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太阳能光伏
icon
搜索文档
通灵股份10月9日获融资买入1045.15万元,融资余额1.6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0 09:33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10月9日公司股价下跌1 50%,成交额为7278 30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1045 15万元,融资偿还额为1159 84万元,融资净卖出114 69万元 [1] - 截至10月9日,公司融资融券余额为1 60亿元,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3 18%,融资余额水平超过近一年90%分位,处于高位 [1] - 融券方面,10月9日无融券交易,融券余量为0股,但融券余额水平超过近一年80%分位,处于高位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全称为江苏通灵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7月9日,于2021年12月10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接线盒及其他配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二极管接线盒占比48 55%,汽车外饰件占比20 96%,光伏互联线束占比11 00%,其他业务占比10 04%,芯片接线盒占比9 45% [1] 股东与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9949户,较上期减少19 47% [2] - 同期人均流通股为9580股,较上期大幅增加138 36%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 88亿元,同比微降0 21%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3130 80万元,同比大幅减少50 63% [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5764 60万元 [3] - 近三年公司累计派发现金分红4936 60万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混合型A(基金代码005847)已退出公司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3]
晶科能源10月9日获融资买入7835.26万元,融资余额8.89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0 09:29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10月9日公司股价上涨4.32%,成交额为9.19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7835.26万元,融资偿还额为1.02亿元,融资净买入为-2353.65万元 [1] - 截至10月9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8.92亿元,其中融资余额8.89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53%,融资余额处于近一年90%分位的高位水平 [1] - 10月9日融券卖出6.73万股,金额39.05万元,融券余量54.62万股,余额316.78万元,处于近一年70%分位的较高水平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7.42万户,较上期增加0.89%,人均流通股为134,811股,较上期减少0.88%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4.38亿股,较上期增加5720.66万股 [3]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2.20亿股,较上期减少573.67万股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1.66亿股,较上期增加470.99万股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8.31亿元,同比减少32.63%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9.09亿元,同比减少342.38% [2] 公司分红与基本信息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 [3] - 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13日,于2022年1月26日上市,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营业务收入100%来自产品销售 [1]
晶科能源股价涨5.04%,富国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88.09万股浮盈赚取24.6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09 11:49
公司股价表现 - 10月9日公司股价上涨5.04%至5.84元/股,成交额达6.26亿元,换手率为1.09%,总市值为584.30亿元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13日,于2022年1月26日上市,总部位于上海市闵行区 [1] - 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光伏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主营业务收入100%来自产品销售 [1] 基金持仓情况 - 富国上证科创板新能源ETF(588960)二季度持有公司股票88.09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7.82%,为公司第一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于2025年2月6日成立,最新规模为5845.87万元,成立以来收益率为41.74% [2] - 基于10月9日股价涨幅测算,该基金当日持仓浮盈约24.67万元 [2]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仍将强劲增长
