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养殖
搜索文档
盘活集体经济“小能手”(新职·新知㉘)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8-25 06:49
公司业务发展 - 成都井程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20年,由龙井村主导成立,专注于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5] - 公司2021年获得100万元农村集体经济补贴,并投入自有资金共计400多万元建设工厂化高密度养殖基地[7] - 2024年公司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9000多亩农田,实现收益60多万元,并与区属平台公司合作服务1800多亩农田[9] - 公司计划2025年下半年再投资几百万元建设养殖项目二期,已获得市级设施渔业改造项目支持[8] 养殖业务运营 - 采用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模式,单个养殖池直径12米深1米多,一个大棚年利润可达近200万元[6] - 2023年养殖基地正式建成,拥有16个养殖池,配备液氧罐和微滤机等专业设备[7] - 2024年鲈鱼养殖收益10多万元,南美白对虾实现盈亏平衡,2025年调整策略专注鲈鱼养殖,预计10月出栏[8] - 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到广州水产基地学习7天,掌握鲈鱼和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要点[7] 农业社会化服务 - 公司购置旋耕机、播种机和无人机等农业机械,培养2名农机手和2名无人机飞手[8] - 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采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新模式提升土地利用效率[9] - 计划购置蔬菜移栽机和收割机等需求大、生产效率高的设备,预计带来更大收益[9] 资产资源盘活 - 2024年通过盘活村集体资源实现收益200多万元,包括出租闲置房屋和规划建设用地设施用房[9] - 2025年5月建成冷库并投入调试,预期年收益40万元左右[9] - 村农事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中,进一步整合农业服务资源[9] 行业技术应用 - 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成为行业趋势,通过科技手段提升养殖效益,解决传统养殖亩产仅1000多斤、年产值仅五六千元的问题[6] - 农业机械化率提升是行业重点,通过科技力量减少人力投入,提升单位面积生产效率[8] - 采用微滤机分离鱼类粪便减少水体氨氮含量,解决传统养殖池塘淤泥多和水质问题[6]
一般纳税人取得免税收入,怎么填写增值税申报表?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8-23 16:54
农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 企业从事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种植可免征企业所得税 [9] - 企业从事中药材种植、林木培育、牲畜家禽饲养及远洋捕捞等项目可免征企业所得税 [9][10] - 企业从事花卉、茶、香料作物种植及海水养殖、内陆养殖等项目可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10] 政策适用范围与限制 - 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属于免征企业所得税范围 [9] - 国家限制和禁止发展的项目不得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 [10] - 政策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及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 [11]
全国首单硇洲族大黄鱼亲本鱼保险落地!湛江平安产险筑牢海洋牧场防护栏
南方农村报· 2025-08-16 15:35
全国首单硇洲族大黄鱼亲本鱼保险落地 - 全国首单硇洲族大黄鱼-亲本鱼保险由平安产险湛江中心支公司为海威集团提供 标的金额950万元 这是对珍稀种质资源的重要保护措施 [3][4][5] - 该保险将帮助企业抵御灾害和疫病风险 稳定经营主体发展 平安产险近年推出多种金融产品保障苗种供应 支撑养殖产业稳定发展 [10][11][12] 硇洲族大黄鱼种质特性与产业价值 - 硇洲族大黄鱼具有耐高温和适应深远海环境的特点 2025年湛江已建成2家原种场 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13][14][15] - 该鱼种为开发深远海养殖开辟了更大发展空间 是广东建设海洋强省的重要举措 [16][17] 平安产险支持海洋牧场建设的具体举措 - 2023年为湛江金鲳鱼鱼苗提供超1300万元保障 为"海威1号""海威2号"提供超3000万元财险保障 [20][37][38] - 提供贷款贴息近100万元 探索直播带货新模式累计协销超60万元 承办"金鲳鱼海捕节"等活动推动品牌建设 [36][37][39] - 与湛江市海洋与渔业局等达成战略合作 将在产品宣传、保险研发等方面推动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 [27][28][29] 海洋牧场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 深远海养殖具有投资大、风险高、回报周期长等特点 需要配套保险产品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32][33] - 未来计划探索鱼价保险 围绕"湛品"特色品牌打造名优产品 实现对海洋牧场全产业链的支持 [53][54][55]
