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运动品牌
icon
搜索文档
匹克降薪引发的危机,值得所有品牌重视
36氪· 2025-10-20 09:33
事件概述 - 匹克公司在9月中旬被披露进行内部薪资调整,事件已发酵近一个月 [1] - 社交媒体流传的截图显示,匹克总部及部分分公司进行“全员降薪”,根据工资金额梯度,员工降薪幅度达到10%-50%,终端店铺员工未调整 [1] - 8月工资已是降薪后的状态,意味着公司可能在未与员工充分协商的情况下统一调整薪资 [1] 公司回应与内部执行 - 9月17日,匹克集团董事长许景南在会议上强调,降薪主要针对亏损部门和高薪岗位,并非全员降薪,整体降薪幅度不到10% [3] - 降薪原因为公司今年前7个月亏损额达到1.3亿元 [3] - 公司内部通知称,经过充分沟通与意见征集,全体同事均保持理解与支持 [3] - 近一个月后,一份10月12日发放的《关于薪资停发的告知函》再度引发关注,主要面向降薪幅度达50%的直营分公司员工,敦促其签字 [3] - 有超过200名员工提交了降薪异议书,拒绝降薪的员工在10月发薪日未收到薪资 [3] - 接近公司的人士回应称,薪酬调整是为确保公司长期稳健发展和保障绝大多数员工岗位做出的艰难决定,降薪是暂时的 [4] 消费者行为与舆论转变 - 当代消费者在过剩供给中,不再只关注产品本身,而是开始以企业对待员工的方式来判断品牌是否值得信任 [1] - 针对企业的互联网“避雷文化”已从职场维权分享延伸到消费决策,年轻人根据企业如何对待员工来决定是否购买其产品 [5][8] - 社交媒体流行“如果你不知道该买谁的东西,就看哪家公司对待员工更好”的说法 [4][7] - 网络情绪重心从“追求奋斗”转向“警惕剥削”,公众开始共情员工权益事件 [8] 行业影响与品牌形象 - 品牌公众形象的塑造正转变为由企业、消费者和员工共同讲述的立体叙事 [4] - 对体育品牌而言,其面对的是年轻且高度社交化的消费者,他们会全方位审视所青睐的企业 [4][9] - 品牌危机正从产品问题转向态度问题,未来守住公众信任比讲好故事更重要 [9] - 在今天的传播环境下,老一代企业家的降本逻辑可能失效,“放过员工”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公关语言 [9]
降薪也需合规,动辄逼员工“反思”“检讨”不是体面做法
南方都市报· 2025-10-16 13:21
公司管理决策 - 公司未与员工协商便实施全员阶梯式降薪[1] - 公司在员工提出书面异议后,向拒绝降薪的员工发出最后通牒并对薪资暂作停发处理[1] - 公司认为员工提交降薪异议书的行为是“不服从管理”,并作出“不检讨就停薪”的惩罚[1] 公司经营状况 - 此次降薪是由于多重客观因素导致,且直营销售体系持续亏损、未见好转[1] 潜在影响 - 公司的决策和管理模式存在明显不合规之处,暴露出决策者不尊重员工和法律[1] - 公司内部的劳资关系可能愈发紧张,企业及其品牌形象可能受到负面影响[1] - 公司的经营压力可能因此雪上加霜[1]
10.15犀牛财经早报:多家银行提高购金门槛并提示风险 银行理财资金配置逻辑生变
犀牛财经· 2025-10-16 10:04
银行业务调整与风险管控 - 多家银行近期密集调整个人贵金属业务规则,集中上调黄金积存业务起购门槛至1000元,并同步发布风险提示,引导投资者警惕价格波动风险 [1] - 渤海银行拟挂牌转让约700亿元债权资产,广州农商行转让底价超120亿元的贷款资产包,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潜力巨大 [2] - 债市波动加大与年化收益率持续下行,推动银行理财公司摆脱同质化竞争,配置逻辑从依赖单一债券转向“固收+期权”等多元复合策略,并积极向权益市场拓展 [2] - 不少中小银行面临资产质量承压、资本充足率下行和盈利能力弱化等问题,需探索多元化、专业化的资产处置模式 [2] A股市场与IPO动态 - 首批科创板成长层3只新股在网下申购环节采用约定限售方式,为A股首次出现,旨在对未盈利企业网下投资机构锁定比例更高、锁定期限更长,并相应提高其配售比例 [1] - 今年以来A股IPO企业上会数量为61家,过会数量为58家,过会率达95.08%,较去年同期的85.37%上升近10个百分点 [1] - 