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零售

搜索文档
百果园公布上半年业绩预告:净亏损3.3-3.8亿元 门店数量减少逾700家
环球网· 2025-08-18 18:09
【环球网综合报道】8月15日,百果园公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报告期内,公司预计归母净亏损 3.3-3.8亿元,收入减少不超过25%。此外,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总门店数量为4386家,相较去年 年底减少逾700家。 根据公告披露,百果园此次收入和盈利下滑主要有以下三大因素影响:一是推进高品质高性价比战略, 主动调整产品结构,降低毛利率,让利消费者;二是持续推进门店网络优化策略,引导加盟商主动审视 门店位置或所在商圈,搬迁或关闭劣势门店,集中资源聚焦优势门店;三是公司在资产减值、股权激励 费用分摊等方面的一次性开支增加。 来源:环球网 ...
百果园早盘大涨超过10% 门店网络优化已于上半年完成
证券时报网· 2025-08-18 18:0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亏损3.3亿元至3.8亿元 收入同比减少不超过25% [1] - 门店网络优化策略导致总门店数量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4386家 [1] - 客流呈现增长趋势 销售额企稳回升 [1] 业绩变动原因 - 推进高品质高性价比战略主动调整产品结构降低毛利率让利消费者 [1] - 引导加盟商搬迁或关闭劣势门店集中资源聚焦优势门店 [1] - 资产减值及股权激励费用分摊等一次性开支增加 [1] 战略调整措施 - 门店网络优化已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 [1] - 通过丰富产品类型优化产品组合及拓展门店规模提升盈利水平 [1] - 积极丰富产品种类及市场渠道包括水果零食化与礼品化 [2] 门店运营优化 - 持续优化门店高毛利品和引流品结构提升门店盈利能力 [2] - 提升门店服务标准为消费者提供愉快购物体验 [2] - 探索新门店类型适配不同商圈和消费偏好 [2] 行业市场特征 - 中国水果产业2021年市场规模超过1.2万亿元 [2] - 未来5年行业保持7.6%的复合增长率 [2] - 行业CR5市占率不足5% 头部企业整合空间巨大 [2] 公司核心优势 - 全球采购团队超300人 与26个国家800多个直采基地合作 [2] - 已推出46个招牌果自有产品品牌 销售占比14.7% [2] - 花凰凤梨与猕宗猕猴桃等产品形成差异化优势和口碑效应 [2]
百果园早盘涨超10% 公司上半年持续推进门店网络优化 to B业务增速可观
智通财经· 2025-08-18 10:23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百果园早盘涨超10% 截至发稿涨9.14%报1.91港元 成交额597.16万港元 [1] 2025年中期盈利预警与业绩表现 - 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盈利预警 业绩双降主要源于门店网络调整与消费者让利两大短期因素 [1] - 上半年关闭低效门店700余家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1] 经营改善迹象 - 渠道调整进入尾声 单店客流与毛利率同步回升 [1] - 单店客流增长印证"好果报恩"等活动成功激活消费需求并提升品牌黏性 [1] - 毛利率回升显示客流品对毛利品的带动效应逐步释放 [1] 第二增长曲线与行业机遇 - toB业务增速可观 水果B端市场规模庞大且竞争格局高度分散 CR5不足5%存在较大整合空间 [2] - 新兴零售渠道涌现使水果客户类别及市场渠道不断丰富 新渠道与新模式或为公司开辟新增量空间 [2]
港股异动 | 百果园(02411)早盘涨超10% 公司上半年持续推进门店网络优化 to B业务增速可观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10:16
