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炼油
icon
搜索文档
国联民生证券:关注“反内卷”八大细分领域龙头公司
智通财经· 2025-07-31 10:53
行业政策与趋势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 [1] - 中央财经委员会强调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并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实施新一轮稳增长行动并印发多个行业工作方案 [1] - 行业协会和头部企业积极响应"反内卷"政策 [1] 化工行业现状 - 2025年年初至7月24日CCPI下跌5.57% [2] - 2025年1-5月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0%但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70% [2] - 2025年第二季度行业产能利用率为71.90%较第一季度下降1.60pct [2] - 2025年5月行业产成品库存为4577亿元同比增长6.10% [2] - 2024年度石油石化/基础化工板块资本开支增速转负至-6.6%/-15.0% [2] 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 炼油行业开工率下滑但政策可能压减低效产能并鼓励一体化发展 [3] - 乙烯面临总量过剩与多路径竞争控产提质可缓解供需失衡 [3] - 涤纶长丝供给趋稳盈利修复控负荷有望改善价差 [3] - 电池材料需求增长但存在供给压力大开工率低等问题 [4] - 有机硅产能扩张进入尾声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供给压力有望缓解 [4] - 草甘膦行业竞争格局可能因"反内卷"和海外供给不确定而改善 [4] - 纯碱行业老旧工艺/产能或将加速退出供给格局有望改善 [4] - PVC产能增速放缓可能受益于内需企稳和环保政策 [4]
中金2025下半年展望 | 油气化工:寒尽春生,拐点将至
中金点睛· 2025-07-17 07:43
行业现状 - 国内化工产品价格指数、利润率及行业估值均处于偏低水平,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下降6.4%,处于2012年以来的15.6%分位 [1][3][6] - 行业下行周期持续约3年时间,2025年1-5月化学原料及制品利润总额/营业收入比值为4.10%,处于2017年以来低位 [3][9] - 1Q25石化化工上市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5.83%/5.07%,处于过去几年较低水平 [3][9] 供给端变化 - 行业资本开支持续下降,2024年和1Q25石化化工上市公司资本开支同比分别下降18.3%/18.5% [3][14] - 海外落后产能加快退出,2023-2024年10月欧洲相关化工品产能合计退出1,100万吨 [3][19] - 2025年以来多家国际化工企业宣布关闭位于欧洲和日本的产能 [19][22] 需求端情况 - 全球化工品需求仍然较弱,2025年3-6月美国制造业PMI持续位于50以下,欧盟27国化工品产能利用率处于历史低位 [4][23][26] - 国内地产调整仍对化工品需求产生拖累,预计2025年总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6%,房屋物理竣工面积同比下降12.7% [23] - 美国对大部分化工品进口关税提升30%,已抑制部分化工品直接出口美国 [4][28] 重点化工品产能预测 - 2025-26年炼油、磷酸二铵、聚碳酸酯、涤纶长丝、染料、尿素、草甘膦、PET瓶片、PX、MDI产能复合增速低于5% [16] - 2026年TDI、聚碳酸酯、蛋氨酸、染料、维生素A等基本没有新增产能 [16] - EVA、锦纶长丝、丙烯腈、粘胶短纤、醋酸、草铵膦等产能仍快速增长 [16] 投资机会 - 看好盈利增长确定性龙头、底部小品种及高股息标的 [37] - 关注供给侧不可抗力频发的底部且供给集中品种,如烟碱类杀虫剂、草甘膦等 [37] - "反内卷"政策预期下看好成本曲线左侧和资本开支进入尾声的企业 [38] - 新材料领域看好固态电池及电子氟化液发展机遇 [40][41] - AI相关材料、人形机器人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催化 [44]
卓然股份: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关于上海卓然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之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7-17 00:27
公司主体资格 - 公司系依法设立并有效存续的上市公司,证券简称"卓然股份",证券代码"688121",于2021年9月6日在上交所上市 [6] - 公司经营范围为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制造、销售,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工程管理服务等 [6] - 公司不存在《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的不得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情形,包括未出现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等 [7] 激励计划内容 - 激励计划草案共分十四章,包括激励目的、激励对象确定依据和范围、权益数量及标的股票来源等 [8] - 草案已载明《管理办法》第九条要求的14项内容,包括股权激励目的、激励对象范围、权益数量及占比、有效期等关键要素 [8][9] - 激励对象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公司承诺不为激励对象提供任何形式的财务资助 [13] 审批程序 - 公司已履行董事会、监事会审议程序,通过了激励计划草案及相关议案 [10] - 后续需履行公示激励对象名单、股东大会审议等程序,股东大会表决需经出席会议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 [11] 信息披露 - 公司已就激励计划履行现阶段必要的信息披露义务,包括公告草案、董事会决议、监事会决议等 [13] - 随着计划进展,公司仍需按照相关规定继续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3] 激励计划影响 - 实施计划旨在吸引并留住关键人才,将员工利益与股东及公司利益保持一致,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13] - 监事会认为计划有利于健全激励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提高管理效率,不存在明显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 [13][14]
大连石化搬迁改造升级工作有序推进
辽宁日报· 2025-07-01 09:29
公司动态 - 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老厂区全面停产退出,100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装置停工 [1] - 西中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拟建设1000万吨/年炼油、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装置 [1][2] - 项目将实现公司向炼化一体化企业转型,形成炼化—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 [1][2] 战略升级 - 公司围绕"绿色低碳、创新高效、数智开放"目标推动转型升级,耦合核能低碳蒸汽和绿电 [2] - 项目是国内首例特大型炼油搬迁项目,推动差异化、高端化、特色化发展 [1] - 项目将改变东北地区炼化产业结构,成为中石油东北地区标志性石化基地 [2] 区域影响 - 老厂区停产释放大连城市空间,为打造滨海活力湾区提供支撑 [1] - 项目促进大连市石化产业结构优化,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1] - 省市两级政府高度重视,纳入包保项目并组建工作专班推进 [1] 产业意义 - 项目是践行生态文明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践,推动高质量发展 [1] - 项目深化央地合作,提升产品竞争力,推动炼化业务高质量发展 [1][2] - 项目将有效整合产业链价值链,迈向高端化发展 [1][2]
荣盛石化(002493):公司简评报告:炼化边际改善,大化工平台深化
东海证券· 2025-05-07 14:2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承压,2025年Q1同环比改善明显;化工板块受益价格价差修复,现金流稳步增长;持续深化化工大平台建设,推进国际化战略;控股股东持续回购增持展现信心,分红政策稳定体现长期投资价值;考虑到当前石化周期及市场修复情况,调整公司产能释放节奏和产品价格价差,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88、38.32、48.76亿元,EPS分别为0.29、0.38、0.48元,对应PE为30.29X、22.83X、17.94X,维持“买入”评级[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264.75亿元,同比+0.42%;归母净利润7.24亿元,同比-37.44%;扣非归母净利润7.62亿元,同比-7.06% [6] - 2025Q1实现营业收入749.75亿元,同比-7.54%,环比-7.76%;归母净利润5.88亿元,同比+6.53%,环比+486.62%;扣非归母净利润6.18亿元,同比+30.28%,环比+736.04% [6] 业务板块毛利情况 - 2024年炼油/化工/PTA/聚酯化纤板块分别实现毛利207.06/165.62/-6.74/3.12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7.57%/13.60%/-1.36%/1.68%,同比分别-2.69pct/+3.44pct/-0.72pct/-1.52pct [6] 现金流情况 - 2024年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46.09亿元,同比+23.26% [6] 平台建设与战略推进情况 - 2024年内,浙石化年产1,000吨α - 烯烃中试装置投产;10万吨/年稀土顺丁橡胶装置试生产成功;38万吨/年聚醚装置产出合格产品,150万吨多功能聚酯切片项目顺利投产,金塘新材料等项目有序推进 [6] - 2024年,与沙特阿美深化股权合作,联合开发中金石化和SASREF的扩建工程 [6] 回购增持与分红情况 - 自2022年3月以来共实施三期股份回购方案,累计回购5.53亿股(占目前总股本5.46%),总金额为69.88亿元 [6] - 控股股东荣盛控股自2024年1月22日至2025年2月20日共实施两次增持计划,累计增持1.72亿股(占目前总股本1.70%),总金额约为16.93亿元 [6] - 2025年4月8日,荣盛控股再次开始实施增持计划,增持金额不低于10亿元且不超过20亿元,正在实施中 [6] - 自上市以来已累计进行现金分红14次,实现现金分红总额84.43亿元 [6] 盈利预测情况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88、38.32、48.76亿元,EPS分别为0.29、0.38、0.48元,以2025年5月6日收盘价为基准,对应PE为30.29X、22.83X、17.94X [6] 三大报表预测值情况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2024A、2025E、2026E、2027E的相关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如货币资金、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 [7] - 给出了各年份的主要财务比率,包括成长能力、盈利能力、估值倍数等指标 [7]
