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潮
搜索文档
【环球财经】泡沫、壁垒、裁员——从跨国企业季报看世界经济风险与挑战
新华社· 2025-11-24 14:37
澳大利亚"对话"网站文章认为,在高估值环境下,一旦人工智能发展逊于预期,金融市场将面临沉重打 击。 得益于人工智能服务需求上升,亚马逊、"字母表"公司、微软和元宇宙平台公司三季度业绩高于预期, 均上调资本支出预期,加码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四家公司预计今年资本支出总计超3800亿美元,但 各自股价对巨额投资反应不一。 分析人士指出,大型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进行巨额投资,相关收益充满不确定性。市场研究机构电 子商务市场研究公司分析师雅各布·伯恩认为,企业可能难以迅速利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提供的产能, 能源、土地、电网接入等物理瓶颈也可能带来阻碍。 美国银行对200余名基金经理的最新调查显示,超半数受访者认为人工智能股票存在泡沫,以"科技股七 巨头"为代表的科技企业投资过度,市场资金过于集中。 新华财经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陈斯达)跨国企业三季度财报季接近尾声,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主要企 业业绩喜忧参半。分析人士认为,当前欧美市场对人工智能(AI)泡沫担忧有所上升,关税壁垒压缩 企业盈利空间,美国消费低迷叠加大规模裁员,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更多风险挑战。 人工智能泡沫引担忧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激增,美国 ...
泡沫、壁垒、裁员——从跨国企业季报看世界经济风险与挑战
新华网· 2025-11-24 11:40
跨国企业三季度财报季接近尾声,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主要企业业绩喜忧参半。分析人士认为,当前欧 美市场对人工智能(AI)泡沫担忧有所上升,关税壁垒压缩企业盈利空间,美国消费低迷叠加大规模裁 员,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更多风险挑战。 人工智能泡沫引担忧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激增,美国科技股上涨行情创下纪录。第三季度,相关企业业绩表现 稳健,甚至宣布加码投资,然而市场对人工智能的投资热情有所降温。 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19日公布的三季度营收、利润均超预期,对四季度业绩预测也高于预期。英伟达 处理器对于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至关重要,其业绩表现被视为此轮投资热潮的"风向标"。一些分析师 却认为,其最新财报不足以完全消除市场不断加深的对人工智能泡沫的担忧。 得益于人工智能服务需求上升,亚马逊、"字母表"公司、微软和元宇宙平台公司三季度业绩高于预期, 均上调资本支出预期,加码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四家公司预计今年资本支出总计超3800亿美元,但 各自股价对巨额投资反应不一。 分析人士指出,大型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进行巨额投资,相关收益充满不确定性。市场研究机构电 子商务市场研究公司分析师雅各布·伯恩认为,企业可能难以 ...
国际观察丨泡沫、壁垒、裁员——从跨国企业季报看世界经济风险与挑战
新华网· 2025-11-24 11:28
新华社北京11月24日电 题:泡沫、壁垒、裁员——从跨国企业季报看世界经济风险与挑战 新华社记者陈斯达 跨国企业三季度财报季接近尾声,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主要企业业绩喜忧参半。分析人士认为,当 前欧美市场对人工智能(AI)泡沫担忧有所上升,关税壁垒压缩企业盈利空间,美国消费低迷叠加大 规模裁员,为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更多风险挑战。 人工智能泡沫引担忧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激增,美国科技股上涨行情创下纪录。第三季度,相关企业业绩 表现稳健,甚至宣布加码投资,然而市场对人工智能的投资热情有所降温。 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19日公布的三季度营收、利润均超预期,对四季度业绩预测也高于预期。英 伟达处理器对于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至关重要,其业绩表现被视为此轮投资热潮的"风向标"。一些分 析师却认为,其最新财报不足以完全消除市场不断加深的对人工智能泡沫的担忧。 美国关税政策冲击在三季度更加凸显,欧洲及日本众多出口导向型企业季度业绩及全年预期明显受 损,美国企业也在承担关税带来的额外成本。 彭博信息研究公司数据显示,随着财报季接近尾声,明晟欧洲指数每股收益增长率达到5.7%,高 于预期。但关税风险切实体现在欧企财报中。 ...
