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搜索文档
俄罗斯赴朝鲜旅游需求激增
证券时报· 2025-07-22 23:36
俄罗斯赴朝鲜旅游需求一年半内激增数倍。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7月22日,俄罗斯旅游业联盟新闻处援引"东方国际旅行社"数据表示,过去一年 半,俄罗斯游客赴朝鲜旅游的需求增长了二至四倍。 据悉,该旅社莫斯科办事处的朝鲜旅游需求增长了四倍,整体需求在过去一年半增长了二倍。 根据俄罗斯方面公布的运行方案,平壤至莫斯科国际列车将从6月17日恢复每月两班的运行频次,平壤至 哈巴罗夫斯克线路自6月19日起每月开行一班。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此前表示,恢复莫斯科至平壤、哈巴罗夫斯克至平壤的直达铁路交通,将成 为进一步巩固睦邻友好关系的坚实基础。她认为,这印证了俄朝互利合作正在积极发展。 综合自:央视新闻 责编:万健祎 校对: 祝甜婷 版权声明 东方国际旅行社莫斯科办事处负责人科别列娃表示,朝鲜,尤其是元山旅游胜地,在旅游业发展方面潜力 巨大。如果开通从莫斯科直飞的航班,来自俄罗斯中部的游客比例可能会达到70%左右。 目前俄罗斯游客仅能通过高丽航空每周三班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平壤航线入境。俄罗斯北风航空将于7月27 日开通莫斯科-平壤首航,但旅游业联盟评估认为每月一班频次对客流影响有限。 与6月17日开通的俄朝铁路联运相同 ...
今年暑期,自驾游干翻酒店、旅行社
虎嗅APP· 2025-07-22 21:28
行业现象 - 敦煌莫高窟暑期游客量达7万人/天,鸣沙山景区周边交通拥堵1小时/20公里,但合作酒店价格从去年650元暴跌至280元仍无人入住[5][6][8] - 甘南扎尕那民宿价格腰斩,从去年700-900元降至200元以下,部分民宿需路边拦客填充50%入住率[10][13] - 川西香格里拉镇65间房酒店周末收入仅4万元,较去年同期的8万元下降50%[13] 消费行为转变 - 自驾游游客采用"床车"改造+帐篷露营模式,成都3人团队14天青甘环线人均花费仅3500元(不含住宿),通过自带炊具、免门票等方式压缩成本[19][20][21] - 文旅部数据显示2024Q3旅行社组织游客量同比下降38%,但旅游单项服务人次同比上升26.7%,反映游客偏好碎片化自由行而非打包产品[31][32][33] - 替代住宿兴起:公共浴室、服务区、海底捞等分流酒店需求,自驾游客更看重停车、充电、洗澡等基础设施而非传统客房[36][37]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全国旅行社数量新增8341家至64616家,但行业总利润37.8亿元(同比下降11.9%),单社年均利润仅58505元[22][24] - 星级酒店新增500家,平均房价371元但出租率从50.7%降至49.2%,非标民宿通过小红书/抖音渠道加剧价格竞争[26][27][28] - 传统旅游产品标准化模式失效,游客决策动态化(根据天气/心情调整行程),倒逼旅行社向陪跑式精细化服务转型[37][39]
俄罗斯赴朝鲜旅游需求一年半内激增数倍
快讯· 2025-07-22 15:43
俄罗斯赴朝鲜旅游需求激增 - 过去一年半俄罗斯游客赴朝鲜旅游需求增长二至四倍 [1] - 东方国际旅行社莫斯科办事处的朝鲜旅游需求增长四倍 [1] - 整体需求在过去一年半增长二倍 [1]
2025年暑期,旅游业没有旺季
虎嗅· 2025-07-21 20:00
