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乡村旅游
icon
搜索文档
看农文旅融合“七十二变”
苏州日报· 2025-08-13 08:14
一株荷花,点亮一个市集,盘活万亩荷塘,催生一年一季的"荷香经济";一家民宿,依托一个家 庭,形成一个品牌,拓宽了四季轮回的农产品销路;一间村咖,深耕一方水土,融合湖山优势,重构了 一个村的文化密码…… 苏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促进农业、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吸引市场、人 才、技术向乡村聚集,推进乡村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乡 村。 如今,在苏州,乡村更美了、村民增收了、产业升级了。 千村美居 左手"田野",右手"浪漫"——吴江震泽众安桥村,稻田与民房之间一块"318此生必驾"标牌,向游 客诠释着一个村落的生活美学。 头枕318国道,东距上海120公里,北距苏州市区50公里,南距杭州100公里,众安桥村的自驾游优 势可谓得天独厚。上个周末,在村里放松了两天,上海游客钟先生一家准备返程。"在这里放空的感觉 很好,很舒适,等空了还要来。"钟先生还要来的理由,有开阔的农田、清澈的河道以及齐全的配套设 施等。 近年来,众安桥村以"水韵桑田稻花香"为主题,重点在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村容村貌上下功夫。环 境好了,村里进一步整合文化、旅游以及农业资源,形成一系列极具特色的 ...
“生态美”如何促进“共同富”——来自浙江省湖州市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8-13 06:22
生态治理机制创新 - 国网湖州供电公司联合地方政府推出"碳达人"低碳生活数字化平台 将市民骑行共享单车 垃圾分类等低碳行为转化为碳积分 累计后可兑换实物或电子券 [2] - 安装屋顶光伏发电的上网电量通过官方核证碳减排量后形成碳汇指标 村民可在平台以每吨66元左右价格出售给需要碳排放配额的企业 [2] - 安吉县累计完成0.12万吨碳减排量交易 产生7.4万元"阳光收益"落入村民口袋 [2] - 湖州颁布全国首部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性地方性法规《湖州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条例》 后迭代为《湖州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促进条例》 [3] - 创设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鼎"机制 发布全国首个"生态警务"地方标准 成为首批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3] 绿色金融与碳交易实践 - 湖州首创"碳效码"平台探索金融支持工业碳效改革 累计发放碳效贷款564亿元 [4] - 成功落地全国首批收储竹林碳汇交易 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 首单平原河网地区水利风景区生态产品价值交易 [4] - 开发上线"铅蛋"废铅蓄电池回收平台 率先制定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绿色生产标准 [4] 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 铅蓄电池企业通过两轮淘汰兼并重组 数量从225家减至16家 产值增加14倍 税收增加6倍 培育天能 超威两家新能源电池头部企业 [6] - 2005-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从239.9亿元升至1336.3亿元 高新技术企业从30家增至2048家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8% [7] - 拒绝760余个环保不达标项目 涉及投资额超千亿元 [6] - 形成八大系列3000余种竹产品品类格局 以全国1.8%的竹产量创造全国20%的竹产值 [8] - 爱康企业集团通过创建绿色工厂实现128台机器仅需10多名操作工 效率提升40% 能耗降低 [7] 生态旅游与共同富裕 - 培育德清"洋家乐" 长兴"上海村" 安吉"亲子游"等新业态 发展民宿3300余家 2024年接待游客1.2亿人次 [10] - 德清县上杨村天际森谷山野乐园项目投资1.2亿元 采取"集体资产参股 村民投股 与经营主体合股经营"模式 每股2万元每年可获得10%收益 [9] - 村集体通过土地出租等途径每年增收250万元 入股村民年底分红不少于10% [9] - 长兴县顾渚村去年接待游客近400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超12亿元 村域面积不足19平方公里却拥有近500家乡村民宿 90%村民从事乡村旅游产业 [11] - 鲁家村整村托管运营采取"两入股三收益"模式 运营方前两年每年支付240万元托底收益 第三年起村集体可获得240万元加上运营利润10%的分红 [10] 美丽乡村建设成效 - 所有区县均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 所有城市规划区外行政村均建成市级美丽乡村 建设组团式未来乡村49个覆盖225个行政村 [12] - 88个村入选省级未来乡村创建名单 拥有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 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两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12] - 吴兴区八里店镇潞村村建设总长度2900米地下污水管网 河道水质达Ⅲ类水标准 [13]
