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式餐饮
icon
搜索文档
绿茶餐厅首份财报业绩大涨,多亏“外卖大战”?
观察者网· 2025-08-27 17:43
财务表现 - 上半年收入22.9亿元 同比增长23.1% [1][2] - 期内利润2.34亿元 同比增长34.1% [1][2] - 经调整净利润2.51亿元 增长40.4% [1][2] - 每股基本盈利0.42元 去年同期为0.33元 [2] 业务扩张 - 门店数量从2024年底465家增至上半年502家 [2] - 2022-2024年新开门店分别为47家、89家和120家 [3] - 计划2025年新开150家门店 2026-2027年分别新开200家和213家 [3] - 2025-2027年规划新店563家 其中68%位于二三线城市 [3] 收入构成 - 餐厅经营收入17.58亿元 外卖业务收入5.24亿元 其他业务收入0.08亿元 [3][4] - 外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4.2% 占比提升至22.9% [3][4] - 2022-2024年外卖收入从3.9亿元增至7.2亿元 占比从13.1%提升至18.8% [4] 运营指标 - 整体翻台率3.10次/日 华北地区最高达3.47次/日 [7] - 整体人均消费55.5元 华东地区最高达56.9元 [7] - 外卖业务开支8750万元 同比增长75.9% [5] 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在港交所上市 成为中式融合菜第一股 [7] - 财报发布后股价涨幅超8% 创1个月新高 [7] - 截至报道时股价为7.99港元/股 当日降幅3.39% [7]
小菜园8月起不参与外卖平台任何折扣
格隆汇APP· 2025-08-26 00:01
公司战略调整 - 外卖业务战略侧重禁止套餐形式并优先保障堂食体验 同时要求外卖品质与堂食一致[1] - 公司于8月起全面退出三大外卖平台的所有折扣活动 原因为7月外卖订单激增影响门店管理效率 曾出现单日11点时段超100单外卖的情况[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堂食业务收入达16.4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1] - 外卖业务收入达10.57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7% 增速显著高于堂食业务[1] - 外卖业务营收占比提升至39.1% 接近总营收四成水平[1]
小菜园董事长:8月起不参与三个外卖平台的任何折扣,侧重做好堂食
新浪财经· 2025-08-25 15:12
公司战略调整 - 外卖业务战略侧重禁止套餐形式并确保食品质量 主要重心仍为堂食业务 [1] - 自8月起停止参与所有三个外卖平台的折扣活动 此前7月外卖高峰时段单量激增影响门店管理效率 如11点时段超过100单 [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堂食业务收入达16.4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 [1] - 外卖业务收入为10.57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7% 营收占比提升至40% [1]
北京胡同小馆走红 餐饮消费“返朴归真”
消费日报网· 2025-08-22 11:39
核心观点 - 北京胡同小馆凭借传统手艺、实在价格和烟火气吸引年轻消费者 反映消费市场理性回归和本真追求 [1][9] 消费需求转变 - 年轻消费者从追求高端餐厅转向寻找真实、小众且具故事感的用餐体验 [8] - 社交平台助推使胡同小馆知名度提升 小红书相关探店笔记吸引专程寻味的年轻消费者 [8][9] - 消费者更注重"钱花得值不值" 拒绝网红滤镜和品牌噱头 关注质价比 [7] 经营特点 - 黑窑厂糖油饼坚持八道工序 糖配比钻研十年 三十余年保持传统手艺 [2][3] - 方砖厂69号炸酱面制定四大核心标准:一斤五花六两酱、四方肉丁一厘米、小碗干炸90分钟、四季菜码热锅挑 [5] - 忆城香老北京烧饼提供高质价比产品 丸子汤5元、烧饼夹肘子肉8元、牛肉面15元可免费续面 [6] - 锅儿挑打卤面22元一碗 卤汁含黄花菜、鹿角菜、木耳、蘑菇、五花肉片和鸡蛋花等丰富食材 [6] 文化价值 - 胡同小馆装饰、餐具及服务人员着装体现京味文化 消费者可同时感受北京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 [5] - 炸酱面、炒肝等传统美食成为年轻人触摸城市历史的媒介 产生文化贴近感 [8] - 糖油饼代表北京城充满烟火气的回忆 是地区代表性特色美食 [3]
小菜园半年报藏忧:同店销售连跌,双品牌门店扩张步伐缓慢