行业现状 - 2025年暑期旅游旺季出现"旺季不旺"现象,多地民宿、酒店、景区客流量同比大幅下滑[2][3][4] - 威海民宿房价从平均800元/间夜腰斩至400元/间夜,闲置率居高不下[2] - 川渝地区酒店入住率普遍不及去年同期60%,景区客流量同比下滑逾10%[5][6] - 旅游定制服务咨询量高但成交率低,从业者面临现金流压力[7][8] 客群行为变化 - 极端高温导致城市中产家庭放弃中长途旅行,转向短途避暑游[11][12] - 游客偏好从打卡游览转向舒适深度体验,错峰出游意愿增强[13][14] - 文商旅综合体截留景区客源,提供"吃喝玩乐+冷气"一站式服务[16] - 自由行取代小包团模式,租车业务增速一骑绝尘[18][19] - 中低收入游客青睐免费景区,城市中产流行30-60天旅居度假[20] 企业应对策略 - 景区创新夜间玩法规避高温,如夜探动物园项目[24][25] - 民宿业转向小城市旅居房源开发,挖掘中长租市场[26][27] - 旅行社尝试收取定制咨询费,从卖产品转向咨询服务[27] - 行业需证明产品独特价值,从标准化转向特色化运营[23][29] 市场矛盾点 - 热门目的地游客总量增加但传统景区/酒店生意下滑[21] - 酒店业供大于求引发低价内卷,旺季变亏损[22] - 媒体报道与从业者实际观察存在明显偏差[9]
万联晨会-20250721
万联证券· 2025-07-21 08:46
核心观点 - 上周五 A 股震荡走高,上证指数、创业板指等指数上涨,沪深两市成交额 1.57 万亿元,申万行业和概念板块涨跌不一;港股上涨,海外市场涨跌互现 [1][5]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总投资约 1.2 万亿元,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工信部等四部门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 [2][6] - 为支撑经济增长,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是核心路径,聚焦顺周期和入境游两大投资主线,建议关注连锁餐饮、自然景区及冰雪游龙头、旅行社、免税零售商 [7] 市场回顾 A 股市场 - 上周五 A 股震荡走高,上证指数收涨 0.5%报 3534.48 点,创年内新高;创业板指涨 0.34%,盘中刷新年内高点;深证成指涨 0.37%;沪深两市成交额 1.57 万亿元 [1][5] - 申万行业中,有色金属、基础化工、钢铁等领涨;传媒、电子、轻工等领跌 [1][5] - 概念板块中,盐湖提锂、稀土永磁、丙烯酸等上涨,动物疫苗、禽流感、低辐射玻璃等下跌 [1][5] 港股市场 - 香港恒生指数收盘涨 1.33%报 24825.66 点,恒生科技指数涨 1.65%,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 1.51% [1][5] 海外市场 - 美国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道指跌 0.32%,标普 500 指数跌 0.01%,纳指涨 0.05%报 20895.66 点,续创历史新高 [1][5] - 欧洲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互现;亚太主要股指收盘多数下跌 [1][5] 重要新闻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 - 工程开工仪式在西藏林芝举行,李强出席并宣布开工,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开发方式,建设 5 座梯级电站,总投资约 1.2 万亿元 [2][6] - 工程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自用需求;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张国清出席揭牌并强调打造世纪工程、标杆工程 [2][6] 新能源汽车产业 - 工信部等四部门部署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工作,要求推进产品价格监测、一致性监督检查、缩短供应商货款账期等工作 [2][6] - 加强行业自律,抵制“网络水军”“黑公关”等网络乱象;中央第四指导组开展专题调研座谈,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2][6] 研报精选 行业核心观点 - 