资本市场持续深化投融资改革,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在IPO常态化的同时推动优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并运用现场检查等方式严防“带病闯关” [1] 大宗商品与衍生品市场 - 国际金价持续攀升,多家银行提高购金门槛并提示风险 [1] - 全球不确定因素叠加推动金、银、铜等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率升至历史高位,套期保值已成为A股实体企业应对价格波动风险的常规操作 [3] - 今年以来至少有1583家A股实体行业上市公司发布套期保值公告,已超过2024年全年的1503家,创历史新高,截至8月底参与率为29.9% [3] - 国际原油价格面临基本面利空,供应端因“欧佩克+”增产压力增大,需求端面临季节性下滑,供大于求局面渐显 [3] 公司特定事件 - 丰巢创始人兼CEO徐育斌因身体原因正式提出辞职,其自2015年4月起担任该职务,拥有超20年物流行业经验 [4][5] - 匹克集团因大幅降薪引发争议,公司要求拒绝降薪的员工提交“反思检讨”,否则将面临停发工资的处罚 [5] - Robotaxi企业文远知行获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拟发行不超过102,428,200股普通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5][6] - 首创证券股东首创集团拟将其持有的公司3.56%股权(9742.32万股A股股份)无偿划转给京投公司 [6][7] 全球金融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道指跌0.04%,纳指涨0.66%,标普500指数涨0.4% [9][10] - 银行财报季开门红,摩根士丹利和美国银行因财报优异分别收涨近5%和逾4%,芯片指数反弹3%,AMD涨超9% [9][10] - 黄金三日连创历史新高,首次盘中涨破4200美元,一度涨近2%,现货白银反弹超3%,期银再创收盘新高 [10] - 原油盘中涨逾1%后转跌,连续两日收创五个月新低,美元指数两连跌至一周低位,离岸人民币盘中涨超百点突破7.13 [10] 科技创新 -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团队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亚埃米级快照光谱成像芯片“玉衡”,标志着我国智能光子技术在高精度成像测量领域达到新高度 [4]
匹克回应“降薪风波”:得到了大多数同事的理解丨消费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07:50
匹克降薪风波 - 匹克因内销直营板块持续亏损,自2025年5月起酝酿阶梯式降薪,最高降幅达50% [1] - 具体降薪方案为:月薪5000元至1万元降10%,1万元至2万元降20%,2万元以上降30%,亏损部门车间调整幅度最高达50% [1] - 匹克董事长许景南披露,公司内销直营板块1至7月累计亏损超过1.3亿元,期间转手三个分公司 [1] - 公司称降薪是暂时措施,旨在确保长期稳健发展和保障绝大多数员工岗位,管理层承担更高降薪比例 [2] 运动服饰行业动态 - 行业面临压力,耐克最新财季大中华区收入同比下滑10%至15.12亿美元 [3] - 安踏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4.3%至385.44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8.9%至70.31亿元,毛利率同比下滑0.7个百分点至63.4% [3] 食品饮料行业业绩与新品 - 萨莉亚2024/25财年营收2567.14亿日元(约1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3%,归母净利润111.64亿日元(约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0% [23] - 萨莉亚中国市场营收709.61亿日元(约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 [23] - 遇见小面上半年营收7.03亿元,同比增长33.8%,净利润4183.4万元,同比增长95.8% [25] - 