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

搜索文档
儒意控股2.4亿元“入局”,两路股东分庭抗礼,快钱支付谁主沉浮
北京商报· 2025-07-22 22:36
交易概述 - 儒意控股计划以2.4亿元收购快钱金融30%股权,快钱金融总估值为8亿元 [2][5] - 交易完成后儒意控股将成为快钱金融单一最大股东,但快钱金融不会成为其附属公司 [2][11] - 交易需满足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等先决条件 [2] 交易背景 - 快钱金融核心价值在于其全资持有的快钱支付牌照,该牌照于2011年首批获得 [5] - 万达集团自2018年起多次尝试出售快钱支付牌照,此前意向买家包括苏宁、中石化等 [8] - 儒意控股近年已陆续完成万达旗下多笔股权转让,成为万达电影实际控制方 [6] 股权结构 - 当前快钱金融共有8名股东,股权分散 [2][9] - 交易前万达金融持股30%,交易后将全部转让给儒意控股 [9][11] - 常盛私募基金相关自然人合计持股约30.0322%,与儒意控股收购比例相当 [9] - 其他股东包括三家关联企业(合计持股24.968%)及自然人杜敏峰(持股15%) [9][10] 业务协同 - 快钱支付可为儒意控股现有业务(线上流媒体、游戏服务及万达电影线下业务)提供支付解决方案 [6] - 收购有助于儒意控股拓展至第三方支付及金融科技领域,实现业务多元化 [6][7] - 快钱支付已布局跨境收付款、全球收单等跨境产品,并发展数字人民币业务 [5] 合规情况 - 快钱支付2022年以来累计被罚超1700万元,最新罚单金额625万元 [13][14] - 牌照将于2026年5月迎来续展,当前业务范围包括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和银行卡收单 [13] - 行业已从"野蛮生长"进入"精耕细作"时代,合规要求明显收紧 [13] 发展前景 - 股权分散可能影响公司治理稳定性,新股东引入有望改善这一状况 [11] - 需协调现有股东利益,避免战略执行碎片化 [12] - 建议将业务重心更多转向线上,与万达院线支付场景融合 [14]
拉卡拉现两笔大宗交易折价12.01% 机构席位接盘10万股
金融界· 2025-07-22 21:27
大宗交易情况 - 2025年7月22日发生两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20万股,成交金额489.2万元,成交均价24.46元,较当日收盘价27.80元折价12.01% [1] - 机构专用席位通过招商证券北京车公庄西路证券营业部买入10万股,成交金额244.6万元 [1] - 中信证券深圳分公司买入10万股,成交金额244.6万元,两笔交易合计占当日成交总额的0.44% [1] 股价表现 - 当日股价开盘报27.72元,最高28.15元,最低27.69元,收盘27.80元,跌幅0.39% [1] - 成交额11.20亿元,换手率5.47%,总市值219.09亿元 [1] - 6月中旬以来股价一度从23元涨至35.97元,涨幅超50%,近期随市场调整有所回落 [2] 财务表现 - 一季度营收12.99亿元,同比减少13.01% [1] - 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下滑51.71% [1] 股东减持 - 股东孙浩然6月19日至7月17日累计减持1092.3万股,与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由8.88%降至7.50% [1] - 联想控股计划自7月23日起三个月内减持不超过2364.3万股 [1] 战略动向 - 公司正推进H股发行以申请稳定币牌照,已与香港金融管理局沟通相关机会 [2] - 筹划港股上市及探索稳定币业务备受市场关注 [2]
万达,再卖资产
新华网财经· 2025-07-22 20:55
交易概述 - 中国儒意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上海儒意星辰拟以2 4亿元收购快钱金融服务30%股权[1][2] - 交易完成后中国儒意将成为快钱单一最大股东但快钱不会成为其附属公司[4] - 交易需满足包括央行批准在内的先决条件[3] 标的公司业务价值 - 快钱为2011年首批获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 主营大中型企业综合支付解决方案[2] - 业务布局涵盖跨境收付款 全球收单 跨国人民币结算等跨境产品 积极拓展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2] - 系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首批合作机构 具备全面受理数字人民币能力[5] 战略协同效应 - 支付服务可与公司现有流媒体 在线游戏及万达电影线下影城业务形成协同[5] - 通过快钱行业资源 技术能力及政策优势拓展金融科技业务 实现多元化布局[5][6] - 收购有助于集团长远增长 创造战略协同效益及潜在增长机会[5][6] 历史收购脉络 - 2023年7月以22 62亿元收购万达投资49%股权 间接持有万达电影9 8%股份[7] - 2023年12月收购万达投资51%股权 2024年4月完成剩余股权收购实现100%控股[7] - 通过控股万达投资间接控制万达电影 柯利明取代王健林成为实控人[8] 公司沿革 - 前身为马斯葛集团 2015年被恒大 腾讯收购后更名恒腾网络[8] - 2020年收购儒意影业与南瓜电影 转型影视流媒体业务[8] - 2021年恒大清空持股 2022年2月更名为中国儒意[9]
全力服务企业客户数字化升级及全球成长 连连支付入选易观分析行业专题报告典型案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22 12:08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数字化浪潮与市场竞争的推动下,越来越多企业意识到数字化升级对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性,而全面提升数字化综合服务能力亦成为 支付机构共识。 如针对企业因公收付、资金管理等痛点,连连"财智"企业钱包不仅能够无缝对接企业因公收付款流程,实现员工报销自动化与财务全流程的精准管控;同 时,还可覆盖企业多样化的因公支付场景,包括全球因公差旅、商旅预订、员工福利、企业集采等,为企业提供免垫资、员工免报销的便捷、全面的服务。 此外,该产品还利用自然语言处理、增强检索等先进技术,为企业提供智能、安全、便捷的全方位服务支持。其中,连连智库是连连推出的人工智能技术创 新产品,其以AI技术为核心,通过强大的知识管理、信息安全、多端接入、大模型接入、审计管理以及数据看板等功能,满足企业多样化的办公需求,助 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截至目前,连连支付的企业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已经在电商、新零售、出行、商旅、物流等十余个行业成功落地应用,这些实践充分印证了连连支付在助力企 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显著价值。 2024年以来,商务部、工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支持企业数字化。易观分析指出,"政策组合拳驱 ...