为支撑经济增长,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是核心路径,下沉市场潜力释放、海外拓展开辟增量,服务消费占比接近 50%临界点将成居民消费主体 [7] - 经济增长动能转换驱动消费顺周期行情,有效需求释放与服务结构优化创造机遇,聚焦顺周期和入境游两大投资主线 [7] 投资要点 回顾与展望 - 社会服务板块一季度业绩增长,营收利润双升,旅游细分板块业绩分化,自然景区优于人工景区与酒店板块 [8] - 上半年指数震荡上行,6 月金融支持消费政策利好使指数触底回升;下半年关注消费成经济增长动力、下沉与海外市场需求释放、服务消费支出加速增长趋势 [8][9] 餐饮 - 2018 - 2024 年我国餐饮连锁化率从 12%提升至 22%,进程加速,企业聚焦产业链优化和创新门店模型降本增效 [9] - 行业竞争加剧,中小企业压力增大,连锁龙头具规模和品牌优势,发展空间更大 [9] 旅游 - 旅游行业转入平稳增长通道,量价齐升,消费升级,客单价突破千元超疫前水平 [9] - 自然景区龙头淡季韧性凸显,中长期发展路径清晰;冰雪旅游潜力兑现,政策加码注入动能 [9] 旅行社 - 出入境政策红利彰显,文化软实力助力提升国际形象与旅游收入,2023 年后行业规模扩张,市场整合与优胜劣汰加速 [9] - 入境游复苏为旅行社创造结构性增长机遇 [9] 免税 - 海南离岛消费结构性调整,规模回落但人均消费回升近峰值,全岛封关具两面性,政策业务有不确定性 [10] - 市内免税政策松绑,8 家新设店落地,商业 + 文旅价值凸显;机场免税随国际客流复苏有望超疫前水平 [10]
今年暑期,自驾游干翻酒店、旅行社
虎嗅· 2025-07-21 08:04
旅游行业现状 - 敦煌莫高窟游客量达每天7万人打底,景区拥堵严重[3][4] - 酒店价格大幅下跌,敦煌合作酒店从去年650元/晚降至280元/晚仍无人入住[6] - 甘南扎尕那民宿价格腰斩,从去年700-900元降至200元左右,部分需路边拉客[10][11][12] - 川西香格里拉镇酒店收入减半,65间房酒店周末仅收入4万元,去年可达8万元[13] 消费行为变化 - 自驾游游客选择睡车上或支帐篷,避开酒店住宿[16] - 成都3人自驾团队14天行程人均花费仅3500元,全程无酒店住宿[20][21] - 游客自带帐篷、锅具,利用公共设施洗澡,大幅降低住宿成本[48] - 国内旅游单项服务人次同比上升26.7%,显示游客更倾向自主安排行程[36][37]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全国旅行社总数达64616家,年增8341家,但平均利润下降11.9%至58505元/家[25][26] - 星级酒店新增近500家,平均出租率从50.7%降至49.2%,总营收缩水[29][30] - 非星级民宿大量涌入市场,加剧行业竞争[31] - 旅行社和酒店陷入价格战,利润空间被压缩[32] 结构性趋势 - 传统打包游模式衰退,自由行和单项服务成为主流[38][39] - 住宿需求被车床、帐篷、营地等替代方案分流[43][44] - 小型旅游团需转型为动态陪跑式服务,适应游客个性化需求[51] - 自驾游改变行业格局,标准化产品吸引力下降[53][54]
多家外资机构中期策略出炉聚焦中国科技与消费板块
上海证券报· 2025-07-20 23:54
全球资金配置趋势 - 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股票在全球资金重新配置中显现出罕见的投资吸引力 [2] - 亚洲市场股价较发达市场存在大幅折让 估值差距叠加强劲流动性为长线投资者提供入场时机 [2] - 中国股市成为外资机构眼中的价值洼地 2024年经历波动但结构性优势凸显 [3] 外资机构投资方向 - 科技板块受益于AI创新和政策支持 消费板块依托本土品牌崛起与数字化升级 [2] - 投资者降低对美国大型科技股超配 转向估值更具吸引力的AI、能源转型、先进制造业及内需消费领域 [4] - 亚洲市场可发掘更多AI相关潜力公司 中国科技板块蕴含超额收益机会 [4] 中国科技板块具体机会 - AI应用普及、政府利好政策及DeepSeek突破带动企业需求增加 [4] - 在线游戏、云服务、在线旅行服务和电动汽车等领域头部公司被看好 [4] - 盈利增长预期强劲且估值合理 货币升值带来额外上行潜力 [4] 市场环境与催化剂 - 盈利拐点早期迹象出现 外资持股比例较低为国际投资者兴趣上升创造条件 [3] - 宏观风险逐渐消化 盈利增长预期趋于稳定 有利于挑选亚洲股票 [2] - 美元走弱环境下 亚洲市场流动性优势进一步凸显 [2]
