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业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服贸会“走出去·新机遇”论坛举办 中国智造,链融全球
人民网· 2025-09-15 23:18
核心观点 - 中国企业全球化从产品出口转向以数字技术和绿色创新为核心的高端制造能力及整体解决方案输出 成为必答题而非选择题 [2] - 需通过多方协同和生态共建破解技术壁垒 法规差异及产业链风险 实现从单点布局到链融全球的转型 [2][16] 全球化战略转型 - 企业出海策略从"born to be global"生而全球化出发 不再是单一市场展业或简单商品出口 [2] - 当前阶段聚焦数字技术 绿色创新为内核的高端制造能力 服务能力和整体解决方案输出 [2] - 国际化需在目标导向 经营模式 竞争策略等八大维度重构 加强风险管理与合规体系 [7] 行业实践路径 - 农业科技领域通过"技术授权+本地化生产+服务输出"模式实现技术标准与品牌协同输出 如金正大在荷兰建厂并与印尼合作 [12] - 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平台转型 如濮院毛衫数字贸易平台实现全流程溯源 将制造优势转化为数字信任 [12] - 文化商业融合通过IP联名驱动 如菜百股份与故宫 颐和园及国际IP合作 以文化赋能提升品牌价值 [12] 国际合作机遇 - 巴西市场投资增长显著 中国最大外卖平台进入当地市场并避免恶性竞争 体现双向投资机遇 [8] - 联合国采购被视为高度成熟市场 建议企业通过贸易 品牌 标准出海挖掘国际公共采购空间 [13] - 中外制造资源需通过技术标准融合 市场产能互补及创新生态共享实现双向赋能 [16] 支持体系构建 - 商务部将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 依托多方服务力量建立平台 发布公共产品及构建海外网络 [10] - 启动"中国企业走出去链融全球服务伙伴计划" 首期推出六项实务服务提供一站式出海支持 [16] - 本地化运营成为根本保障 需尊重当地文化 遵守法规并实现员工与供应链本地化 [16]
2025东莞台博会达成采购意向超40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4:40
2025东莞台博会达成采购意向超40亿元 中新网东莞9月15日电 (记者 许青青)2025年第十六届东莞台湾名品博览会(下称"台博会")组委会消息, 本届展会14日闭幕,4天约54.1万人次线上线下参会,超7000名采购商进场采购,达成采购意向40.1亿 元。连续16届东莞台博会累计促成合作意向448.7亿元。 本届展会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东莞市人民政府、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联合主 办。作为广东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重大平台,本届台博会旨在落实《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 案》,助力台胞台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届展会展览面积达3.3万平方米,共设人工智能主题馆、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馆、海峡两岸农业科 技馆、亚洲馆等8大主题馆,25个省(市)专馆,台湾机械智能专区,台湾伴手礼专区,东莞台商品牌专 区等。展会期间,共超40个交流团约700名台商台胞来到台博会共襄盛举。 2025东莞台博会台湾伴手礼专区人潮涌动。主办方供图 展会最后两天,台博会现场迎扫货"大军"。美食专区美馔臣商家表示周六下午两点就卖完了所有食物; 长安馆企业广声五金的木质玩具现场供不应求;台湾伴手礼专区宏旺食品开 ...
