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进出口贸易
icon
搜索文档
31省份外贸“半年报”出炉:22省实现正增长 外贸大省挑大梁
证券日报· 2025-07-26 00:11
外贸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外贸规模稳中有增,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22个实现同比正增长,18个省份增速超过全国平均2.9%的水平 [1] - 青海以57.7%的进出口总值增速位列全国第一,新疆、湖北、河南等中西部省份表现突出 [1] - 全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1.79万亿元人民币,创历史同期新高 [2] 外贸大省贡献 - 广东、江苏、浙江三省进出口总值分别达45491.5亿元、28148.5亿元、27326.9亿元,合计占全国64.1%,增速4.8%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 [2] - 出口前三强:广东(28908.3亿元)、浙江(20734.2亿元)、江苏(18809.1亿元) [2] - 进口前三强:广东(16583.1亿元)、北京(12307.5亿元)、上海(11976.6亿元) [2] - 沿海大省凭借产业体系、企业竞争力和物流优势巩固外贸领先地位 [3] 中西部省份崛起 - 四川、河南进入全国进出口总值前十名 [4] - 青海新能源产品出口18亿元(+560%),其中锂离子蓄电池出口14.4亿元(+3200%) [4] - 西藏贸易伙伴扩展至110国,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2.7亿元(+18.1%) [4] - 中西部通过特色产业培育、市场开拓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实现高速增长 [5] 未来发展重点 - 需推动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梯度化产业布局 [6] - 建议沿海大省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中西部完善开放基础设施并加强产业链协作 [6] - 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被列为培育新动能的关键方向 [6]
二季度规模创历史新高,解码上海外贸“先抑后扬”背后
第一财经· 2025-07-25 17:29
上海外贸表现 - 上半年上海市外贸进出口2.15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9527亿元增长11.1%,进口1.2万亿元下降3.6% [3] - 连续5个月实现正增长,出口连续9个月增长,进口连续3个月增长,二季度进出口1.14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增长7.2% [3] - 上海口岸占全国进出口总值近四分之一,连续11年保持全国第一大口岸地位,海运占全国24.4%,空运占50.8% [16] 民营企业表现 - 上半年民营企业进出口8182.8亿元增长23.6%,增速高于全市21.2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 [5] - 民营企业占全市进出口比重超过38%,拉动进出口增长7.4个百分点 [5] - 有进出口记录的民营企业达4.1万家同比增加7.6%,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出口增长7%高于整体增速 [6] 高技术产品出口 - 上半年高技术产品出口2396.4亿元占全市出口总值25.2% [8] - 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出口增长42%占全国近4成,手术机器人出口增长3.9倍进入欧美市场 [8] - "新三样"连续2个月增速超40%,6月电动汽车出口55.2亿元增长55.5%,锂电池出口31亿元增长28.9% [10] 中间品出口 - 上半年出口中间品5273.9亿元增长20.5%,占全市出口总值55.3% [9] - 通信设备零部件增长107.7%,音视频设备零部件增长59.5%,印刷电路增长21.6% [9] - 中间品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0.5个百分点 [9] 市场多元化 - 对非美市场出口增长16.1%增量1170.2亿元,有效对冲对美出口下降214.2亿元 [12] - 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8872.8亿元增长11.8%占41.3% [13] - 对东盟增长10.9%,金砖成员国增长16.5%,中东17国增长21.5% [13] 进口表现 - 单月进口从4月开始由降转增,6月铁矿砂进口量增23.1%,塑料增15%,纸浆增20.3% [15] - 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值增59.8%,电气装置增13.1%,机械基础件增6% [15] - 6月进口消费品375.2亿元增2.9%,乳品增34.7%,水果增57.5%,化妆品增10.6%,首饰增9.3% [15] 跨境电商 - 上半年跨境电商进口单量同比增长18.9%,进口额增长24.5% [15] - 营养保健品、彩妆、母婴用品、食品饮料、鞋靴箱包等品类增长显著 [15] - 上海是我国最大消费品进口口岸,多个品类进口规模占全国30%以上 [15]
朱冰倩:双引擎驱动上海外贸韧性增长 民企从“数量补充”转向“创新主力”
快讯· 2025-07-25 17:00
朱冰倩:双引擎驱动上海外贸韧性增长 民企从"数量补充"转向"创新主力" 金十数据7月25日讯,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海市实现外贸进出口2.15万亿元,同比增长 2.4%,并走出了一条"先抑后扬"的韧性曲线,二季度进出口1.14万亿元,规模为历史同期之最。对此, 路博迈基金首席市场策略师朱冰倩指出,上半年上海进出口的韧性表现离不开"双引擎"的驱动。与此同 时,上海市有进出口记录的民营企业已达4.1万家,较去年同期增加7.6%。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 业进出口增长7%。她认为,这一点充分说明,上海中小企业已发展为各自领域的"隐形冠军",在外贸 领域,正在从数量的补充转向了创新的主力。 ...
