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

搜索文档
医疗ETF(159828)涨超1.2%,创新药政策支持或强化行业支付能力
搜狐财经· 2025-07-17 14:22
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 - 《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增加商保创新药目录,商业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作用增强,为高价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提供支付支持 [1] - 政策推动下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研发进展催化较多,将成为医药板块投资主线 [1] - 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有望出台,行业将受益于政策支持与支付能力提升 [1] 创新药产业链回暖 - 上游产业链如科研试剂和CXO行业逐步回暖,2025年中报起业绩有望向好 [1] - 创新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并购重组有望增多,医药市场集中度提升加速 [1] 细分赛道投资机会 - 看好出海领域及集采出清板块,如胰岛素、骨科等细分赛道 [1] 医疗ETF及指数表现 - 医疗ETF跟踪的是中证医疗指数,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选取A股市场医药制造、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医疗行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1] - 中证医疗指数成分股具有显著的行业集中度和市场代表性,可作为观测医疗行业发展态势的风向标和开发医疗主题投资产品的基准标的 [1] 基金产品信息 -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医疗ETF联接A(012634)和国泰中证医疗ETF联接C(012635) [2]
【外企在中国——链博系列】GE医疗中国副总裁:让绿色生态融入建链强链的每一环节
环球网· 2025-07-17 14:21
公司参展与主题 - 公司以"国产创新,韧链共赢"为主题连续第三年携核心国产供应商集体参展链博会 [1] - 展台陈列十余台覆盖CT、磁共振等国产高端设备及关键零部件,展示30多年"建链—强链—延链"成果 [3] 供应链与国产化成果 - 公司带动上下游1000多家供应商在中国发展壮大,成就超16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4] - 中国市场销售的全线产品中,中国主导研发比例突破50%,六大生产基地覆盖国产普惠到高端设备 [6] - 年均本土采购额近百亿元人民币,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等四大产业集群1000余家供应链伙伴成长 [5] 绿色供应链与可持续发展 - 联合发起中国医疗设备绿色供应链创新生态圈联盟,聚焦绿色设计、低碳制造等领域跨企业协同 [3] - 运营及能源温室气体排放较2022年下降23%,北京"灯塔工厂"光伏项目年减碳超2000吨,无锡基地入选首批"零碳"工厂试点 [4] 关键技术合作案例 - 洛阳轴承合作实现国产CT主轴承零突破,牵头制定国家技术标准,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 [5] - 眉山博雅联合研发的LYSO晶体2024年全球市占率突破30%,计划共建联合实验室探索高端医材技术 [5] - 与京东方联合展示3款监护类产品显示模组,优化临床场景性能并提升诊断精准度,将全面导入产线 [6] 未来战略方向 - 下一步将强化区域产业链的绿色智造、精益管理与数字化转型,提升中国供应链全球影响力 [7]
最新!大博医疗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思宇MedTech· 2025-07-17 14:21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 3亿元至2 5亿元 同比增长66 37%至80 84%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为2 1亿元至2 3亿元 同比增长72 23%至88 63% [1] - 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为0 5657元至0 6148元 上年同期为0 3339元 [1] 业绩增长原因 - 各产品线在耗材集采后进入新的增长常态 [3] - 持续推进产品创新、技术服务和国际化发展战略 [3] - 报告期内公司股权支付费用约为2500万元 [3]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4年 总部位于福建省厦门市 2017年在深交所上市 [4] - 主营业务为骨科、神经外科、微创外科等医用高值耗材研发、生产、销售 [4] - 产品通过FDA、CE、ISO13485、GMP等国际认证 [4] 产品线 - 骨科创伤类植入耗材:髓内钉、空心钉、普通钉板、锁定钉板等 [4] - 脊柱类植入耗材:脊柱接骨板、脊柱内固定器、椎间融合器等 [6] - 关节类植入耗材:髋关节假体、膝关节假体等 [9] - 运动医学及神经外科类植入耗材:颅骨修复钛网、硬脑膜等 [9] - 微创外科类耗材:微创穿刺系统等 [9] - 齿科类植入耗材:种植体系统 [9] 市场覆盖 - 拥有158个产品注册证或备案凭证 涵盖约15 400个规格的各类耗材产品 [8] - 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 与3000多家医院及500余家商业公司合作 [8] - 国际市场覆盖美国、欧盟、东南亚、中东、南非等地区 [8] 行业活动 - 即将召开2025年9月3-5日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9]
