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石油和化工
icon
搜索文档
石油和化工行业:7月市场信心提振 景气指数回升
中国化工报· 2025-08-08 11:51
行业景气指数概况 - 2025年7月石油和化工行业景气指数回升至99.02,环比上涨1.18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原油价格趋稳缓解成本压力及国内"反内卷"政策提振市场信心[2][9] - 行业上下游出现分化,政策支持与成本改善是向好的主要原因,终端需求回暖尚待观察[2][10] - 分行业指数表现: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99.15(环比+1.45)、燃料加工业101.88(环比+0.9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00.84(环比+2.23)、橡胶塑料及其他聚合物制品制造业93.79(环比-0.10)[8][11] 成本与价格因素 - WTI原油价格区间稳定在64.9-70.5美元/桶,缓解了"成本-需求"错配导致的压力[14] - 燃料加工业因煤炭价格持续下跌显现成本优势,煤制产品获得竞争优势[14]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品价格7月中下旬迅速上涨,成本利润率显著提升[14] 政策影响分析 - 中央财经委会议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工信部将出台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推动淘汰落后产能[3][15] - "反内卷"政策推动石化行业产业结构改善,7月中下旬产品价格普遍上涨[3][15] - 橡胶塑料制品制造业需求改善持续性不足,景气指数环比下降0.10个百分点至93.79,处于偏冷区间[11][14] 外部环境变化 - 美国将关税谈判截止日期从7月9日延迟至8月1日,中美对等关税展期90天达成共识[4][16] - 市场对关税政策敏感度下降,情绪转向谨慎乐观,对石化行业影响相对有限[4][16]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仍在,可能形成短期扰动[5][17] 生产与库存动态 - 燃料加工业因暑期出行需求增加,库存周转率明显加快[14] - 化学原料制造业因短期乐观预期出现主动补库行为,库存周转率加快[14] - 行业生产热度与存货周转率预计随"金九银十"备货需求提升[5][17] 未来展望 - OPEC+加快增产节奏可能对原油价格形成下行压力[5][17] - 若原油价格保持稳定或小幅下降,行业成本压力将进一步改善[17] - 预计8月行业景气度将温和回升,主要受备货需求和生产热度提升驱动[5][17]
数字化将是石化业“十五五”重要破局点
中国化工报· 2025-08-05 10:25
行业数智化转型重要性 - 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石化行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赋能作用 [1] - 数字化转型将是"十五五"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破局点 [1] - 数智化转型升级是提升生产效率、保障安全生产、推动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1] 行业当前挑战与需求 - 石油和化工行业正面临"双碳"目标、安全绿色转型、产业链协同增效等挑战 [1] - 信息技术深度嵌入行业生产经营全过程 成为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2] - 信息技术在企业共性需求层面对决策、资源计划、运营流程管理起支撑作用 [2] - 在行业特色需求层面深度支撑研、产、供、销、服各环节 改变企业经营管理范式 [2] 人工智能应用方向 - 提升行业智能制造水平 实现全程实时监测和受控、预测性维护和动态优化 [1] - 辨别潜在风险源 帮助企业建立风险预警模型 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1] - 通过碳足迹跟踪对碳排放进行精准计算 实现节能降耗 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1] 转型现状与发展路径 - 石化行业数字化转型还不平衡、不充分 [2] - 领先企业需进一步变革运营管理范式 持续锻造长板 [2] - 相对落后企业要加快数字化转型 尽快补齐短板 [2] - 行业需强化跨领域、跨专业、跨学科融合 [2] - 企业要从组织、文化、人才、技术、能力等层面调整优化 [2] 技术融合创新 -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复杂工业过程深度融合为构建生产智能系统提供新思路 [2] - 人工智能与石油和化工行业深度融合将释放巨大创新潜能和发展动能 [1] 会议规模 - 150余名代表参会 [3]
2025《财富》世界500强:中国130家上榜总收入降3%
搜狐财经· 2025-07-30 18:26
