元 桂林旅游参股公司漓江千古情净利润同比下降7.10%[2][10] - 《只有峨眉山》项目因持续亏损停摆 上半年净亏损1614万元 虽同比减亏1107万元 但运营六年来未能实现盈利[3][12] 宋城演艺经营状况 -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10.80亿元同比下降8.3% 归母净利润4.00亿元同比减少27.4% 扣非归母净利润3.84亿元同比下降29.80%[4] - 现场演艺业务收入8.48亿元占总营收78.6% 但主要景区业绩分化 杭州宋城旅游区营收微降0.48%毛利率增5.35% 丽江和广东千古情景区营收分别降12.60%和12.96% 毛利率降3.55%和6.04%[5] - 轻资产输出项目收入确认放缓 销售费用同比增长48.60%至7870.17万元 毛利率同比下降3.47个百分点至65.72% 归母净利润率下降9.74个百分点至37.01%[4][5][6] 其他上市公司业务分析 - 锋尚文化文化旅游演艺业务营收9906.16万元同比减少35.01%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降352.15%至-5952.17万元 但大型文化演艺活动业务营收8619.42万元同比增长116.66%[7] - 三湘印象文化演艺业务营收3828.53万元同比略降2.52% 毛利率26.10% 房地产销售仍贡献2.96亿元收入占总营收超七成 公司明确不再新增房地产开发业务[8] - 丽江股份《印象·丽江》接待游客70.70万人次同比减少15.48万人次降幅17.96% 运营主体净利润2435.79万元较去年同期3381.71万元下降27.97%[11] 行业挑战与转型方向 - 行业面临轻资产输出遇阻 运营成本高企与消费理性化多重挑战 同质化产品低价竞争对行业秩序产生不利影响[5][13] - 内容与在地性剥离成为共性难题 《只有峨眉山》被指剧情与本地文化关联弱 观看门槛高 采用行进式观演模式增加游客体力负担[3][12] - 专家建议采用小步快跑迭代优化策略 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元素结合现代科技手段 从拼资本转向拼内容 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效率[10][13][14][15]
文旅“印钞机”熄火:明星项目亏损停摆 宋城演艺、丽江股份业绩承压 行业深度调整或已来临
华夏时报· 2025-09-05 11:28
行业整体业绩承压 - 多家文旅演艺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明显下滑 归母净利润普遍下降 其中宋城演艺同比降低27.4% 丽江股份旗下《印象·丽江》营收下降14.47% 锋尚文化旅游演艺业务营业收入减少35.01% 三湘印象文化演艺业务营收同比降低2.52%[1] - 桂林旅游参股公司桂林漓江千古情净利润同比下降7.10% 西域旅游新演艺项目增加人工及摊销成本约1600万元[1][8] - 峨眉山A旗下《只有峨眉山》项目因持续亏损停摆 上半年净亏损1614万元 虽同比减亏1107万元但仍未达预期[2][10] 公司具体财务表现 - 宋城演艺上半年营业收入10.80亿元同比下降8.3% 归母净利润4.00亿元同比减少27.4% 扣非净利润下降29.80% 销售费用增长48.60%至7870.17万元[3] - 锋尚文化归母净利润1345.94万元同比下降33.56% 扣非净利润为-836.79万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降低352.15%至-5952.17万元[5][6] - 三湘印象营业收入3.77亿元同比下降37.37% 文化演艺业务毛利率下降9.79个百分点至26.10% 超七成收入仍来自房地产销售[6][7] 业务结构及项目运营 - 宋城演艺现场演艺收入8.48亿元占总营收78.6% 但杭州 丽江 广东三大项目营收分别下滑0.48% 12.60%和12.96% 张家界项目亏损1972.91万元[3] - 锋尚文化文化演艺活动业务营收8619.42万元同比增长116.66% 