中国儒意2.4亿元收购快钱金融30%股权,成单一最大股东
搜狐财经· 2025-07-22 09:22
股权收购计划 - 中国儒意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上海儒意星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将收购快钱金融30%股权 [1] - 交易总价值为人民币2.4亿元 付款分三个阶段完成 [1] - 收购完成后 中国儒意将成为快钱金融的单一最大股东 [1] 快钱金融业务优势 - 快钱金融于2011年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首批第三方支付牌照 拥有全牌照资质 [1] - 业务范围涵盖互联网支付 移动支付 银行卡收单及跨境人民币支付等 [1] - 目标公司主要为大中型企业提供综合支付解决方案 覆盖金融 保险 航旅 零售及跨境等行业 [1] - 已布局海外市场 推出跨境收付款 全球收单 跨国人民币结算等跨境产品 [1] 收购协同效应 - 收购将推动中国儒意业务拓展至第三方支付及金融科技领域 [1] - 快钱金融支付服务可与集团现有线上流媒体 线上游戏服务形成协同效应 [1] 财务处理与长期发展 - 快钱金融不会成为中国儒意附属公司 财务业绩将作为联营公司权益处理 [2] - 收购预期有助于集团长远增长及发展 [2] - 快钱金融已完成跨境人民币备案 具备开展跨境支付业务的完整资质 [2]
中国儒意(00136.HK)拟2.4亿元收购快钱金融服务(上海)30%股权
格隆汇· 2025-07-22 08:12
收购事项概述 - 中国儒意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上海儒意星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人民币2.4亿元现金代价收购快钱金融服务(上海)有限公司30%股权 [1] - 交易分三期支付 需满足包括央行批准在内的若干先决条件 [1] - 完成后公司将成为目标公司单一最大股东 但目标公司不纳入集团财务报表综合入账 列为联营公司权益 [1] 目标公司业务资质 - 目标公司为2011年首批获得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机构 持有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银行卡收单及跨境人民币支付等全牌照 [1][2] - 已完成跨境人民币备案 是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首批合作机构 具备全面受理数字人民币能力 [2] 目标公司业务布局 - 主要为大中型企业提供综合支付解决方案 覆盖金融、保险、航旅、零售及跨境等行业 [2] - 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推出跨境收付款、全球收单、跨国人民币结算、海外购等跨境产品 [1] 战略协同效应 - 目标公司支付服务可与公司现有线上流媒体、线上游戏及万达电影线下影城业务产生协同 [2] - 收购有助于公司拓展第三方支付及金融科技领域 实现业务多元化 [2] - 目标公司的行业资源、技术能力及数字人民币政策优势将为集团带来长期战略协同效益 [2]
中国儒意(00136) - 自愿公告 - 收购目标公司的30%股权
2025-07-22 08:00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 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 承擔任何責任。 China Ruyi Holdings Limited 本公司欣然宣佈,近日,本公司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上海儒意星辰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買 方」)、上海萬達網絡金融服務有限公司(「賣方」)及快錢金融服務( 上海 )有限公司(「目標公 司」)訂立股權轉讓協議(「協議」)。據此,買方有條件同意受讓而賣方有條件同意轉讓目標 公司30%股權(「收購事項」),現金代價為人民幣240,000,000元,分三期支付。 目標公司於2011年首批獲得中國人民銀行(「央行」)頒發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主要為大中型 企業提供綜合支付解決方案,同時積極佈局海外,發展數字人民幣,推出跨境收付款、全 球收單、跨國人民幣結算、海外購等多種跨境產品,大力拓展跨境業務,為跨境多場景提 供綜合支付解決方案。 中 國 儒 意 控 股 有 限 公 司 (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36) 自願公告 收購目標公司的30%股權 本公告由 ...
