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

搜索文档
重磅!2025年中国及31省市石墨烯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全) 加快壮大石墨烯产业
前瞻网· 2025-04-30 14:17
政策历程与核心观点 - 石墨烯行业自2012年起在国家政策推动下逐步实现产业化,在电化学储能、海洋工程、柔性电子器件等领域广泛应用[1] - 2020年"十四五"规划明确将石墨烯列为重点发展新材料,标志着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1] - 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技术路线图指出石墨烯是主导未来高科技竞争的超级材料,预计2025年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13][15] 国家层面政策汇总 支持类政策 - 2024年《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石墨烯制备技术绿色化转型,2030年实现制造业低碳转型[5] - 2023年《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将9类石墨烯材料纳入新能源、电子信息领域应用支持[5][7] - 2017年建立首批次保险补偿机制,解决新材料"好材不敢用"问题,覆盖石墨烯等前沿材料[7][8] 技术发展规划 - 2016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将石墨烯列为颠覆性技术,引领新材料产业发展[8] - 2015年《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2018年形成产业体系、2020年实现标准化低成本化目标[8] 地方政策与发展目标 产业集群建设 - 北京计划2027年实现石墨烯材料标准化低成本化,打造国际竞争优势产业[17] - 重庆目标2021年石墨烯产业规模达500亿元,宁波规划2023年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16][17] - 江苏已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福建、四川等地明确千亿级产业发展目标[24] 区域特色规划 - 黑龙江建设全国最大石墨精深加工基地,重点发展石墨烯密封/散热材料[18] - 上海布局石墨烯薄膜原材料技术,浙江培育石墨烯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18][19] - 内蒙古攻关低成本石墨烯粉体技术,支撑国家石墨烯材料生产基地建设[22] 产业发展量化目标 - 国家层面:2025年高质量石墨烯粉体年产万吨级、薄膜年产上亿平方米,8英寸芯片批量生产[13][15] - 省级规划:山东新材料产业2025年目标2.8万亿元,广东前沿材料营收超1000亿元[22][23] - 企业培育:山西计划培育3家国际竞争力龙头企业,湖南目标10家百亿级企业[17][20]
德尔未来(002631) - 2025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8 18:54
公司基本信息 - 证券代码为 002631,证券简称为德尔未来 [1] - 2025 年 4 月 28 日 15:00 - 16:00 举办 2024 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地点为价值在线网络互动平台,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兼总经理汝继勇等 [2] 石墨烯业务布局 - 控股子公司厦门烯成是专业生产与销售石墨烯生长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有专业科研团队和较强研发能力,具备开发 2 寸到 8 寸的石墨烯化学气相沉积系统 [2] - 烯成专注于研发、生产和销售石墨烯制备设备及相关产品,产品有空气净化系列、导热材料、恒温水杯、眼部按摩仪等 [2] - 2024 年提交 2 项专利申请,目前有效专利 21 件 [2] - 暂无用于二维半导体方面的应用研究 [5] - 我国石墨烯行业整体发展处于初级阶段,部分技术未取得实质性突破,难以满足工业化量产需求,公司仍在探索商业化应用之路 [3][6][7] 销售费用情况 - 2024 年销售费用为 173,100,646.59 元,同比下降 16.75%,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11.35%,较上年上升 0.59 个百分点 [3] - 公司长期助力体育事业发展,赞助体育赛事和团队,将体育精神与品牌理念结合,内部考核有品牌及费用指标双维度 KPI 体系 [3] 盈利水平情况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15.25 亿元,同比下降 21.