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03750):双资本平台助力全球新能源龙头再攀高峰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04 16: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宁德时代港股,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1][2][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宁德时代锂电龙头地位稳固,2024 年动力电池装机量达 339.3GWh,市占率 37.9%,全球市场布局广泛 [3][51] - 产业链一体化布局,通过多种方式掌控原材料供应,依托邦普一体化园区打造循环经济 [4][52] - 研发投入大,研发费用率稳定在 5%左右,新产品如麒麟电池等竞争力强 [5][53]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 4609 亿/5709 亿/6769 亿元,归母净利润 558 亿/731 亿/873 亿元,DCF 估值目标价 382 港元 [2][46][5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锂离子电池龙头,装机量遥遥领先 - 公司 2011 年成立,2017 年成全球动力锂电池龙头,2025 年在港上市 [10] - 截至 2025 年一季报,前十大股东持股 60.18%,核心创始人曾毓群等三人合计持股 37.12% [11] - 2018 - 2022 年营收高速增长,2024 年受产业链影响小幅下降,2025 年一季度营收 847.05 亿元,YoY + 6.18% [12] - 2018 - 2024 年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2025 年一季度达 139.63 亿元,同比增 32.85% [15] - 2018 - 2022 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下滑,2023 年以来持续修复,2024 年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23.94%/26.84% [17] - 2018 - 2025Q1 期间费用率(不含研发)平稳,销售费率降至 1%,管理和财务费用率稳定,研发费用率维持 5%左右 [20] 动力电池行业格局已定,宁德时代出货稳居第一 - 2024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 1823.6 万辆,同比增 24.4%,预计 2025 年达 2239.7 万辆 [23] - 2017 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首登全球榜首,2024 年达 339.3GWh,市占率 37.9% [24] - 截至 2024 年,公司电池系统产能 676GWh,利用率 76.33%,国内外新产能建设稳步推进,预计 2027 年超 800GWh [28] 全球储能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宁德时代快速受益 - 2024 年全球新型储能市场新增装机约 188.5GWh,同比增 80%,预计 2025 年达 265.1GWh,同比增 41% [30] - 2024 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 42.5GW/107.1GWh,同比增 109.5% [33] - 2020 - 2024 年公司储能电池系统销量从 2.39GWh 提至 94GWh,发布天恒储能系统和 PU100 储能产品,与多家企业合作 [34][35] 强者恒强:产业链深度布局,多维度持续创新 - 矿产资源端入股锂、镍、钴等优质标的,电池材料端布局正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等关键材料 [39][40] - 依托邦普一体化园区,实现全产业链商业模式创新,2024 年底废旧电池年处理能力 27 万吨,镍钴锰回收率 99.6%,锂回收率 93.8% [42] 盈利预测与估值分析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 4609 亿/5709 亿/6769 亿元,归母净利润 558 亿/731 亿/873 亿元,DCF 估值目标价 382 港元 [2][46]
ST帕瓦: 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换发营业执照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30 18:19
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并换发营业执照的公告 名称: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30681307478340A 证券代码:688184 证券简称:ST 帕瓦 公告编号:2025-048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5 年 5 月 21 日召 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公司董事长的议案》 于聘任公司总经理的议案》 《关于聘任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的议案》。具体 内容详见公司于 2025 年 5 月 23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 露的《关于董事长、总经理辞去职务并选举董事长、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的公告》 (公告编号:2025-044)。 近日,公司已完成上述相关工商变更登记及备案手续,并取得了由浙江省市 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变更后的工商登记信息如下: 住所:浙江省诸暨市陶朱街道友谊北路 57 号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锂离子电池及原材料研发、 ...
