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auxite Mining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EDA恢复供应?
虎嗅· 2025-07-03 11:53
事件概述 - 美国政府解除对中国芯片EDA设计软件的出口限制 西门子EDA和新思科技恢复对中国客户的全面访问 [1] - EDA恢复供应被视为中美贸易90天停战期间的谈判筹码之一 [2] 事件追溯 - 2025年5月28日 西门子EDA暂停对中国大陆地区的支持与服务 部分技术类网站对中国区用户禁止访问 [3] - 新思科技与Cadence集体暂停对中国大陆半导体公司的产品支持与升级服务 [4] - 5月29日 Cadence公告披露EDA限制细节 需接受BIS审查并获得特殊许可证 新思科技证实收到同样文件 [5] - 6月2日 中国商务部回应美国对华歧视性限制措施 包括停止EDA销售等 [5] - 6月中旬 EDA公司恢复部分服务 如非核心硬件和IP知识产权销售 SolvNet重新开放但有限制 [6] - EDA工具本身的销售仍处于暂停状态 无法拉到新客户 [7] 稀土的反击 - 2025年4月起 中国对部分重稀土金属和永磁稀土磁体实施出口管制 作为对美国关税的反制 [8]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加工国 对全球稀土供应具有重要影响 [8] - 稀土短缺导致多家车企停摆 包括铃木、福特、大众和宝马 [10][11][12][13] - 6月12日 中国同意恢复向美国汽车制造商和工业企业发放稀土出口许可证 有效期限制为六个月 [14] 谈判博弈 - 中国在科技与贸易谈判中展现出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战略定力 [15][16] - EDA供应恢复是中美在复杂经贸关系中阶段性博弈的结果 不代表科技领域博弈的终结 [17]
错上加错!微信公众号凉了?那些哭天抢地的大V该醒醒了
搜狐财经· 2025-07-03 11:52
平台算法与内容生态 - 算法机制为新人创作者提供公平竞争环境,打破头部大V垄断局面 [3][5][6] - 微博历史证明纯关注机制会导致内容僵化,算法推荐能促进平台创新活力 [3][5] - 算法作为中立裁判,仅依据内容质量进行分发而非创作者身份 [6][19] 内容专业化趋势 - 垂直领域深耕是内容行业进步标志,符合现代社会分工规律 [7][8][9] - 热点追踪是内容平台基本职能,既满足用户需求也遏制虚假信息传播 [9][11] - 顶级创作者均专注特定领域输出深度内容,而非泛泛而谈 [8][9] 平台进化与行业变迁 - 2016年起各平台开始算法与粉丝机制融合,标志行业进入混合运营阶段 [14][15] - 内容形式从图文向短视频/音频迁移是历史必然规律,类似电视取代报纸 [12] - 平台机制迭代属于正常商业进化,单一模式无法适应监管与用户需求 [14][16] 创作者生存法则 - 优秀创作者在任何机制下都能脱颖而出,抱怨算法是能力不足表现 [19][20] - 粉丝机制仍然有效,百万级大V主要流量来源仍是忠实读者 [17][19] - 适应变化是内容行业永恒法则,成功者持续探索而非怀念过去 [12][20] 行业现状与未来 - 微信公众号仍是中文互联网核心内容平台,持续孵化优质创作者 [20] - 内容重要性持续提升,优质创作始终是行业核心竞争力 [17][19] - 平台机制优化方向是寻找算法与粉丝关系的动态平衡点 [14][15]
机构:白领需求减少或使美政府前雇员难以再就业 DOGE裁员潮影响将开始显现
快讯· 2025-07-03 11:52
就业市场趋势 - 美国企业招聘规模和岗位空缺呈现逐步收缩态势 [1] - DOGE裁员对整体就业增长的影响迄今相对有限,但最新趋势表明这一局面即将改变 [1] - 若今晚非农数据仅增长11.5万,就意味着上半年每月新增岗位均不足15万,这将是除2020年外自金融危机以来最疲弱的表现 [1] 白领岗位需求 - 高等教育背景白领岗位需求走弱,大量联邦政府前雇员面临再就业挑战 [1] - 相比需要现场工作的技术岗位,雇主对白领职位的需求收缩更为显著 [1] 科技行业招聘 - 利率高企抑制了科技公司的扩招聘意愿,科技企业招聘明显收缩 [1]
金十图示:2025年07月03日(周四)黄金ETF持仓报告
快讯· 2025-07-03 11:52
黄金ETF持仓数据 - 2025年6月16日黄金ETF持仓增加1.44吨 [3] - 2025年6月13日黄金ETF持仓增加2.58吨 [3] - 2025年6月12日黄金ETF持仓增加3.72吨 [3] - 2025年6月11日黄金ETF持仓减少1.72吨 [3] - 2025年6月10日黄金ETF持仓减少0.31吨 [3] 数据更新说明 - 黄金ETF持仓数据于北京时间周二至周六凌晨5点30分左右更新 反映上一交易日持仓情况 [4]
2025年将成为AI应用爆发元年,人工智能ETF(515980)交投活跃半日收红
新浪财经· 2025-07-03 11:52
截至2025年7月3日午间收盘,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931071)上涨0.56%,成分股新易盛(300502)上涨 2.70%,中际旭创(300308)上涨2.21%,澜起科技(688008)上涨2.11%,石头科技(688169)上涨2.04%,浪 潮信息(000977)上涨1.78%。人工智能ETF(515980)半日收涨0.49%,最新价报1.02元。 流动性方面,人工智能ETF换手1.49%,半日成交5241.39万元。拉长时间看,截至7月2日,人工智能 ETF近1周日均成交1.72亿元。 规模方面,人工智能ETF最新规模达34.91亿元。数据显示,杠杆资金持续布局中。人工智能ETF前一交 易日融资净买额达1665.38万元,最新融资余额达1.23亿元。 截至7月2日,人工智能ETF近1年净值上涨33.35%。从收益能力看,截至2025年7月2日,人工智能ETF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30.38%,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43.97%,上涨月份平均 收益率为6.80%,年盈利百分比为80.00%。截至2025年7月2日,人工智能ETF近3个月超越基准年化收益 为1.09%。 截至20 ...
