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三方支付
icon
搜索文档
增资潮持续!从抢规模到重资本,支付业的生存逻辑变了
北京商报· 2025-10-22 21:17
2025年的第三方支付行业,正在持续一场"资本竞赛"的深刻改写。 一边是财付通、抖音支付、网银在线等头部机构动辄数亿甚至几十亿元的增资手笔,注册资本纪录不断 被刷新;另一边是福建一卡通、广东粤通宝等中小机构因业务承压、资本不足黯然退场,支付牌照注销 数量累计达到107张。 业内人士认为,在《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深化的背景下,资本实 力已成为支付机构的"生存通行证",行业马太效应持续加剧,新的竞争格局也正在加速成型。 王蓬博进一步称,资本金规模直接关联到支付机构的业务上限、备付金存管成本以及客户信任度,增资 既可提升其抗风险能力,也为未来可能的牌照续展、业务拓展打下基础。而引入专业背景更强的风控与 管理人才,则反映出其从粗放运营转向精细化风控和合规驱动的经营理念,有助于提升整体展业效率与 监管沟通能力。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表示,今年来,支付新规及其细则仍对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根据新规相关 内容,多家支付机构纷纷开启增资举动,能够在强化公司治理的同时,更好地满足监管要求。增资行动 属于响应监管精神、深化落实合规工作的体现,同时也能够提升其资本金实力,从而为后续进一步巩固 支付 ...
拉卡拉(300773.SZ)发布前三季度业绩,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下降33.9%
智通财经网· 2025-10-22 20:41
公司财务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0.68亿元,同比下降7.32% [1] - 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39亿元,同比下降33.9% [1] - 公司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为2.41亿元,同比下降53.32% [1] - 公司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44元 [1]
拉卡拉: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加17.46%
新浪财经· 2025-10-22 18:46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18亿元,同比增长0.72% [1]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亿元,同比增长17.46% [1] - 第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14元 [1]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0.68亿元,同比下降7.32% [1] - 前三季度累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9亿元,同比下降33.90% [1] - 前三季度累计基本每股收益为0.44元 [1]
翠微股份10月20日获融资买入708.20万元,融资余额2.32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09:34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0日公司股价上涨1.27%,成交额为1.12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708.20万元,融资偿还727.53万元,融资净卖出19.33万元 [1] - 截至10月20日,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33亿元,其中融资余额2.32亿元,占流通市值的2.99% [1] 融资融券情况 - 当前融资余额超过近一年70%分位水平,处于较高位 [1] - 融券方面,10月20日无融券卖出与偿还,融券余量1.53万股,余额18.25万元 [1] - 融券余额低于近一年10%分位水平,处于低位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北京翠微大厦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33号 [1] - 公司成立于2003年1月23日,于2012年5月3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涉及百货零售业务和第三方支付服务 [1]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 - 银行卡收单服务是最大收入来源,占比64.75% [1] - 百货业态收入占比18.68%,超市业态占比7.44% [1] - 租赁业务、其他服务、物业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5.40%、3.32%、0.40% [1]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11.22万户,较上期大幅增加99.29% [2] - 人均流通股为5815股,较上期减少49.82%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20亿元,同比减少4.12%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为-2.03亿元,亏损额同比收窄14.94% [2]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6.25亿元 [3] - 近三年公司累计派现额为0.00元 [3] 机构持仓变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新进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761.02万股 [3] - 华宝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159851)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323.80万股,较上期增加15.27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近10万条投诉!营收净利“双杀”叠加减持潮,拉卡拉急赴港上市破局