股价表现与市场反应 - 百果园早盘涨超10% 截至发稿涨9.14%报1.91港元 成交额597.16万港元 [1] 中期盈利预警与业绩双降原因 - 2025年中期盈利预警显示业绩双降 主要源于门店网络调整与消费者让利两大短期因素 [1] - 上半年关闭低效门店700余家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1] 经营改善迹象 - 单店客流与毛利率同步回升 印证"好果报恩"等活动成功激活消费需求并提升品牌黏性 [1] - 客流品对毛利品的带动效应逐步释放 产品结构优化与供应链效率提升初见成效 [1] 第二增长曲线发展 - toB业务增速可观 水果B端市场规模庞大且CR5不足5% 存在较大整合空间 [2] - 新兴零售渠道涌现使水果客户类别及市场渠道不断丰富 为公司开辟新增量空间 [2]
核心经营数据逐步改善、战略转型成效落地 百果园 (02411)迎来困境反转拐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09:30
核心财务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亏损3.3-3.8亿元人民币 [1] - 收入同比减少不超过25% [1] - 总门店数量为4386家 较2024年底减少超过700家 [1] 业绩下滑原因 - 推进高品质高性价比战略 主动降低毛利率让利消费者 [1] - 持续优化门店网络 引导加盟商关闭或搬迁劣势门店 [1] - 资产减值和股权激励费用分摊等一次性开支增加 [1] 战略转型成效 - 2024年下半年起从高端化转向高品质与高性价比并行策略 [2] - 推出"好果报恩"促销活动 针对西瓜荔枝等消费者敏感度高的水果 [2] - 强化门店服务标准 实施"明厨亮灶"工程和"三无退货"政策 [2] 经营数据改善 - 2025年上半年单店销售额企稳回升 客流预计同比增长双位数 [2] - 通过提升高毛利果品占比实现产品结构优化 [2] - 单店毛利额实现同比单位数增长和环比双位数增长 [2] 门店调整与扩张计划 - 门店调整于2025年上半年收官 新一轮扩张启动在即 [2] - 下半年探索新门店类型适配不同商圈和消费偏好 [2] - 通过拓展产品类型和优化产品组合提升整体盈利水平 [2]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中国水果产业2021年市场规模超1.2万亿元人民币 [3] - 行业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保持7.6% [3] - 行业CR5市占率不足5% 呈现大行业小公司特征 [3] 公司竞争优势 - 全球采购团队超300人 与26个国家800多个直采基地合作 [3] - 至2024年底推出46个招牌果自有产品品牌 销售占比14.7% [3] - 形成"花凰凤梨""猕宗猕猴桃"等差异化产品和口碑效应 [3] 发展前景 - 经营呈现阶段性转折特征 客流回升单店优化加盟信心复苏 [3] - 若2025年下半年扩张顺利且消费环境回暖 有望进入业绩与估值双升通道 [3]
核心经营数据逐步改善、战略转型成效落地 百果园 迎来困境反转拐点
智通财经· 2025-08-18 09:28
核心财务表现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亏损3.3-3.8亿元 [1] - 收入同比减少不超过25% [1] - 总门店数量4386家 较2024年底减少超700家 [1] 业绩变动原因 - 推进高品质高性价比战略 主动降低毛利率让利消费者 [1] - 优化门店网络 引导加盟商关闭或搬迁劣势门店 [1] - 资产减值及股权激励费用分摊等一次性开支增加 [1] 战略转型成效 - 2024年下半年起从高端化转向高品质与高性价比并行策略 [2] - 推出"好果报恩"促销活动 强化"明厨亮灶""三无退货"服务标准 [2] - 2025年上半年单店销售额企稳回升 客流量同比增长双位数 [2] - 单店毛利额同比单位数增长 环比双位数增长 [2] 门店调整与扩张计划 - 门店网络优化于2025年上半年收官 [2] - 下半年探索新门店类型适配不同商圈 重启扩张计划 [2] - 通过产品类型拓展与组合优化提升整体盈利水平 [2] 行业背景与公司优势 - 中国水果行业2021年市场规模超1.2万亿元 [3] - 行业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7.6% CR5市占率不足5% [3] - 全球采购团队超300人 与26个国家800多个直采基地合作 [3] - 拥有46个自有产品品牌 2024年底销售占比14.7% [3] - "花凰凤梨""猕宗猕猴桃"等产品形成差异化优势 [3] 发展前景 - 经营数据呈现客流回升-单店优化-加盟复苏正向循环 [2] - 若下半年扩张顺利且消费回暖 有望进入业绩与估值双升通道 [3]
