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整车制造

搜索文档
中东资本出手,高合汽车突然“起死回生”?
第一财经· 2025-05-22 22:17
2025.05. 22 本文字数:1397,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 导读 : 黎巴嫩电动车初创公司入主高合汽车? 作者 | 第一财经 肖逸思 1、华人运通系公司已严重资不抵债,且无法按时清偿到期债务,已具备破产原因; 2、华人运通江苏公司等五十二家公司存在法人人格高度混同,区分各关联企业成员财产成本过高, 单独重整损害债权人公平清偿利益情形; 在去年8月就已进入破产预重整程序的高合汽车突然"起死回生"。 爱企查信息显示,5月22日,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下称"新合资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超 1.4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10亿元),法定代表人为Jihad Mohammad,注册地在江苏盐城。新公 司有两大股东,控股股东为EV Electra Ltd.,持股69.8%,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 人运通")持股30.2%。 新合资公司所属行业为汽车整车制造,经营范围包括道路机动车辆生产、汽车零部件研发、工程和技 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等。 公开资料显示,EV Electra Ltd.是一家总部位于黎巴嫩的初创公司,专注于电动汽车的研发与生 产,被认为是黎巴嫩乃至阿拉伯世界国家首家自主电动汽车制造商。Jiha ...
中东资本出手,这家中国造车新势力要“复活”了?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5-22 19:44
在去年8月就已进入破产预重整程序的高合汽车突然"起死回生"。 天眼查信息显示,5月22日,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下称"新合资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超1.43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10亿元),法定代表人为Jihad Mohammad,注册地在江苏盐城。新公司有两大 股东,控股股东为EV Electra Ltd.,持股69.8%,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人运通")持股 30.2%。 新合资公司所属行业为汽车整车制造,经营范围包括道路机动车辆生产、汽车零部件研发、工程和技术 研究和试验发展等。 根据华人运通管理人公布的《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等五十二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裁定书》, 今年4月3日,华人运通江苏公司等五十二家公司向法院提出申请,请求裁定华人运通江苏公司等五十二 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原因是: 1、华人运通系公司已严重资不抵债,且无法按时清偿到期债务,已具备破产原因; 2、华人运通江苏公司等五十二家公司存在法人人格高度混同,区分各关联企业成员财产成本过高,单 独重整损害债权人公平清偿利益情形; 3、合并重整是实现重整价值的必然要求,且已有明确的意向投资人,具备重整可行性。 为此,法院予 ...
A股开盘速递 | 三大股指集体低开 沪指跌0.05% 并购重组板块表现活跃
智通财经网· 2025-05-19 09:43
市场表现 - A股三大股指集体低开,沪指跌0.05%,创业板指跌0.07% [1] - 并购重组板块表现活跃,白酒、互联网电商、纺织制造等板块跌幅居前 [1] 机构观点:中泰证券 - 市场指数或继续保持较强韧性,主要因"对等关税"暂停超预期、核心城市楼市改善型拐点渐出、两融规模处于历史高位等因素 [2] - 资金预计围绕一季报景气度较高且具有中期产业趋势的细分反复轮动,包括公用事业等红利类资产、AI上游及恒生科技龙头、黄金/核电设备/军工、年轻人消费下沉相关的宠物/美妆等 [2] - 建议关注沪深300中机构配置集中度显著低于指数成分占比细分的质优龙头 [2] 机构观点:民生证券 - 投资者开始定价贸易冲击在总量层面的边际平息,但转口贸易成为常态导致结构冲击仍存,资金定价将逐步回归基本面 [3] - 当前处于市场风险偏好修复阶段,科技主题持续性可能较弱,需关注新秩序与新故事的孕育方向 [3] - 推荐三大方向:1)内需消费(家电/食品饮料/化妆品/潮玩/旅游休闲/游戏/线上零售);2)中国优势制造(机械设备/汽车整车制造/铜/铝/黄金);3)金融领域扩张(银行/保险) [3]
