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零售
icon
搜索文档
【农业行业观察】投资需谨慎!100个农业领域低成本创业项目清单,不行就撤
搜狐财经· 2025-05-13 11:54
农业低成本创业方向 - 农业领域建议采用轻资产、少投入、轻运营的创业模式,重点推荐乡村振兴相关项目[2] - 特色种植类包含20个项目,如有机蔬菜大棚种植需投资3-5万元,年回报率超40%,林下散养土鸡投资1-2万元,鸡蛋溢价50%[3] - 农产品加工类包含18个项目,如净菜加工厂需投资8-10万元,毛利率45%,手工红薯粉条投资2-3万元,毛利率70%[3][4] - 农业服务类包含22个项目,如农机共享服务站投资5-8万元,毛利率55%,农业技术短视频代运营投资1-2万元,年收益5-8万元[4] - 农村电商类包含15个项目,如县域助农直播基地投资3-5万元,坑位费2000-5000元/场,社区团购供应链投资2-3万元,加价率15%-20%[4][5] - 休闲农业类包含15个项目,如研学农场投资10-15万元,人均消费120-150元,星空露营基地投资8-10万元,营位费300-500元/晚[4][5] - 循环经济类包含10个项目,如生物质燃料厂投资15-20万元,毛利率54%,厨余垃圾处理站投资12-18万元,毛利率60%[6][13] 行业运营模式 - 特色种植类建议对接社区团购+电商平台,打造订单农业模式[3] - 生态养殖类建议结合农家乐提供现宰现吃体验,拓展B端客户[3] - 庭院经济类建议通过社区团购+短视频直播,主打都市菜园概念[3] - 食品加工类建议对接生鲜电商、连锁超市,开发即食沙拉产品线[5] - 传统工艺类建议注册地理标志,开发非遗体验工坊[5] - 数字农业类建议签约10家农户,打造一村一IP矩阵[5] - 乡村旅游类建议联合天文馆开发星空课堂主题活动[13] 创业核心建议 - 农业创业需先找好销售渠道或订单再启动,80%农业项目成败取决于销售能力[8] - 不建议借钱创业,债务压力会导致经营受限,建议用自有资金小规模验证模式[9][10][11][12] - 创业过程需多请教行业人士,参加行业圈子获取市场反馈,但需保持独立判断能力[15]
盒马握紧拳头,挥向山姆的下一个阵地
FBIF食品饮料创新· 2025-05-06 08:31
核心观点 - 盒马在新任CEO严筱磊领导下实现战略聚焦与下沉市场突破,连续9个月整体盈利且增长达双位数,顾客数量增长超50% [3][6][9] - 公司放弃多业态扩张,专注盒马鲜生(中高端)和盒马NB(社区刚需)两种店型,2024年新开72家店创5年新高 [9][12][13] - 下沉战略成效显著:新店1/3布局二三线及县城,长三角6县城新店成"排队王",单店日销帝王蟹超百只 [15][16] - 2025年计划新增100家门店,重点布局长三角/珠三角低线市场,将与山姆等品牌在张家港/中山等7城直接竞争 [17][18][20] - 目标三年GMV破千亿,需应对山姆/大润发M会员店/Costco等多方对手在低线市场的围剿 [22][23][24] 战略调整 - 业态精简:关闭盒马X会员店3家(剩余5家),放弃盒马mini/Premier等业态,重启前置仓模式 [12] - 门店升级:盒马鲜生近半数门店改造灯光/通道,强化会员体系(恢复黄金/钻石卡),全员背负拉新KPI [10] - 加盟探索:盒马NB以30平米自提点形式开放加盟,支持异业合作/团点模式 [12] 下沉市场表现 - 消费力验证:德清店精酿/康普茶销售15万瓶,东营店单日烘焙销售额40万元,中山店首日售帝王蟹105只 [16] - 选址策略:承接永辉/家万佳等退租点位,利用商场换约期进驻唐山/宿州等新城市 [17] - 供应链支撑:华东新店占比高(浙江最密集),依托上海成熟供应链实现"产能释放" [17] 竞争格局 - 山姆威胁:2024财年沃尔玛中国销售额1473亿元(+双位数),新店覆盖东莞/温州等低线市场 [18] - 代购基础:湖北2个月新增50+山姆代购连锁,反映低线市场对品质零售的潜在需求 [18] - 多线作战:大润发M会员店进驻常熟,Costco长三角6店,奥乐齐/胖东来同步扩张 [22] 运营数据 - 开店速度:2024年平均每5天开1家店,盒马鲜生占62家,盒马NB占10家 [9] - 区域分布:新进常州/盐城等6个江苏地级市,安徽计划2025年开5店,浙江覆盖台州/绍兴等 [9] - 用户增长:会员体系重启后,社交平台出现"盒马热"现象,部分门店下午三点即售罄生鲜品类 [15][16]