我,国资投资人,今年绩效停发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11-12 16:51
国资投资机构薪酬与绩效变化 - 国资投资机构绩效停发或年终奖递延,因退出计划未实现和投资任务未完成,绩效在薪酬中占很大比重[2] - 部分国资机构统一调薪,今年薪酬相比去年下降四分之一左右[2] - 国资机构出现末位淘汰机制,连续三次考评不合格将予以辞退[5] - 国资基金按限薪令追缴此前薪酬,相关通知要求将所有工资性收入纳入工资总额管理[6] 股权投资行业整体薪酬趋势 - 2024年行业整体薪酬水平继续下降,前台投资经理职位年薪行业中值已下降为30万元[7] - 不同类型机构薪酬差距扩大,国央企背景投资机构整体年薪水平持续下降,少有机构能拿到满足业绩要求的全额年薪[7] - 非一线市场化机构薪酬水平下降幅度最大,表现为基础薪资及年终奖双降[7] - 部分机构连续四年降薪,薪酬下降趋势持续甚至腰斩,头部机构基础薪酬未变但年终奖平均降幅接近一半[8] 行业人员结构与岗位变动 - 部分国企因项目退出难导致投资部门收缩或裁撤,有些部门名存实亡,全年无新投资[3] - 投资岗人员被裁撤或转岗至后台运营等部门[3] - 机构进行人员优化调整,包括基础月薪和年终奖金双降及人员减员优化,有机构连续三年裁员,每年裁掉20%[7][8] - 头部机构不仅裁员降薪,还出现降职情况,部分高层职称小幅降级[9] 投资机构运营困境与投资人转型 - 行业面临募不动、投不出、退不了的困境,募投管退都难[10] - 许多投资人开展副业,如兼职卖保险、做FA、做咨询、运营自媒体或转行去被投企业[10] - 部分投资人转岗专注投后工作,以积累资源和经验,帮助被投企业生存和发展[10] - 从市场化机构转至国资平台的投资人发现,虽然募资压力小但决策流程和投资逻辑不同,实际出手投资仍很难[4]
贵金属日评:美国就业表现趋弱支撑贵金属价格-20251107
宏源期货· 2025-11-07 11: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美国就业表现趋弱或使美联储12月降息预期概率升高,叠加地缘政治风险、全球多国财政赤字扩张预期和央行购金等因素,或支撑贵金属价格,建议暂时观望 [1] 各品种数据总结 上海黄金 - 期货活跃合约收盘价917.80元/克,较昨日变化5.54元,较上周变化 - 4.12元;成交量238433.00,较昨日变化 - 157531.00,较上周变化338110.00;持仓量137883.00,较昨日变化 - 3545.00,较上周变化 - 19008.00;库存87816.00(十克) [1] - 现货沪金T + D收盘价917.51元/克,较昨日变化7.98元,较上周变化 - 3.51元;成交量54322.00,较昨日变化 - 18962.00,较上周变化 - 13732.00;持仓量255396.00,较昨日变化 - 512.00,较上周变化7184.00 [1] - 价差(近月与元月)近月连续 - 远月活跃为 - 0.72,较昨日变化 - 2.02,较上周变化 - 1.30;基差(现货与期货)现货价格 - 期货价格为 - 2.73,较昨日变化 - 0.29,较上周变化 - 0.90 [1] 上海白银 - 期货活跃合约收盘价11427.00元/十克,较昨日变化151.00元,较上周变化 - 14.00元;成交量571201.00,较昨日变化 - 234525.00,较上周变化 - 306143.00;持仓量244274.00,较昨日变化 - 33378.00,较上周变化1589.00;库存639940.00(十克) [1] - 现货沪银T + D收盘价11421.00元/十克,较昨日变化181.00元,较上周变化11.00元;成交量508790.00,较昨日变化 - 48726.00,较上周变化460064.00;持仓量4303142.00,较昨日变化23556.00,较上周变化 - 52462.00 [1] - 价差(近月与远月)近月连续 - 远月活跃为1.00,较昨日变化3.00,较上周变化 - 11.00;基差(现货与期货)现货价格 - 期货价格为 - 31.00,较昨日变化30.00,较上周变化 - 