A股策略周报20250518:当下是相对不重要的-20250518
民生证券· 2025-05-18 16:51
报告核心观点 - 中美贸易谈判超预期后各类资产定价分化,市场未来或打破“宁静”,当下主题投资活跃但难回一季度,长期投资机遇可聚焦内需消费、优势产业和金融领域 [3][4][5] 中美商贸谈判的市场反馈 - 本周中美首轮贸易谈判成果超预期,越南股市反弹,黄金下跌,A股先涨后跌,出口链超一半细分行业与个股未完成修复,投资者对美元资产定价积极 [11] 未来打破“宁静”的两大来源 客观存在的基本面总需求下降 - 美国软数据走弱,硬数据延续2025年Q1下行趋势;中国前期政策脉冲褪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不过中国资产更具韧性 [21] 中美贸易协议落地进程依然充满不确定性 - 复盘2018年谈判,过程反复;本周谈判后美国升级对华AI芯片出口管制,后续需关注美国贸易协议、国内事务、人事和基本面等方面的前瞻事件与信号 [28] 长期的方向反而清晰 - 当前主题投资热度不高,缺乏业绩与新产业催化,中小盘成长受出口扰动波动大;应聚焦中长期确定性,关注内需消费、优势产业产能和金融领域投资机遇 [33][39][41]
145% 关税下企业现状:有的订单暂停,有的加速出海!对话四大行业管理层
智通财经· 2025-04-29 09:54
中国耐用消费品行业 - 受访公司平均35%收入来自中国出口,7%来自对美出口 [2] - 多数公司持续向海外工厂转移生产,部分转移速度加快,一家公司因90天关税暂缓期收到美国客户补货订单增加 [2] - 价格重新谈判进展有限,一家公司预计美国客户和终端消费者将承担更大比例关税成本,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公司对提价持谨慎态度 [2] - 美国以外需求稳定,欧洲被视为吸收美国产能的主要市场,因欧洲市场规模大且存在增量需求 [3] - 资本支出能见度低,墨西哥因自由贸易协定被视为近期更安全的选择,但公司暂无具体投资计划 [3] 中国汽车行业 - 受访公司6%-26%收入来自中国出口,0%-10%来自对美出口 [6] - 汽车整车制造商未受关税直接影响,对欧洲出口更乐观因欧盟与中国谈判电动汽车最低价格而非加税 [6] -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仍在接收美国订单,部分客户要求延迟或提前发货,库存未变,未出现订单取消 [6] - 供应商正与客户协商新价格,部分已成功将特定产品100%关税转嫁客户,50%以上合同由客户支付关税 [6][7] - 供应商维持现有产能计划,部分考虑海外建厂但避开美国,因生产成本高且地缘风险大 [7] 中国工业科技行业 - 受访企业15%-45%收入来自出口,2%-20%来自对美出口 [9] - 资本品订单4月第二周恢复,东南亚客户继续下单,零部件企业汽车订单因客户粘性未变,但一家企业中国对美订单暂停 [9] - 145%关税下价格谈判无意义,多数采用离岸价条款由客户承担成本,小部分完税后交货合同需协商分摊 [10] - 多数企业按原计划在印度、泰国、墨西哥等地扩产,一家泰国工厂暂停以评估墨西哥与东南亚成本优势 [11] 中国太阳能行业 - 受访企业对美直接出口占比0%-15%,全球出口占比35%-55% [15] -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不确定性导致订单放缓,一家企业停止从中国发运储能系统产品,预计美国需2-3年找到替代供应链 [15] - 需求疲软使定价谈判艰难,一家组件企业担忧反倾销税抑制需求,逆变器企业称关税超100%可能暂停贸易 [15] - 资本配置分歧:一家组件企业考虑缩减美国业务,另一家暂停美国电池产能计划,逆变器企业计划2025年前建海外储能基地 [16]
A股反弹,A50直线上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08 12:14