公司排名 - 沃尔玛连续十二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 亚马逊位列第二 中国国家电网排名第三 沙特阿美和中国石油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 中国石化位居第六 [1] - 沙特阿美以约1050亿美元利润蝉联最赚钱公司 埃克森美孚和中国石油等油气巨头进入最赚钱50家公司之列 [1] 榜单总体数据 - 世界500强企业2024年营收总和约41.7万亿美元 超过全球GDP三分之一 较去年增长约1.8% [1] - 上榜门槛从321亿美元升至322亿美元 [1] - 500家公司整体利润持续增长 总和约2.98万亿美元 为历史第二高 [1] 区域分布 - 美国 中国和日本上榜企业占总数62% 收入占比超67% 利润占69% [1] - 中国130家公司上榜 比去年少3家 位居第二 总收入10.7万亿美元 同比下降3% [1] 行业分布 - 上榜中国能源化工企业共21家 [1] - 全球石油和化工行业49家企业上榜 [1] - 化学品行业榜9家企业上榜 比去年少2家 连续两年下降 [1] - 炼油行业榜32家企业上榜 原油生产行业榜8家企业上榜 [1]
最新世界500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恒力、荣盛、盛虹······
中国化工报· 2025-07-30 17:31
全球500强总体情况 - 沃尔玛连续第十二年成为全球最大公司 亚马逊保持第二 国家电网公司位列第三 沙特阿美和中国石油分列第四和第五 中国石化位居第六 [1] - 世界500强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总和约为41.7万亿美元 超过全球GDP的三分之一 比去年增长约1.8% [1] - 上榜门槛从321亿美元增长至322亿美元 [1] - 美国138家 中国130家 日本38家 共占上榜数量的62% 收入占比超过67% 利润占69% [1] 中国企业表现 - 中国共有130家公司上榜 比去年减少3家 位居第二 [1] - 中国上榜企业总收入为10.7万亿美元 同比下降3% [1] - 中国能源化工企业共有21家上榜 [1] 中国能源化工企业排名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5 营业收入412645.3百万美元 [1]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6 营业收入407490.1百万美元 [1]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77 营业收入130832百万美元 [1] - 恒力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81 营业收入121126百万美元 [1] -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82 营业收入120426百万美元 [1]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排名第92 营业收入107690.2百万美元 [1] - 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118 营业收入91534百万美元 [1] - 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161 营业收入78611.7百万美元 [1]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排名第178 营业收入73683.6百万美元 [1] - 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220 营业收入62792.3百万美元 [1] -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256 营业收入55760.2百万美元 [1] -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265 营业收入54963.1百万美元 [1] - 晋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289 营业收入51443.4百万美元 [1]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排名第295 营业收入51062.7百万美元 [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303 营业收入50313.4百万美元 [1] -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339 营业收入45003.1百万美元 [1] -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447 营业收入35901.4百万美元 [1] - 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473 营业收入34057.9百万美元 [1] - 通威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479 营业收入33547.6百万美元 [1] -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排名第481 营业收入33447.8百万美元 [1] - 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494 营业收入32768.9百万美元 [1] 全球石油化工行业 - 全球石油和化工行业共有49家企业上榜 [1] - 化学品行业榜有9家企业上榜 比去年少了2家 上榜数量连续两年下降 [1] - 炼油行业榜有32家企业 [1] - 原油生产行业榜有8家 [1] 全球主要石油化工企业 - 沙特阿美公司排名第4 营业收入480193.5百万美元 [2] - 埃克森美孚排名第14 营业收入349585百万美元 [2] - 壳牌公司排名第18 营业收入289029百万美元 [2] - 雪佛龙排名第29 营业收入202792百万美元 [2] - 道达尔能源公司排名第32 营业收入195610百万美元 [2] - 英国石油公司排名第33 营业收入194629百万美元 [2] - Phillips 66公司排名第57 营业收入145496百万美元 [3] - 马拉松原油公司排名第60 营业收入140412百万美元 [3] - 瓦莱罗能源公司排名第74 营业收入123974百万美元 [3] - 信实工业公司排名第88 营业收入114121.6百万美元 [3] - 卢克石油公司排名第182 营业收入72270.3百万美元 [4] - 巴斯夫公司排名第190 营业收入70574.2百万美元 [4] 企业盈利能力 - 500家公司利润总和为2.98万亿美元 为有史以来第二高 [4] - 沙特阿美利润约1050亿美元 同比下降约13% 蝉联最赚钱公司 [4] - 埃克森美孚 中国石油 雪佛龙 壳牌 道达尔能源 中海油 俄气等油气巨头进入最赚钱的50家公司之列 [4]
