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材料
搜索文档
龙图光罩跌2.00%,成交额1.52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862.8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13:32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盘中下跌2.00%至52.91元/股 成交1.52亿元 换手率8.13% 总市值70.63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862.88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1008.78万元 大单净卖出854.10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下跌9.77% 近5日上涨4.88% 近20日下跌0.75% 近60日上涨20.58% [1] - 年内2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8月15日龙虎榜净卖出4929.45万元 买入额占比4.38% 卖出额占比12.01%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6亿元 同比下降6.44% [2] - 归母净利润3506.44万元 同比下降28.93%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石英掩模版82.00% 苏打掩模版18.00%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8082户 较上期减少1.86% [2] - 人均流通股3303股 较上期增加1.89% [2] - 诺安优化配置混合A(006025)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 公司基本概况 - 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2010年4月19日成立 2024年8月6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掩模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电子-半导体-半导体材料 [2] - 概念板块包括:小盘、次新股、专精特新、半导体、融资融券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340.00万元 [3]
新恒汇跌2.01%,成交额2.5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245.5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13:3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盘中下跌2.01%至86.27元/股 成交额2.55亿元 换手率6.46% 总市值206.6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245.54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787.58万元 大单净卖出1457.96万元 [1] - 年内累计涨幅107.28% 近5日涨2.80% 近20日跌9.80% 近60日涨61.40% [1] - 年内13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8月25日净买入1.69亿元 买入总额3.29亿元(占比19.19%) 卖出总额1.59亿元(占比9.29%) [1] 业务构成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包含智能卡业务(59.74%) 蚀刻引线框架(28.34%) 物联网eSIM芯片封测(6.16%) 其他(5.76%) [1] - 属于电子-半导体-半导体材料行业 概念板块包括eSIM 次新股 近端次新 中盘 物联网 [2] 股东结构与财务表现 - 股东户数3.73万户 较上期减少30.05% 人均流通股1219股 较上期增加42.96%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74亿元 同比增长14.51% 归母净利润8895.45万元 同比减少11.9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0亿元 [2] 公司基本信息 - 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 成立于2017年12月7日 于2025年6月20日上市 [1]
清溢光电涨2.05%,成交额9578.72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52.3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10:46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盘中股价上涨2.05%至33.29元/股 成交额9578.72万元 换手率1.09% 总市值104.8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52.34万元 特大单买入390.59万元(占比4.08%) 卖出222.13万元(占比2.32%) 大单买入1577.86万元(占比16.47%) 卖出1998.66万元(占比20.87%)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46.45% 近5日涨8.72% 近20日涨1.93% 近60日涨24.63% [1] - 今年以来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1月17日净买入2597.13万元 买入总额8762.67万元(占比15.08%) 卖出总额6165.55万元(占比10.61%)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成立于1997年8月25日 2019年11月20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掩膜版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收入构成:石英掩膜版93.16% 苏打掩膜版6.04% 其他(补充)0.72% 其他产品0.08% [1] - 所属申万行业:电子-半导体-半导体材料 概念板块包括:专精特新、中芯国际概念、芯片概念、第三代半导体、中盘等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10日股东户数9776户 较上期减少4.65% 人均流通股27291股 较上期增加4.88%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大摩数字经济混合A(017102)新进第六大股东持股113.20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73.86万股(较上期减少49.49万股) 大成科创主题混合(LOF)A(501079)新进第十大股东持股67.26万股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6.22亿元 同比增长10.90% 归母净利润9203.76万元 同比增长3.5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8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28亿元 [3]