创新药概念活跃,恒生生物科技ETF(159615)冲高涨近3%,创新药ETF南方(159858)涨近2%,“创新 + 国际化”创新药产业趋势不变
新浪财经· 2025-07-03 11:49
创新药板块市场表现 - A股创新药板块强势反弹 神州细胞20%涨停 华海药业、长春高新、佐力药业、君实生物等个股跟涨 [1] - 港股康方生物领涨 亚盛医药-B、科伦博泰生物-B、信达生物、康基医疗等涨幅居前 [1] - 恒生生物科技ETF(159615)盘中涨近3% 创新药ETF南方(159858)早盘涨近2% 成交额迅速走阔 [1] 政策支持 - 医保局、卫健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提出5方面16条全链条支持政策 包括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1] - 国家医保局发布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和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及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 开启目录调整工作 [1] 行业分析 - 兴业证券认为创新药板块景气度可持续 "创新+国际化"产业趋势不变 中国在ADC、双抗、细胞治疗等赛道具备竞争优势 [2] - 全球大药企从中国企业引入的分子数量占比快速提升 [2] 相关ETF产品 - 恒生生物科技ETF(159615)跟踪恒生生物科技指数 覆盖香港上市最大的50间生物科技公司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信达生物、药明生物、百济神州等 [2] - 创新药ETF南方(159858)跟踪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 选取不超过50只创新药研发上市公司 前十大权重股包括恒瑞医药、药明康德、科伦药业等 [2]
“大而美法案”有望通过?特朗普亲自出马施压,强硬派开始倒戈
金十数据· 2025-07-03 11:48
共和党税收与支出法案进展 - 共和党保守派强硬人士对3.4万亿美元法案的抵制态度开始软化,部分议员转向支持[1] - 众议院议长约翰逊表示乐观,认为法案将包含减税、取消清洁能源激励措施及打击非法移民资金等共和党核心议程[1] - 此前反对的俄亥俄州众议员沃伦·戴维森和印第安纳州众议员维多利亚·斯帕茨宣布支持该法案[1] 法案投票动态与党内分歧 - 众议院共和党批评者托马斯·马西预测反对者无法达到阻止法案通过所需人数[2] - 众议院席位差距微弱,约翰逊最多只能承受三张共和党反对票[2] - 部分保守派议员如奇普·罗伊和拉尔夫·诺曼曾预测程序性投票会失败,但诺曼在与白宫预算主管会面后态度转变[2] 法案内容与财政影响 - 参议院版本法案规模达3.4万亿美元,比众议院2.8万亿美元版本增加更多赤字[2] - 自由核心小组希望恢复参议院削减的支出项目,可能导致与参议院长期对峙[3] - 摇摆选区温和派担忧参议院版本对医疗补助的削减比众议院版本更严厉,将冲击选区医院[3] 白宫策略与政治博弈 - 白宫未直接修改法案文本,而是探讨通过行政行动或未来立法解决议员优先事项[4] - 特朗普抨击抵制立法的共和党议员为"哗众取宠者",并威胁反对其连任[4] - 众议院党鞭理查德·哈德森称白宫已明确谈判结束,需尽快通过法案[4]
中粮科技(000930) - 000930中粮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3
2025-07-03 11:48
公司概况 - 2025年7月2日,中粮生物科技联合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酶法工艺生产阿洛酮糖获批为新食品原料,公司成全国首家且唯一一家通过酶法工艺生产阿洛酮糖的获批企业 [1] - 参与投资者交流会的单位众多,包括中信建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Dymon Asia Capital Limited等 [1] - 交流会于2025年7月2日20:00举行,地点在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南大街兆泰国际中心A座22层及各电话会议方处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公司董事会秘书潘喜春先生、研发创新中心总经理李凡先生 [1] 研发历程 - 2017年开始联合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启动酶法制备阿洛酮糖研发和技术攻关,突破性开发出高稳定性D - 阿洛酮糖 - 3 - 差向异构酶,攻克相关技术,打通自主研发与产业化全链条 [2] - 2021年7月启动法规申报工作,2023年5月6日获批成为国内首个该类别食品加工用酶制剂 [2] - 累计申请17项覆盖D - 阿洛酮糖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其中10项已获授权 [2] 审批流程与意义 - 