老牌收单机构离场!存量机构继续鏖战“红海”
北京商报· 2025-07-21 22:07
行业整合趋势 - 2025年上半年央行注销支付牌照数量达10张,追平2024年全年总量,累计注销106张牌照,持牌机构数量从巅峰期的271家缩减至165家[1][6][7] - 行业呈现马太效应,支付宝、微信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中小机构面临合规、竞争与创新三重困境,头部机构凭借资源整合能力持续扩张[1][7][9] - 退出机构类型从预付卡机构扩展至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收单等领域,原因包括风险事件、合规要求、业务合并及央企退出金融业务等[6][7] 瑞银信案例分析 - 瑞银信因牌照到期未续展于2025年7月9日终止支付业务,曾为线下收单前三甲,业务覆盖全国,年交易规模居行业前列[1][3][4] - 2020年因违规被央行重罚6124万元,业务范围在2019年续展时缩减三省份,2020年后业务规模锐减并逐步清退商户[4][5] - 退出反映老牌机构难以适应数字经济转型与合规趋严的双重压力,合规成为支付行业首要生存条件[5][7] 监管政策影响 - 2024年实施的《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提高资本门槛,要求穿透式股权管理,禁止跨界经营,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发展[8][9] - 条例规定同一法人控股支付机构不得超过2家,强化业务聚焦,促使机构补齐合规短板[8] 行业转型方向 - 传统支付利润萎缩,金融科技与增值服务成为竞争重点,企业数字化服务可降低运营成本并提升利润[9] - 机构突围策略包括:垂直场景"支付+"解决方案、跨境支付探索、投靠互联网巨头或央国企、巩固传统优势业务[9] - 头部机构需防范生态垄断下的创新停滞,中小机构建议深耕细分市场或通过产品创新立足[9]
连连数字20250720
2025-07-21 08:32
纪要涉及的公司 连连数字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公司地位与业务布局**:连连数字是国内领先独立数字支付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达 9.1%,2024 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主要业务为全球支付、国内支付和增值服务,近五年全球支付占比 60%,国内支付占 25%,增值服务占 10%[2][3][4] - **核心业务表现** - **全球支付**:为跨境电商零售商户服务,是主要收入来源,2024 年交易流水 0.28 万亿元,费率约千分之三,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近 30%[2][6] - **国内支付**:面向 B 端企业客户,2024 年交易流水 3 万亿元,费率约万分之一,近五年交易流水年复合增长率超 40%,年收入预计 3 - 5 亿元[2][8] - **增值服务**:2024 年收入 1.5 亿元,占总收入 11%,包括数字化营销等,有协同性,能增加商户粘性和费率空间[9] - **稳定币领域机会**:政策支持稳定币产业化,连连数字可利用牌照和业务布局红利,将稳定币用于跨境电商交易,拓展虚拟资产交易等新兴业务[5] - **跨境支付市场驱动因素**:全球贸易增长、中国出口需求和电商平台发展,中小外贸企业对第三方支付需求增加[3] - **未来财务展望**:2024 年公司收入 13 亿元,同比增长 28%,亏损 1.7 亿元;预计 2025 年收入增长 25% - 30%至 26 - 27 亿元,利润达 15 亿元;未来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 25% - 30%,2026、2027 年实现盈利拐点[3][20][22]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牌照资源**:拥有 65 张全球支付牌照,覆盖多地核心市场;旗下香港子公司 DFX 持有香港 VATV 牌照,具有稀缺性[2][15][17] - **合资业务**:与美国运通合资的杭州联通公司从事银行卡清算业务,持有第二号牌照,业务规模逐步扩大,目前亏损但未来负面影响将减弱[16][23] - **稳定币业务增量**:可通过发币、生态合作和业务协同在跨境支付领域受益,支撑稳定币流通、拓展市场份额和提供一体化服务[18][21]
海通国际:上调新大陆目标价至39.0元,给予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7-13 22:33
核心观点 - 公司设立跨境支付子公司NovaPay并取得美国MSB牌照,为跨境支付业务奠定基础 [1][2] - 分析师上调公司目标价至39元(+7%),维持"优于大市"评级,2025-2027年EPS预测值上调至1.30/1.52/1.86元 [2] - 人民币国际化及中国企业出海推动跨境支付市场需求增长 [3] 业务进展 - NovaPay US Inc将主营跨境支付业务,MSB牌照覆盖货币兑换、汇款、数字货币交易等场景 [2] - MSB牌照由美国FinCEN审批,是国际汇款、外汇兑换、数字货币交易等业务在美国合规运营的前提 [2] 行业趋势 - 人民币国际化推动第三方支付全球产业机会,金砖会议提出推进成员国本币结算及支付系统建设 [3] - 中国企业出海加速带动海外本土化支付结算及跨境支付需求增长 [3] 财务预测 - 2025-2027年净利润预测中值分别为13.04亿/15.21亿/17.92亿元(机构预测范围12.22-16.13亿/14.44-19.28亿/16.71-20.53亿) [5] - 90天内8家机构均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区间23.80-36.45元,均价30.68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