大奖出炉!11项!2025全球医疗科技创新系列大奖
思宇MedTech· 2025-07-17 14:21
全球医疗科技大会概况 - 第二届全球医疗科技大会在北京中关村举行,吸引500余位来自政府、医院、企业、科研院所与投资机构的专业嘉宾,聚焦技术创新与临床落地进展[2] - 大会揭晓2025全球医疗科技创新系列大奖,设技术创新奖、创新服务奖、创新转化奖三大类,展示中国医疗科技在设备、服务、转化维度的成果[2] - 奖项评选始于2024年,此次为2024年底补录的第二批企业颁奖,延续展示产业系统创新能力[2] 2025全球医疗科技创新奖获奖企业 开立医疗 - 全球领先医疗设备企业,覆盖超声医学影像、内镜诊疗等领域,产品服务170多个国家[8] - 超声内镜技术填补国内空白,EG-UR5获欧盟CE认证及NMPA批准,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8] - 新一代iEndo智慧内镜平台实现AI运算效率突破,创新超分辨成像技术推动国产化与全球推广[8] 赛诺威盛 - 专注CT影像创新,推出全球首创站立位全身螺旋CT系统OmegaCT One,具备1米超大孔径和2.65米高度[10] - 自研影像链系统实现高清成像与抗震控制结合,可应用于放射科、骨科等学科,提升诊断精度与术前规划[10] 卡尔史托斯 - 全球内窥镜领导者,IMAGE1 S Rubina影像系统采用4K/3D/NIR荧光"三合一"技术,实现三种成像方式叠加[11] - 提供OR1一体化手术室方案,推动微创外科手术向更精准、高效发展[11] 中科睿医 - 中科院成果转化企业,专注神经科学与AI结合,开发脑健康诊疗平台,覆盖帕金森病等疾病[12] - 建立中国人群神经功能定量参数常模数据库,填补临床量化评价空白,拥有110余项知识产权[12] 华睿博视 - 清华大学成果转化企业,研发全球首款商用三维胸部电阻抗成像仪Infivision 1900,获中国医疗器械注册证[14] - 独创血流信号剥离与三维成像算法,解决肺栓塞等临床难题,打破进口技术垄断[14] 2025全球医疗创新服务奖获奖企业 通和立泰 - 提供医疗器械临床前全链条服务,包括动物实验、生物相容性评价等,协助多个创新产品完成注册与市场化[16] 希毅医学 - 专注医疗器械出海服务,覆盖海外临床开发至商业化路径,协助80余个项目落地,转化超200亿元人民币海外利润[18] 启迪之星 - 清华系创新孵化平台,建立200多个孵化基地,覆盖90多个城市,提供医疗科技企业全流程生态服务[19] 2025全球医疗科技创新转化奖获奖个人 卢洪洲 - 研发P20i非接触式多生理参数监测仪,进入广东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评通道,核心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0] 王豫 - 开发全球首款智能化骨折复位机器人,实现骨盆骨折自动闭合复位,推动骨科机器人从辅助操作迈向自动决策[21] 徐博翎 - 主导研发国内首个全磁悬浮人工心脏MoyoAssist®及磁悬浮ECMO系统,填补行业空白并获中美双认定[22] 行业趋势总结 - 获奖案例展现中国医疗科技在"全球首台"设备、技术空白填补及市场化转化上的系统性进展[23] - 行业正迈向更务实、全球化的发展阶段,技术创新覆盖设备研发、临床服务及转化全链条[23]
数千万融资!曦健科技完成A轮
思宇MedTech· 2025-07-17 14:21
近日, 北京曦健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曦健科技")宣布完成 数千万元A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本草资本 领投,某知名产业基金与明恒投资跟投,资金将用于包括 严肃医疗、健康消费等多场景产品的研发、销售和 团队建设 。舟渡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财务顾问。 融资历程 2023年4月 :天使轮融资,未披露具体金额,由源慧资本投资。 2023年12月 : 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由亦庄资本领投,瑞华资本跟投,老股东源慧创益继续追加 投资,指数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资金用于产品研发、团队扩充和市场推广。 2025年7月 : 数千万元A轮融资 ,由本草资本领投,某知名产业基金与明恒投资跟投,资金将用于多 场景产品的研发、销售和团队建设。 思宇年度活动回顾: 首届全球眼科大会 | 首届全球骨科大会 | 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 | 首届全球医美科技大会 即将召开: 曦健科技 成立于2021年10月,总部位于北京,依托清华大学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研究所十余年研究基础,致 力于推进人体生物力学成像创新型技术的产业化,打造全球领先的 人体软组织力学成像平台 。公司聚焦运动 康复、皮肤医美、重大疾病诊疗等健康领域蓝海刚需市场,为行业提供世界 ...