丽尚国潮2024年盈利7255.25万元 运营管理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21:34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66亿元,净利润7255.25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10元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77亿元,净利润5884.93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08元 [1] - 专业市场管理业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19亿元,毛利率为76.10% [2] - 商贸百货零售业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23亿元 [2] - 新零售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2639.16万元 [2] 业务运营情况 - 杭州环北专业市场2024年出租率约为96.5%,南京环北专业市场出租率约为95.6% [2] - 采批及物流双平台建设成效明显,商户活跃度与交易量双升 [1] - 商贸零售业务平稳向好,积极盘活资产,招商工作高质量推进 [1] - 亚欧商厦新引进小米之家、三星手机、科沃斯等新兴时尚品牌 [2] - 自营酒店建设有序开展,主营板块营业收入稳中有增 [1] 战略布局与行业环境 - 公司积极调整战略布局,在运营管理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1] - 2024年政府以"消费促进年"为主线,激发消费潜能,培育壮大新型消费 [1] - 商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的通知》,聚焦首发经济 [3]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改革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3] - 券商研报认为扩大内需成为稳经济的重要抓手,强化内循环、扩容内需消费将成市场下阶段重点 [3] 业务创新与数字化 - 亚欧商厦通过深度精细化运营持续提升运营服务能力,利用数字化手段触达商圈消费者 [2] - 公司在新零售业务领域积极探索,完善全渠道供应链体系,加大数字化供应链建设投入 [2] - 商贸百货零售业务深挖本地文化,优化购物动线、丰富业态品类、增加柜位坪效 [2]
商道创投网·会员动态|俺来也·完成数千万元Pre-C轮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4-29 18:39
公司融资动态 - 俺来也完成数千万元Pre-C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魔量资本、同策资本及晨光股份等机构资本和数位知名投资人 [2] - 本轮融资将用于加速AI技术与校园本地生活场景的深度融合 并构建覆盖"学、食、创、娱、职"五大核心场景的数字校园全生态服务平台 [4] 公司业务概况 - 俺来也成立于2014年 专注于高校数字化新零售 定位为"数字校园全生态平台" [3] - 公司通过S2b2C模式整合超10万校园商户 提供即时零售、智慧餐饮、职业服务等多元场景解决方案 [3] - 2024年与中智集团共建"校园灵活用工平台" 切入大学生实习就业市场 [3] - 联合字节跳动火山引擎接入"豆包"大模型 上线AI学业规划、简历优化等创新服务 [3] 投资方观点 - 同策集团创始人孙益功认为俺来也构建了中国高校数字化服务的护城河 其场景渗透能力、用户粘性与商业化创新路径在垂直赛道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4] - 商道创投网创始人王帥指出俺来也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创新模式获得资本市场青睐 本轮投资有助于加速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 [4] 行业背景 - 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 推动高校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创业生态建设 [4] - 俺来也作为高校数字化新零售领军企业 其发展契合国家数字经济和高校创新创业战略方向 [4]