但文化旅游演艺业务营收9906.16万元同比减少35.01%[6] - 西域旅游"遇见喀什""遇见赛湖"演艺项目处于市场培育初期 沉浸式演艺业务营收355.28万元 营业成本与之持平[8] 市场竞争与行业挑战 - 行业面临轻资产输出遇阻 运营成本高企与消费理性化挑战 同质化产品低价竞争对行业秩序产生不利影响[2][11] - 文旅演艺项目存在内容与在地性剥离问题 如《只有峨眉山》被批评与本地文化关联弱 观看门槛高[2][9] - 大型实景演艺项目前期投入巨大 若票房收入不及预期难以覆盖成本 日常运营效率低下会进一步加剧经营困境[11] 战略调整与发展方向 - 宋城演艺新签青岛"丝路千古情"和台州"东海千古情"轻资产输出项目 但上半年轻资产业务收入确认下降[4] - 三湘印象布局AI 机器人 半导体等新质生产力领域 但尚未有实际推进项目 同时推进"印象大红袍"港股上市[7] - 行业需从"拼资本"转向"拼内容" 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元素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打造差异化演艺节目[11][12]
经典回归!本周末黄鹤楼八大户外实景演出上线
长江日报· 2025-09-04 16:56
黄鹤楼公园户外实景演出回归 - 黄鹤楼公园自9月6日起正式恢复户外实景演出 活动将持续至10月 覆盖周末及法定节假日 为游客提供沉浸式文旅体验 [1] - 演出形式涵盖舞蹈演艺 音乐演艺 编钟乐舞及沉浸式互动 具体节目包括《凤舞九天》《清风弄墨》《精忠报国》《唐乐》《梦回太白》《鹤鸣九霄》等 [15][3][4] 演出节目内容与形式 - 《凤舞九天》为大型乐舞表演 每日四场于主楼前西区广场 舞者以红绸模拟凤凰振翅 与黄鹤楼建筑飞檐斗拱形成视觉呼应 [25][11] - 《清风弄墨》以鹅池为自然背景 舞者化身水墨精灵 营造流动水墨古画意境 [25][19] - 《精忠报国》于岳飞广场演出 通过激昂鼓点和刚劲舞姿展现家国情怀 [25][29] - 《唐乐》与《梦回太白》在搁笔亭呈现 融合乐声与诗声 实现古今对话 [25][4] - 编钟乐舞《鹤舞楚天》及《鸣钟祈福礼》《黄鹤楼中吹玉笛》将每日固定上演 [15][24] 历史演出成效与创新策略 - 黄鹤楼采用"场景+演艺"创新模式 2023年"五一"期间《凤舞九天》凤凰舞获游客热烈反响 端午《鸣钟祈福礼》以礼官表演与楚舞收获好评 七夕《黄鹤楼中吹玉笛》器乐演出再现李白诗意 [6][15] - 武汉文旅集团黄鹤楼公司明确文化定位 将黄鹤楼定义为荆楚文化载体 通过演艺形式活化楚风 唐韵及家国情怀等文化内核 [29]
邯郸:成语“金钥匙” 解锁文旅消费新场景
搜狐财经· 2025-09-01 22:30
文旅IP开发策略 - 以成语文化为核心IP 将3100多年建城史积淀的成语典故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可消费的文旅新场景[1] - 通过实景演艺活化文化 在2.1公里长的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呈现《将相和》《赵女传奇》《赵都风韵》等融入成语的沉浸式演出[1][3] - 采用亲民化呈现方式 将成语深度融入演艺内容使其更贴近民众日常生活[4] 商业生态构建 - 形成"成语IP+商业"联动模式 街区商户借助成语带来的客流优势实现文化IP与消费场景的自然衔接[5] - 打造多元消费业态 在演艺基础上拓展非遗体验、成语文创、特色小吃等深度融合业态[5] - 开发系列文创产品 推出500余种成语主题文创包括拼图、文具和摆件等可携带的文化商品[7] 城市级文化布局 - 实施全域成语主题改造 将5.6公里光明大街打造为成语主题街 并建设32条特色商业街和38条夜间街区[5] - 创新文化传播载体 利用公交车作为流动成语博物馆 通过站点设计实现典故知识的碎片化传播[5] - 确立成语旅游战略定位 将成语旅游作为城市文旅产业发展的核心抓手 通过变革性实践提升IP可及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