私募通数据周报:本周募资、投资、上市和并购共217起事件
投资界· 2025-05-25 15:49
募资情况 - 本周新增备案基金数量为108只,规模总计448.57亿元,其中北京中关村科学城三期科技成长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募集100.00亿人民币 [2] - 全年截至目前累计股权投资备案基金数量为1692只,规模总计10637.16亿元 [2] - 本周新登记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1家,取消备案登记9家,全年累计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数量为35家 [2] 投资情况 - 本周共发生78起投资事件,披露投资金额事件66起,共计286.88亿元人民币 [6] - 金额最大的投资事件是中石化(香港)有限公司等投资宁德时代26.28亿美元 [6] - 投资事件主要分布在浙江省(15.7%)、江苏省(14.7%)和广东省(14.7%) [1] - 重点投资案例包括: - 帷幄匠心获得3000万美元投资 [11] - 相达生物获得3400万美元投资 [12] - 帕母医疗获得1000万美元投资 [13] - 中物产业运营获得5亿人民币投资 [11] - 光帆科技获得6500万人民币投资 [12] 并购情况 - 本周共发生27起并购事件,披露交易金额69.85亿元人民币 [22] - 金额最大的并购事件是中国水务投资集团以23.04亿人民币收购新疆昌源水务51%股权 [22] - 其他重要并购包括: - 通鼎互联以52.8%股权收购南京亿博 [22] - 水务投资以51%股权收购昌源水务 [23] - 盈盛国有资本全资收购厦门信息和厦门路桥建设集团 [23] - 鞍重股份以74.3%股权收购喜宇矿业 [23] 上市情况 - 本周重要上市事件: - 宁德时代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募资310.06亿港币 [26] - 恒瑞医药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募资98.90亿港币 [26] - 太力科技在深圳创业板上市,募资4.62亿人民币 [26] - 威高血净在上海主板上市,募资10.90亿人民币 [26] 行业分布 - 投资热点集中在: - 医疗健康(柯君医药、帕母医疗等) [11][13] - 信息技术(帷幄匠心、光帆科技等) [11][12] - 新材料(领硅科技、晶湖科技等) [9][13] - 新能源(宁德时代、中船风电等) [6][9] - 并购热点集中在公用事业、电子信息产业和材料领域 [22][23]
重磅消息!我国研发锂离子电池原位膨胀力监测技术,助力车载电池管理升级【附锂离子电池行业发展趋势】
前瞻网· 2025-05-11 10:44
(图片来源:摄图网) 实验表明,该技术能在电池内稳定工作超过1个月,可通过压力曲线不对称性和峰值变化捕捉到锂枝晶的不 可逆沉积 此外,通过400周的充放电循环加速老化实验,研究人员记录了因SEI层增厚和锂枝晶生长导致的压力累积, 发现压力变化与容量衰减趋势高度吻合。 研究人员介绍,该技术为智能电池设计开辟了新路径,其低成本、高精度和长寿命特性尤其适用于车载电池 管理系统。 日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家科学评论》。 全国锂电池产业发展规模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5-2023年我国锂电池的产量不断增长。近年来3C产品对锂电池需求量的稳 定增加,以及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和储能电池需求的增长,我国锂电池产量规模逐年扩大。 2023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为245.28亿个,同比增长25.57%。 2020年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明确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 和,在2021年内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由此看来,新能源行业在未来将展现出 较大的发展潜力,锂电池作为储能电池的主要应用形式,有望在未来展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GGII预测 ...