铸匠心卫粮安!广东省第二届农事运动会——农作物植保员技能大赛9月15日开赛
南方农村报· 2025-09-14 17:36
赛事基本信息 - 广东省第二届农事运动会——农作物植保员技能大赛定于9月15日至17日在清远举办 [4][5] - 大赛汇聚全省植保精英同台竞技 旨在提升农作物植保员技术能力水平 [7] - 活动将职业能力培训与技能竞赛深度融合 3天赛程涵盖理论学习-实操考核-场景展示全链条 [11][12][13] 参赛规模与构成 - 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农业农村部门相关人员参与职业能力提升培训与考核 [14][15] - 63名来自各地农事专业化服务组织的精英选手同台竞技 [15][25] - 48名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学生参与技能展示 [16] 竞赛内容与形式 - 竞赛采取理论培训+现场实操+考核形式 [26] - 具体内容包括农作物病虫害识别理论知识 农药配制 植保无人机操作技术培训 飞防实操及竞赛考核 [27] - 考核成绩即为农作物植保员职业技能竞赛成绩 [28] 低空经济与无人机应用 - 植保无人机操作成为核心竞技项目 是本次活动的重头戏 [23] - 通过水稻生产实际场景展示农用无人机巡田 物资吊运 撒料等农事应用 [24] -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是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22] 裁判与赛事保障 - 邀请华南农业大学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韶关市技师学院等单位专家学者组成裁判团 [33] - 裁判团从理论考核阅卷到实操环节评分全程把关 确保大赛专业性与公正性 [34] 荣誉体系与人才培养 - 根据综合考核成绩评选优秀选手并现场颁奖 [37] - 通过职业能力培训考核为选手职业发展赋能 [37] - 参训参赛人员获得与行业专家 企业技术骨干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38] 宣传推广与社会影响 - 活动通过会前预热 会中直播 会后总结的全周期宣传 [40] - 各大媒体平台同步推送 推动媒体+农事运动会 [41] - 展现从传统防治到智慧植保的现代农业风采 [39]
吉峰科技子公司联合生产的AI智能播种除草机器人 公司供图
根据提供的文档内容,无法提取任何关于公司或行业的有效信息 文档内容仅为"1970 N 200" 这组数字和字母组合 缺乏上下文 无法识别其代表的具体公司 行业事件或财务数据 因此无法完成新闻解读和关键要点总结任务 [1]
深圳:扩大深圳农业无人机、农业AI、生物育种等农业科技品牌影响
新浪财经· 2025-09-13 07:50
文章核心观点 - 深圳市印发工作措施 旨在通过“媒体+”赋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以扩大农业科技品牌影响力并擦亮地方特色产业品牌 [1] 政策举措 - 开展“为深圳企业找市场”系列活动 持续刊发“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深圳力量” [1] - 分类梳理一批深圳的涉农典型企业 开展深圳企业产品及技术宣传推广 [1] - 梳理深圳本土农产品、农业科技、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涉农产业名录 [1] - 鼓励媒体开展“品牌-传播-渠道-市场-人才-生态”全链条项目共建 [1] 重点发展领域 - 擦亮大鹏“旅游+”、南山荔枝、沙井蚝、远洋渔业等产业品牌 [1] - 扩大深圳农业无人机、农业AI、生物育种等农业科技品牌影响 [1]
“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 深圳发布19条举措
新浪财经· 2025-09-13 07:50
近日,深圳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印发《深圳 市贯彻落实"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工作措施》,围绕建立产销对接长效机制、 扩大深圳农业科技品牌影响力、抓好农产品有效供给、夯实农业生产经营基础等五大方面,提出19条具 体措施,建立"媒体+"协同联动机制,推动实现促消费、促外贸、促文旅、促农民增收、促媒体转型五 大目标,为全国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深圳贡献。 ...
深圳推出“媒体+”赋能“百千万工程”19条措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2 20:03
核心观点 - 深圳推出五大方面19条措施深化农产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通过媒体+行动实现促消费 促外贸 促文旅 促农民增收 促媒体转型五大目标 [1][2] 产销对接机制 - 每年组织2次以上采购商到产区田间地头与生产主体对接建立产销合作关系 [1] - 支持对口地区农产品企业在深圳建立销售渠道 开展直销配送 连锁经营 代理经销等经营活动 [1] 农业科技品牌建设 - 擦亮大鹏旅游+ 南山荔枝 沙井蚝等产业品牌 [1] - 扩大深圳农业无人机 农业AI 生物育种等农业科技品牌影响 [1] 新媒体营销推广 - 举办助农直播带货活动 定期发起直播赛和助农专场直播 [2] - 推动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与对口地区合作打造直播带货平台 [2] 科技赋能与人才支撑 - 拓展AI赋能农业场景 推动深圳智能装备 网络设备 农业大模型等技术服务输出 [2] - 支持媒体组织特色产业中小商家开展线上线下培训 [2] 农文旅融合发展 - 挖掘深圳古镇古村落特色文化资源设计开发系列文创产品 [2] - 运用国潮动漫短剧游戏等形式讲好农业产业故事 [2] - 支持旅行社和媒体合作开发城乡旅游线路 打造山水游海滨游等沉浸式体验项目 [2] 协同联动机制 - 建立媒体+协同联动机制形成领导力量强化要素保障平台赋能 [2] - 助力拓展农产品国内外市场 高水平保障优质农产品供给 [2]
