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粮食
icon
搜索文档
历史第二高产年 今年全国夏粮产量2994.8亿斤
快讯· 2025-07-17 15:05
金十数据7月17日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上半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 况。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年粮食生产基础较好。夏粮生产克服局部地区较重旱情影响,实现 稳产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夏粮产量2994.8亿斤,是仅 次于去年的历史第二高产年。 (央视新闻) 历史第二高产年 今年全国夏粮产量2994.8亿斤 ...
粮食ETF(159698)多只成分股上涨,夏粮实现稳产丰收
新浪财经· 2025-07-17 11:42
市场表现 - 国证粮食产业指数(399365)上涨0 07% 成分股宏辉果蔬(603336)上涨2 62% 东方铁塔(002545)上涨2 38% 新农开发(600359)上涨1 41% 藏格矿业(000408)上涨1 23% 海大集团(002311)上涨1 18% [1] - 粮食ETF(159698)上涨0 11% 最新价报0 9元 [1] 行业动态 - 农业农村部表示今年夏粮克服局部较重旱情影响 实现稳产丰收 [1] - 广发证券指出新季玉米供需紧平衡 价格有望温和上行 2025/26年度全球玉米期末库存将进一步下降 库存消费比将降至21 57% 创近十年新低 [1] - 国际和国内玉米市场将呈现供需紧平衡状态 对价格形成支撑 预计2025-26年玉米价格重心较24年有所抬升 [1] - 全球大豆供需格局偏宽松 预计下半年价格延续震荡态势 重点关注贸易摩擦带来的潜在影响 [1] 指数与ETF信息 - 国证粮食产业指数反映沪深北交易所粮食产业相关上市公司的证券价格变化情况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国证粮食产业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1 06% 包括大北农(002385) 隆平高科(000998) 北大荒(600598) 荃银高科(300087) 苏垦农发(601952) 亚盛集团(600108) 农发种业(600313) 藏格矿业(000408) 盐湖股份(000792) 神农种业(300189) [2] - 粮食ETF(159698)场外联接A:021086 联接C:021087 联接I:022848 [3]
激活农牧业“沉睡资产” 通辽构建“农畜贷”金融综合服务体系纾困肉牛产业
金融时报· 2025-07-17 11:20
行业背景与挑战 - 通辽市作为农业大市,肉牛和玉米是核心产业标签,但近年肉牛价格走低导致养殖收益下降,养殖规模缩减,活体牲畜质押贷款业务量同步萎缩[1] - 肉牛产业贷款余额达246.54亿元(占全市贷款13.24%),年内新增发放91.25亿元,但金融服务覆盖面仍受制约[1][2] 政策创新与抵押品扩展 - 出台《活体牲畜抵押贷款指导意见》等政策,将大型农具纳入抵押品范围,盘活生产资料[3] - 推动"肉牛+玉米"双轨策略,支持粮食存货质押,通过科技手段确保存货真实性、可溯源性[4] - 信用保证基金模式撬动22亿元贷款,财政注资1.28亿元带动企业缴存2.14亿元风险共担资金[9] 科技赋能与数字化管理 - 开发"智慧畜牧贷"场景,运用智能耳标、AI畜脸识别等技术建立9.58万头肉牛数字化档案,实现全生命周期追溯[4][5][6] - 构建肉牛产业大数据平台,集成六大信息系统(如押品管家APP、智能锁控系统)实现质押品全程监管[5] - 电子围栏项圈等技术已监管7755头抵押牛只,撬动1.2亿元活体抵押贷款[6] 差异化金融产品创新 - 中国银行通辽分行通过资金流信用信息平台缩短贷款审批周期50%(15天→7天),累计发放7029万元贷款[8] - 农业银行推出"粮食收储贷",实时追踪质押粮食状态,存货抵押贷款覆盖7户(余额0.45亿元)[9] - 内蒙古银行通辽分行首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向通四方农业科技发放1000万元"智产"融资[10] 产业链金融与未来方向 - 中国银行通辽分行通过"惠担贷"贯通玉米产业链,覆盖97户上下游客户(贷款余额8.44亿元)[10] - 计划拓展经济作物、养殖设施等抵押范围,深化物联网技术应用提升风控精度[11]
践悟丨加强风腐同查同治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全面从严治党与反腐败斗争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正风肃纪反腐相贯通,以"同查"严惩风腐交织问题,以"同治"铲除风腐共性根源,为国有企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提供根本遵循 [1] - 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互为表里、同根同源,必须坚持整体思维和系统观念,把准由风及腐的利益链,构建由腐纠风的工作链 [2] - 近年来全系统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32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00人,释放全面从严、一严到底的鲜明信号 [3] 涉粮腐败专项整治 - 开展7轮问题线索大起底,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涉粮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线索进行系统摸排,查处15名中储粮集团党组管理干部"靠粮吃粮"案件 [4] - 全系统108名党员干部被依法留置,不敢腐的震慑效应不断增强 [5] - 巩固深化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整治成果,坚决清除系统性腐败风险隐患 [9] 纪检监察能力提升 - 深化全员培训,每季度组织全系统纪检监察干部学习交流,分层级开展纪法培训 [5] - 抽调纪检监察干部与地方监委联合开展审查调查,提升发现风腐问题能力和运用政策策略能力 [5] - 严格落实办案安全责任制,防范办案安全风险贯穿问题初核、审查调查、案件审理全过程 [5] 思想建设与廉洁文化 - 中储粮集团党组召开19次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警示教育大会,以身边事警醒身边人 [7] - 加强新时代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汇编出版《中储粮勤廉风采录》,组织勤廉楷模先进事迹报告会 [7] - 建立副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廉洁状况"预排查"制度,防止"带病提拔" [9] 监督机制完善 - 建立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情况会商通报机制,定期分析研判形势任务,明确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 [10] - 健全上下畅通、专兼结合的监督小组工作网络,发挥626个监督小组、3285名专兼职监督员作用 [12] - 推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财会、审计等各类监督有机贯通,形成全流程监督链条 [12]
中经评论:中国粮机护航中国饭碗
中国经济网· 2025-07-17 07:43
行业发展趋势 - 国产粮食加工设备实现从依赖进口到自主创新的跨越式发展,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百年创新之路 [1] - 智能设备(如大米分层柔性智能碾米机、AI色选机、全自动六面真空包装机)推动粮食加工向精细化转型,降低破碎率、营养流失和能耗浪费 [1] - 政策支持("两新"政策、超长期特别国债)重点推动粮油加工、主食加工、饲料加工、粮食精深加工等设备更新换代 [1] 企业技术突破 - 美亚光电研制首台国产数字色选机,打破美国65年技术垄断 [2] - 江苏丰尚永磁传动双螺杆膨化机大幅提升国产化率 [2] - 福建宇杰六面真空包装机赢得市场青睐,湖北永祥移动式应急加工方舱填补行业空白 [2] 产业集群发展 - 安徽合肥形成"色选机之都",聚集美亚光电、中科光电、泰禾光电、捷迅光电等龙头企业,构建完整光电分选产业链 [2] - 江苏以丰尚、迈安德、正昌为代表,打造从仓储、加工到饲料生产的全链条装备体系 [2] - 浙江依托长三角优势形成精密检测仪器产业链,伯利恒、托普成为行业标杆 [2] - 福建漳州包装机械在大米加工、饲料加工、宠物粮等领域表现突出 [2] 市场竞争力与挑战 - 国产设备凭借质量好、价格低、维护响应快、本土化供应链等优势实现进口替代并反向出口 [3] - 高端设备性能待提升,深加工、特种粮加工设备需持续突破,创新链衔接不畅 [3] - 需构建"产学研用"创新生态,攻克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卡脖子"难题 [3] 未来发展方向 - 以AI视觉识别技术、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引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 [3] - 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技术标准互认 [3]
中粮龙口智慧物流项目豆粕首发,全套自动化流程正式开“跑”
齐鲁晚报网· 2025-07-16 21:49
智慧物流平台启动 - 中粮油脂(龙口)有限公司举行智慧化物流豆粕首发仪式 标志着业内率先实现豆粕进出仓、打包、装车、发货全自动化的智慧物流平台正式启动运行 [1] - 系统完成承运车辆信息识别、业务订单匹配 豆粕自产线自动进仓、出仓、打包 经自动装车机精准装载后 产品在自动伸缩臂"不落地"直达车辆 [3] - 项目围绕智能工厂建设 推动创新思路落地实干行动 有效畅通物流环节 实现了豆粕发运的灵活高效 [3] 技术创新与项目规模 - 建成投产的1 65万吨房式仓及打包车间项目集成了30多项创新技术 [5] - 行业内率先使用卧式轨道技术全自动出仓机 在高效运营前提下有效杜绝了人员、车辆进出仓作业风险 [5] - 房式仓布料输送设备由仓内行车及布料优化为仓外布置 极大降低了粉尘21区内设备运行以及检维修带来的安全风险和职业健康危害 [5] - 近红外先进的在线品质检测系统让品质检测误差小于1‰ 达到了国际一流在线检测水准 [5] - 联合厂家共同攻克全自动装车机双层皮带替代方案等关键技术 充分保障了全自动打包、装车系统的连续平稳运行 [5]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智慧豆粕的顺利首发是中粮油脂(龙口)有限公司对国家"粮食产业数字化"战略的坚实响应 [5] - 为全国粮食加工企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智慧物流样板 [5] - 以科技创新守护大国粮仓、以数字动能推动产业进化 [5]
日本农水省实施第二批无关税进口米的竞标。
快讯· 2025-07-16 15:49
日本农水省实施第二批无关税进口米竞标 - 日本农林水产省启动第二批无关税进口大米的招标程序 [1] - 该措施旨在通过增加进口米供应调节国内市场供需平衡 [1] - 竞标机制显示日本继续采用市场化手段管理粮食进口政策 [1]
四川发布上半年民生调查数据 政策加力扩围,八大类消费实现增长
四川日报· 2025-07-16 08:32