医疗器械领域2025上半年10大融资,这些公司凭什么狂揽近百亿?
搜狐财经· 2025-07-17 14:21
医疗行业融资概况 - 2025上半年资本市场对医疗行业高度关注,出现单笔融资超10亿人民币的企业和上市首日股价暴涨379%的现象 [1] - 行业呈现两类主要投资方向:突破"卡脖子"技术(如人工心脏、手术机器人)和解决"看病贵"痛点(低成本设备、AI辅助) [22][23] 高融资额医疗器械企业清单 - 瑞桥鼎科:超10亿人民币A轮融资,专注外周血管、神经科学、肿瘤诊疗一体化,加速产品商业化 [1] - 联影智能:10亿人民币A轮融资,医疗AI领域拥有100多款产品,深化AI产品矩阵 [1] - 核心医疗:超1亿美元D轮融资,人工心脏及心衰治疗设备领域推进国际化战略 [1] - 帕母医疗:1亿美元C轮融资,专注肺高压与心衰创新疗法,加快临床试验 [1] - 心航路医学:6亿人民币B轮融资,开发全球首创"五维"电生理标测系统 [1] 重点企业分析 瑞桥鼎科 - 采用"科研+量产"模式,拥有前沿医疗科技研究院和六大共享底层技术中心 [2] - EBS管理系统实现产品快速迭代,融资用于加速技术商业化 [2] 联影智能 - 已获100多张AI产品NMPA/FDA/CE认证,推出100多款医疗AI产品 [4] - 数十款产品获得NMPA三类证及二类证、FDA和CE认证 [4] 傅利叶 - 从医疗康复外骨骼机器人拓展至通用人形机器人和康复机器人领域 [6] - 8亿E轮融资用于实现康复场景与护理场景的机器人应用 [6] 核心医疗 - 人工心脏领域全球领先,覆盖全场景解决方案 [8] - 创下国内器械领域融资纪录,获中东阿美风险投资注资 [8] 帕母医疗 - 专注肺高压与心衰创新疗法,临床效果获得礼来亚洲等老股东认可 [10] 心航路医学 - 开发"五维"电生理标测系统,提升心脏手术精准度 [12] - 获美团龙珠跨界投资,看好快速诊疗潜力 [12] 康诺思腾 - 手术机器人全栈自研,在大湾区建设万平方米生产线 [14] - 欧洲资本重金押注,推动国产手术机器人发展 [14] 图湃医疗 - 清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累计研发投入近8亿元 [16] - 专注眼科医疗器械,降低设备成本惠及基层医院 [16] 汕头超声 - 从工业检测跨界医用超声,上市募资4.3亿 [18] - 便携式DR设备方便乡镇医疗使用 [18] 微创医疗 - 通过出售子公司股份募集4.58亿港元,重点发展医疗机器人业务 [20] - 在集采环境下进行业务结构调整 [20]
依托创新重塑国内TAVR市场格局,探寻沛嘉医疗-B(09996)“跑赢大盘”背后的核心逻辑
智通财经网· 2025-07-17 14:10
行业趋势 - 港股创新药械板块年初至今涨幅超过50% 带动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走强 [1] - 国家药监局发布十大举措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推高市场对创新械企的中长期投资预期 [1][9] - 中国TAVR手术例数预计2030年达10 95万人 2021-2030年复合增长率36 6% 市场规模预计达113 6亿元 [9] - 政策推动行业从"重销售"转向"重技术" 具备核心专利与全球合规能力的企业将主导洗牌 [9] 公司表现 - 沛嘉医疗年初至今股价累计涨幅超95% 市值达50亿港元 [1] - 公司TAVR终端植入量达3400台 同比增长37% 市占率从2021年5%跃升至25%+ [4] - 2025年上半年终端植入量突破2000台 同比增速近20% 4月单月植入418台创历史新高 [8] - 神经介入板块2024年营收3 56亿元 同比增长39 1% 首次盈利并贡献正向现金流 [13] 产品与技术 - 二代TAVI产品上市时间追上竞品 三代产品TaurusNXT进入注册研究阶段 有望明年上半年上市 [4] - 反流瓣TaurusTrio完成注册临床试验 预计2024年底至2025年上半年获批 [4][10] - 拥有非醛交联干瓣技术、冲击波钙化重构技术等平台技术 覆盖主动脉瓣、二尖瓣和三尖瓣领域 [10] - 未来1-2年将上市TaurusTrio、TaurusNXT和GeminiOne三款产品 [10] 市场战略 - 