6.00 [1] 国际黄金 - COMEX期货活跃合约收盘价3941.70美元/盎司,较昨日变化43.10美元,较上周变化 - 5.60美元;成交量281102.00,较昨日变化183645.00,较上周变化171785.00;持仓量318106.00,较昨日变化 - 2983.00,较上周变化 - 24188.00;库存37847208.99(金衡盎司) [1] - 伦敦黄金现货收盘价3968.20美元/盎司,较昨日变化18.30美元,较上周变化 - 20.20美元 [1] - SPDR黄金ETF持仓量1040.35,较昨日变化1.72,较上周变化4.30;iShare黄金ETF持有量483.00,较昨日变化 - 1.39,较上周变化0.00 [1] - 价差(近月与远月)近月连续 - 远月活跃为22.70,较昨日变化7.20,较上周变化33.40;基差(现货与期货)现货价格 - 期货价格为 - 22.20,较昨日变化1.70,较上周变化23.90 [1] 国际白银 - COMEX期货活跃合约收盘价47.85美元/盎司,较昨日变化 - 0.02美元,较上周变化0.57美元;成交量74607.00,较昨日变化3201.00,较上周变化50143.00;持仓量102717.00,较昨日变化 - 4749.00,较上周变化47.00;库存481468064.79(金衡盎司) [1] - 伦敦白银现货收盘价47.61美元/盎司,较昨日变化1.08美元,较上周变化0.51美元 [1] - 美国iShare - 银ETF持有量15114.03,较昨日变化 - 95.54,较上周变化 - 36.68;加拿大PSLV白银ETF持有量6345.23 [1] - 价差(近月与远月)近月连续 - 远月活跃为0.02,较昨日变化0.35,较上周变化 - 0.03;基差(现货与期货)现货价格 - 期货价格为0.84,较昨日变化 - 0.25,较上周变化0.90 [1] 黄金与白银价格比值 - 上海期金/上海期银为80.32,较昨日变化 - 0.58,较上周变化 - 0.26;上海金现/上海银现为80.72,较昨日变化 - 0.39,较上周变化 - 0.58 [1] - 纽约期金/纽约期银为83.38,较昨日变化 - 0.09,较上周变化 - 0.09;伦敦金现/伦敦银现为81.88,较昨日变化 - 1.29,较上周变化 - 1.46 [1] 其他市场数据总结 大宗商品 - INE原油收盘价 - 3.30元/桶,较昨日变化463.70元,较上周变化462.60元;ICE布油收盘价64.30美元/桶,较昨日变化0.02美元,较上周变化 - 0.73美元;NYMEX原油收盘价59.64美元/桶,较昨日变化 - 0.11美元,较上周变化 - 0.83美元 [1] - 上海期铜收盘价86320.00元/吨,较昨日变化650.00元,较上周变化 - 690.00元;LME现铜收盘价10733.00美元/吨,较昨日变化0.00美元,较上周变化 - 158.50美元 [1] - 上海螺纹钢收盘价3037.00元/吨,较昨日变化13.00元,较上周变化 - 69.00元;大连铁矿石收盘价777.50元/吨,较昨日变化1.50元,较上周变化 - 22.50元 [1] 利率汇率 - 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为1.32,较昨日变化 - 0.00,较上周变化 - 0.01;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Q为1.67,较昨日变化 - 0.00,较上周变化 - 0.01 [1] - 美国10年期国债名义收益率4.1700,较昨日变化0.03,较上周变化 - 0.06;美国10年期国债TIPS收益率1.8700,较昨日变化 - 0.04,较上周变化0.05 [1] - 10年期国债损益平衡通胀率2.2800,较昨日变化 - 0.02,较上周变化 - 0.02;美元指数99.6968,较昨日变化0.55,较上周变化 - 0.46 [1] - 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7.0865,较昨日变化 - 0.00,较上周变化 - 