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行业
搜索文档
暗盘大涨近79%,八马茶业将登陆港股
证券时报· 2025-10-28 07:57
暗盘交易表现 - 富途暗盘开盘报每股80港元,较发行价上涨60% [1] - 暗盘交易期间最高价达100港元,相当于较发行价上涨100% [1] - 最终暗盘收于89.4港元,较发行价上涨78.8% [1] - 按每手100股计算,不计手续费一手可赚近4000港元 [1] IPO认购与发行详情 - 新股申购阶段券商共借出872.54亿港元孖展,超额认购约1940倍,刷新港股茶行业纪录 [3][4] - 富途证券孖展金额最高为563.62亿港元,辉立证券为122亿港元,老虎国际为98.59亿港元 [4] - 此次IPO发售900万股H股,香港公开发售占10%,国际配售占90% [4] - 发行价为50港元/股,预计集资4.5亿港元,入场费为5050.43港元 [4] - 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及天风国际 [4] 主要股东背景 - IPO前已获多位知名投资者青睐,涵盖财务投资机构、产业资本与专业金融机构 [4] - IDG资本通过天津长峰持股6.87% [4][7] - 天图资本通过天图兴华持股4.74% [4] - 壹叁资本通过静远壹叁持股3.00%,新希望通过成都新津持股3.00% [4][7] - 福建七匹狼及关联方通过泉州汇鑫富、晋江百应成合计持股4.56% [4][7] - 广发证券持股1.07% [4] 上市历程演变 - 公司曾于2015年11月在新三板挂牌,2018年4月终止挂牌 [6] - 2021年4月申请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经历三轮问询后主动撤回申请 [7] - 2022年8月提交深交所主板上市申请,2023年3月因政策变化导致上市时间表不确定而主动撤回申请 [8] 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 产品覆盖中国六大品类茶叶及茶具、茶食等非茶叶产品 [10] - 截至2024年底拥有3504家线下连锁专卖店,位居中国茶企首位 [10] -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1.7% [10] - 在中国乌龙茶和红茶市场亦排名第一,中国高端茶叶市场前五大参与者市场份额合计约5.6% [10] - 2023年收入增长16.8%,净利润增长24.0%;2024年收入增长1.0%,净利润增长9.0% [10]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下滑4.2%,净利润下滑18.0%,主要由于外部需求相对疲软 [10]
暗盘大涨近79%!八马茶业将登陆港股
券商中国· 2025-10-28 07:30
暗盘交易表现 - 富途暗盘开盘报每股80港元,较发行价50港元上涨60% [1] - 暗盘交易期间最高价达100港元,相当于较发行价上涨100% [1] - 最终暗盘收于89.4港元,较发行价上涨78.8% [1] - 按每手100股计算,不计手续费,一手可赚近4000港元 [1] 新股申购与发行详情 - 新股申购阶段券商共借出872.54亿港元孖展,超额认购约1940倍,刷新港股茶行业纪录 [3] - 富途证券孖展金额最高为563.62亿港元,辉立证券为122亿港元,老虎国际为98.59亿港元 [3] - 此次IPO发售900万股H股,香港公开发售占10%,国际配售占90%,发行价为50港元/股 [3] - 预计集资4.5亿港元,每手100股入场费为5050.43港元 [3] - 联席保荐人为华泰国际、农银国际及天风国际 [3] 主要股东与知名投资者 - IPO前已获多位知名投资者青睐,涵盖头部财务投资机构、产业资本与专业金融机构 [3] - IDG资本通过天津长峰持股6.87% [3] - 天图资本通过天图兴华持股4.74% [3] - 壹叁资本通过静远壹叁持股3.00%,新希望通过成都新津持股3.00% [3] - 福建七匹狼及关联方通过泉州汇鑫富、晋江百应成合计持股4.56% [3] - 广发证券持股1.07% [3] 上市历程与背景 - 公司属于新三板摘牌后再度赴港上市,曾于2015年11月在新三板挂牌,2018年4月终止挂牌 [5] - 此前曾尝试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并经历三轮问询,后主动撤回申请转而寻求主板上市 [7] - 2022年8月提交深交所主板上市申请,后因政策变化导致上市时间表不确定,于2023年3月主动撤回申请 [8] 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 产品覆盖中国六大品类茶叶及茶具、茶食等非茶叶产品,截至2024年底拥有3504家线下连锁专卖店,位居中国茶企首位 [9] -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1.7%,在乌龙茶和红茶市场亦排名第一 [9] - 2023年收入增长16.8%,净利润增长24.0%;2024年收入增长1.0%,净利润增长9.0% [9]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下滑4.2%,净利润下滑18.0%,主要由于外部需求相对疲软 [9]