百果园,站在钟薛高的悬崖边
36氪· 2025-08-17 09:11
核心观点 - 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言论引发舆论危机,公司面临品牌信任危机和业绩下滑的双重挑战 [1][2][4] - 公司坚持高端定位但品控问题频发,导致消费者信任度下降,股价下跌6.86%,市值缩水至26.17亿港元,较上市高点蒸发超70% [6][7] - 2024年公司营收102.73亿元同比减少9.8%,净利润由盈转亏达3.86亿元,毛利率从11.5%降至7.4% [9][10] - 加盟店收入从85亿元减少至74亿元,门店净减少966家至5127家,日均关店2.6家 [10] - 付费会员数同比下降27.1%至85万,尽管总会员数增长8.1%至9074万 [10] 行业环境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至3.1%,可选消费增速回落明显 [9] - 社区团购、生鲜电商以价格优势挤压传统零售空间,"消费降级"成为主流趋势 [2][9] - 即时零售平台通过"次日达""小时达"服务持续抢占市场份额 [9]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构建了全球直采基地、"四度一味一安全"量化维度等品质管控体系,但执行层面存在系统性漏洞 [8][6] - 多次被曝光质量问题:杭州团购券事件、农药超标处罚、3·15晚会曝光使用腐烂水果 [6] - 黑猫投诉平台相关投诉超3000条,超半数涉及质量问题 [13] 战略与挑战 - 董事长提出十年千亿营收目标,但当年即遭遇重大挫折 [11] - 高端水果战略在成本攀升与消费降级双重挤压下难以为继 [12] - 加盟模式下的品控难题和高昂定价与大众消费趋势脱节 [16] 类比案例 - 钟薛高因类似"教育消费者"言论和高端定位失败而破产,未履行金额超2572万元 [13][15] - 两家公司共同点:创始人傲慢言论、高端定位与实际品质脱节、消费者信任崩塌 [13][16]
百果园 站在钟薛高的悬崖边
搜狐财经· 2025-08-17 02:45
核心观点 - 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言论引发舆论危机,公司面临消费者信任危机和业绩下滑的双重挑战 [2][5][6] - 百果园坚持高端定价策略,但在消费降级趋势下市场份额被社区团购和生鲜电商挤压 [3][10][11] - 公司2024年营收102.73亿元同比减少9.8%,净利润由盈转亏达3.86亿元,毛利率从11.5%降至7.4% [11] - 2024年门店净减少966家至5127家,日均关店2.6家,加盟店收入从85亿元降至74亿元 [11][12] - 付费会员数同比下降27.1%至85万,尽管总会员数增长8.1%至9074万 [12] 余惠勇的"水果教育学" - 董事长余惠勇表示"百果园走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路",认为高价源于"好水果供不应求"的市场规律 [3] - 言论引发消费者强烈反感,被批评为"高高在上"的姿态,视频传出当日股价下跌6.86%,市值缩水至26.17亿港元 [6][7] - 公司多次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包括农药超标、使用腐烂水果等,黑猫投诉平台相关投诉超3000条 [7][19] 关店潮与业绩下滑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放缓至3.1%,生鲜赛道竞争加剧 [10] - 营业收入同比减少9.8%至102.73亿元,净利润亏损3.86亿元(同比减少206.7%) [11] - 加盟店收入占比超七成,但2024年收入从85亿元降至74亿元 [11] - 门店数量从6093家减少至5127家,日均关店2.6家 [12] 与钟薛高的对比 - 钟薛高同样因创始人"成本40就该卖66"的傲慢言论引发危机,已进入破产程序 [16][17] - 钟薛高未履行金额超2572万元,未履行比例达99.98%,多家子公司被申请破产审查 [18] - 百果园拥有更扎实的供应链基础和线下网络,但面临加盟模式品控难题和高昂定价的挑战 [20] 行业趋势与挑战 - 消费降级趋势下,性价比成为主流,高端叙事需要真实价值支撑 [20] - 社区团购和即时零售平台以"次日达""小时达"服务挤压传统零售空间 [10] - 消费者主权意识高涨,拥有更便捷的比价渠道和替代选择 [5]
港湾周评|“教育消费者”能否拯救百果园?