嘉必优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约1.29亿元,同比增长53.77%,营业收入约4.28亿元,同比增长10.55% [15] - 养元饮品以自有资金向私募基金芜湖闻名泉泓投资增资10亿元,基金总规模增至40亿元 [21][22] - 果子熟了与7-ELEVEN联合推出“超柠”和“十万伏特”系列新品 [16] - 三全食品上新“中国好饺子”系列,包括蟹饺皇等四款产品 [18] - 星巴克推出缤纷抱抱桶新品,含四种口味 [24] 零售与电商动态 - 天猫双11于10月15日晚8点开启,推出立减85折、消费券、百亿补贴等多重优惠 [29] - 飞猪宣布2025年双11全球旅行节启动,平台投入量级同比大增60% [30] - 沃尔玛宣布与OpenAI合作,在ChatGPT内推出直接购物及“即时结账”功能 [28] - 抖音电商公布打击“提货卡诈骗”进展,清退违规商家1603家,封禁商品2976个 [31][32] 奢侈品与时尚行业 - LVMH集团第三季度有机收入增长1%至182.8亿欧元,结束连续两个季度下滑 [38] - LVMH葡萄酒及烈酒业务第三季度实现1%的有机增长 [19] - FENDI宣布Maria Grazia Chiuri为新任创意总监,其首个系列将于2026年2月发布 [7] - 联合利华宣布出售Kate Somerville品牌给Rare Beauty Brands [37] 物流与旅游市场 - 南航物流在国庆中秋假期期间保障货邮吞吐量超3.6万吨,创历史新高,国际货邮量同比增长达13% [33] - 前三季度访港旅客超36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其中内地旅客约2800万人次,占78% [35] 科技与AI进展 - 科大讯飞发布全新AI翻译耳机,主打60种语言同声传译和声音复刻技术 [40] - OPPO发布AI新战略,包括端侧智能计算、PersonaX记忆共生引擎和Agent Matrix智能体生态框架 [41][42] 其他公司人事与投资 - 有友食品聘任谢雅玲为公司董事会秘书 [6] - 丰巢创始人兼CEO徐育斌或因身体原因辞职 [8] - 姜海英或将任百事大中华区饮料首席营销官 [9] - 前通用磨坊中国高管郑珏获任西藏水资源独立非执行董事 [10] - 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再次提出以每股64美元收购棒约翰 [26] - 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称公司目前没有贷款,账上有41亿资金 [27] - 喜力宣布重塑全球总部,作为其“EverGreen 2030”战略一部分,将影响约400个职位 [17] - 耐克将全球总部更名为菲利普·H·奈特园区 [34] - 无线传媒拟续签视听节目内容合作协议,合作费用不超过2800万元 [39] - 太古可口可乐苏州项目进入投产倒计时,总投资20亿元 [20] - 伊利旗下品牌伊刻活泉推出火山天然矿泉保湿喷雾 [36]
C罗成为足坛首位亿万富翁
财富FORTUNE· 2025-10-10 23:26
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的财富规模与来源 - 净资产突破14亿美元,成为足坛首位亿万富翁 [2] - 球员生涯薪资收入超过5.5亿美元 [6] - 与沙特俱乐部利雅得胜利续签的合约价值逾4亿美元,且全额免税 [2] 商业代言与品牌合作 - 与耐克签有十年合约,每年带来近1800万美元收入 [4] - 与阿玛尼、嘉实多等品牌的代言合作使其净资产增加逾1.75亿美元 [4] - 合作品牌包括币安、泰格豪雅、三星、联合利华、路易威登等国际大牌 [4][5] 个人品牌与投资组合 - 拥有个人品牌CR7,涵盖香水、内衣、鞋履及瓶装矿泉水等产品 [5] - 投资连锁酒店、健身房及媒体集团,但目前对财富贡献相对有限 [5] - 在与利雅得胜利的合约中获得俱乐部15%的股份,采用“球员持股”模式 [5] 在亿万富翁运动员中的独特性 - 跻身身家突破十亿美元、不足十二人的精英运动员群体 [6] - 财富主要源自球员合约,与多数依赖场外投资的同行不同 [6] - 可与罗杰·费德勒(通过投资On品牌股份财富爆发)和迈克尔·乔丹(身价38亿美元)等传奇运动员比肩 [6]
告别“全民通吃”,运动品牌如何穿越分化周期?