证券之星· 2025-08-21 10:1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27.14亿元,同比增长6.5% [1] - 同期净利润同比增长35.7%至3.82亿元,主要得益于营运效率优化和成本费用管控 [1][6] - 员工成本大幅下滑8.26%至6.66亿元,新增员工464人,反映人效提升 [6] 同店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人均消费额降至57.1元,延续下降趋势(2021年66.1元→2024年59.2元)[1][2][4] - 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7.19%,同店日均销售额同比下降6.91% [4] - 三线及以下城市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5.05%,同店日均销售额下降4.87% [4] - 2024年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12.12%至34.51亿元,其中三线及以下城市下滑9.37% [2] - 2024年同店日均销售额同比下滑12.23%至2.44万元,三线及以下城市下滑10.16%至2.21万元 [2] 门店扩张进展 - 上半年仅新开5家门店,当前在营门店672家,较全年120家目标存在显著差距 [1][9] - 社区餐饮品牌"菜手"目前仅3家门店,均位于南京,低于招股书规划的110-150家目标 [9][10] - 新开小菜园门店单店投资成本130-170万元,2025年计划总投资额约4.42-5.78亿元 [7] - 已实现投资回收的门店平均回收期从2023年9.4个月延长至2024年8月的13.8个月 [8] 行业竞争环境 - 中式餐饮赛道竞争激烈,消费者对性价比敏感度持续上升 [2] - 公司通过主动降价策略吸引客流,但导致客单价持续走低 [2][5] - 同店数据承压受三重因素影响:2023年初高基数、菜品价格下调、部分门店处于爬坡阶段 [3]
中餐界“爱马仕”,狂赚美国人29亿?
虎嗅· 2025-08-20 12:03
核心观点 - 鼎泰丰在美国市场表现强劲 单店年营业额达2740万美元 位列全美第一 而在中国大陆市场经历大规模关店 门店数量从32家减少至14家 [2][3][23] 美国市场表现 - 美国拥有17家分店 每家店年平均营业额2740万美元 是麦当劳单店收入的7倍 [23] - 2023年在美国市场营收达4.116亿美元(约29亿元人民币) 年增长率近20% [24] - 加州迪士尼乐园分店日销售小笼包近1万颗 圣塔莫尼卡新店面积超过1万平方英尺 [23] - 消费者平均排队时间2-3小时 下午2点仍需排队 带动商场购物时间延长 [8][9][10] - 通过TikTok等社交平台获得病毒式传播 巧克力流心小笼包等创新产品吸引年轻消费者 [70][71] 中国市场表现 - 大陆门店数量从峰值32家减少至14家 北京恒泰丰公司关闭10多家分店 [2][39] - 2024年上半年亏损约4500万元人民币 剩余门店客流稀疏 [40][41] - 产品定价较高 小笼包价格区间36-50元/笼 人均消费超百元 另收10%服务费 [34][37][38] - 服务评价负面 包括"叫服务员装听不见"、"对顾客爱搭不理"等反馈 [38] 产品策略对比 - 美国市场推出本土化产品 包括鸡肉馅小笼包、素食馄饨、巧克力流心小笼包及黄瓜沙拉(售价9美元) [61][13][15] - 品牌英文缩写DTF在美式俚语中形成话题营销 提升关注度 [21][22] - 大陆市场菜单更新缓慢 维持传统产品结构 如18褶小笼包、红油抄手和排骨蛋炒饭 [30][33] 行业背景分析 - 美国亚洲连锁餐厅2024年销售额增长7.6% 休闲餐饮整体表现平平 [74] - 中国短剧、Temu(1.85亿月活跃用户)和Shein改变美国消费者对亚洲文化的认知 [77][78] - 大陆包点企业数量从2018年17.5万家增至2023年24.7万家 竞争加剧 [52] - 鼎泰丰早期优势(如透明厨房、标准化产品、高端服务)被海底捞等企业超越并普及 [47][53] 市场定位变迁 - 2001年进入大陆时定位中高端 人均150元 介于平价与高档餐厅(人均500元)之间 [49] - 美国市场通过社交传播重塑中餐形象 打破廉价刻板印象 [69][73] - 大陆消费者对"港风台味"消费欲退潮 服务费从高端象征变为负面条款 [44][56]
小菜园再涨近6% 上半年纯利增近36% 瑞银预计公司下半年加快开店
智通财经· 2025-08-20 10:42
股价表现 - 股价上涨4.03%至11.36港元 成交额达5043.58万港元 [1] - 瑞银将目标价由13港元上调至14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1] 中期财务业绩 - 收入27.14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5% [1] - 股东应占溢利3.82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5.7% [1] - 净利率同比扩张3个百分点 主要受毛利率提升2.7个百分点及劳动成本下降4个百分点推动 [1] - 宣派中期股息21.19分人民币 派息比率达65% [1] 经营策略与展望 - 管理层聚焦产品价值及餐厅盈利能力 目标派息率维持在50%-60% [1] - 上半年同店销售下降7.2% 但5月起已转为正增长 [1] - 店铺数量净增5间至672间 维持2025年底800间及2026年底1000间的开店目标 [1] - 7月起开店速度已加快 [1] 机构预测调整 - 瑞银将2025-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上调9%-13% [1]
中餐界「爱马仕」,狂赚美国人29亿?