中国芯力量|藏粮于技的“芯”应用
新华社· 2025-09-12 17:42
文章核心观点 - 以芯片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正全面赋能农业产业链,推动传统农业向精准化、高效化转型,实现“藏粮于技”的战略目标 [1] 耕种环节:土壤营养检测 - 土壤质量对农作物产量至关重要,其提供了农作物所需的15种必需营养物质中的15种,全球约95%的粮食来自土壤 [2] - 传统土壤检测方法耗时长需数周、成本高且结果易受干扰,无法满足精准农业的即时需求 [2] - 中国科学院研发的新型3D微电极电容耦合微流控芯片可实现现场快速定量检测,检测灵敏度高,能在十几分钟内完成土壤营养元素的全面分析 [2][3] - 该芯片技术成本低、检测速度快,有助于制定合理施肥方案、追踪土壤养分变化趋势,并为田块级精细化施肥奠定基础,从而提升作物品质产量并减少资源浪费和土壤污染 [3] 管护环节:作物病害监测 - 农作物生长期的真菌病害风险高,如稻瘟病和稻曲病可在数十小时内导致数十亩稻田倒伏,并产生黄曲霉素等致癌物 [4] - 传统人工监测病害孢子(大小仅头发丝直径的十分之一)的方式准确性和时效性不足 [4] - 江苏大学团队研发的载有气流控制芯片的监测设备能精准捕捉孢子,通过成像技术计算孢子数量,并结合物联网传感器数据判断病害情况,对水稻等作物孢子病害识别率达到85%以上,最大定位误差0.35米 [4] - 河南省新乡市示范区利用空间地理信息技术和田间“智慧合杆”集成摄像头、气象设备、传感器等,实现对墒情、苗情、虫情、病情、肥情等的全方位监测,智能雷达可扫描方圆20公里内的虫情 [5][6] - “智慧合杆”数据汇入“数智大脑”进行分析,农户可通过App远程进行浇水、施肥等田间管理,实现“一机在手管理万亩良田” [6] 储藏环节:智能粮仓管理 - 粮食储备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智慧减损成为新趋势 [7] - 中科芯禾公司研发的平仓机器人搭载雷达系统,可在粮仓内实时构建三维粮面地图,实现自主行走、避障和精准定位,完成粮堆平整作业 [7] - 中粮科工无锡院的绿色智能储粮技术可实现千里之外实时监测粮仓温度湿度,并基于AI测算进行远程自动化的通风、降温和除湿 [7] - 中科芯禾开发的芯核粮安平台集成了智能终端、物联网感知、数字孪生和AI预测功能,可对储粮虫害进行靶向诱捕和预警防治,并通过长周期监测建立害虫数据库和识别模型,大幅降低人工筛查工作量和熏蒸次数 [7] - 信息化智能技术正重塑传统粮仓面貌,实现精准感知、自主决策通风和害虫预警防治 [8]
四川田园稼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2 16:25
公司成立与基本信息 - 四川田园稼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刘守玉[1] - 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人民币[1] 公司经营范围 - 公司主营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和技术推广业务[1] - 公司涉及复合微生物肥料研发和生物有机肥料研发领域[1] - 公司业务涵盖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和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1] - 公司经营化肥销售、肥料销售和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1] - 公司开展食品添加剂销售业务[1] - 公司从事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和土壤与肥料的复混加工[1] - 公司业务包括互联网销售(除需要许可的商品)、货物进出口、进出口代理和技术进出口[1] - 公司获得肥料生产许可项目(需经相关部门批准)[1]
托普云农9月11日获融资买入1970.05万元,融资余额1.76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10:22
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9月11日公司股价上涨2.11% 成交额达1.95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970.05万元 融资偿还2564.40万元 融资净流出594.34万元 [1] - 融资余额1.76亿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9.02% 融券余量3700股 融券余额37.31万元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8833户 较上期增长26.84% 人均流通股2191股 减少21.16% [2] - 博时创新经济混合A持股26.43万股 较上期增持1.17万股 [2] -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持股23.96万股 华夏中证1000ETF新进持股14.04万股 [2] 财务表现与业务构成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0亿元 同比增长17.46% [2] - 归母净利润5214.35万元 同比增长10.86% [2] - 智慧农业项目收入占比70.63% 智能硬件设备占比27.76%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8年4月7日 2024年10月17日上市 [1] - 注册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上塘街道溪居路182号18楼1801室 [1] - 主营业务为种植业体系农业检测仪器及农业物联网研发生产销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