统筹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
经济日报· 2025-08-13 06:15
改革创新 - 湖州通过两山合作社试点改革盘活分散低效的生态资源资产 截至今年6月底实现市级、县级两山合作社全覆盖 村集体累计增收1.47亿元 [1] - 湖州率先探索山塘水库产权改革 2024年3月全国首单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落地黄浦江源石门坑 [1] 业态创新 - 湖州将生态资源资产打造为时尚场景 培育出村咖+休闲、村咖+音乐、露营+文旅等新模式新业态 [1] - 安吉深蓝计划创下单店单日咖啡出杯8818杯的全国纪录 [1] - 绿水青山吸引青年入乡 推动乡村生态产业从农家乐、乡村旅游向咖啡经济、直播电商、数字游民等新业态升级 [1] 利益联结机制 - 安吉通过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 促进村合作社将竹林碳汇流转金入股县强村富民集团 投资稳定性收益的经营性项目 [2] - 村民可分得竹林保底收益和竹林培育营增值的60% 实现拿租金、分股金、挣薪金 [2] - 村集体可分得效益增值的40% 用于全体村民和困难群体二次分配或投入民生工程 [2]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浙江长兴:红色热土展新颜 传承发展添活力
央视网· 2025-08-12 19:48
红色旅游产业发展 - 煤山镇依托新四军苏浙军区革命旧址群发展红色旅游 年接待游客量达80万人次 [1] - 核心区域18处革命旧址完成修复保护 形成江南地区内涵丰富的革命旧址群 [1] - 当地村民通过开设民宿和担任导游发展乡村旅游 实现收入增长 [1] 绿色生态转型 - 煤山镇对历史采矿区域实施生态修复和矿地复垦 使山体生态环境逐步恢复 [2] - 在废弃厂区建设总装机规模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 年均发电量达1100万千瓦时 [2] 新兴产业布局 - 长兴县重点发展智能汽车及零部件 新能源和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 [2] - 形成从电池研发生产 原材料加工 零配件制造到废旧电池回收的完整新能源产业链 [2]
美丽乡村“点绿成金”
新华网· 2025-08-12 17:16
核心观点 - 浙江乡村通过生态循环农业和文旅产业开发实现经济转型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形成绿色发展模式 [1][2][4][7][8] 农业生态循环系统 - 仙居县林坑村建立"梅-茶-鸡-蜂"四位一体山地农业系统 获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证 [1] - 系统通过古杨梅树为茶树遮阴保湿 土鸡啄食害虫 土蜂授粉维持生物多样性 形成生态循环 [1] - 养蜂户产出营养丰富的百花蜜 产品溢价能力强 直接提升农户收入 [1] 油茶产业升级 - 青田县拥有30.67万亩油茶林 面积居浙江省首位 但曾受山林碎片化和经营低效化制约 [2] - 2024年创新采用"国企+强村公司+合作社+私企"联建联营机制 投资1500万元建成油茶共富工坊和共享林事服务中心 [2] - 实施保底收购加利润分成模式 首年产油12万斤实现产值近1000万元 [2] - 带动百余户农户人均增收1.2万元 村集体通过厂房租金和土地流转增收近30万元 [2] - 延伸产业链:果壳与兔粪发酵制成有机肥 山茶花叶定向收购 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化妆品基础油专利 [2] - 2024年计划新建2000亩高标准油茶林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 [2] 文旅产业开发 - 武义县坛头村开展生态修复 盘活闲置资源 发展湿地特色文旅产业 [4][7] - 从103户农户手中流转6000余平方米危旧民房 完成21幢古建加固修缮 [7] - 引入田庐文创园、婺州窑展示馆、长淮诗社等文化业态 老建筑改造为艺术馆和博物馆 [7] - 年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 带动精品民宿、诗社画馆、乡村书吧、农村电商、茶咖餐饮等业态发展 [7] - 2017至2024年间村年集体经济总收入从24万元增长至192万元 增幅达700% [8] - 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3万元增长至3.5万元 增幅达169% [8] 绿色发展模式 - 浙江通过"千万工程"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路径 [2][8] - 各地因地制宜创新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 形成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成功实践 [2][8]