搜狐财经· 2025-09-27 16:37
中国运动消费市场格局 - 运动消费市场情绪波动剧烈,新运动品类和装备因社交平台迅速走红但也快速退潮,呈现快速循环特点 [1] - 市场存在显著悖论:总需求持续膨胀,但消费人群差异不断拉大,大众市场追求性价比,精英市场视运动为生活方式 [1] - 2023年中国运动消费市场整体规模接近1.5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2.8万亿元,户外运动线上消费突破3000亿元,参与人次超2亿 [2] - 市场分层加速且不可逆,规模扩张并未使所有品牌受益,品牌需在分化赛道中找到自身锚点以避免被淘汰 [1][2] 精英消费人群特征 - 精英人群将运动装备视为生活方式外延,与身份认同、社交半径和生活秩序紧密绑定,需求超越功能参数 [2][3] - 该人群对"专业"的理解包含品牌对其动机、细节与审美边界的深刻理解,而非仅被科技数据说服 [5] - 精英人群通过特定运动场景(如滑雪场、高尔夫练习场)构建生活闭环,品牌需进入这些闭环才能触达他们 [5] - 其消费行为非随机发生,拥有稳定的生活半径和精细安排的周末,品牌需在其日常动线上"刚好在场" [8] 迪桑特的品牌策略与市场定位 - 品牌策略采用"向内扎根"方式,通过高密度场景踩点在目标人群中提升可见性与信任度,而非追求流量抢占 [6] - 门店选址逻辑聚焦城市中高净值人群密集生活区域(如成都太古里、上海新天地),追求与目标人群日常动线重合度 [6] - 产品策略明确边界,从滑雪、铁三、高尔夫三大专业场景切入,再适度延展至通勤、跑步等日常场景 [10] - 儿童线延续专业风格,围绕滑雪、高尔夫等场景提供与成人线一致的专业装备,实现精英家庭秩序的自然衔接 [10] 迪桑特的用户关系与品牌建设 - 通过"行动家俱乐部"在全国核心城市开展训练营、预热课程与实地陪伴,以真实场景长期维系用户关系 [12] - 成为多项顶级赛事官方赞助商(如2024滑雪世界杯、别克LPGA锦标赛),通过竞技场景验证专业度并强化信任 [14] - 与北大湖、长白山等国内顶级雪场战略合作,将品牌嵌入消费者重要运动时刻的度假和训练路径中 [16] - 在零售终端设立D-Mover's Care Center,提供装备洗护等细节服务,打造从准备到收纳的完整体验 [16] 长期主义与核心竞争力 - 品牌经营不依赖一时喧哗,而是通过长期场景叠加将自己写入目标人群的生活计划,形成跨赛季的默契 [18] - 核心竞争力在于研发、供应链和工艺体系的长期积累,构建能承托长期信任的底层支撑结构 [16] - 在分层市场中,赢家未必最快,而是最懂得"跑在表面之下",持续信任与始终在场成为最难复制的壁垒 [19] - 长期主义沉淀为历史底蕴,是品牌奔向百年未来的底气 [19]
匹克降薪背后,是国产三线运动品牌的沉浮
虎嗅· 2025-09-26 10:54
公司近期事件:降薪与捐赠 - 公司因网传“全员降薪”截图引发关注,多位在职员工证实降薪传闻基本属实 [1][2] - 公司实行梯度降薪,直营分公司办公室职员降幅最大,终端店铺员工未调整,降薪后薪酬低于3000元的由公司补贴至3000元 [2][3] - 公司董事长强调调整的只是固定工资,绩效并未调整 [3] - 在降薪风波前两周,公司向泉州慈善总会捐赠1亿元,形成强烈反差 [4] 公司历史与资本市场表现 - 公司创立于1989年,主攻篮球领域,2009年在香港上市,2016年因股价表现不佳私有化退市 [4][12] - 公司退市前最后一份完整财年(2015年)营业额为31.1亿元,远低于同期安踏的111.26亿元 [4] - 2021年公司完成一轮近15亿元的战略融资,投后估值超百亿元,旨在加速A股上市进程 [5][13] - 