“高端中国茶第一股”八马茶业招股获热捧,超购1920倍刷新港股茶行业记录
格隆汇· 2025-10-23 15:11
IPO认购情况 - 八马茶业香港公开发售获得864.53亿港元孖展融资,超额认购超过1920倍,刷新港股茶行业纪录 [1] - 公司IPO发售900万股H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10%,国际配售占90% [1] - 招股价区间为每股45港元至50港元,集资额最高达4.5亿港元,每手100股入场费为5050.43港元,预计10月28日挂牌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最大的高端茶企,核心业务包括茶及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标准输出与品牌零售 [1] - 公司构建了“全品类、多品牌”产品矩阵,覆盖乌龙茶、黑茶、红茶、绿茶、白茶、黄茶等六大茶类 [1] - 业务延伸至茶具、茶食、茶饮等非茶叶产品,并提供茶饮包厢服务、加盟商许可及投资物业租赁等配套业务 [1] 股东背景 - IPO前已获得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入股,包括IDG资本通过天津长峰持股6.87%,天图资本通过天图兴华持股4.74% [1] - 其他股东包括壹叁资本持股3.00%,新希望通过成都新津持股3.00%,福建七匹狼及关联方合计持股4.56%,广发证券持股1.07% [1] - 股东阵容涵盖头部财务投资机构、产业资本与专业金融机构,显示商业模式和增长潜力获资本市场认可 [1]
解锁秋冬慢时光,小罐茶全新焖泡系列11月登场
中国食品网· 2025-10-22 14:03
行业趋势 - 秋冬季节养生需求进入高峰期,饮茶作为传统养生方式焕发新生机[1] - 焖泡茶凭借“一焖即饮”的便捷性和保温锁鲜特性,成为秋冬茶饮市场黑马[1] - 茶行业整体向“快消化”转型,焖泡茶作为连接传统原叶茶与即饮茶的融合带,契合秋冬“省时、暖身、养生”多重需求[2] - 焖泡方式在不同渠道与人群中的成功渗透,折射出茶行业快消化的发展与进步[9] 公司战略与产品布局 - 公司敏锐捕捉消费趋势,在多产品线和多元场景中率先布局焖泡茶[2] - 近期正式推出焖泡茶系列,以标准化产品与场景化生态为秋冬养生市场注入新动能[2] - 对“焖泡”的探索核心在于“化繁为简”的便捷体验,通过“茶与器”协同创新打造即焖即饮方式[3] - 推动中国茶在标准化、便捷化与场景适配方面的创新,实现从茶台到日常的“无界渗透”[6][9] 产品特性与设计 - 针对焖泡特性研发专属茶品,主打“超耐泡、不苦涩、免洗茶、多风味”,通过标准化确保品质稳定[3] - 推出获德国红点设计奖的焖焖杯与焖焖壶,用专业设计兼顾实用需求与现代茶生活美学[3] - 焖泡茶系列推出陈皮白茶、茉莉普洱、黑乌龙茶和桂花六堡四种口味[5] - 以国民级价格带来高品质茶品,采用“茶+器”组合方式打造无忧消费体验,方便搭配且冲泡简易[5] 市场实践与场景拓展 - 公司最初在不同子品牌与多元场景中展开焖泡实践,验证市场需求与潜力[6] - 旗下高端品牌年迹推出“一饼一泡”便捷组合,中秋佳节以“焖焖杯+茶饼”礼盒重塑赠礼场景[6] - 在金砖国家峰会上以焖泡茶饮款待外国嘉宾[6] - 让一杯好茶跳出茶台,走进办公、差旅、居家等碎片化生活场景中[3]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公司正通过焖泡系列进一步打破饮茶的时空边界,让喝茶变得随时随地、轻松可得[9] - 全新焖泡产品的推出和快消化实践,是茶行业对消费代际变迁的回应[9] - 焖泡茶以“简化而不减质”的特性,重新连接了茶与人、传统与现代的关系[9] - 公司的探索可能是中国茶打破行业边界,迈向更广阔舞台的全新起点[9]
超半数产品“贴牌”,3年砸23亿元营销,“中国最大高端茶企”今起招股“高端化”存疑
中国能源网· 2025-10-21 15:57
公司IPO与资本运作 - 公司于10月20日启动港股招股,全球发售900万股H股,香港发售90万股,国际发售810万股,最高发售价为每股50港元,预计10月28日在港交所挂牌,股份代号6980 [1] - 此次港股招股是公司十余年资本化路上的第四次冲刺,此前曾多次冲击A股市场未果,直至此次更新资料后终获聆讯通过 [8] - 港股IPO募集资金用途包括扩建生产基地、提升品牌价值、扩张直营线下门店网络,以及新增“收购或投资在中国茶行业的参与者” [14] 