2025年目标将经股TAVR市占率提升至25-30% [4] - 加速出海进程 MonarQ TTVR系统完成全球临床研究首例植入 GeminiOne计划申请CE认证 [12] - 2025年构建主瓣"组合拳" 2026年全面进军主动脉瓣反流、AS干瓣、二尖瓣返流市场 [12] - 未来3-5年通过HighLife、MonarQ TTVR等产品形成围瓣膜病全生态系统布局 [12] 竞争格局 - 国内TAVR渗透率仅5 7% 显著低于全球水平 市场空间广阔 [11] - 新玩家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商业化能力 沛嘉医疗在管线宽度、深度和推进速度上大幅领先 [11] - 布局与国际巨头爱德华生命科学相当 具备持续创新优势 [11]
创新药产业链持续火热,港股医疗ETF(159366)场内价格创新高,60日涨超30%!
搜狐财经· 2025-07-17 13:40
港股医疗板块表现 - 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932069)强势上涨2 89% 成分股康方生物(09926)上涨10 16% 百济神州(06160)上涨9 17% 科伦博泰生物-B(06990)上涨8 05% 泰格医药(03347)和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等个股跟涨 [1] - 港股医疗ETF(159366)上涨2 00% 冲击3连涨 最新价报1 38元 场内价格创新高 [1] - 港股医疗ETF近5日涨幅8 49% 20日涨幅14 90% 60日涨幅33 85% [2] 医疗细分板块表现 - CAR-T板块上涨6 89% 未盈利生物板块上涨6 23% CRO板块上涨5 19% 抗肿瘤板块上涨4 39% 创新药板块上涨4 20% [3] - 生物医疗板块上涨3 79% 医疗耗材板块上涨2 74% 智能电视板块上涨5 56% [3] - 香港零售板块下跌1 80% 智能终端板块下跌1 56% 黄金珠宝板块下跌2 26% [3] 行业动态与政策 - 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正式启动 首次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 [3] - 药明康德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超市场预期 CXO板块集体上涨 国内生物医药投融资处于改善初期 [4] - AI制药加速研发流程 ADC等高壁垒品种加速外包趋势 CDMO景气度提升更具可持续性 [4] AI医疗发展 - AI医疗技术从单模态单任务向多模态融合转变 大模型应用显著提升医疗场景智能化水平 [4] - AI辅诊系统在三甲医院渗透率达89% AI药物研发大幅缩短研发周期 健康管理领域仍处早期阶段 [4] - 海外巨头加速布局AI医疗 国内企业如DeepSeek推动技术渗透 AI医疗产业和投资热度将持续上升 [4] 医疗器械与中药行业 - 2025年下半年医疗器械和中药行业将迎来业绩拐点 重点关注医疗设备、AI医疗、脑机接口等新技术方向 [5] - 医疗设备板块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和库存出清 业绩有望反弹 高值耗材集采影响逐步减弱 基本面好转 [5] - OTC和精品中药受益于库存周期改善和政策支持 创新中药在政策利好下迎来商业化放量 [5] 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 - 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指数从港股通证券范围内选取50只业务涉及医疗器械、医疗商业与服务、制药与生物科技服务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 [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7 7% 包括药明生物(02269)、京东健康(06618)、阿里健康(00241)、药明康德(02359)等 [6]
恒指高开低走,收跌72点
国都香港· 2025-07-17 13:21