公司私有化后A股上市之路因IPO审核趋严而拖延,给管理层带来巨大压力 [13] 财务状况与经营挑战 - 公司内销直营板块自年初以来持续亏损,仅1至7月就累计亏损逾1.3亿元,是此次降薪的直接原因 [6][7] - 为应对亏损,公司在1至7月期间转手三家直营公司 [7] - 直营模式虽有助于提升营收和毛利率,但需自行承担门店租金、员工等成本,对产品力不足的品牌会造成库存积压和现金流压力 [15][16] 产品竞争力与市场地位 - 公司核心产品竞争力不足,基于“态极”科技IP的系列产品中,以运动拖鞋最为知名 [17] - 2021年态极系列产品累计销售超1500万双,其中运动拖鞋卖出200多万双,但该品类有季节和场景限制,毛利率低且难塑造品牌形象 [17] - 公司态极Pro系列热销价在200~500元之间,与安踏、李宁、特步等同价位产品竞争,价格优势不明显,且品牌力无法与国际品牌抗衡 [18] - 国内体育用品市场格局剧变,安踏2023年营收突破千亿,特步、361°也跑入百亿营收大关,公司与其他晋江系品牌差距拉大 [5] 行业竞争与战略尝试 - 公司与中乔体育、鸿星尔克等同属晋江三线运动品牌,面临类似挑战,如上市未果、热度消退等 [19] - 行业跟随风口,在户外热潮下,鸿星尔克、中乔推出相关产品,但户外市场竞争激烈 [20] - 公司自2018年起尝试“多品牌”战略,收购旗牌王、嗒嘀嗒和奥索卡,但多品牌运营达到协同效应并非易事 [20] - “出海”成为行业热点,公司2025年1月至8月外销业务累计增长二十余万双,目标为外销突破百亿元、内销达到两百亿元 [21] - 当前国产品牌出海是对品牌产品力、零售精细化和本地化运营的综合考验,而非简单的产品输出 [22] - 晋江三线运动品牌面临的长久考验在于如何焕新品牌形象,与新一代年轻消费者对话 [23]
始祖鸟是只什么鸟?
虎嗅APP· 2025-09-23 21:59
蔡国强品牌合作价值 - 艺术家蔡国强是品牌市场的稀缺资源,其合作需提前一年预约且年度仅进行一次商业化活动,开价1000万起[7] - 蔡国强具备全球化、高奢化及科技化多元属性,曾担任两届奥运烟花总设计师,且在中国家喻户晓[9] - 无其他中国明星能替代蔡国强的品牌承载能力,品牌合作需求远超供给[10][12] 奢侈品牌商业模式 - 奢侈品牌利润极高,LV利润率为70%,优衣库为50%,而拼多多白牌工厂仅5%[13] - 高奢品牌通过顶尖艺术家合作、高成本活动(如地标建筑大秀)输出价值观,以维持高溢价[14][15] - 品牌需通过精神世界输出建立认同感,而非仅聚焦短期收益[27] 安踏品牌战略与运营 - 安踏通过收购国际品牌实现千亿规模战略,而非自主打造高端品牌[16][18][19] - 斐乐被收购后通过重新定位(意大利时尚品牌)和直营管理扭亏为盈,2009年亏损3000万,2024年营收达百亿[20][21][22] - 斐乐利润率达70%,助力安踏进入核心商圈,其成功模式复制至始祖鸟等品牌[23] 始祖鸟品牌定位与争议 - 始祖鸟定位为户外奢侈品(运奢),冲锋衣售价超1万元,通过核心商圈门店紧邻奢侈品牌建立高端形象[15][28][29] - 品牌活动"向上致美"连续两年举办但未成功出圈,2025年计划借蔡国强事件提升曝光度[30][31] - 炸山事件暴露品牌价值观矛盾:提倡环保却破坏生态,艺术野心与商业利益凌驾品牌精神[35][36][37] 中国品牌建设挑战 - 中国企业擅长生意运营但难以打造高端品牌,因缺乏价值观输出能力[25][26] - 品牌需长期投入无法直接量化ROI的活动(如艺术合作、大型事件),而非仅追求短期收益[15][27] - 安踏依赖收购国际品牌规避自主品牌建设短板,但高端化过程中仍需解决内容与价值观缺失问题[32][37]