人民日报· 2025-10-09 06:11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长预测 - 未来5年(2025至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4600吉瓦,相当于中国、欧盟和日本当前装机容量总和 [1] - 该增量是之前5年增量的两倍,显示强劲增长趋势 [1] 各可再生能源技术增长贡献 - 太阳能光伏发电增长预计将占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长的约80%,主要得益于低成本和审批流程提速 [1] - 风能发电在新增装机容量中占比位居第二,预计将大幅增长,特别是在中国、欧盟和印度 [1] - 水电、生物能、地热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技术将继续在支持电力系统和提高灵活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 区域市场增长驱动力 - 在亚洲、中东和非洲的新兴经济体中,成本竞争力和更强的政策支持正在刺激可再生能源更快增长 [1] - 多国政府相继推出新的招标计划并提高发展目标 [1] - 除成熟市场外,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和多个东南亚国家也将快速增长 [2]
2025-2031全球与中国太阳能光伏保险丝市场现状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展望报告
搜狐财经· 2025-10-07 17:40
市场概述与产品定义 - 报告涵盖2025年至2031年全球与中国太阳能光伏保险丝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 - 太阳能光伏保险丝产品按电压等级主要分为1000V、1500V、2000V及其他类型 [4] - 产品主要应用于商业、住宅及其他领域 [4] 全球市场规模与供需预测 - 全球太阳能光伏保险丝产能、产量、产能利用率及市场需求量在2020-2031年间呈现持续发展趋势 [4] - 全球市场太阳能光伏保险丝销售额与销量在2020-2031年间持续增长 [4] - 全球市场太阳能光伏保险丝价格在2020-2031年间呈现趋势性变化 [4] 区域市场分析 - 全球主要地区包括北美、欧洲、中国、日本、东南亚及印度市场销量与收入在2020-2031年间均保持增长 [5] - 全球主要地区太阳能光伏保险丝产量在2020-2031年间保持增长趋势 [4] - 中国太阳能光伏保险丝产能、产量及市场需求量在2020-2031年间呈现持续发展态势 [4] 市场竞争格局与主要厂商 - 全球市场主要厂商包括Eaton、Littelfuse、Mersen、Phoenix Contact、Legrand等 [6] - 2024年全球太阳能光伏保险丝市场前五大生产商占据显著市场份额 [7] - 全球市场厂商按市场份额分为第一梯队、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 [7] 产品与应用细分市场 - 全球不同产品类型太阳能光伏保险丝销量、收入及价格在2020-2031年间呈现不同走势 [10] - 全球不同应用领域太阳能光伏保险丝销量、收入及价格在2020-2031年间呈现不同走势 [10] - 产品类型包括1000V、1500V、2000V及其他电压等级 [4] 产业链与行业分析 - 太阳能光伏保险丝产业链涵盖上游原料供应、中游制造及下游客户 [10] - 行业存在明确的发展机遇及主要驱动因素 [11] - 行业目前处于特定发展现状并呈现明确发展趋势 [4]
晶科能源9月29日获融资买入3610.14万元,融资余额9.4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30 09:25
股票交易与市场情绪 - 9月29日公司股价上涨1.12%,成交额达4.39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3610.14万元,融资偿还3942.65万元,融资净流出332.50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9.46亿元,其中融资余额9.43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74%,该余额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1] - 9月29日融券卖出27.15万股,金额147.16万元,融券余量50.09万股,余额271.48万元,超过近一年50%分位水平,处于较高位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7.42万户,较上期增加0.89% [2] - 同期人均流通股为134,811股,较上期减少0.88%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4.38亿股,较上期增加5720.66万股 [3]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2.20亿股,较上期减少573.67万股 [3] - 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1.66亿股,较上期增加470.99万股 [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8.31亿元,同比减少32.63%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为-29.09亿元,同比减少342.38% [2] 公司分红与基本信息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 [3] - 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13日,于2022年1月26日上市,主营业务为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00%来源于产品销售 [1]
ST泉为:聘任许海成为公司董事会秘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9 19:29
每经AI快讯,ST泉为(SZ 300716,收盘价:13.59元)9月29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聘任 许海成先生为公司董事会秘书。 每经头条(nbdtoutiao)——农夫大战怡宝,抢到更多蛋糕的却是宗馥莉!农夫绿瓶上市后,怡宝上 演"滑铁卢":市占率大跌近5个百分点 2025年1至6月份,ST泉为的营业收入构成为:太阳能光伏产品占比96.06%,其他业务占比3.94%。 (记者 王晓波) 截至发稿,ST泉为市值为22亿元。 ...