立昂微连收3个涨停板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10:22
股价表现 - 立昂微连续3个交易日涨停 累计上涨33.06% 最新股价报36.34元[2] - 涨停板封单金额达8.26亿元 换手率0.40% 成交量267.83万股 成交金额9732.83万元[2] - 近三日累计换手率为11.67% 最新A股总市值达243.97亿元[2] 资金流向 - 融资余额较前日减少9332.38万元 环比下降9.33% 近3日累计减少6819.93万元 环比下降6.99%[2] - 龙虎榜显示沪股通累计净卖出318.60万元 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1.61亿元[2] - 主力资金近三日持续净流入 9月23日净流入28935.01万元 9月24日净流入2728.76万元[2] 财务数据 - 上半年营业收入16.66亿元 同比增长14.18%[2] - 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27亿元 同比下降90.00%[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900元[2]
天岳先进涨2.21%,成交额1.4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29.5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5 09:51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5日盘中股价上涨2.21%至87.00元/股 总市值421.62亿元 成交额1.43亿元 换手率0.39%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29.56万元 其中特大单买入280.40万元(占比1.96%)卖出245.17万元(占比1.71%) 大单买入2996.11万元(占比20.92%)卖出3660.91万元(占比25.57%)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9.92%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47%/31.20%/51.81% [2] 公司基本面概况 - 主营业务为碳化硅衬底研发生产和销售 收入构成中碳化硅半导体材料占比82.83% 其他业务占比17.17%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7.94亿元 同比减少12.98% 归母净利润1088.02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89.32% [2] - 股东户数1.70万户 较上期减少6.53% 人均流通股17663股 较上期增加6.99% [2] 机构持仓变化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588000)持股962.79万股(第六大股东) 较上期减少5.62万股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持股711.96万股(第八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20.37万股 [3] - 银河创新混合A(519674)新进十大股东 持股570.00万股(第九大股东) [3]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588200)持股407.90万股(第十大股东) 较上期增加38.03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 [3] 市场关注度与行业属性 - 今年以来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9月5日龙虎榜净卖出2862.82万元 买入总额3.43亿元(占比15.90%) 卖出总额3.72亿元(占比17.23%) [2] - 公司属于半导体材料行业 概念板块包括碳化硅、基金重仓、华为概念、第三代半导体等 [2] - 成立于2010年11月 2022年1月12日上市 注册地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和香港湾仔 [2]
西安奕材启动招股,国内头部的12英寸硅片厂商,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超60%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08:34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公司西安奕材启动科创板招股,拟发行5.378亿股股票,并于10月16日网上发行[1] - 基于2024年月均出货量和年末产能,公司是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六的12英寸硅片厂商,全球市场份额分别约为6%和7%[1] - 公司是国内主流存储IDM厂商和逻辑晶圆代工厂12英寸硅片的第一或第二大供应商,实现了对国内一线晶圆厂主流量产工艺平台的正片供货[1] 产品技术与客户进展 - 公司产品已量产用于2YY层NAND Flash、先进制程DRAM和逻辑芯片,更先进制程产品已在主流客户验证中[2] - 在人工智能高端芯片领域,公司正在验证适配先进制程的高性能专用逻辑芯片,并配合客户开发用于AI大模型训练和推理的下一代高端存储芯片[2] - 公司全年出货量从2022年的234.62万片增至2024年的625.46万片,期间复合增长率约63%,已逐步得到全球晶圆厂客户认可[2] 行业需求与产能规划 -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应用推动全球12英寸硅片需求稳步增长,中高端硅片呈现全球需求旺盛、国内结构性紧缺的局面[2] - 本次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二期项目,二期项目达产后,将与一期工厂共同形成120万片/月的产能,全球产能占有率将达到10%以上[2] 财务业绩与增长前景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10.55亿元增至2024年的21.21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41.83%[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02亿元,同比增长45.99%,创下自设立以来的半年度营业收入新高[3] - 公司预计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速达34.61%至41.51%,经营业绩持续改善,盈利能力不断提升[3]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专题报告:空白掩模有望国产化 聚和材料版图扩展