2025首届上海运动节开幕 首席体育赞助方阿迪达斯以“舞动青春”点燃申城活力
证券日报网· 2025-09-23 14:15
公司市场活动 - 公司作为首席体育赞助方深度参与于9月19日开幕的2025首届上海运动节 [1] - 公司在上海西岸及徐家汇公园两大核心场地带来系列精彩活动 [1] - 公司于9月20日在徐汇西岸举办“玩舞成团DANCE UP!”高校舞蹈挑战赛,吸引全国十二所知名高校舞蹈社团参赛 [2] - 品牌代言人宋雨琦在线发起号召邀请年轻人加入舞蹈风潮 [3] - 公司在国庆节期间将在上海西岸带来更多运动快闪体验 [6] 公司产品与品牌营销 - 高校舞团成员身着adidas Sportswear三条纹舞动系列,该系列将品牌标志性元素融入舞蹈文化,满足多场景需求 [3] - 公司借助运动节、品牌代言人及产品系列实现运动元素与街头文化的碰撞,持续圈粉Z世代消费者 [3] - 公司通过举办赛事、开展互动、提供装备及支持基建等方式支持上海体育事业发展 [4] 行业与战略定位 - 上海运动节突破传统框架,打造集运动体验、健康科普与文化展演于一体的城市体育嘉年华,响应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2] - 本届上海运动节是首次以“全民参与、文体融合”为核心定位的大型城市体育嘉年华,具有开创性意义 [4] - 运动节精准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及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4] - 公司通过低门槛、新形式的运动内容强化“文体商旅展”联动效应 [6] - 公司深度参与运动节深化了其本土化战略,并旨在以潮流运动赋能多元融合,助力上海打造国际体育城市 [6] 活动具体内容 - 运动节在徐家汇公园为市民提供多样化运动社群参与机会,包括瑜伽、BODYJAM、击剑、匹克球、八段锦、咏春、篮球等 [5] - 每场活动由专业教练带队确保安全专业,并对市民开放招募,可通过小程序预约参与 [5] - 开幕式上公司跑团代表接过接力棒,标志着阿迪达斯跑团系列活动正式启动 [4]
舆情冲击!安踏市值单日蒸发58亿港元,亚玛芬体育美股盘前一度跌超11%
新华财经· 2025-09-23 09:52
资本市场反应 - 安踏体育股价于9月22日开盘大跌4.6%,盘中一度跌超7%,收盘下跌2.22%,市值单日蒸发58亿港元 [1] - 亚玛芬体育在美股盘前交易时段一度下跌超过11% [1] - 股价波动被市场人士解读为受短期舆情事件波及,亚玛芬体育可能面临短期业绩冲击 [1] 事件与舆论影响 - 始祖鸟“烟花秀”事件引发持续舆情,被指以“敬畏自然”之名行可能损害生态之实 [1] - 中国广告协会发文批评该事件让品牌多年信任一朝受损 [1] - 中国探险协会发出倡议,呼吁尊重自然、保护生态 [1] - 分析师认为品牌形象与人气受损,需实质性举措消除影响,一般舆情公关已无法解决问题 [2] 公司经营与战略反思 - 分析师指出公司存在过度营销问题,应转向低调经营并回归初心 [2] - 对安踏体育依靠外延式并购膨胀规模的经营策略的可持续性提出质疑 [3] - 始祖鸟品牌被包装成中产“身份符号”,从专业户外场景渗透至城市通勤 [2] 财务业绩与行业趋势 - 亚玛芬体育技术服装部门第二季度收入约5.09亿美元,同比增长24.94% [2] - 该部门收入增速较前两个季度的30.08%和35.45%出现明显下滑 [2] - 高端运动品消费呈现增长乏力态势,户外市场竞争加剧,行业高增速阶段或将结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