创新驱动竞逐低碳新赛道 | 大家谈 如何当好“碳路先锋”
中国化工报· 2025-07-21 10:24
行业低碳转型战略 - 石化行业需以技术创新驱动全流程节能降碳 聚焦生产全过程和全链条实施示范项目 [1] - 产业结构优化是转型核心 需通过装置能效对标和新技术应用实现化石能源洁净化与生产过程低碳化 [1] - 太化集团通过关停高耗能装置和系统化宣传教育 将绿色理念深度融入企业运营实践 [1] 碳管理体系建设 - 企业需建立覆盖核算/报告/核查环节的碳管理体系 确保数据准确性和披露透明度 [1] - 政企协同机制至关重要 需保持与环保部门及行业协会的政策动态沟通 [1] - 数字化供应链碳足迹监测系统可提升透明度 需与供应商协同制定减排目标 [2] 技术创新路径 - 研发高效催化剂和优化反应条件是降低化工过程碳排放的关键技术方向 [2] - 产学研合作模式能加速低碳技术突破 需联合科研机构/高校开展专项研发 [2] - 国际技术合作可借鉴先进生产流程优化经验 尤其关注可再生能源应用领域 [2] 市场化减排机制 - 参与碳交易市场可实现碳资产增值 包括配额交易和碳信用开发 [2] - 供应链碳数据共享机制能推动全链条转型 需建立可追溯的数字化管理平台 [2] - 跨国项目合作有助于推广低碳工艺 重点减少生产流程能耗与废气排放 [2]
“三招”发展新“碳”途 |大家谈 如何当好‘碳路先锋’
中国化工报· 2025-07-15 10:42
行业转型战略 - 石油和化工行业需以系统性思维推动节能降碳和绿色转型 肩负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使命 [1] - 通过工艺流程再造实现生产体系向高效低碳循环转型 构建跨装置能量耦合网络强化能量梯级利用 [1] - 深化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包括废水深度回用 废气资源化转化和固废高值化利用 打造闭环式资源循环体系 [1] - 推进柔性联产优化 打破装置运行壁垒 通过智能调控实现多产品协同生产和能效最优解 [1] 技术革新方向 - 淘汰高耗能设备 以能效领跑者标准推广高效压缩机 节能泵和低氮燃烧器等绿色装备 [2] - 重点攻关碳捕集利用 绿氢耦合和氧化亚氮分解等减碳技术 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转化 [2] - 依托工业互联网构建能耗与碳排放数字孪生系统 实现过程控制精准优化和污染排放实时预警 [2] 管理机制建设 - 建立全链碳足迹图谱 通过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核算识别碳热点环节并制订分级减排路线图 [2] - 创新碳资产运营机制 参与碳市场交易和碳汇项目开发 将减排量转化为企业绿色竞争力 [2] - 将碳排放强度纳入绩效考核 建立从管理层到操作岗的双碳目标责任体系 [2] 产业协同发展 - 石化龙头企业发挥头雁效应 通过绿色工艺输出和低碳标准制定带动产业链协同降碳 [3] - 探索化工园区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替代 推动绿电入化 [3] - 以低碳产品认证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引导绿色消费潮流 [3]
以实干担当献礼“七一”
中国化工报· 2025-07-01 10:31
行业表现与成就 - 2024年石化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6.28万亿元、利润总额7897.1亿元 [1] - 主要化学品总产量增长7.2%,消费总量增长6.1% [1] - 克服下游市场需求不足、产品价格低位徘徊等不利因素 [1] 企业党建与生产融合 - 石化企业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生产经营,在能源保供、安全生产中发挥"顶梁柱"作用 [1] - 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成为生产一线攻坚克难的坚强堡垒 [2] - 党员突击队推动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等重大项目国产化突破 [2] 企业活动与文化建设 - 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公司举办建党104周年表彰会 [2] - 中原油田天然气产销厂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3] - 铜化集团举办红歌赛为党庆生 [3] - 中国化学天辰公司举办"两优一先"表彰大会 [4] - 赛鼎公司召开"七一"表彰大会 [4] - 长芦汉沽盐场召开"两优一先"表彰大会 [5] - 南化公司召开表彰会议 [5] - 扬子石化组织党员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并重温入党誓词 [6] - 锦西石化公司党员在塔山阻击战纪念馆接受红色教育 [6] - 六国化工慰问困难党员 [8] - 天能化工举办"廉洁文化"主题作品展 [10] - 山东能源集团新疆能化公司举办"我来讲党课"擂台赛 [10] - 泸天化和宁公司将党旗插在新建项目工地 [12] - 延长石油炼化公司所属延安炼油厂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13] 行业战略方向 - 石化行业将牢记"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嘱托,在保障能源安全、绿色转型、关键技术突破中发挥表率作用 [2]