深圳商报· 2025-10-19 12:24
上市申请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10月17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独家保荐人为中信建投国际 [1] - 公司是亚洲领先的数字支付和数字商业解决方案提供商 [3] - 2024年中国数字支付市场总支付额约为331.7万亿元,其中独立数字支付服务提供者占45.7万亿元 [3] - 2024年公司总支付额超过4.0万亿元,在独立数字支付服务提供者中市场份额为9.4%,排名第一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3.61亿元、59.28亿元、57.54亿元,期内利润分别为-14.38亿元、4.57亿元、3.51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6.47亿元,同比下降11.1%,净利润为2.29亿元,同比下降45.3% [4] - 2025年上半年支付交易总金额同比下降9.2% [4] - 2025年上半年收入构成:数字支付服务收入23.63亿元(占营收89%),数字商业解决方案收入1.31亿元(占营收4.9%),其他收入1.53亿元(占营收5.8%) [4]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2.8%、28.1%、29.9%、24.8% [5] 流动性状况与资本变动 - 截至2022年、2024年12月31日及2025年6月30日,公司录得流动负债净额分别为5.13亿元、6330万元及4.33亿元 [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93亿元 [6] - 人民银行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78808.25万元减至77666.4942万元,主要股东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从23.54%增至23.88% [6] 股东减持情况 - 原第三大股东孙浩然已完成减持计划,不再持有公司股份,合计减持超1927万股 [9] - 联想控股减持公司股份超2364万股,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9] 合规问题与客户投诉 - 公司江苏分公司因违反收单业务管理规定,被没收违法所得61423.7元,罚款25万元 [10] - 2024年8月,公司成都分公司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且未能提供真实、完整的检查资料,被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69.31万元,罚款319.92万元 [11] - 2024年9月,公司宁夏分公司因违反特约商户实名制管理规定、违反收单交易资金结算管理规定,被罚款10万元 [12] - 2024年9月,公司因未落实真实、完整、可追溯和全流程一致性的要求等违法行为,被警告并罚款406万元 [12] -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以“拉卡拉”为关键词的投诉量累计为96886条,涉及POS机网络费乱扣、不退押金等问题 [12][13]
营收净利“双杀”叠加减持潮,拉卡拉急赴港上市破局
深圳商报· 2025-10-18 22:45
上市申请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10月17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独家保荐人为中信建投国际 [1] - 公司是亚洲领先的数字支付和数字商业解决方案提供商 [3] - 2024年中国数字支付市场总支付额为331.7万亿元,其中独立数字支付服务提供者占45.7万亿元 [3] - 2024年公司总支付额超过4.0万亿元,在独立数字支付服务提供者中市场份额为9.4%,排名第一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53.61亿元、59.28亿元、57.54亿元,期内利润分别为-14.38亿元、4.57亿元、3.51亿元 [4]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6.47亿元,同比下降11.1%,净利润为2.29亿元,同比下降45.3% [5] - 2025年上半年,数字支付服务收入为23.63亿元,占总营收的89% [5] -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2.8%、28.1%、29.9%及24.8% [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93亿元 [7] 股东结构与资本变动 - 公司近期获准将注册资本由78808.25万元减至77666.4942万元 [8] - 主要股东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从23.54%增至23.88% [8] - 原第三大股东孙浩然已完成减持计划,不再持有公司股份,合计减持超1927万股 [9] - 联想控股于9月30日减持公司股份超2364万股,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9] 流动性状况 - 截至2022年、2024年12月31日及2025年6月30日,公司录得流动负债净额分别为5.13亿元、6330万元及4.33亿元 [7] 合规与运营风险 - 公司江苏分公司近期因违反收单业务管理规定,被没收违法所得61423.7元,罚款25万元 [10] - 2024年8月,公司成都分公司因违反清算管理规定等被警告,没收违法所得69.31万元,罚款319.92万元 [11] - 2024年9月,公司宁夏分公司因违反特约商户实名制管理等规定被罚款10万元 [11] - 2024年9月,公司因未落实商户实名制要求等违法行为被警告并罚款406万元 [11] -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以“拉卡拉”为关键词的投诉累计超10万条 [11]