江宁区龙尚村入选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南京日报· 2025-08-12 10:24
核心观点 - 龙尚村通过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 成功从欠发达村转型为先进文旅村 入选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典型案例2025 [1][2][3] 发展规划与基础设施 - 2017年制定龙尚漫谷发展规划 系江宁区首个以行政村为主体的发展规划 整体开展村庄形象重塑 [1] - 系统整治九乡河河道 管好十万亩山林 全力恢复生态环境 [2] - 完成长2.7公里 宽9米的龙尚大道 提档升级横穿青龙山的板汤线 将龙尚村与江宁其他美丽乡村串联成线 [2] - 打造特色田园乡村 整体推进尚庄 孙家边美丽乡村建设改造 启动庞家边特色田园乡村 涧南环境整治等项目 [2] 业态发展与投资成效 - 以乡村民宿 生态农庄等业态为重点 吸引多元业态融合发展 [2] - 以丰硕欢乐农场为示范 打造农业+研学+采摘+科技新消费场景 [2] - 引入社会资本投入超5亿元 打造以民宿为主导的乡村休闲体验新场景 [2] - 莱斯乡村共享小院+项目试点启动 开展10场规模化探村访院活动 接待意向新村民289人次 [2] - 成功签约24套共享小院 为原房主带来户均年租金6万元以上稳定收益 年增集体收入241.9万元 [2] 经济效益与产业规模 - 现有各类业态共计76家 年增加村集体收益421万元 [3] - 2024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 实现综合收入约7800万元 [3] - 带动本地村民就业约600人次 村民人均年收入约5.4万元 [3] - 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约680万元 [3]
舟山泼墨绘“绿”奔赴“新”程
中国环境报· 2025-08-12 09:36
生态建设成就 - 东极岛海域出现成群海豚跃出水面的生态改善现象 [1] - 全国首个涉海地区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地方标准在舟山诞生 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方案 [1] - 舟山常年位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前列 [4] - 2024年全市城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86.45% 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达86.1% 城市声功能区夜间达标率达94.1% [4] - 全域推进美丽海湾建设 嵊泗诸湾、普陀诸湾、本岛南部诸湾建成水清滩净、鱼鸥翔集的和美景象 [2] 城市更新与文旅融合 - 普陀鲁家峙舟山市美术馆开馆首周接待量突破1万人次 [4] - 新城小干岛日落景观成为年轻人专程打卡地 [4] - 全长43.9公里的云顶公路串联山海景观 [4] - 2024年全市58处道路两侧闲置地块完成生态化改造 [4] - 试点"不扫落叶"举措 让银杏梧桐落叶成为季节性景观 [4] - 建成"1+9+N"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污水排放等数据 [4] 乡村发展与特色产业 - 新建村入选联合国人居署"净零碳"乡村规划中国案例 培育海岛民宿和乡村旅游新业态 [7] - 为保护800株古杨梅林 舟山实施整体迁移至觅林古树园 [7] - 坚持"一村一品、一岛一主题"打造花园示范村庄 [8] - 定海区小沙街道光华村樱花景观吸引市民观赏 普陀区六横镇五星村佛茶产业园和"土豆公社"成为暑期热门打卡地 岱山县岱东镇涂口村上船跳区域因盐文化徐福文化活动及露营业态从空心村蝶变为热门地 [8] - 创新实施"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 打造露营岛东岠、海上运动岛白沙、红色研学岛蚂蚁等特色小岛 [8] - 4条共富风貌游线2024年旅游收入超过2.5亿元 普陀"东海极地·逅会如期"和六横"海上清城"共富风貌游线获省级荣誉 [8] - 新建成海上共富带陆上精品路5条 省级未来乡村12个 花园村庄5个 和美乡村覆盖率达50% [8] - "百里海乡画廊"品牌入选和美乡村建设全省十佳案例 [8] 生态保护创新 - 探索建立全域全时全民"海上环卫"工作机制 2022年入选全国自贸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案例 [10] - 采用"部门协同+属地管理"网格责任体系和"源头管控+日常保洁"智能治理模式有效治理岸滩和近海海洋垃圾 [10] - 149个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项目已建成113个 包括高新区化工污水处理主体工程、普陀污水处理配套管网建设修复、岱山污泥配套处置项目主体工程、嵊泗县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等项目 [10] - 定海五峙山列岛成为鸟类"返乡"生态舞台 中华凤头燕鸥备受关注 [10] - 推进金塘水獭志愿保护项目实现人与水獭和谐共生 [10] - 保护普陀鹅耳枥从"地球独子"发展到"儿孙满堂"状态 [10] - 千岛海洋环保公益发展中心、长涂镇"金银渔嫂"协会等志愿者团队参与海洋环保 [10] - 2024年舟山市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位列全省第四 上升幅度居全省第一 [10] - 朱家尖岛樟州村成立"护滩小队"定期捡拾沙滩垃圾 [11]