上半年大湾区内地9市 进出口同比增4.3%
搜狐财经· 2025-07-25 11:08
粤港澳大湾区进出口表现 -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上半年进出口总值达4.38万亿元,同比增长4.3%,占广东省进出口总值的96.3% [2] - 东莞—香港国际空港中心服务企业近1000家,进出口货值超342亿元 [2] 海关改革与通关效率提升 - "跨境一锁"改革节约企业物流成本28%,压缩通关时长30%,覆盖深圳湾等6个口岸,联通内地76个、香港13个和澳门4个清关点 [3] - "粤澳联合一站式"验放模式实现跨境车辆"一次排队、一次放行",横琴口岸日均通车达8500辆次 [3] - "一港通""组合港"改革使企业物流成本每标箱节省300元以上,广东口岸上半年新增航线4条,累计运输27.09万标箱,货物堆存期缩短至2天内 [5] 创新物流模式与成本优化 - "并行港"物流模式预计将驳船装载率从30%提升至80%,运力减少50%以上,累计运行30航次6558标箱 [6] - 东莞空港中心项目降低运输时间30%、物流成本20%,入选海关总署"智关强国"行动年度十优项目 [7] - 广州白云机场"民航安检+海关查验"前置货站缩短货物等待时间超50% [7] - 深圳前海"MCC前海"模式每标箱节省400美元,物流成本降30%,带动前海综保区上半年进出口增长31.2%至1912.4亿元 [7]
外贸城市十强榜:深圳第一,东莞、金华等增速跑赢全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5 10:52
全国主要外贸城市上半年进出口情况 - 上半年全国进出口规模前10城市依次为深圳、上海、北京、苏州、东莞、宁波、广州、金华、厦门、青岛,其中苏州、东莞、宁波、广州、金华5座城市进出口增速跑赢全国2.9%的增速 [1] - 深圳进出口总值达2.17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9.9%,进出口、出口规模居内地城市首位 [6] - 东莞进出口7492.8亿元,同比增长16.5%,超越宁波重回"外贸第五城" [7] - 金华进出口5086.8亿元,同比增长20.1%,超越厦门、青岛位列全国第八 [8] - 广州进出口6050.5亿元,同比增长15.5%,历史同期首次突破6000亿元大关 [7] 外贸大市表现亮眼的原因 - 企业"抢出口"策略有效拉动出口增量,叠加多元国际市场展现出的强劲韧性 [2] - 出口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品出口快速增长 [2] - 深圳"内外双因"驱动:外部受季节性生产变化和美国加征关税影响,内部"深圳制造"产业链韧性与比较优势持续释放 [6] - 广州连续13个月保持增长,二季度出口创季度历史最高值,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4%,集成制造技术出口增长51% [7] - 东莞连续15个月同比增长,主要增量来自"潮玩"和高技术产品出口,玩具出口99.7亿元增长6.3%,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23.4% [8] 出口结构转型升级 - 上海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值的25.2%,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出口占全国近四成,手术机器人出口增长3.9倍 [12] - 北京汽车出口126亿元增长48%,汽车零配件出口120.2亿元增长24.5%,平板显示模组出口59亿元增长35.1% [12] - 苏州装备制造业出口占近八成,高端装备制造业出口增长16.6% [12] - 宁波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2.6%,其中家用电器增长4.6%,汽车零配件增长9.9%,汽车增长32.3% [12] - 厦门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6%,船舶增长16%,平板显示模组增长23%,汽车增长90.8% [12] 新兴市场成为重要增量来源 - 东莞对东盟、印度、中东、拉美、中亚五地进出口分别增长43.5%、21.5%、31.5%、13.1%、63.6% [14] - 苏州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5732.2亿元增长14.5%,其中对东盟进出口2841.2亿元增长27.3% [14] - 宁波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645.7亿元增长13.4%,其中对东盟进出口1042.8亿元增长20.8% [14] - 厦门对173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实现增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7.6%,其中对东盟增长15%,沙特阿拉伯增长27.3%,阿联酋增长39.4% [14] 进口表现分化 - 上海、宁波、青岛进口增速分别为-3.6%、-1.6%、-2.6% [9] - 宁波铜材进口增长13.3%,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增长18.9%,但铁矿砂进口下降24.6%,煤及褐煤进口下降30.2% [9] - 进口下降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国内投资恢复不均衡、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风险等多重因素影响 [9]
黄河流域上半年进出口总值达3.12万亿元