清风涤荡处,新局扑面来——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
中国化工报· 2025-07-01 09:08
行业现状与挑战 - 石油和化学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6万亿元,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 [1] - 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陡增、"卡脖子"技术亟待突破、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等挑战 [1] - 过去高速发展掩盖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开始暴露,成为发展障碍 [1] 作风建设核心要求 - 必须摒弃"重痕迹、轻实效"的虚浮作风,反对盲目蛮干和敷衍塞责,强调沉到一线察实情 [2] - 需弘扬勤俭节约精神,在科研攻关中精打细算,生产管理中厉行节约,项目建设中科学论证 [2] - 坚持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克服"官本位"思想,倾听一线技术人员心声,激发创新活力 [3] - 恪守清正廉洁原则,在项目审批、物资采购等关键环节抵制利益输送,领导干部需带头廉洁自律 [3] 作风建设成效与目标 - 学习教育带来积极变化:干部调研更勤、文件会议更实、科研氛围更浓、基层负担减轻 [4] - 成果体现为提升本质安全、攻克核心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智改数转等方面 [4] - 目标是通过持续发扬"埋头苦干"传统和"严真细实快"作风,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4][5] 行业发展战略方向 - 将清廉之风转化为驱动行业发展的"清洁能源",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 - 将勤俭节约内化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内生动力,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2] - 通过作风建设赋能科技创新,最终转化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4][5]
为青年人才搭建创新平台 | 大家谈 科技创新 自立自强
中国化工报· 2025-06-27 10:15
青年创新人才培养 - 化工企业需持续优化青年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关键支撑 [1] - 抚顺石化设立"青年科技英才"专项基金提供资金支持,实施"双导师"制度由技术专家和工匠联合指导 [1] - 建立考核评估机制实时跟踪青年人才发展,形成选拔-激励-培养-评价闭环体系 [1] 创新平台建设 - 抚顺石化创建"创新工坊"实践平台整合研发/攻关/培训功能,组织技术交流会与技能培训班促进跨界融合 [2] - 通过产学研协同推动成果转化,激发青年创新热情并提升实战能力 [2] 实战能力培养 - 抚顺石化青年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王建团队在大型检修中突破进口设备技术垄断,节约技术指导费用并获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 [2] - 企业通过重大工程和关键技术攻关淬炼青年人才,实现流程优化与创新成果落地 [2] 节能降碳行动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设定2025年节能宣传周主题为"节能增效,焕'新'引领",低碳日主题为"碳路先锋、绿动未来" [3] - 石油化工行业需聚焦工艺流程再造/碳排放管理体系完善/高耗能设备淘汰等议题 [3]
“闯干实”书写创新答卷 | 大家谈 科技创新 自立自强
中国化工报· 2025-06-16 10:22
行业战略方向 - 石油和化工行业需加大科技投入并提升创新能力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 [1] - 企业需以"闯"字为先精神进入未知领域 实现科技创新自立自强 [1] - 企业需以"干"字当头态度将目标转化为实际成果 把握发展机遇 [2] - 企业需以"实"字为要行动实现技术突破 攻克卡脖子难题 [2] 企业创新案例 - 四川广元瑞峰新材料通过科技创新研发聚氯乙烯高分子新材料 成为国内首家TPU系列绿色涂层产品研发单位 [1] - 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通过化学加工将煤炭转化为氨纶和对位芳纶原料 实现煤炭应用领域拓展和附加值提升 [2] 技术创新影响 - 煤炭转化技术减少对传统能源依赖 推动产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 [2] - 科技创新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