核心观点 报告对港股市场表现、宏观行业动态及上市公司要闻进行分析 恒指高开低走 市场受多种因素影响 部分蓝筹股表现分化 宏观行业有积极进展 上市公司有业务调整和业绩变化[2][3][4] 海外市场重要指数表现 - 道琼斯工业指数收44023.29 跌幅0.98% [2] - 标普500指数收6263.70 涨幅0.32% [2] -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收20730.49 涨幅0.25% [2] - 英国富时100指数收8926.55 跌幅0.13% [2] - 德国DAX指数收24009.38 跌幅0.21% [2] - 日经225指数收39492.97 跌幅0.43% [2] - 台湾加权指数收23042.90 涨幅0.91% [2] - 上证指数收3503.78 跌幅0.03% [2] - 深证成指收10720.81 跌幅0.22% [2] - 恒生指数收24517.76 跌幅0.29% [2] - 国企指数收8861.39 跌幅0.18% [2] - 红筹指数收4178.52 跌幅0.44% [2] - 恒生科技指数收5418.40 跌幅0.24% [2] - AH股溢价指数收127.45 涨幅0.02% [2] - 恒生期货(7月)收24576 涨幅0.15% [2] - 恒生期货(8月)收24591 涨幅0.15% [2] 港股市场表现 - 恒指高开113点或0.5% 创近4个月高位后回落 收跌72点或0.3% 国指跌0.2% 科指跌0.2% 全日成交2589.51亿元 北水净入16亿元 [3] - 蓝筹股中 百度升1% 携程扬1.6% 阿里巴巴涨0.3% 快手涨2.1% 安踏升2.3% 美团下滑1.6% 申洲挫2.8% [4] 宏观&行业动态 - LME香港仓库启用 首批金属进仓 涉及5975吨铜、396吨镍、25吨锡及100吨锌 仓库营运商有扩建计划 [7] - 截至去年底香港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资产总值超35万亿元 按年增长13% 资金净流入升81% 至7050亿元 预计两三年内成全球最大跨境财富和资产管理枢纽 [8] - 辉达行政总裁黄仁勋对中国机械人产业发展乐观 称努力为获准合作的中国企业提供服务 [9] - 欧盟中国商会汽车工作组与欧委会官员就电动车交流 探讨全球贸易变局对欧盟政策的影响、对华电动汽车关税政策和中国在欧投资的环境与前景 [10] 上市公司要闻 - 微创医疗考虑将心律管理业务与微创心通业务合并 以建立心脏病产品平台 提升全球市场开发能力 [13] - 非凡领越于6月20日至7月16日斥4.55亿元增持李宁2875.7万股 持股增至约12.34% [14] - 德昌电机截至6月底止第一财季营业额为9.15亿美元 按年下跌2% 受宏观经济环境和客户市场份额下降影响 [15] - 比亚迪全品牌车型上线手车互联功能 全面兼容国内主流手机品牌 [16]
【外企在中国——链博系列】GE医疗陈和强:驭“链”前行,构筑中国高端医械产业生态新高地
环球网· 2025-07-17 13:12
公司动态 - GE医疗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上展示十余台覆盖CT、磁共振、核医学等领域的高端医疗设备及核心零部件如CT轴承、磁共振超导线 [1] - 公司强调其在中国供应链中扮演产业链共建者角色而非简单采购者 [3] - GE医疗中国本土研发比例突破50%,年带动近100亿元采购规模,培育16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 [4] 可持续发展 - GE医疗发布《2024可持续发展报告》,北京"灯塔工厂"光伏项目年减排超2000吨二氧化碳,无锡基地入选首批"零碳"工厂试点 [3] - 公司整体碳排放较2022年下降23%,聚焦低碳制造、资源循环等关键环节 [3] - 通过跨企业协同平台整合产业链资源推动供应链绿色化 [3] 产业链布局 - GE医疗在中国构建京津冀精密加工集群、长三角电子元器件基地、大湾区创新孵化中心等区域产业链 [4] - 公司与超千家供应商建立"研、产、销、服"体系,深化全面国产化战略 [4] - 创中心模式为中国高端医械供应链增强韧性并注入动能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