36氪· 2025-08-19 10:39
以18褶小笼包而闻名全球的鼎泰丰,最近可以说过得是: "冰火两重天"。 一方面,这家来自中国台湾的餐饮老字号,在大陆刚刚经历了一波汹涌的关店潮——从巅峰时的32家,一路关停到了现在的14家,数量腰斩。 另一方面,该品牌却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强势登顶,其单店的年平均营业额一度冲到了全美第一,几乎是第二名的两倍。 为啥以中餐见长的鼎泰丰,反而"东方不亮西方亮"了? 01 鼎泰丰的"冰与火" 截至今年,鼎泰丰在美国开了17家分店。 几乎每家店的门口,都排满了长队。 在加州、纽约、华盛顿,老外们平均要在写有Din Tai Fung的店面前站两三个小时,才能吃上一笼屉价格在17美元到21美元的小笼包。 哪怕你在下午2点到店,这队也是要照排不误。 以至于在鼎泰丰入驻后,美国许多大型购物商场的购物时间都出现了明显的延长。 而就洋抖上的5万多个探店视频来看,不少慕名而来的食客,都表示"等待是值得的": "为鼎泰丰排队4.5小时,还想再来吃。" "鼎泰丰一生推(din tai fung for life)。" 诸如此类的视频,随随便便点赞就能上万,评论区则是一番"馋哭了"的景象。 虽然鼎泰丰的招牌菜,放在全球哪个国家都是那一屉1 ...
瑞银:微升小菜园(00999)目标价至14港元 料下半年加快开店
智通财经· 2025-08-18 15:45
财务业绩 - 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7%至27.14亿元人民币 [1] - 净利润同比增长36%至3.82亿元人民币 达到盈利预告上限 [1] - 净利率同比扩张3个百分点 主要因毛利率提升2.7个百分点及劳动成本下降4个百分点 [1] - 宣派中期息21.19分人民币 派息比率达65% [1] 运营表现 - 同店销售自5月起已转正 [1] - 店铺数量增至672间 [1] - 管理层维持2025年底800间及2026年底1000间的开店目标 [1] - 7月起开店速度加快 [1] 盈利预测与评级 - 2025至2027年每股盈利预测上调9%至13% [1] - 目标价由13港元微升至14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1] 管理策略 - 管理层聚焦产品价值及餐厅盈利能力 [1] - 目标派息率达50%至60% [1]
小菜园(00999):效率持续优化,下半年开店有望提速
国金证券· 2025-08-17 12:52
业绩表现 - 2025H1实现收入27.14亿元,同比增长6.5%,归母净利润3.82亿元,同比增长35.66%[2] - 2025H1净利润率达到14.1%,同比提升3.03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毛利率优化和员工成本下降[4] - 2025H1派息2.5亿元人民币,分红比例65.4%,每股派息约0.2119元人民币[4] 业务分析 - 外卖业务收入10.57亿元,同比增长13.7%,占比39%;堂食收入16.47亿元,同比增长2.2%,占比60.7%[3] - 外卖订单量从1280万笔增至1680万笔,增长主要来自门店网络扩张和平台吸引力增强[3] - 门店数量从617家增至672家,净增55家,其中三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增长最快,达40.4%[3] - 堂食客单价57.1元,同比下降5.5%,同店销售额同比下滑7.2%,但二线城市翻台率有所提升[3]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6/2027年收入分别为61/77/9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8/9.5/11.7亿元[5]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2027年PE分别为14.99/12.42/10.01倍,维持"买入"评级[5] - 2025E毛利率预计为69.9%,营业利润率18.2%,净利率12.9%[9][10] 成本与效率 - 2025H1毛利率70.5%,同比提升2.61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集中采购带来的食材成本下降[4] - 员工成本6.66亿元,同比减少8.2%,占收入比例优化至24.6%,同比下降3.95个百分点[4] - 广告及促销开支5334万元,占收入比例1.97%,同比增加0.74个百分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