天顺风能大型海洋牧场 “龙宫” 号近日从揭阳海工基地发运
中证网· 2025-08-16 14:58
项目概况 - 由国家电投投资、天顺风能建造的大型海洋牧场"龙宫"号在广东揭阳港完成发运,前往揭阳海上风电场作业海域 [1] - "龙宫号"是国家电投揭阳海洋牧场支腿式(桁架式)重型网箱试验项目的核心装备 [1] 技术特点 - 平台采用桩基础固定方式,具备超强抗风浪性能,抗17级台风设计 [1] - 配备自动投饵、活鱼捕捞、网衣清洗、渔场智能监控等多项功能 [1] - 兼具经济性、智能性与生态环保效益 [1] 项目执行 - 设计阶段以"科技赋能生态"为导向,构建"风能-渔业-生态"三位一体框架,攻克多项行业技术瓶颈 [1] - 建造阶段由揭阳基地团队以"毫米级精度"推进,3个月完成建造创同类项目工期纪录 [1] - 验收与发运环节按海洋工程与渔业养殖双重标准完成 [1]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打造为企服务“升级版”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14 06:22
营商环境优化措施 - 推广惠企政策标识110条并精准推送609家企业 [2] - 开通企业服务专线并解决企业诉求760件 [2] - 构建12345便民服务超市六大板块并在全国范围推广示范 [2] 金融与资金支持 - 通过首贷续贷服务中心和政银企对接活动为粮食种植大户提供50万元信贷资金 [3] - 金税互动与债税联动合作提供担保贷款1370万元 [5] - 为北一半导体企业提供3亿元授信贷款和近1800万元补助资金 [6] 人才与就业服务 - 开展879场招聘活动服务13万家用人单位发布56万个就业岗位 [3] - 签订就业意向7303人并成功就业2599人 [3] - 人力资源市场咨询量和业务量增至同期3倍以上 [3] 土地与房地产支持 - 优化土地出让金缴纳时序竞买保证金按20%收取并支持分期缴纳 [5] - 为久盈置业取得土地使用权签订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合同 [5]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全省首创科技创新专区通过智能匹配缩短产学研需求响应周期 [4] - 推动北一半导体晶圆工厂项目复工建设总投资20亿元 [6]
除了海鲜,广东还向大海要了什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12:26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 2024年广东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大关 连续30年位居全国首位 [2] - 广东省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 具备发展海洋经济的天然优势 [5] - 1980年珠海、汕头和深圳成为首批沿海经济特区 为海洋产业注入活力 [6] 产业结构升级 - 广东省海洋经济第三产业占比从2000年的37%提升至2024年的66% [6] - 产业结构升级体现在传统产业焕发新生与新兴产业持续孵化 [8] 传统海洋产业创新 - 深海网箱养殖技术取代近海网箱 养殖水体体积和产量提升几十倍至几百倍 [9][11] - 截至2024年5月 广东省重力式深水网箱数量超过5000个 数量与养殖水体体积全国第一 [13][14] - 2024年广东省海水养殖产量达377万吨 同比增长5.47% 增速创10年新高 [16] 新兴海洋产业 - 新兴产业包括海洋电子信息、海上风电、海洋生物、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 [19] - 这些新兴产业正成为广东省海洋经济的发展重点 [19]
浙江舟山建起移动海洋牧场
经济日报· 2025-08-08 07:04
全球首艘大型远洋游弋式通海型养殖工船交付 - 全球首艘大型远洋游弋式通海型养殖工船"浙岱渔养60001"正式命名交付 标志着浙江舟山率先进入深远海船载舱养的"通海时代" [1] - 该船由舟山企业森海牧歌(浙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改建 船长224.9米 型宽32.2米 型深18.5米 船体深藏7个养殖舱 其中5个"通海舱" 养殖水体规模8万立方米 相当于200个深水网箱 [1] 技术创新与设计特点 - 独创通海型养殖舱设计 实现船舱水体与外部自然海水的直接或间接连通 填补该领域空白 [1] - 船舷两侧设有32个进水口 舱底配备4个排水口 形成24小时循环的自然换水体系 无需人工换水 [2] - 设计方案已获国内外相关专利20多项 集船舶功能 可移动渔业养殖设施及跨水域运营能力于一体 [2] 智能化养殖系统 - 监控室配备"智能大脑" 实时显示各养殖舱水温 溶氧量等参数 实现精准投喂 自动起捕及灾害预警 [2] - 通过一站式投喂系统可完成定时定量投喂 监测到不适环境可立即转场至更适宜海域 [2] - 采用"通海+游牧"模式 夏季赴远东避暑 冬季回南方越冬 将水温稳定在14-28摄氏度最佳区间 [3] 经济效益与产业规划 - "通海+游牧"模式使养殖效益至少提升1倍 部分鱼类从一年1茬提高到一年3茬 缩短成长周期 [3] - 公司计划再改造3艘17-20万吨远洋货船 布局打造全产业链 [3] - 鱼货将从舟山上岸远销全国 利用舟山区位优势保证最佳新鲜度和品质 [3]