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 8,952.15 万元,同比下降 381.8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 1.18 亿元,同比下降 1,082.80% [4] - 2024 年订单量减少,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21%,产能开工率不足,综合毛利率下降 2%,全年期间费用较上年同比下降 10% [4] 分红与回购情况 - 鉴于 2024 年度业绩亏损,且 2024 年度回购股份支付金额共计 1.71 亿元视同现金分红,2024 年度拟不再派发红利等 [4] - 2024 年第二次回购自 2024 年 10 月 15 日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已回购公司股份 23,986,002 股,占公司当前总股本的 3.01%,成交总金额为 1.11 亿元 [4] 盈利增长点与战略 - 紧盯行业趋势,提升市场敏锐性,顺应政策导向,加速绿色、智能产品更新迭代,与国补渠道对接,挖掘市场消费潜能 [5] - 依托集团前瞻性产业投资布局,探索新能源新材料行业发展趋势、技术创新方向和潜在市场空间,形成战略协同效应 [5][6][7] 行业相关情况 - 行业各公司在产品定位、经营策略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公司会在 2024 年度报告中详细披露财务数据及经营状况 [5] - 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可见 2025 年 4 月 19 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2024 年年度报告》第三节 [6] 机构持股与管理 - 四季度前十大机构持股比例骤降 8.64 个百分点,外资撤离明显,公司将加强与投资者沟通,提升管理能力 [6] 新材料业务营收占比 - 2024 年度,新材料业务营收占比 0.05% [7] 现金流与偿债能力 - 2024 年度,公司净利润为 -84,848,824.54 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85,048,602.07 元,未出现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 [7] - 截止 2024 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为 967,956,463.37 元,短期借款为 350,207,045.55 元,具备充足偿债能力 [7]
预见2025:《2025年中国石墨烯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前瞻网· 2025-04-09 10:11
文章核心观点 介绍石墨烯行业概况、发展历程、政策背景、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指出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应用广泛且前景良好 [1][7][25] 产业概况 定义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以sp²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应用广泛,有多种分类方式 [1] 特点及应用 |特点|描述|主要应用| | --- | --- | --- | |高导电性|载流子迁移率室温下约为15000cm²/ (V·s),超硅材料10倍|芯片、导电剂、传感器、锂电池 [3]| |高导热性|纯无缺陷单层石墨烯导热系数高达5300W/(m·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散热元件、导热元件 [3]| |高强度|破坏强度42M/m,是钢铁100倍|机械机构 [3]| |高柔性|弯折不影响性能|柔性材料、可穿戴设备、曲屏 [3]| |渗透性|碳六环结构,致密性高,氨无法穿透,孔隙可修饰|滤膜、防腐涂料、海水淡化 [3]| |透光性|单层石墨烯仅吸收2.3%的可见光与红外光|透明导电薄膜 [3]| 产业链剖析 - 上游为石墨矿资源及生产设备,中游为石墨烯薄膜和粉体制造,下游应用于新能源、涂料等六大产业 [3] - 我国产业链各环节代表企业众多,如上游有方大炭素等,中游有常州二维碳素等,下游各领域也有对应代表企业 [4] 行业发展历程 - 理论研究始于1947年,2004年首次获得独立存在的二维石墨烯晶体 [7] - 2007年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石墨烯项目投资,2013年起被列入“十二五”“十三五”规划,走向批量化、规模化生产 [7] - 2017年至今在多个行业广泛应用 [7] 行业政策背景 - 我国2012年开始出台政策支持石墨烯发展,确立其战略地位,鼓励多领域应用 [10] - 2021年国家发改委提出大力支持发展新材料产业重点任务 [10] - 列举多个政策文件及主要内容,如2022年提出到2025年化工新材料保障水平达75%以上等 [12] 行业发展现状 供给现状 - 2021 - 2023年中国石墨烯粉体产能逐年递增,2023年达2万吨/年 [12] - 截至2023年底,我国石墨烯薄膜产能达240万平方米/年 [14] 需求现状 - 2015 - 2018年高速发展,2019年起进入快速平稳发展期,增速降低 [16] - 2020年国内石墨烯相关领域市场规模140亿元,2023年达400亿元,同比上涨19.4% [16] 行业竞争格局 企业竞争格局 - 呈现外资企业技术领头,国内企业制造领跑趋势 [18] - 第一梯队由营收规模大、有完整生产线且规模化经营的龙头上市企业组成,市占率高 [18] - 第二梯队为进入行业早、研发能力强、有全国销售网络的企业,发展潜力大 [18] - 第三梯队为众多中小型生产制造公司,单个企业市占率不高 [18] 企业业务对比 - 部分企业深耕国内并打开国际市场,但大部分企业石墨烯业务营收有限 [20] - 列举二维碳素、方大炭素等公司2023年石墨烯业务营收、占比及业务概况 [21] 企业区域分布 华东地区凭借地理和交通优势涌现规模效应的石墨烯企业,以广东、山东等省份为代表 [22]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随着制备和应用技术提升,石墨烯能应用于更多下游产品和领域 [25] - 未来将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等制造中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