0.00;欧元兑人民币中间价8.1621,较昨日变化 - 0.05 [1] 股票指数 - 上证指数3954.7900,较昨日变化38.51,较上周变化52.97;标普500指数6720.3200,较昨日变化 - 75.97,较上周变化 - 170.27 [1] - 英国富时100指数9735.7800,较昨日变化 - 41.30,较上周变化 - 20.36;法国CAC40指数7964.7700,较昨日变化 - 236.11,较上周变化 - 109.46 [1] - 德国DAX指数23740.3800,较昨日变化 - 309.36,较上周变化 - 383.83;日经225指数50212.2700,较昨日变化671.41,较上周变化 - 423.97 [1] - 韩国综合指数22.03,较昨日变化 - 54.70,较上周变化4004.4200 [1] 重要资讯 - 美联储12月降息方向不明,今年票委因政府关门不敢行动,明年票委更担心通胀;英国央行按兵不动,利率维持4%不变,12月降息预期升温 [1] - AI革命加速裁员潮,美国10月挑战者企业裁员人数同比暴增175.3%,创二十年同期最高;美国10月非农就业减少9100人 [1] 交易策略 暂时观望,关注伦敦金3580 - 3860附近支撑位及4180 - 4384附近压力位,沪金830 - 860附近支撑位及950 - 1000附近压力位,伦敦银39 - 42附近支撑位及50 - 55附近压力位,沪银9400 - 10000附近支撑位及11600 - 12400附近压力位 [1]
硅谷“大裁员”何时休?
虎嗅APP· 2025-10-28 09:06
文章核心观点 - AI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席卷科技行业,一手催生创新,一手引发裁员潮[4] - 2025年全球科技公司已削减近10万个职位,而人工智能的普及和经济不确定性是主要推手[11] - 企业在裁员的同时,并未放缓对AI领域的投入和招兵买马,呈现出"边裁边招"的戏剧性场景[21][22] - AI正深刻地改变着硅谷和全球科技产业的人才版图,成为重组工作岗位的核心因素[49][58] 一、裁员此起彼伏,AI成幕后推手 - 2024年全球科技行业裁员人数超过15万[8] - 2025年4月出现单月裁减超过2.45万人的震撼场面[13] - 谷歌在年初调整组织架构,并于10月裁撤了云部门超过100个设计岗位,将资源倾斜至AI产品研发[16] - Meta在年初通过绩效评估淘汰了5%的"表现不佳者",并在春季缩减了Reality Labs团队约100个岗位,秋季传出将裁撤约600名AI基础设施部门员工[16] - Salesforce在2023年累计裁员约8000人,2024年又裁减1000人,2025年在旧金山总部再度宣布裁员262人[18][19] - Salesforce CEO贝尼奥夫表示AI带来的效率提升意味着需要的客服"人头"足足减少了4000个[19] 二、"AI革命",科技巨头边裁员边招募 - 微软在5月一次性裁减超过6500个岗位,占全球员工约3%,成为继2023年裁员1万人之后最大的一次收缩举措,调整是为了投入更多资源发展生成式AI产品和Azure云服务[24] - 亚马逊自2022年以来已累计裁员约27000人,CEO警示随着人工智能深入业务流程,公司"未来许多工作岗位将不再需要那么多人工"[25] - 亚马逊在秋季重组了音频内容子公司Wundery,砍掉100个职位,并在设备与服务部门裁撤约100人[25] - 谷歌砍掉了智能电视部门四分之一的团队,将资金优先投入AI项目,10月谷歌云部门的设计和用户体验团队一百多名设计师被裁[28] - 甲骨文在8月和9月接连在湾区裁员数百人,包括西雅图101人、旧金山254人、圣克拉拉101人[29] - Cisco在加州的圣何塞和旧金山办公室合计裁撤了221个岗位[30] - Salesforce在裁员的同时,正"积极招募"能够销售新AI产品的业务人才[32] 三、初创与独角兽,在AI洪流中自我重塑 - 自由职业服务市场Fiverr宣布裁员约250人,占员工总数的30%,重组后将减少管理层级,全力打造"AI原生"的产品和服务体系[34] - 