荣盛石化:公司简评报告:炼化边际改善,大化工平台深化-20250507
东海证券· 2025-05-07 14: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承压,2025年Q1同环比改善明显;化工板块受益价格价差修复,现金流稳步增长;持续深化化工大平台建设,推进国际化战略;控股股东持续回购增持展现信心,分红政策稳定体现长期投资价值;考虑到当前石化周期及市场修复情况,调整公司产能释放节奏和产品价格价差,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88、38.32、48.76亿元,EPS分别为0.29、0.38、0.48元,对应PE为30.29X、22.83X、17.94X,维持“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264.75亿元,同比+0.42%;归母净利润7.24亿元,同比-37.44%;扣非归母净利润7.62亿元,同比-7.06% [6] - 2025Q1实现营业收入749.75亿元,同比-7.54%,环比-7.76%;归母净利润5.88亿元,同比+6.53%,环比+486.62%;扣非归母净利润6.18亿元,同比+30.28%,环比+736.04% [6] 分业务毛利情况 - 2024年炼油/化工/PTA/聚酯化纤板块分别实现毛利207.06/165.62/-6.74/3.12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7.57%/13.60%/-1.36%/1.68%,同比分别-2.69pct/+3.44pct/-0.72pct/-1.52pct [6] 现金流情况 - 2024年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46.09亿元,同比+23.26% [6] 平台建设与战略推进情况 - 2024年内,浙石化年产1,000吨α - 烯烃中试装置投产;10万吨/年稀土顺丁橡胶装置试生产成功;38万吨/年聚醚装置产出合格产品,150万吨多功能聚酯切片项目顺利投产,金塘新材料等项目有序推进 [6] - 2024年,与沙特阿美深化股权合作,联合开发中金石化和SASREF的扩建工程 [6] 回购增持与分红情况 - 自2022年3月以来共实施三期股份回购方案,累计回购5.53亿股(占目前总股本5.46%),总金额为69.88亿元 [6] - 控股股东荣盛控股自2024年1月22日至2025年2月20日共实施两次增持计划,累计增持1.72亿股(占目前总股本1.70%),总金额约为16.93亿元 [6] - 2025年4月8日,荣盛控股再次开始实施增持计划,增持金额不低于10亿元且不超过20亿元,正在实施中 [6] - 自上市以来已累计进行现金分红14次,实现现金分红总额84.43亿元 [6] 盈利预测情况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88、38.32、48.76亿元,EPS分别为0.29、0.38、0.48元,以2025年5月6日收盘价为基准,对应PE为30.29X、22.83X、17.94X [6] 三大报表预测值情况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2024A、2025E、2026E、2027E的相关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如货币资金、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 [7] - 给出了成长能力、盈利能力、估值倍数等主要财务比率的预测值,如营收收益率、毛利率、P/E等 [7]
镇海炼化创建“无废石化基地”
经济日报· 2025-05-06 06:11
公司绿色发展实践 - 镇海炼化打造无废无异味绿色示范基地,白鹭园占地1.5万平方米,栖息鸟类近50种,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 - 公司拥有4000万吨级炼油能力和250万吨乙烯年产能,是中国石化4000万吨级炼油基地[1] - 2024年获得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称号,入选全国第一批新四类环保设施开放单位[1]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 公司创建"无废石化基地"试点项目,推动产业链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技术创新[2] - 生化污泥转化为生物质燃料技术预计每年减少1000吨固废外委处理量,降低煤炭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2] - 自主研发大型废碱液湿式氧化装置,将有毒物质转化为可用资源,创造效益近百万元[3] 清洁能源与低碳发展 - 公司开展全流程VOCs排放识别,大气绩效以A级通过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审核[3] - 2021年建成加氢站,2024年扩建为浙江省氢源供应中心,具备日供氢4000公斤充装能力和2500公斤加氢能力[3] - 应用氢能重卡进行聚烯烃产品运输,打通长三角氢能重卡跨城际物流应用场景[3]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加速打造"低成本+高附加值+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竞争新优势[4] - 建设"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绿色石化基地,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