财务表现与趋势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18.18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21.4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从2022年的1.66亿元人民币提升至2024年的2.24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16.16% [3] -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4.14%至10.6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下降17.81% [5] - 综合毛利率在2022年至2024年间分别为53.3%、52.3%、55.0%,2025年上半年微升至55.3% [11] - 茶业销售是主要收入来源,其毛利率在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均为58.5% [12] 营销投入与效率 - 2022年至2024年销售及营销开支从6.17亿元人民币增至6.92亿元人民币,三年半累计总额高达23.2亿元人民币,占各期营收比例稳定在三成以上 [2][3] - 广告及宣传开支是营销费用的核心组成部分,从2022年的2.09亿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2.76亿元人民币,三年增长32% [3] - 公司营销开支为研发成本的53倍,三年半累计营销投入超23亿元,而研发成本仅为4279.9万元 [1][2] - 高营销投入并未有效拉动高端产品销量,线上渠道主力销售产品单价普遍偏低,例如252g浓香铁观音活动价每公斤不到300元 [4] 销售模式与渠道 - 公司线下门店网络从2022年的2613家增至2025年6月的3585家,包括244家直营门店及3341家加盟店 [3] - 加盟模式是销售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盟商销售产生的收入在2022年至2025年6月期间占总收入比例稳定在约50% [12] - 线上渠道收入在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降,营销投入边际效应减弱导致营收增长失去重要支撑 [5] 产品结构与供应链 - 公司销售的产品中,“贴牌”产品占比超过一半,过去三年销售第三方制造商所产产品所得收入与自产产品收入规模相当 [13] - 公司拥有两家生产基地,但与高额营销费用相比,研发投入极低,2022年至2024年研发成本合计3604.6万元,仅为销售及营销支出的1.56% [14] 市场地位与竞争格局 - 公司市场定位为“高端中国茶全国销量第一”,但2024年其在高端茶市场的占有率仅为1.7%,较2020年仅提升0.6个百分点 [9][10] - 对比同行,澜沧古茶2022年至2024年销售及营销开支总计不到6亿元,不足公司的三成 [9] - 高端茶消费更依赖线下品鉴和口碑传播,公司的线上流量投放未能精准触达核心消费场景,导致营销转化效率低 [10] 运营与资产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存货达4.44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增长1.09%,存货周转天数为168天 [5] - 公司旗下加盟店曾因“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茶叶过度包装案”被监管部门列为典型案例 [9]
八马茶业(06980.HK)拟全球发售900.00万股 10月20日起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10-20 09:17
全球发售方案 - 公司拟全球发售900.00万股股份,其中香港发售90.00万股,国际发售810.00万股 [1] - 招股日期为10月20日至10月23日,最高发售价50.00港元,每手100股,入场费约5050.43港元 [1] - 全球发售预计募资总额4.28亿港元,募资净额3.68亿港元 [1] 募资资金用途 - 募资用途包括扩建生产基地、建造新生产基地及提升品牌价值 [1] - 资金将用于扩大产品组合并为直营线下门店网络的扩张提供资金,专注于开设更多旗舰店 [1] - 部分资金将用于提升业务运营数字化水平、收购或投资行业参与者及作为营运资金 [1] 上市安排与市场地位 - 公司预计于2025年10月28日在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华泰金融控股(香港)、农银国际融资及天风国际资本市场 [1] - 公司是中国高端茶市场的领导者,在2024年高端中国茶领域销量排名第一,是中国最具知名度的茶品牌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3年度净利润为2.06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23.92% [2] - 2024年度净利润为2.24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8.99% [2] - 2025年半年度截至6月30日止净利润为1.20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18.01% [2]