营销科技公司Yotpo砍掉了34%的团队(约200人),关停部分业务,集中资源开发AI驱动的新工具[34] - 求职平台Indeed与Glassdoor在7月宣布将合计裁撤1300个岗位,进行深度整合以专注AI[34] - 数据标注独角兽Scale AI宣布裁员约200名员工,另终止了500名全球合同工的合作[37] - Scale AI以约143亿美元的价格被出售给Meta[38] - 埃隆·马斯克创立的xAI砍掉了约500名数据标注员,相当于其团队的三分之一[39] - 对话式AI初创公司Gupshup在年内进行了两轮裁员:4月砍掉约200人,10月再裁至少100人,累计影响近半数员工[40] - AI代码生成创业公司Windsurf在被收购后裁撤了30人,并为剩下的200人提供自愿离职买断方案[40] 四、传统行业与新创企业,无一幸免的寒意 - 星巴克宣布裁撤1100名技术员工,转而将部分技术职能外包给第三方[44] - 通用汽车在底特律电动车工厂裁员200人,归因于电动车市场增速放缓[45] - 电动车新秀Rivian三度裁员,继6月和9月合计裁减近300人后,10月又宣布削减600职位(约占员工的4%)[45] - 英特尔在4月宣布未来将裁减多达20%的员工(约21000人),重点针对其代工服务部门[45] - 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表示将全球裁员约5600人,主要集中在自动化和电动车充电相关业务[45] - 共享出行平台Turo在取消IPO计划后决定裁员150人[47] - 企业协作软件公司Smartsheet在被私有化收购后裁掉逾120人[47] - 企业人力资源平台Workday裁减了1750名员工(占8.5%)[47] - 自动驾驶公司Cruise选择解散一半员工并关闭运营[47] 五、人的代价与希望,"AI革命"的两面 - 人工智能的发展总是同时伴随着工作岗位的毁灭和创造,基层岗位的需求在下降,而对AI专家等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却在飙升[52][53] - 人工智能帮助企业"消灭"了许多重复性、支持性的岗位:客服人员、测试工程师、市场运营、甚至写手和设计师都在AI自动化的冲击下面临生存压力[54] - 美国教育科技公司Chegg因为众多学生转向ChatGPT等AI工具,业务受挫,不得不裁员逾200人,占总员工数22%[54] - Canva解雇了十多位技术文档撰写人,这些岗位或许已被AI写作助手所取代[54] - AI浪潮本身也在催生新的人才饥渴,企业争抢机器学习工程师、Prompt专家、数据科学家等新兴角色[55] - Salesforce裁掉4000名客服人员,却计划新增5000名销售去推广AI产品[56] - IBM舍弃了200位人力招募专员,用聊天机器人取而代之,却通过业务转型实现了员工总数不减反增[56]
2000人瞬间失业,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挥刀,全球能源业卷入寒潮
搜狐财经· 2025-10-04 18:40
埃克森美孚裁员计划 - 计划在全球范围内削减约2000个职位,占其约6.1万名总员工数的3%到4% [1][4] - 此次裁员是继2024年以600亿美元收购先锋自然资源公司后重组进程的一部分,此前已于去年11月在德克萨斯州裁员近400人 [4] - 公司称裁员旨在整合团队、优化全球布局与运营模式,以实现成本效益 [4] 能源行业连锁反应 - 埃克森美孚持股近70%的加拿大帝国石油公司同步宣布裁员20%,约900人,并关闭卡尔加里业务 [1][6] - 同行公司大规模裁员:雪佛龙计划裁减15%至20%全球员工,英国石油已裁员超5%,康菲石油计划裁员20%至25%(约2600至3250人,基于其1.3万名员工) [6] - 行业背景为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在当年下跌约10.5%,且上半年美国油气生产行业已减少4700个岗位,主要产油州经济活动因油价波动和投资谨慎而放缓 [6][7] 跨行业裁员趋势 - 当年企业宣布的裁员总人数已超过80万,为2020年疫情以来最高水平,7月美国雇主裁员62075人,较去年同期的25885人增加140% [9] - 零售业代表企业沃尔玛5月从技术部门和电商团队裁员1500人,宝洁公司裁员7000人 [9] - 科技行业为投资人工智能而调整人力,微软计划裁员数千人,英特尔因业绩不佳计划裁员25000人,亚马逊CEO指出技术替代将导致大量岗位流失 [11] - 物流行业代表企业联合包裹服务公司计划裁员20000人并关闭73个站点,同时为美国全职司机提供自愿离职补偿 [11]