2017年8月启动研发,2021年开始法规申报,历经农业部审批、卫健委审批等阶段,2022年5月获菌株安全许可,2023年5月酶制剂获批,2023 - 2025年做安全性验证,2025年3月公开征求意见,2025年7月2日获新食品原料认可 [3] - 获批使公司阿洛酮糖生产获国内合规地位,且是目前唯一一家用特定酶法生产阿洛酮糖获批复的企业 [3] 审批指向性与其他企业资质 - 卫健委审批有明确企业指向性,目前仅中粮用特定酶生产的阿洛酮糖可作为新食品原料使用 [4][5] - 中粮提交的产品经详细实验,数据完整论证充分获批,其他企业是否经历同样严格实验和评估暂不清楚 [6] 阿洛酮糖优势与应用 - 与赤藓糖醇相比,在代谢和健康功效、口感和加工特性、身份属性上有优势,未来应用范围更广阔 [7] - 公司开展了阿洛酮糖在饮料、烘焙、乳制品三大领域的应用技术实验,与大型企业有沟通和方案开发,将为小型客户定制方案 [11] 成本与产能 - 随着技术进步、设备更新和产能扩大,阿洛酮糖成本会下降,未来市场定价根据应用场景有差异 [8] - 酶法加工在工业生产中可承受50%的底物浓度,产物浓度高,分离提取成本有优势 [9] - 公司产线建设将进入加速通道,借助前期技术积累降低综合成本 [10] - 国内阿洛酮糖单套产能规划一般在1万吨左右,全新建设生产线时间约10个月,产能落地与选址和政府立项有关 [12] 其他问题 - 理论上授权合法使用酶技术的企业可销售,但公司从商业角度未进一步考虑 [11] - 食品饮料企业使用阿洛酮糖,除考虑推荐用量外,符合理化指标和团体标准即可正常使用 [11] - 目前能生产阿洛酮糖的酶约四五种,获批酶制剂的有三家,中粮因大量实验和详细论证获批 [12] - 2023年5月6日卫健委发布的《关于蓝莓花色苷等14种新食品原料的公告》及附件可查询批复信息,也可到国家知识产权局查阅相关专利信息 [12]
身体3个部位发麻,可能是脑梗信号
环球时报· 2025-07-03 11:45
脑梗早期征兆 - 舌头发麻可能是脑梗早期信号 舌神经连接大脑 脑供血不足会导致舌头发麻发硬 突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 [3] - 面部发麻与脑部供血不足相关 可能伴随口眼歪斜 流口水等症状 [5] - 单侧肢体麻木由大脑皮层供血不足引起 若仅一侧肢体麻木需警惕脑卒中 [5] 脑血管病麻木特征 - 麻木感突然发生 可能在静息 运动或夜间出现 [5] - 多为单侧麻木 可能从局部扩展到半身 由短暂性发展为持续性 [6] - 症状与体位变化无关 不会因体位改变而消失 [7] - 常伴随肢体无力 头晕 头痛 视力障碍 记忆减退等症状 [8] 脑梗危险因素 - 久坐不动会减缓血液循环 增加血液黏稠度 易形成血管斑块 [10] - 高盐饮食导致血压升高 高油饮食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飙升 [12] - 情绪波动释放应激激素 导致血管收缩血压飙升 长期损伤血管内皮 [14] - 夜间打鼾造成反复缺氧 增加血液黏稠度 诱发血栓形成 [16] - 吸烟直接损伤血管内皮 吸烟者卒中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3.5倍 [18] 预防建议 - 每坐1小时活动5分钟 促进血液流动 [11] - 每日盐摄入不超过5克 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 [13] - 通过深呼吸 冥想缓解压力 [14] - 调整睡姿避免仰卧 尽早就医检查打鼾 [17] - 积极戒烟 必要时采用药物或行为干预 [18]
量化派创始人周灏掌舵,以场景化数字赋能开拓产业融合新边界
搜狐财经· 2025-07-03 11:45
数字经济行业发展 - 数字经济正加速渗透经济社会各领域 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1] - "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部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取得显著成就 [1] - 行业呈现突破时空局限和产业界限的特点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1] 量化派公司概况 - 创立于2014年 定位为精准撮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1] - 使命为"数字驱动世界 智能点亮生活" [1] - 核心能力包括闭环场景化服务 模块化运营 规模化商品及服务输出 [1] 技术平台与解决方案 - 自主研发量星球技术平台 整合深度学习/NLP等前沿技术 [1] - 覆盖智能决策 精准营销 智能客服等五大功能模块 [1] - 为零售 金融等领域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 [1] 研发实力与知识产权 - 研发团队由CEO周灏博士和CTO周强(15年经验)领导 [2] - 截至2024年6月 58名技术人员占比45% [2] - 持有50项软件版权 736项注册商标 9项中国专利(含算法专利) [2] - 另有5项待申请专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