直击璞泰来业绩说明会:2025年一季度盈利水平环比改善 硅碳负极产能将于年内投放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29 19:26
行业展望 - 新能源锂离子电池行业2025年将保持较好增速 供求关系逐渐趋于平衡 细分领域价格相对稳定 [1] - 行业持续整合和洗牌环境下 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脱颖而出 重新步入盈利增长轨道 [2] - 硅基负极是未来锂电池重要技术方向 消费电子、电动工具、无人机、低空经济及固态电池需求加快硅碳负极投产节奏 [3]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营收134.48亿元(同比下降12.33%) 净利润11.91亿元(同比下降37.72%)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32.15亿元(同比增长5.96%) 净利润4.88亿元(同比增长9.64%) 业绩重回增长 [1] - 膜材料与涂覆事业部贡献主要利润 负极材料业务受海外需求偏弱影响仍面临挑战 [2] 业务进展 - 负极材料业务通过消纳高价库存 石墨化及碳化工艺降本显著 高容量/长循环/超快充人造石墨获客户认可 CVD硅碳负极获量产订单 [2] - 四川一体化负极工厂逐步投产 对成本改善和抢占市场形成支撑 [2] - 涂覆隔膜业务2025年目标为90亿㎡涂覆加工出货量+12亿㎡基膜出货量 [3] 产能规划 - 2025年底实现25万吨负极材料有效产能(四川紫宸项目) [3] - 安徽芜湖硅碳负极一期项目力争2025年上半年形成批量销售 [3] - 持续推进四川卓勤涂覆隔膜二期项目建设 补齐基膜产能短板 [3] - 探索东南亚布局负极材料/基膜/涂覆加工产能 满足海外客户多元化需求 [4] 技术应用 - 硅碳负极将率先在消费电子/无人机/电动工具领域批量使用 动力电池领域应用相对滞后但会逐步跟进 [4] - 公司持续推进硅碳负极在动力电池领域的产品认证 协同上下游落实市场推广 [4]
豪鹏科技(001283):Q1业绩符合预期,盈利拐点显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29 16: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Q1业绩符合预期,降本增效成果显现,消费端侧迎换机周期及AI浪潮催化,公司出货及营收有望保持高增,结合公司战略客户优势和聚焦行业前沿研发,业务广度持续拓展,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4月28日收盘价49.53元,一年内最高/最低68.86/31.45元,市净率1.9,股息率0.97%,流通A股市值2866百万元,上证指数/深证成指3288.41/9855.20 [1]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每股净资产26.38元,资产负债率73.01%,总股本/流通A股82/58百万,流通B股/H股无 [1] 财务数据及盈利预测 |年份|营业总收入(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同比增长率(%)|每股收益(元/股)|毛利率(%)|ROE(%)|市盈率| | ---- | ---- | ---- | ---- | ---- | ---- | ---- | ---- | ---- | |2024|5108|12.5|91|81.4|1.16|18.2|3.8|45| |2025Q1|1225|23.3|32|903.9|0.40|16.3|1.3|-| |2025E|6218|21.7|240|162.9|2.93|18.8|10.0|17| |2026E|7166|15.2|353|47.2|4.31|19.2|13.1|11| |2027E|7974|11.3|449|27.0|5.47|19.1|13.7|9| [6] 财务摘要 |项目(百万元,百万股)|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4541|5108|6218|7166|7974| |其中:营业收入|4541|5108|6218|7166|7974| |减:营业成本|3667|4177|5051|5790|6453| |减:税金及附加|31|37|37|43|40| |主营业务利润|843|894|1130|1333|1481| |减:销售费用|132|125|124|129|128| |减:管理费用|299|324|361|401|439| |减:研发费用|333|301|336|380|407| |减:财务费用|17|51|62|58|47| |经营性利润|62|93|247|365|460| |加:信用减值损失(损失以“-”填列)|-4|-1|-4|-2|-2| |加:资产减值损失(损失以“-”填列)|0|-45|-28|-30|-30| |加:投资收益及其他|-48|22|30|30|30| |营业利润|23|66|244|359|457| |加:营业外净收入|-3|1|1|1|1| |利润总额|20|67|245|360|458| |减:所得税|-30|-25|5|7|9| |净利润|50|91|240|353|449| |少数股东损益|0|0|0|0|0|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0|91|240|353|449| [9] 公司研究/公司点评 - 1Q25公司营收12.25亿元,同比+23.3%,归母净利0.32亿元,同比+903.9%,毛利率16.3%,同比-2.9pct,归母净利率2.6%,同比+2.3pct,费用端控费降本成果显著 [7] - 传统消费锂电迎换机周期复苏,新兴场景需求爆发,24年全球小型锂电池出货量129.5GWh,同比增长12%,预计25年突破145GWh,同比+10 - 12%,公司24年电池销售5.14亿只,同比+18%,25年产能利用率及运营效率有望提升 [7] - 24年公司研发围绕细分需求布局多种电池,融入核心战略客户产品生态,拓展全球科技头部企业 [7] - 考虑24年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小幅下调25年盈利预测,考虑产品导入及新兴应用突破,降本增效持续发力,小幅上调26年盈利预测,新增27年盈利预测,预计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0/3.53/4.49亿元,对应PE为17/11/9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