新浪财经· 2025-09-25 08:30
文章核心观点 - 聚和材料以约3.5亿人民币收购SKE空白掩模业务板块 旨在拓展半导体核心材料领域布局 提升国产化能力并强化技术协同 [1][4][5] 空白掩模产品与市场概况 - 空白掩模是半导体光刻工艺核心材料 用于制造光掩模版 直接影响下游制品优品率 [2] - 2024年全球半导体材料收入空间约675亿美元 中国大陆占比20%约135亿美元 [2] - 国内光掩模版2024年收入空间约72亿人民币 空白掩模收入空间预计14-15亿人民币 [2] - 空白掩模国产化率极低 市场被日韩垄断 日本主要厂商为Hoya/信越 韩国为S&S Tech/SKC [3] 收购战略与业务协同 - 收购后通过激励措施绑定韩国核心技术人员 保障现有技术水平与生产能力 [4] - 委派高级管理团队入驻统筹海外业务 派遣专业半导体销售团队拓展客户资源 [4] - 规划在中国大陆扩大产能以匹配市场需求增长 [4] - 目标公司产品集中在DUV高端类型 已通过多家掩模厂验证 覆盖韩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等地区 [4] - 公司资金储备充裕 截至2025H1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约20亿元 [5] - 新业务与原高端电子浆料业务存在协同效应 [5] 行业竞争格局 - 半导体掩模版市场以晶圆厂/IDM厂为主(占比65%) 第三方厂商中日本Toppan占31%/美国Photronic占29%/日本DNP占23% [3]
空白掩模有望国产化,聚和材料版图扩展
长江证券· 2025-09-25 07:30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维持[10] 核心观点 - 聚和材料通过收购SKE空白掩模业务切入半导体核心材料领域 与公司原有非光伏业务高度协同 助力国内半导体自主可控[2] - 空白掩模是半导体光刻工艺中的核心材料 目前国产化率极低 在贸易摩擦等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 国内光掩模版/空白掩模行业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2][5] - 聚和材料使用约3.5亿人民币收购SKE空白掩模业务板块 目标公司产品集中在DUV高端类型 已通过多家掩模厂验证 业务覆盖韩国 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4][7] 空白掩模行业分析 - 2024年全球半导体材料收入空间约675亿美元 其中中国大陆约135亿美元 占比20%[5][27] - 晶圆制造占半导体材料的比例约63.6% 光掩模版在晶圆制造材料中占比约12%[5][31] - 2024年国内光掩模版收入空间约72亿人民币 空白掩模收入空间预计14-15亿人民币[5][31] - 半导体掩模版以晶圆厂/IDM厂为主 占比约65% 第三方厂商中日本Toppan占31% 美国Photronic占29% 日本DNP占23%[6][21] - 空白掩模市场基本被日韩垄断 日本主要为Hoya 信越等 韩国主要为S&S Tech和SKC等[6][21] 聚和材料战略布局 - 收购后通过激励措施绑定韩国现有核心人员稳固技术与运营根基 同时强化韩籍人员储备 推动研发人员深度参与技术交流[7][37] - 从多维度推进国产化与全球化布局:委派高级管理团队入驻统筹海外业务 委派专业半导体销售团队拓展客户资源 规划在中国大陆扩大产能[7][37] - 目标公司主要生产用于DUV-ArF和DUV-KrF光刻技术节点的空白掩模基板 产品已通过多家半导体晶圆厂验证并实现量产销售[7][38] - 公司银浆龙头地位稳固 市占率行业领先 铜浆产品性能优异并已实现小批量出货 Q3推出第二代产品[8][39] - 截止2025H1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约20亿元 资金储备充裕[8][39]
向日葵“再玩”跨界,资本运作“达人”吴建龙谋局半导体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9-24 20:59
公司股价表现 - 向日葵在9月24日实现第三个20cm涨停 股价报收8.57元 市值达110.31亿元 [1][2] - 自4月9日年内低点以来 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超过237% [2] - 市值时隔多年重回百亿上方 [1] 收购交易细节 - 公司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贝得药业40%股权和兮璞材料100%股权 [3] - 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价格为2.93元/股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3]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切入高端半导体材料领域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3] 标的公司财务数据 - 兮璞材料2023年营收3854.18万元 净利润4.08万元 2024年营收9854.4万元 净利润1376.52万元 [4] - 截至2024年末 兮璞材料资产总额1.18亿元 [4] - 贝得药业100%股权评估值为5.92亿元 增值率92.13% [7] 标的公司业务特点 - 兮璞材料主要从事高端半导体材料研发制造和销售 核心产品包括半导体级高纯电子特气、硅基前驱体、金属基前驱体 [3] - 核心团队拥有超20年半导体行业经验及国际领先大厂管理背景 [3] - 产品已通过海内外数十家知名晶圆制造企业认证并实现长期稳定批量供应 [3] 公司主营业务现状 - 现有主营位于医药领域 主要产出抗感染类、心血管类、消化系统类药物 [1][2] - 原料药和制剂构成收入主要部分 克拉霉素原料药占主要构成 [2] - 2024年营收3.3亿元 归母净利润782.73万元 同比下降2.38%和64.01% [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44亿元 同比下降8.33% 归母净利润116.07万元 同比下降35.68% [2] 公司转型历史 - 最初置身光伏领域 2010年上市时营收23.29亿元 归母净利润2.513亿元 均为年度最高纪录 [6] - 2012年首次出现亏损 2018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1.25亿元 2019年再亏1.15亿元 [6] - 2019年剥离光伏业务 以3.55亿元现金收购贝得药业60%股权 [7] - 贝得药业2019-2021年累计业绩承诺完成率仅64.16% [7] - 2023年3月计划重拾光伏 投资TOPCon电池项目 首期预计总投资15亿元 [8] - 2024年2月终止TOPCon电池项目并注销项目公司 [8] - 2024年3月宣布投资金属基陶瓷业务 但未配备专业人员和技术储备 [8] - 2025年4月因产品未达技术指标终止金属基陶瓷项目 [9] 实控人背景 - 实控人吴建龙早年从事纺织、摩托车买卖、液化气贸易、房地产和超市等多个行业 [11] - 2004年创办向日葵 2010年带领公司上市 [12] - 2013年至2015年期间大量减持公司股份 [12][13] - 2018年至2019年股价低迷期间进行增持 [13] - 现任董事长吴少钦具有光大证券投行和私募工作经历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