农业生产 - 2025年夏粮播种面积1703.2万亩 比上年增长0.6% [1][4] - 夏粮单产279.6公斤/亩 比上年增长1.8% [1][4] - 夏粮总产量476.2万吨 比上年增长2.4% [4] - 小麦播种面积914.0万亩 增长0.9% 单产313.2公斤/亩 增长2.8% 产量286.3万吨 增长3.7% [4] - 生猪出栏3080.4万头 同比增长1.0% 猪肉产量243.8万吨 同比增长3.1% [1][6] 居民收入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79元 同比名义增长5.6% 实际增长5.8% [1][4] - 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6.4% 经营净收入增长5.3% 转移净收入增长5.8% [1][4] - 人均财产净收入同比下降0.3% [1][4] - 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5.3% 与上年同期持平 [4] 物价走势 - 上半年CPI同比下降0.2% 与全国趋势一致 [7] -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3% 食品价格下降0.7% 工业消费品价格下降0.9% [8] - 核心CPI同比上涨0.3% 比CPI高0.5个百分点 [9] - 6月核心CPI同比上涨0.5% 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6% [9] - PPI同比下降2.8% 降幅比2024年扩大0.7个百分点 [9] - 电子器件制造价格上涨2.7% 手机价格上涨4.0% 集成电路制造价格上涨4.4% [10] 居民消费 -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208元 同比名义增长6.2% [11] - 八大类消费均实现增长 交通通信增长10.3% 生活用品及服务增长9.6% 教育文化娱乐增长10.6% 其他用品及服务增长10.5% [11] - 食品烟酒支出增长2.9% 衣着增长4.5% 居住增长6.3% 医疗保健增长5.8% [11] - 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5295元 同比增长6.8% 占比43.4% 提高0.3个百分点 [12] -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9010元 同比增长6.5% 快于城镇居民1.0个百分点 [12]
从“产多少”到“凭啥好”——第七届粮交会折射河南粮食产业之变
河南日报· 2025-07-15 07:47
河南粮食产业转型 - 市场对河南粮食产业的价值重估,从关注"产量"转向关注"品质、标准、品牌" [1] - 河南粮食产业正在从"卖原粮"向"卖价值"转型,展会上展示2000余种高品质产品 [1] - 三天的粮食交易大会成交金额达166亿元,显示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认可 [4] 企业案例与创新 许昌晟隆实业(腐竹) - 采用非遗"河街腐竹"制作技艺,结合自主研发设备,实现品质稳定 [2] - 使用"高压射流磨"技术保留营养,豆香浓郁,吸引众多客商咨询 [2] - 从选种到生产全链条严管,亮出非遗传承和单一原料优势 [2] 南召县康信菌业(米线) - 使用本地籼米制作米线,淀粉含量适合,煮出来不浑汤、有嚼劲 [2] - 创新推出"米线+菌菇汤包"组合,利用海拔800米以上山区资源增加鲜味物质 [2] - 将传统工艺转化为看得见的标准,提升品牌可信度 [2] 淇花食用油 - 国内首家做高油酸花生油,油酸含量75%以上,拥有全国独一份的纯度认证 [3] - 拥有23项核心专利,从育种到压榨全自研,年销售额达8亿元 [3] - 坚持做自主品牌而非贴牌代工,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 [3] 区域品牌建设 - 滑县推出"滑州优农"区域品牌,统一标准、检测和包装,提升市场知名度 [4] - 县领导亲自为品牌站台,从田间到展会再到直播间全程推广 [4] - 区域品牌策略使销量和价格逐步提升,展位前始终排长队 [4] 行业趋势 - 河南粮食产业正实现从"量的优势"到"质的自信"的跨越 [4] - 企业从"跟着市场走"转向"领着市场跑",以品质和创新赢得市场 [4] - 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3]
稳产丰收亦可贵
经济日报· 2025-07-15 06:05
夏粮生产情况 - 2024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2994.8亿斤 虽比上年减少3.1亿斤(降幅0.1%) 但仍为历史第二高产年份 [1] - 夏粮稳产为全年粮食生产奠定基础 对应对国际形势和经济回升提供支撑 [1] - 粮食安全战略强调不简单追求连年增产 但需防范产量大幅滑坡和产能基础受损 [1] 丰收驱动因素 - 气象条件总体有利:小麦主产区播种至返青期气候适宜 灌浆期旱区普遍降雨 收获期天气晴好 [2] - 农业技术投入加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推广先进农机具 发展社会化服务 [2] - 防灾减灾措施见效:受旱地区通过引水调水实现有效灌溉 农田基础设施提升减轻灾害影响 [2] 生产潜力挖掘方向 - 面积保障:2024年粮食播种面积17.9亿亩创1979年以来新高 未来扩面空间有限 [3] - 单产提升:需通过提升地力 优化管理 应用新技术和改进种植模式实现突破 [3] - 政策支持:保持粮价稳定 优化补贴机制 完善农业保险服务以保护农民积极性 [3] 全年粮食目标 - 2024年全年粮食产量目标设定为1.4万亿斤左右 较此前1.3万亿斤基准有所提升 [4] - 目标设定考虑自然灾害不确定性 预留弹性空间 与近年增产趋势相符 [4] - 长期需坚持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战略 逐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