“超级引擎”提速跑,产业升级往前赶
新华日报· 2025-08-04 06:19
连云港重大项目进展 - 上半年连云港列省重大项目开工率85.7%,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860.7亿元,均超序时进度 [1] - 387个工业项目集中于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体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战略 [1] - 盛虹化工新材料项目每月EVA产能达6万吨,产品供不应求,部分销往东南亚光伏组件厂 [1][2] 盛虹EVA项目突破 - 公司打破光伏级EVA国外垄断,三条生产线均提前投产(原计划2022年12月/2023年5月/9月,实际提前至2022年10月/2023年2月/5月) [2] - 每条产线投产后一个月内即实现满产,吸引晶澳太阳能、百佳年代等企业形成光伏产业链 [2] 多元化产业项目布局 - 诺泰生物医药项目实现多肽原料药8吨级生产规模,达产后年销售收入20亿元 [3] - 赣榆三文鱼养殖项目总投资14.6亿元,含两艘10万吨级养殖工船(年产2万吨)及鱼苗中心(年产1000万尾) [3] - 中复神鹰碳纤维项目加速施工,中核田湾滩涂光伏已并网9.6MW [3] 政府支持措施 - 实施"拿地即开工""容缺预审"机制,按月调度要素需求 [3][4] - 政银对接会解决82.9亿元融资需求,三文鱼项目获9.6亿元资金 [4] - 徐圩新区通过天然气阶梯定价(上半年优惠气量1.4亿立方米,节约2800万元)和污水处理优化(降本535万元)助企增效 [4]
商务部:中国将与阿拉伯国家拓展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合作
中国新闻网· 2025-07-25 21:30
中阿经贸合作现状与展望 - 2024年中阿贸易额达4074亿美元,同比增长2.3%,中国连续多年保持阿拉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1] - 中企在埃及、阿联酋和沙特等国建设多个产业园区,实施金属冶炼、建材制造、棉纺加工、渔业养殖等生产性项目 [1] - 阿拉伯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和企业积极在华投资石化、新能源和科技等产业,双向投资持续升温 [1] 中阿未来合作重点领域 - 巩固传统能源合作,拓展光伏、风电、绿氢等可再生能源合作,打造立体能源合作格局 [1] - 深化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合作 [1] - 拓展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合作 [1] 第七届中阿博览会概况 - 以"创新、绿色、繁荣"为主题,将于8月28日至31日在宁夏银川市举办 [1][2] - 已有42个国家、30个省(区、市)及港澳台500多家机构和企业报名参展 [2] - 西藏、澳门首次搭建形象展 [2]
大连庄河市:构建人才与城市双向赋能的新格局
中国经济网· 2025-07-25 11:04
人才吸引政策 - 庄河市自2024年7月起推出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通过"真金白银""真情实意""真抓实干"三大举措吸引841名庄河籍及大学城学子参与实习实践 [1] - 联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乡村社区及民营企业开发近千个实践岗位,组织五批次实践活动,为实习生购买保险并提供生活补贴 [1] - 2024年超3000名学生报名,今夏再释放263个新岗位覆盖基层治理、产业服务、乡村振兴等领域 [1] 实践项目内容 - 大郑镇14名学子培训后投身乡村振兴一线开展特色产业调研,栗子房镇完成岗前培训为人才下沉提供保障 [1] - 组织"感知庄河"项目实地探访三峡海上风电、富谷渔业产业园等标杆项目,塔岭镇开展"情系塔岭"游学考察英那河水库生态治理与蓝莓产业 [2] - 明阳街道启动实践活动仪式多维展现城市发展脉动,显著提升学子认同感 [2] 实践成效与机制 - 实践成效获得双百认证,优化"双向选择、合理调配"机制并探索构建"市—镇—村"三级联动育才网络 [3] - 创新设立"实践谏言会"平台鼓励学子建言献策,推动其从"观察者"向"建设者"转变 [3] - 塔岭镇计划复制游学模式让更多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一线贡献智慧 [3] 人才与城市互动 - 通过"三个真"举措撬动青年人才蓄水池建设,实现本土学子归巢筑梦与大学城青年躬身实践 [3] - 形成人才成长与县域发展的双向赋能格局,从千岗实践到百分满意再到反哺赋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