搜狐财经· 2025-08-17 00:46
企业言论争议 - 爱康国宾创始人张黎刚质疑低价体检的全面性,认为几百元体检无法替代几千几万元的专项检查 [1] - 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提出商业两种模式:利用消费者无知或教育消费者成熟,并称公司选择后者 [1] - 两位企业家的言论被批评为脱离消费者实际需求,存在逻辑不自洽问题 [4][5] 消费者行为分析 - 不同消费阶层有各自理性选择逻辑,如百果园高价水果与拼多多低价水果各有受众 [5] - 消费者聪明且多元,不存在统一的教育需求,企业应尊重不同消费群体的选择 [5][6] - 拼多多和蜜雪冰城成功案例显示,精准把握价格敏感型消费者需求是关键竞争力 [6] 企业经营表现 - 百果园2024年财务数据显著恶化:营业总收入102.7亿元(同比-9.81%),归母净利润-3.86亿元(同比-206.72%)[10] - 公司连续三年毛利率下滑:2024年毛利润7.644亿元(同比-41.87%),较2021年11.56亿元下降明显 [10]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1年0.1536元降至2024年-0.2552元,经营现金流持续承压 [10] 行业竞争格局 - 新茶饮市场证明低价策略有效性,蜜雪冰城通过价格敏感战略击败中端价位品牌 [6] - 零售行业存在明显替代性,消费者不会因单一品牌消失而产生需求缺口 [8][9] - 市场淘汰机制持续运作,企业经营不善将自然退出,如钟薛高案例所示 [8][9]
百果园不该卖水果
36氪· 2025-08-16 18:15
核心观点 - 百果园坚持高端化战略但遭遇业绩下滑 公司2024年净亏损3.86亿元 门店减少966家 付费会员减少27.1% 市值较高点下跌70% [4][13] - 高端水果战略面临行业分散化、供应链复杂性和电商竞争三重挑战 前五大水果零售商市占率仅3.6% 百果园市占率仅1% [14][18] - 公司尝试通过自有品牌和品种研发突破困局 但水果品牌化需要长期研发投入和知识产权保护 如佳沛奇异果培育耗时14年 [34][35] 战略定位与业绩表现 - 公司定位高端水果零售 招股书中37次提及"高品质" 将水果分为招牌/A/B/C四个等级 主推高溢价产品 [9][10] - 采用直采模式降低损耗 自称损耗率控制在5%以内 显著低于行业35%的平均水平 [10] - 2024年营收下滑9.8% 销售成本达95亿元 加盟店单店收入从2021年88.45万元降至2024年73.96万元 [13][15] 行业竞争格局 - 水果行业高度分散 上游种植分散且标准化程度低 生鲜电商通过补贴降低价格 如3J车厘子和金枕榴莲 [18][20] - 加盟模式面临盈利困境 一线城市仅30%加盟店盈利 加盟商需上交8%-30%毛利并承担滞销品压力 [15][16] - 万店计划进展缓慢 当前门店数量仅达目标一半 同时面临品控投诉问题 [16] 高端化路径探索 - 参考小罐茶的营销模式 利用信息不对称创造附加值 但水果品类存在客观评判标准(甜度/大小) [25][29] - 学习佳沛的品种垄断模式 通过研发新品种形成专利壁垒 佳沛2024/25财年销售额达50亿纽币(约212亿元人民币) [30][31] - 百果园推出"猕宗"等自有品牌 计划打造100个品类品牌 但品种研发需长期投入(佳沛金果培育14年) [33][34] 知识产权挑战 - 品种保护需要法律支持 日本阳光玫瑰葡萄因品种外流导致价格从300元/斤跌至10元/三斤 [36] - 佳沛每年投入1亿元研发新品种并打击盗版 曾就阳光金果侵权案获得5000万元赔偿 [35] - 水果品类缺乏天然壁垒 消费者可在多渠道获得同类产品 导致品牌溢价难以持续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