入境游、跨境合作、企业“出海”……中马互免签证开启多彩新机遇 双边贸易“加速跑”
央视网· 2025-07-18 12:50
中马互免签证协定生效 - 中国与马来西亚互免签证协定于7月17日正式生效 两国公民可互免签证入境对方国家 单次停留最多30天 且无终止期限 [1][3] - 深圳机场已开通吉隆坡 沙巴 槟城3条航线 2025年以来往返马来西亚航班超4000架次 同比增长超40% [5] - 7月17日深圳机场双向客流达高峰 当日有9个航班从马来西亚抵深 同时9个航班从深圳飞往马来西亚 [6] 旅游业市场反应 - 2025年以来经深圳机场口岸出入境的马来西亚人员超14.8万人次 同比增长近60% 马来西亚籍入境外国人数量位居第一 [7] - 旅行社积极开发深度游 研学游 半年多次往返等产品 马来西亚旅游咨询量显著提升 部分海岛游线路已"一位难求" [8][10] - 互免签证宣布后旅行社成交量增长30% 热门目的地出现供不应求状态 产品设计转向多目的地深度体验 [12] - 马来西亚赴华旅游市场爆发式增长 中国地接社接待量攀升 深度游线路天数明显增加 客单价增长1-2倍 [14] 商务合作与经贸影响 - 中小企业主考察团需求增长 近3个月已组织8个团赴马来西亚考察投资环境与贸易政策 [13] - 签证便利化缩短商务决策周期 国际贸易企业订单促成时间从2-3个月缩短至1-1.5个月 订单转化率提升30% [17][18] - 马来西亚采购商因免签政策更倾向选择中国长期供应商 例如某采购商计划为10家线下商超铺货 [21] - 中国企业出海马来西亚成本降低 某潮玩品牌2025年进驻马来西亚100多家门店 销售团队每月赴马办展 [23]
北京发布10条夏日研学游线路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8 09:13
暑期研学游市场需求 - 暑期亲子游、研学游需求大幅增加 [1] - 北京市文旅局发布10条"夏日研学走读北京"主题线路 涵盖科技、历史、自然、人文等多元主题 [1] - 线路设计强调沉浸式体验 通过数字复原、非遗匠人互动等方式实现"历史可触摸、科学可体验、文化可感知" [1] 研学游产品供给 - 中青旅遨游旅行和新东方文旅推出主题化、分龄体验的亲子旅游产品 注重服务质量与安全性 [2] - 北京市文旅局计划持续优化暑期研学产品 提升城市文旅服务承载力 [2] 线路特色与资源整合 - 10条线路整合石景山区工业遗产与历史文化资源 包括RE睿·国际创忆馆、功碑阁、石景山区博物馆等点位 [1] - 主题覆盖科技实践、地质考古、红色教育、非遗传承等 例如"进京赶考"红色足迹线、戏曲民俗非遗体验线等 [1] - 活动采用"体验团+推介会"形式 由亲子家庭代表和研学旅行社实地考察 [1]
热门线路“一位难求”!中马两国旅行社积极开发中长期项目
搜狐财经· 2025-07-17 23:23
中马互免签证协定生效对旅游业的影响 - 中马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两国进入便利往来新阶段,旅游业从业者信心增强 [1] - 旅行社积极拓展资源,开发"暑期研学游""深度游"等中长期项目,消费者需求旺盛 [1] 旅行社业务动态 - 深圳旅行社联合马来西亚地接社开发"深度游""暑期研学游""半年多次往返"等新产品,马来西亚旅游咨询量显著提升 [3] - 暑期旅游高峰期间,马来西亚海岛游线路供不应求,出现"一位难求"现象 [3] - 商务考察团需求增长,近三个月已组织8个中小企业主考察团赴马来西亚考察投资环境、贸易政策等 [3] 马来西亚赴华旅游市场变化 - 马来西亚赴华旅游市场爆发式增长,中国地接社接待量激增 [3] - 赴华旅游预订周期缩短,临时预订情况凸显,部分线路如新疆、西藏、云南、四川的行程天数明显增加 [5] - 深度游趋势推动客单价增长,较以往提升1到2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