快讯· 2025-07-24 20:37
海关统计显示,黄河流域9省区上半年进出口总值达到3.12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占全国进出口总 值的14.3%,同比增长8.2%,高于全国整体增速5.3个百分点,拉高全国外贸总体增速1.1个百分点。其 中出口1.91万亿元,增长9.5%;进口1.21万亿元,增长6.2%。黄河流域进出口值已经连续17个月保持正 增长,产业优势和外贸相互促进,显示出较强的发展潜力和发展韧性。流域内,青海、甘肃、河南三省 进出口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达到57.7%、33.8%和26.2%。外贸大省山东、四川增速分别为 6.8%、6.3%。(央视新闻) ...
定了!海南自贸港7月18日正式封关,零关税商品猛增到74%
搜狐财经· 2025-07-24 14:33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 - 海南自由贸易港将于12月18日正式封关运作,标志着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2] - 封关运作选择在改革开放47周年同日启动,具有重大象征意义 [2] - 海南已完成所有关键政策文件制定和硬件设施建设,信息系统如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投入使用 [2] 封关政策核心内容 - "封关"指将海南全岛建设为"境内关外"特殊监管区域,实施"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政策 [3] - "一线放开"促进海南与国际间要素自由流动,"二线管住"确保进入内地的货物接受常规监管 [3] - "岛内自由"原则允许货物自由存放且不设存储期限,海关实施低干预精准监管 [3] 零关税政策升级 - 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从21%大幅提高,覆盖更多进口商品 [5] - 加工增值达30%的产品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5] - 享惠主体范围扩大,企业间商品流通免征进口税 [5] 贸易便利化措施 - 突破现行贸易管制框架,对部分禁限类进口货物作开放性安排 [5] - 开放8个国际口岸作为"一线"口岸,实行进口货物直接放行 [5] - 设置10个"二线口岸"推行"提前申报、卡口验放"通关模式 [5] 智慧监管体系 - 运用大数据和AI技术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和监管互认 [5] - 对企业实施信用分级管理,高信用企业享受更少查验频次 [5] 民生影响与消费利好 - 离岛免税购物额度保持每年10万元不变 [7] - 岛内居民可购买部分"零关税"商品 [7] - 进口商品价格更具吸引力,种类更加丰富 [11] 未来发展目标 - 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由贸易港和开放高地 [7] - 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 [7] - 构建面向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空区域门户枢纽 [7] - 形成国际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网络 [7]
乌海市上半年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5.53%
内蒙古日报· 2025-07-24 09:23
聚焦政策红利释放,乌海海关积极组织业务骨干开展专题宣讲,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原产地累积规 则、关税减让等优惠政策。上半年,乌海海关共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117份,助力企业享惠出口货值超 1.1亿元。在促进外贸发展的同时,乌海海关严守安全生产红线,运用"智慧融入现场、现场融入教学、 教学指导实践"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出口危险品监管实训点作用,常态化开展教育培训,强化应急处置 能力,强化危化品等重点商品监管,压实主体责任,严格核查危险品质量、包装等环节合规性,确保出 口商品质量安全。 下一步,乌海海关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持续用好"一站式服务包""关长送政策上门"等机 制,落实好通关便利化系列举措,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助力乌海市外贸实现高质量发展。 7月22日,记者从乌海海关获悉,2025年1月至6月,乌海市进出口总值达8.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 长85.53%,增速位居自治区前列。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值达4.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 长72.01%;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总值达2.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38%,展现出地区经济强劲的开 放活力和发展韧性。 今年以来,为助力辖区企业拓展国际市 ...