一位50+岁前微软工程师,求职9个月无果:在微软待了5年、年薪六位数,感叹“现在公司都在找「超人」”
猿大侠· 2025-09-14 12:11
行业招聘趋势 - 全球科技公司2025年以来已裁员超过8万名员工 裁员潮持续加剧[6] - 微软2024年5月裁员约6000人 7月追加裁员约9000人 旨在减少管理层级和提高决策效率[7] - 行业出现"大扁平化"趋势 科技巨头精简中层管理 追求更小更灵活的团队结构[7] 岗位要求变化 - 企业招聘标准转向寻求"多面手"型人才 要求同时掌握云架构、编码、业务推动和客户对接等多项技能[7] - 招聘方更倾向具有创业公司背景的候选人 认为其更具灵活性 大厂经历反而可能成为减分项[5] - 资深工程师面临技能转型压力 需在短时间内补齐AI、云原生、安全及前后端等多元技术能力[7] 求职市场现状 - 资深工程师求职周期显著延长 部分案例显示9个月未能获得offer并非个别现象[12] - 招聘流程中存在沟通断层 候选人投递30余份申请可能均无回应 反馈机制缺失[3][4] - 年龄偏见成为就业障碍 50岁以上应聘者常被质疑技术更新能力 即使通过AI认证课程也难以消除偏见[4] 个体案例表现 - 云解决方案架构师岗位年薪达六位数美元 但被裁后仅靠1万美元积蓄维持生计 面临房贷违约风险[3] - 信用评分在数月内从600多分急剧下降至500多分 反映财务状况持续恶化[3] - 领英资料显示职业轨迹从支持领域突然转型为架构师 引发对其实际技能与岗位匹配度的质疑[9][11]
未来几年,社会将淘汰这几类人,内卷会更严重
搜狐财经· 2025-08-19 19:56
内卷化趋势 - 资源与岗位有限性导致竞争加剧 人类基数达十亿级别 淘汰1%即影响超千万群体[1] - 未来几年社会淘汰机制将持续强化 内卷程度趋于严峻[1] 劳动力替代风险 - 体力劳动者面临机器与人工智能替代 生产效率差距显著[3] - 机器可连续工作16小时无疲劳 人力体力劳动价值持续贬值[3] - 脑力竞争成为生存关键 脑力一般群体面临淘汰压力[3] 负债群体脆弱性 - 负债累累群体抗风险能力弱 普通家庭无负债已压力巨大[5][6] - 负债叠加失业潮将形成双重打击 现金流断裂风险极高[6] - 医疗成本高昂 三甲医院感冒诊疗费用达上千元 手术费用需数万至十数万元[8] 健康透支风险 - 过度内卷导致身体透支 加班熬夜引发健康危机[8] - 健康崩溃后医疗支出可能超过加班收益 形成负向循环[8] 中年职场困境 - 35岁以上无背景资源打工人面临职场歧视 效率与薪资成本不匹配[10][11] - 每年超千万大学生毕业 市场岗位供给不足[11] - GDP每增长1%仅创造100万个岗位 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11] - 企业优先淘汰高龄员工 裁员潮持续加剧[12][13]
机构:白领需求减少或使美政府前雇员难以再就业 DOGE裁员潮影响将开始显现
快讯· 2025-07-03 11:52
就业市场趋势 - 美国企业招聘规模和岗位空缺呈现逐步收缩态势 [1] - DOGE裁员对整体就业增长的影响迄今相对有限,但最新趋势表明这一局面即将改变 [1] - 若今晚非农数据仅增长11.5万,就意味着上半年每月新增岗位均不足15万,这将是除2020年外自金融危机以来最疲弱的表现 [1] 白领岗位需求 - 高等教育背景白领岗位需求走弱,大量联邦政府前雇员面临再就业挑战 [1] - 相比需要现场工作的技术岗位,雇主对白领职位的需求收缩更为显著 [1] 科技行业招聘 - 利率高企抑制了科技公司的扩招聘意愿,科技企业招聘明显收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