故乡山水丨萤火微光点亮乡村振兴梦
央广网· 2025-08-12 08:58
核心观点 - 湖北鄂州吴伯浩村通过生态修复和萤火虫保护项目发展农文旅产业 实现乡村振兴和集体经济增收 [1][2][4] 生态保护措施 - 梁子湖区域500平方公里范围内全面退出一般工业 [2] - 实施退垸还湖 以草净水 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等环保工程 [2] - 种植水稻禁止使用农药以保护萤火虫栖息地 [2] 项目经济效益 - 村集体年收入增加超过20万元 [4] - 带动脱贫户就近务工年均增收约6000元 [4] - 每年带动15户脱贫户在基地务工增收 [4] 产业发展模式 - 融合萤火虫保护和生态复育的农文旅项目 [2] - 村集体牵头成立合作社流转村民闲置土地 [4] - 发展乡村旅游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 [4] 社会影响 - 吸引外出务工村民返乡就业 [4] - 创造护林员 民宿管家 营地服务员等新就业岗位 [4] - 人居环境大幅提升并获得村民积极反馈 [3][4]
以“村+企”“村+宿”“村+民”合作模式激活农文旅融合 直播带货点燃村民热情 问主播:镜头前紧张咋办
四川日报· 2025-08-12 08:15
公司业务模式 - 村集体企业好视传媒采用村集体控股42%、大学生占股38%、村民占股20%的股权结构[2] - 公司通过短视频直播带货延伸产业链 试水首场4小时直播销售额达12.13万元 后续单场6小时实现5913单 销售额24.32万元[2] - 业务范围涵盖农产品推广和旅游资源宣传 并计划筹建共享直播间鼓励村民参与带货[4] 行业发展趋势 - 农文旅融合创新模式兴起 包括村+宿、村+企、村+民等合作形式盘活资源[1][3] - 传统农业结合线上渠道成为新趋势 村民通过拍摄生产日常实现客户引流 单月吸引19名上门客户[3] - 民宿产业带动农产品销售 单体民宿月均接待游客超千人 并吸引国际游客体验[3] 运营规模数据 - 骑龙村拥有13家特色民宿 其中花筑·时间之外民宿占地800平方米 依托万亩生态茶园开展采茶体验[3] - 专业后勤服务公司为民宿集群提供全链条服务 包括线上预订和线下运营维护[3] - 农业服务队将高效茶园管理经验向周边区域扩散 拓宽村集体收入渠道[3]
8月11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1 21:56
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 - 全国乡村旅游市场持续火热,各地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吸引游客走进乡村住下来、玩起来 [1][3]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乡村振兴需发展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 [1][3] 生态保护与治理 - 长江、黄河生态保护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母亲河重现生机与活力 [5] - 首批5个国家公园全部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包括三江源国家公园 [9] 西藏发展 - 西藏固边兴边富民行动深入推进,村村通路、户户连网,特色产业蓬勃兴起 [6] - 边境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提升,绘就边防巩固、边境安宁、边民幸福的新画卷 [6] 产业与科技发展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展示百余款机器人新品,具身智能产业迭代加速 [10] - 脑机接口产业目标到2027年建立先进技术体系,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 [12] - 中国仓储指数连续九个月保持扩张,大宗商品仓储业务需求表现较好 [13] 外贸与经济数据 - 1至7月上合示范区对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进出口532.6亿元,同比增长26.1% [14] - 深圳前海合作区实际使用外资123.26亿元,同比增长15.9%,新增外商投资企业1451家 [15] 国际事件 - 联合国安理会讨论以军接管加沙城计划,中方反对以色列占领加沙企图 [17][18] - 俄乌冲突持续,俄军打击乌军铁路枢纽,乌军打击俄多地炼油厂 [20] - 俄副外长称核对抗危险未减弱,俄方将不再依据《中导条约》维持自我限制 [21] 其他国际新闻 - 土耳其西部发生6.3级地震,造成1死29伤,10多栋建筑被毁 [22] - 美国芝加哥周末发生多起枪击案,至少34人遭枪击,5人死亡 [23][24] - 西班牙西北部林火威胁世界遗产拉斯梅德拉斯古罗马矿区,约1400人疏散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