上半年广州对其他金砖成员国和伙伴国进出口增长超24%
中国新闻网· 2025-07-24 01:28
外贸进出口总体表现 - 上半年广州市货物贸易进出口6050 5亿元 历史同期首次突破6000亿元大关 同比增长15 5% [1] - 广州对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实现增长 贸易规模超过100亿元的伙伴数量达到19个 比去年同期增加5个 [1] 传统市场表现 - 上半年广州对美、欧、英、日和中国香港地区合计进出口2673 9亿元 增长12% [1] - 对以新兴市场为主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合计进出口增长18 5% 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5 8% [1] 金砖国家贸易表现 - 上半年广州对其他金砖成员国和伙伴国进出口增长24 4% 占广州进出口总值的25 2% 比去年同期提升1 8个百分点 [1] - 扩员后其他金砖成员国和伙伴国总数达20个 上半年广州对其中16个国家进出口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 [2] - 对马来西亚、泰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进出口均增长四成以上 [2] 出口商品结构 - 约1/2的电动汽车、包装机械 1/3的水产品、电视机 1/4的船舶、灯具出口至金砖国家 且出口表现好于整体 [2] 进口商品结构 - 超过1/2的能源产品、1/3的初级塑料 接近1/4的农产品进口来自金砖国家 表现好于整体 [2] - 新增准入的越南燕窝、泰国养殖水产品、马来西亚鲜食榴莲等不断经广州进口至国内 [2]
打破“数据破壁”助力企业发展!成都全力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在商务领域落地
搜狐财经· 2025-07-24 00:48
政务数据共享与免申即享政策 - 成都市商务局推出"免申即享"政策,企业无需主动申请即可享受政策红利,优化营商环境[1] - 政策通过政务数据共享实现"零材料"兑现,大幅提升企业体验效率[1][3] - 对于无法实现"免申即享"的政策事项,申报材料较往年平均减少约40%[6] 汇率风险管理支持措施 - 成都市商务局联合外汇管理局推出外汇衍生品补贴政策,按50元/万美元标准补贴履约金额[3] - 政策引导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2022年7月至2024年末已惠及360余家次企业,支持资金超510万元[5] - 政策带动企业采用外汇衍生品履约金额达10亿美元以上,有效降低汇率避险成本[5] 政策实施效果与企业反馈 - 2024年两项免申即享事项已惠及企业880余家次,兑付资金近2100万元[5] - "免申即享"模式使政策兑现时间相比传统模式提前约3个月[5] - 企业表示政策资金快速到账,能第一时间转化为业务动能,强化汇率风险管理意识[5] 企业经营影响与建议 - 政策节省企业申报人力,使企业能集中资源于客户开发和市场拓展等核心业务[5] - 企业建议扩大"免申即享"覆盖范围,推出更具针对性的扶持举措如汇率风险管理培训[7] - 四川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业务遍及全球,涉及上千种商品品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