八马茶业拟全球发售900.00万股 10月20日起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10-20 09:04
八马茶业(06980.HK)发布公告,公司拟全球发售900.00万股股份,其中香港发售股份90.00万股,国际发 售股份810.00万股。招股日期为10月20日至10月23日,最高发售价50.00港元,每手买卖单位100股,入 场费约5050.43港元。 公司是中国高端茶市场的领导者、2024年高端中国茶领域销量第一名、中国最具知名度的茶品牌。 公司2023年度、2024年度、2025年半年度截至6月30日止,净利润分别为2.06亿元、2.24亿元、1.20亿 元,同比变动幅度为23.92%、8.99%、-18.01%。(数据宝) 全球发售预计募资总额为4.28亿港元,募资净额3.68亿港元,募资用途为用于扩建公司的生产基地及建 造新生产基地;用于提升公司的品牌价值及扩大公司的产品组合;用于为公司直营线下门店网络的扩张 提供资金,并专注于开设更多门店(如旗舰店)以提升公司的品牌价值;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 途;用于提升公司业务运营的数字化水平;用于收购或投资于中国茶行业的参与者。 八马茶业预计于2025年10月28日在主板上市,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农银国际融资有限公 司、天风国际资本市场有限公 ...
八马茶业、滴普科技上市聆讯获通过;A股上市公司三一重工、剑桥科技通过港交所聆讯丨港交所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01:13
八马茶业 - 公司港交所IPO通过聆讯,是中国高端茶市场的领导者,在高端中国茶领域销量第一 [1] - 按2024年销售收入计,公司在中国乌龙茶和红茶市场排名第一 [1] - 公司铁观音销量连续10多年全国第一,岩茶销量连续5年全国第一,红茶销量连续4年全国第一 [1] 三一重工 - 公司港交所上市通过聆讯,是全球第三大及中国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 [2] - 按2020年至2024年核心工程机械产品的累计收入计算,公司为世界级工程机械行业领军企业 [2] - 公司从单一品类运营转型升级为多元化产品、全球化运营的企业 [2] 剑桥科技 - 公司港股IPO申请已通过港交所聆讯,主要从事连接及数据传输设备的设计、开发和销售 [3] - 以2024年销售收入计,公司在全球综合光学与无线连接设备行业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4.1% [3] - 公司绝大部分收入来自海外市场,研产销全球布局完善 [3] 滴普科技 - 公司IPO申请已通过港交所聆讯,是一家专注于提供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的公司 [4] - 以2024年的收入计,公司在中国企业级大模型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4.2% [4] - 报告期内公司收入持续增长 [4] 港股市场行情 - 恒生指数最新点数为25889.48点,10月13日下跌1.52% [5] - 恒生科技指数最新点数为6145.51点,10月13日下跌1.82% [5] - 国企指数最新点数为9222.54点,10月13日下跌1.45% [5]
八马茶业通过聆讯 中国高端茶企将登陆港交所
证券日报网· 2025-10-13 12:58
IPO进展与行业意义 - 八马茶业港交所IPO已通过聆讯,登陆资本市场进入倒计时 [1] - 公司上市被行业专家视为能提振整个茶行业信心 [1] 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 公司是中国高端茶市场领导者,高端中国茶领域销量第一,乌龙茶和红茶市场排名第一 [2] - 铁观音销量连续10多年全国第一,岩茶销量连续5年全国第一,红茶销量连续4年全国第一 [2]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从18.18亿元增长至21.43亿元,利润从1.66亿元增长至2.24亿元 [2]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10.63亿元,利润1.2亿元 [2] 品牌与业务结构 - 2025年上半年八马品牌营收9.38亿元,占总营收比重88.2% [2] - 信记号品牌营收1.01亿元,占比9.5%,万山红品牌营收2008.3万元,占比1.9% [2] - 2022年至2024年,八马品牌收入从16.06亿元增长至18.82亿元,信记号品牌从2.01亿元增长至2.33亿元 [3] - 2024年推出的新品牌“万山红”当年营收2148.8万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接近去年全年 [3] 产品与渠道分析 - 2025年上半年茶叶销售收入9.59亿元,占比90.2% [3] - 非茶叶收入包括茶具销售6144.7万元,茶食销售2832.9万元,其他产品销售收入1048.1万元 [3] - 茶叶业务2024年全年毛利率为58.5%,较2022年的56.5%有所提升 [3] - 2025年上半年线上销售占比达到35%,线上渠道收入从2022年的4.94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93亿元 [3] 品牌建设与创新策略 - “八马”品牌在2024年中国连锁茶叶品牌中品牌知名度排名首位 [4] - 品牌在2023年至2025年连续3年位居中国连锁茶叶品牌消费者满意度榜首 [4] - 公司2024年提出“城市会客厅”概念,打造集商务洽谈、文化交流、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新型茶空间 [4] - 新品牌“万山红”以高质价比策略精准锁定年轻及女性消费群体,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引发裂变式传播 [6] 行业前景与战略调整 - 中国茶叶市场规模于2024年达到3258亿元,预计2029年突破4000亿元 [5] - 中国高端茶叶市场正以5.6%的复合年增长率扩张,预计2029年规模达1353亿元 [5] - 公司在高端茶叶市场的占有率由2020年的约1.1%提升至2024年的1.7% [5] - 公司主动调整门店以优化成本结构,应对经济变化和消费疲软的市场现状 [5]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计划将募资用于扩建生产基地,推进“千城万店”布局,持续改造升级茶空间 [7] - 计划大力发展线上销售渠道,提升业务运营的数字化水平,并进行行业收购或投资 [7]
揭秘八马「高端」茶:50%贴牌代工,研发费用不足0.4%
36氪· 2025-09-11 08:19
公司IPO历程 - 公司长达12年IPO之旅未结束 第四次递表港交所[1][3][4] - 公司2013年首次冲击深交所中小板失败 2015年新三板挂牌后退市 2018年备战A股 2021年创业板递表后撤回 2023年主板申请撤单[4] - 公司转向港股市场 同行天福茗茶港股上市后股价不足发售价十分之一 澜沧古茶2023年上市即破发 2024年净利润亏损3.08亿元[4][5] 经营模式问题 - 公司超50%产品依赖第三方OEM代工 定制采购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50%以上[7][11][12] - 2022-2024年销售自产产品收入分别为6.74亿/9.87亿/10.6亿 销售第三方产品收入分别为11.3亿/11.2亿/10.7亿[12] - 研发投入占比极低 2019-2022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仅0.56%/0.26%/0.38%/0.4% 销售费用占比达35.02%/33.85%/33.04%/32.45%[12] 加盟店体系 - 公司线下门店3585家 其中加盟店3341家占比93%[16] - 2022-2024年9月加盟商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50.2%/50.6%/49.7%[17] - 2023年加盟店净增475家 2024年前三季度净增放缓至170家 同期加盟店销售额8.18亿元同比微增0.12%[18] - 加盟商需承担年度最低采购额15-100万元 北京地区要求50万元[19] 产品质量与管控 - 2018-2021年涉及113起投诉举报 其中虚假宣传63起 质量问题23起[15] - 加盟商存在销售过期产品问题 包括赛珍珠铁观音/武夷岩茶大红袍/贵妃红等产品[21] - 黑猫投诉平台共有52条投诉 涉及产品杂物/虚假宣传/以次充好等问题[15] 市场定位与销售表现 - 核心产品定价800-2500元/斤 传家龙井礼盒(200g)售价3280元折合斤价超8000元[22] - 2022-2024年线下直营店会员年均购买金额分别为2860.4元/2840.2元/2469.6元 购买力持续下降[25] - 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16.47亿元同比微增0.98% 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17.8%[7][18] - 北京核心商圈店铺客流量极低 与霸王茶姬等新式茶饮形成鲜明对比[2][25] 年轻化尝试 - 推出子品牌"小马茶趣"定位新式茶饮 推出速溶茶品牌"fnf"[32] - 年轻化尝试未达预期 "小马茶趣"缺乏差异化 "fnf"产品在电商平台已无法找到[33] - 抖音官方账号最后更新停留在2022年9月 品牌几乎消失[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