市场表现 - 4月8日早盘中证500ETF(510500)成交超63亿,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华夏中证1000ETF(159845)、广发中证1000ETF(560010)、富国中证1000ETF(159629)成交均超10亿元,均超昨日全天成交额 [1] - 创业板200ETF银华(159575)涨幅3.34%,科创综指ETF国泰(589630)涨幅3.19%,科创综指ETF景顺(589890)涨幅3.17%,科创综指ETF易方达(589800)涨幅3.06% [2] - 深市最大证券ETF(159841)份额较前一交易日增加1.41亿份至70.07亿份,创历史新高,近5日、10日资金净流率均为同标的产品首位 [2] - A股早盘反弹,上证指数涨0.91%,创业板指涨1.78%,3294只个股上涨 [3] - 恒生指数涨1.58%,恒生科技指数涨3.57%,金山云、越疆、茶百道涨超10%,小米集团涨超5% [5] -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涨约5%,上证5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IH2506)日内涨幅扩大至4% [7] 行业动态 - 农业股大涨,北大荒等10余股涨停,大消费股反弹,零售方向领涨,永辉超市等多股涨停,中字头、基建股冲高,中国中车接近涨停 [4] - 半导体设计环节公司对美出口比例不高,加征关税直接影响较小,封测环节价值占比低且原产地判定不在封测环节,301条款对封测企业直接影响很小 [19] - 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汽车11.6万辆,占汽车出口量比重仅1.8%,某车企已逐步降低对美出口,家电行业某龙头公司在美国销售产品基本由墨西哥生产供应,符合USMCA要求,关税政策对成本影响几乎为零 [20] 公司应对 - 30余家上市公司回应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影响,云南锗业、移远通信、德明利、兴森科技、聚辰股份等表示对美出口业务占比不高,受影响较小 [10] - 超达装备等企业表示已和客户加强沟通,生产经营正常可控 [11] - 东鹏饮料主要原料采购及生产基地100%国内布局,PET瓶、纸箱等包材供应商国产化率100%,关键生产设备国产化率近100% [13] - 海利得优化越南生产基地出口结构,加强客户价格协商机制 [13] - 卫星化学制定多套应对方案,加征关税对短期业绩无冲击,长期无根本性影响 [14] - 孚能科技产品出口以欧洲为主,美国出口占比较小 [15] - 中际旭创研究关税豁免政策,某头部果链公司出口业务占比90%,正与客户沟通申请豁免 [16] - 泰凌微中国大陆之外客户销售占比约1/3,非美国客户占很大比重,直接销售至美国本土占比不到1%,芯片通过ODM厂商集成后销往美国 [19]
CPI暂回踩,后续易升难降——2月物价数据解读【财通宏观•陈兴团队】
陈兴宏观研究· 2025-03-09 15:44
CPI分析 - 2月CPI同比增速下降至-0.7%,较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主要受春节错位影响[1] - 扣除春节错月影响后CPI同比上涨0.1%,1-2月核心CPI环比录得0.4%,高于过去五年中位数[1] - 食品价格下降3.3%,贡献CPI总降幅的八成多,其中鲜菜价格同比下降12.6%[5] - 非食品领域出现结构性上涨: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0.2%,金饰品价格同比涨幅达38.6%[5] - 服务价格分化:电影票环比涨3.1%,家政服务同比涨2.6%,但机票价格同比降22.6%[6] PPI分析 - 2月PPI同比下降2.2%,降幅较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环比降幅同步收窄至-0.1%[2][7] - 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5%(其中煤炭加工价格同比降24.7%),生活资料价格降1.2%[7] - 装备制造业价格降幅收窄:光伏设备价格同比降13.0%,汽车整车制造价格同比降4.6%[7] - 部分领域现积极信号:有色金属矿采价格环比涨1.8%,文教工美体娱价格环比涨1.1%[8] 价格波动驱动因素 - CPI转负主因:鲜菜供应改善(价格降12.6%)+出行消费回落(机票价格降22.6%)[5][6] - PPI改善受限:工业生产淡季+国际大宗商品波动(石油开采价格同比降5.1%)[2][7] - PMI与PPI背离:2月PMI原材料价格指数升1.3个百分点,但PPI实际交易价格回升乏力[3] 未来趋势预判 - 3月CPI环比或继续走弱,但同比有望回升(去年低基数效应)[6] - 两会政策信号有望提振需求端,生产与消费或迎边际改善[3] - 新能源/人工智能产业带动有色行业价格环比上涨0.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