盒马召开管理大会,透露了这三个重点发力方向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4-29 13:57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零售 ,作者未央 新零售 . 中国零售门户网站联商网出品,全面关注新零售、新业态、新门店。 出品 / 联商网 1、在商品力打造方面: 撰文 / 未央 编辑 / 娜娜 近日,联商网独家获悉,盒马于4月24日在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园区召开以"正当时,顶峰见"为主题的《FY26盒马管理大会》(2026财年指2025.4.1- 2026.3.31),阿里集团高管童文红(花名Judy)参加了会议并发言给予盒马团队肯定和鼓励。 那么,接下来盒马会有什么样的新动作呢?多名接近盒马的相关人士向联商网证实,盒马在新财年会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盒马鲜生业态,二是 盒马NB业态,三是组织文化及建设 。 具体如下: 01 盒马鲜生 成为中产用户最信任的品牌之一 对于中产用户而言,他们追求品质生活,注重消费体验,渴望在购物中获得便捷与安心。盒马鲜生的目标,便是在商品领先和数字化提效的核心能力基础 上,全方位提升双端用户体验和效率,成为他们心中最值得信任的品牌之一。 一是盒马鲜生要像一位 生活管家 ,深入了解中产用户的日常需求,从柴米油盐到家居用品,每一款日销商品都经过精心挑选,确保品质可靠、价格合理。 同时,密切关 ...
万辰集团蝶变:零售之王,万店起航
华尔街见闻· 2025-04-20 20:13
核心观点 - 万辰集团2024年财报表现亮眼,营收和净利润大幅增长,超出市场预期 [1][2][3] - 公司四季度表现尤为强劲,收入同比大涨166%,净利润同比上升894% [4][5] - 公司在量贩零食行业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取得优异成绩,验证了其盈利能力的含金量 [9] - 万辰集团战略布局不限于量贩零食,正朝着"县域经济+情绪价值"的方向发展,目标是成为"泡泡玛特+蜜雪冰城"的合体 [11][12][13] - 公司通过IP授权和代言人营销等方式,展示了对年轻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快速反应能力 [16][18][21] - 公司在县域经济中的布局和未来业态改革(如折扣超市)被市场低估 [26][30][32] - 万辰集团在2025年有望迎来新的认知重估,其成长性可能被市场忽视 [34][35]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增长248%至323.3亿元,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增长至2.94亿元 [2] - 四季度单季收入117.16亿元,同比大涨166%;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上升894% [5] - 按单季年化表现推算,2025年净利润有望触及10亿元大关 [5] - 毛利率整体平稳,保持在11%上下,四季度ROE达到20%,相比三季度翻倍 [6] 业务发展 - 好想来线下门店数已突破1.3万家,仍在高速扩张 [6] - 公司在苏皖地区市场占有率超60%,正向河南、山东等人口大省扩张 [27] - 首家"来优品"省钱超市在合肥开业,面积300平,SKU数量翻倍 [30] - 公司与哪吒合作IP授权,推出系列盲盒(软糖+玩偶组合售价8.9元) [16] - 签约代言人檀健次,推出精美周边产品,助力加盟商当日销售增长5万元 [18] 战略布局 - 公司战略方向是"县域经济+情绪价值",结合蜜雪冰城的下沉市场覆盖和泡泡玛特的高毛利业务 [12][13] - 在县城经济中,公司先通过量贩零食抓住流量和基本盘,再通过情绪价值创造高毛利业务 [16] - 公司展现出对年轻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快速反应能力,这是与传统销售渠道的最大差异化 [21][22][23] - 量贩零食行业核心优势是成本领先(低毛利、高周转、大规模),头部企业有望进化成为"国产版山姆" [32] 市场认知 - 公司业务主要在县城布局,导致高线城市投资者感知较弱,存在信息差 [27][29] - 市场可能低估了公司在业态改革(如折扣超市)和供应链优势方面的潜力 [30][32][33] - 作为零售体量大的公司,其成长性容易被市场忽视,但实际上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34][35] - 2025年公司有望迎来新的认知重估,万店规模可能只是起点 [35]