隆基Hi-MO X10“三防”组件荣获权威检测证书
人民网· 2025-09-29 10:40
产品认证与性能 - 隆基Hi-MO X10组件获得国家太阳能光伏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官方认可成为"三防"组件 [1] - 三大权威机构CPVT TÜV莱茵和鉴衡认证中心联合测评确认BC技术组件在遮挡场景下安全性及发电性能具有压倒性优势 [3] - BC组件在全场景发电能力上保持综合领先稳定超越TOPCon组件包括实验室测试和户外实证不同辐照度及全天任意时段 [3] 实证平台建设 - 公司构建厂家自有第三方合作及客户端三维一体实证电站网络并通过隆基全球实证平台和分布式光伏实证电站监控平台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 [3] - 客户端实证电站已在内蒙古山东湖南广东等省份布局20例第三方合作实证电站3例自有实证电站4例 [3]
晶科能源9月26日获融资买入3380.32万元,融资余额9.4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29 10:34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9月26日股价下跌0.92% 成交额4.13亿元 融资净卖出1614.39万元[1] - 融资余额9.47亿元 占流通市值1.76%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1] - 融券余额167.92万元 处于近一年10%分位低位水平 融券余量31.33万股[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7.42万户 较上期增加0.89% 人均流通股134,811股减少0.88%[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4.38亿股 较上期增加5720.66万股 为第二大流通股东[3] - 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持股2.20亿股减少573.67万股 易方达科创板50ETF持股1.66亿股增加470.99万股[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8.31亿元 同比减少32.63%[2] - 归母净利润-29.09亿元 同比大幅减少342.38%[2] 分红与公司背景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3.55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1.25亿元[3] - 公司主营太阳能光伏组件、电池片、硅片研发生产销售 收入100%来自产品销售[1]
全球创投市场回暖,AI成最大引力中心
国际金融报· 2025-09-26 21:06
全球创投市场回暖与AI引力中心 - 全球风险投资总额预计2025年接近4400亿美元 较2024年实现53%显著增长 [3] -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成为最具吸引力投资领域 占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风险投资总额31% [3] - 2025年上半年全球AIGC领域风险投资额飙升至492亿美元 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额 [3] 资本配置逻辑转变与硬科技转型 - 全球风投交易数量持续收缩至历史低位 单笔交易平均规模攀升至350万美元历史新高 显示资本向少而精高信念投资模式转型 [3] - 中国创投行业从消费互联网主导转向硬科技为核心新范式 2024年全国投资案例数量创近十年新低 [3] - 资本集中投向具备核心技术壁垒硬科技企业 符合国家战略方向 [3] 地域分布与区域集聚特征 - 美国以70%占比主导全球AI投资 [4] - 中国AIGC领域2024年达161起融资事件 融资总额653.08亿元人民币 [4] - 中国创投市场2025年上半年新募集基金规模1.07万亿元 环比增长20% [4] - 创投资源向京津冀 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三大优势区域集聚 [4] 耐心资本体系与政策支持 - 政府引导基金通过长周期存续设计 容错机制和分阶段投资策略壮大耐心资本 [6] - 2025年险资投资单一创投基金比例上限从20%提升至30% 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提高5% [6] - 科创板创业板加快落地未盈利企业上市标准 S交易和私募份额转让试点深化 [6] 硬科技领域资本高度集中 - 电子信息行业以1569起投资和1444.48亿元投资规模领跑市场 [8] - 先进制造和医疗健康成为资本高度聚焦的三大硬科技领域 [8] 三大热点赛道具体表现 - 智能及高端制造领域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本土品牌市场占有率首次达52.3% 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突破40% [9]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量同比增长59.7% 成为全球第三大出口国 [9]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领域中国AIGC应用月活用户突破1亿 投资重心转向垂直应用和AI智能体 [9] - 生物科技领域2024年海外授权转让交易总额达300亿-415亿美元 同比增长66% [9] 双重历史性发展机遇 - 国产替代机遇推动工业机器人本土品牌市占率超52% 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突破40% [11]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在一带一路项目总参与额1240亿美元 已超过2024年全年总额 [11] - 企业出海形成China+N全球化新模式 对冲地缘政治风险和重构供应链 [11] 未来三大发展主线 - 深度垂直化从平台型公司转向行业隐形冠军 强化专业能力和投后赋能 [13] - 国际化重构在全球产业链重组中寻找价值创造机会 [13] - 生态系统化通过产学研金融合构建创新生态链 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产融对接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