盒马把菊花打造成餐桌上的“爆款”
华尔街见闻· 2025-04-09 19:05
盒马春菜战略与可食用菊花新品 - 公司今年3月首次将中山小榄可食用糖心菊引入零售市场,覆盖40多个城市,成为春菜系列销售榜首 [2] - 可食用菊花历经十年品种改良,实现四季稳定产出,上市一周售罄且复购率居春菜首位 [2] - 公司春菜系列已拓展10余个可食用鲜花品种,2025年整体销量同比上涨70% [2][4] 供应链与物流创新 - 公司采用"产地直采+航空直运+气调保鲜"技术,将菊花从采摘到门店链路压缩至12小时 [3] - 2024年升级三级仓网体系,新增短保蔬菜专属冷链仓,实现"采摘即预冷、运输零中转" [3] - 该模式使鲜花损耗率从30%降至8%以下,榆钱槐花等品类销售期从1个月延长至两个半月,产地成本降30% [4] 公司战略与业绩表现 - 公司聚焦盒马鲜生与盒马NB两大业态,目标冲击千亿规模,2024年新开72家门店创五年新高 [6][7] - 2024年连续9个月整体盈利且实现双位数增长,顾客数增长超50%,总门店数近430家覆盖50城 [6] - 2025财年计划新开近100家门店并进驻数十个新城市 [7] 行业竞争壁垒构建 - 公司通过数字化基因、全渠道融合及自有商品能力构建差异化优势,生鲜品类巩固消费者心智 [8] - 可食用菊花案例验证物流链路优势,精细化运营成为行业高质量增长的核心路径 [5][8] 区域合作与市场潜力 - 中山市政府与公司2023年11月达成合作意向,菊花基地因供不应求正扩产第二茬预计7月上市 [2][3] - 中山菊花借助文化历史与健康功效形成市场潜力,通过粤菜工程等推广提升知名度 [2]
全球资本何以重估中国?这篇文章讲通透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08 20:08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DeepSeek横空出世引发全球资本重估中国资产价值,其低成本、开源特性颠覆AI领域竞争格局,赋予中国资产AI溢价[3][4] - 中国科技创新能力获国际认可,外资投行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中国"创新2.0"进程应获更高估值,港股科技龙头年内累计上涨35%[5][6] - 中国形成"杭州六小龙""广东机器人七剑客"等创新集群,涵盖AI、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创新成果呈现爆发态势[8][9] 产业生态与系统优势 - 中国具备全球唯一同时实现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的产业基础,拥有数字社会、工业互联、先进电池等支撑体系[13] - 深圳展现独特创新生态,规模效应与技术转化效率形成"中国系统力量",苹果等国际企业难以复制的产业链协同优势[15] - 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51%,本土品牌市占率达47%,新能源车、光伏等领域技术全球领先[19] 企业全球化与价值链攀升 - 中国企业从锚定本土市场转向全球定价,汽车、电子、船舶等产业加速抢占国际市场,出口结构向价值链高端迁移[16][18] - TikTok、Shein等成为世界级应用,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全球第一,无人机产业主导国际市场[11] - 优必选实现全球首例多场景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代表中国企业在尖端技术领域的突破[17] 政策与制度支撑 - 国家设立20年期万亿规模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推出"科技板"债券市场,科技创新再贷款规模达8000-10000亿元[12] - 新型举国体制推动产学研协同,华为、比亚迪等龙头企业与新兴科技公司形成创新矩阵[8][12] - 制造业产量占全球33%,超越美日德总和,完备工业体系支撑技术快速迭代[12] 市场动能转换 - 地产调整压低的资产价格正被新质生产力替代,恒生科技指数上涨反映价值重估从预期步入现实[7] - 14亿人口市场催生《哪吒2》、泡泡玛特等文化IP,内需潜力通过"两新两重"政策加速释放[2] - 消费电子领域联想推出太阳能PC,阿里云、腾讯云在国际展会展示AI解决方案[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