年内11张支付牌照下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11:52
支付行业监管与市场出清 - 央行年内注销第11张支付牌照 福建一卡通支付有限责任公司的支付牌照于9月29日注销[1] - 支付行业牌照总量从271张减少至164张 合计已注销107张牌照 市场退出机制形成[4] - 注销牌照中预付卡类型占绝大多数 因跟不上市场发展步伐及自身合规问题被淘汰[5] 支付机构经营与整合趋势 - 支付行业马太效应加剧 两三家巨头占据绝大多数市场份额 排名十位之后的机构生存空间有限[5] - 支付机构盈利困难或违规行为严重 部分机构通过增资扩股、调整股东结构以满足监管要求[5] - 支付是商业数字化的入口和基础工具 行业利润仍然很高 巨头与收单机构是产业链上下游关系[5] 监管处罚力度与重点 - 监管对支付机构开出千万级巨额罚单 例如北京雅酷时空等四家公司领受千万级罚单[7] - 今年以来监管已披露至少74张罚单 机构及相关责任人被罚没金额总计1.9亿元[8] - “双罚制”成为常态 对机构和相关责任人同时处罚 责任人罚款上限可达50万元甚至终身禁业[7] - 处罚重点集中在反洗钱、账户管理、商户真实性及合规性等老问题[8][9]
楼盘烂尾超20年,广州法院“智融”平台引入5亿重整资金
南方都市报· 2025-10-16 17:44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企业重整工作总体成效 - 累计拯救困境企业47家,引入重整资金131亿余元,化解债务752亿余元,盘活资产254亿余元 [1] - 推动十个楼盘复工复建,累计盘活土地面积277万余平方米 [5] - 在全国率先探索“小微企业快速重整程序”,48家中小微企业重整成功,守护住1849项新质生产力,3051名职工保住就业岗位 [7] 数字支付行业上市公司重整案例 - 某数字支付行业上市公司因主营业务成本上涨及信息披露违规深陷债务泥潭,核心股权被冻结,主营业务牌照续展岌岌可危 [2] - 该公司核心控股子公司持有中国人民银行核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及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备案许可,是广州唯一拥有全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具备重整价值 [2] - 案件创新“行政预诊断+司法预重整”府院协作机制,并对350万元以下债权实行全额现金清偿,创造上市公司分段清偿最高纪录 [3] - 通过重整成功注入8.25亿资金,化解逾40亿债务危机,维护了7万余名中小股东利益,成为上市公司重整新规印发以来首个重整成功的A股上市公司 [3] 房地产行业烂尾楼项目重整案例 - 某地产公司因经营不善、股东纠纷,导致占地26万平方米的山庄项目自2004年停工,烂尾超20年 [4] - 法院通过破产重整“智融”平台引进投资人,采用“阶梯投资”模式分阶段履行投资义务,降低履约风险 [4] - 成功引入重整资金5亿元,全额清偿各类优先债权,普通债权清偿率较破产清算提高,并推动项目复工复建,盘活土地面积26万平方米 [4] 环保行业小微企业重整案例 - 某环保小微企业曾致力于垃圾分类回收项目,因资不抵债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若清算普通债权清偿率预计仅为百分之十几 [6] - 法院经审查认为该企业社会价值显著,债权债务关系清晰,具备重整价值,故由破产清算程序转为重整程序 [6] - 管理人采用“假马竞标”模式公开招募投资人,重整计划草案获债权人会议高票通过,各类债权清偿比例均达到100%,企业主体和环保项目得以保留 [6]
严严严!年内支付机构已被罚1.9亿元,反洗钱监管还将加码
北京商报· 2025-10-15 20:32
行业监管态势 - 2025年以来第三方支付行业严监管态势持续深化,罚单高频落地成为行业常态 [1] - 截至10月15日,人民银行已披露至少74张罚单,罚没金额总计1.9亿元,被罚机构数量较上年同期增多但总金额有所减少 [1][3] - "双罚"(即对机构和相关责任人同时处罚)已成为常态,罚款上限可达50万元,情节严重的可禁止终身担任支付机构高管 [4] 罚单特点分析 - 罚单数量增多但总金额下降,反映监管正从重罚转向高频纠偏,覆盖面更广、穿透更深 [4] - 千万级巨额罚单仍然存在,涉及北京雅酷时空、汇聚支付、中通支付、汇元银通等机构 [3] - 部分机构沦为罚单"常客",包括快钱支付、乐刷支付、银盛支付、北京海科融通等,年内已被罚两次甚至更多 [3] 违规事由分析 - 传统违规领域仍占主导,包括反洗钱义务履行不到位(如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报送大额或可疑交易报告)和商户管理不力(如特约商户资质审核不严、真实性核查缺失) [5][6] - 新兴风险领域逐步凸显,包括网络安全事件未按规定报告、支付账户管理违规、清算管理不规范、备付金管理违规等问题 [7] - 账户问题关注度高,核心集中在账户实名制执行不到位、商户资质审核不严、反洗钱监测机制失灵以及清算管理不规范等环节 [7] 监管趋势预测 - 未来监管重点将集中在账户与清算管理合规性,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可追溯性 [8] - 反洗钱监管将进入更严格阶段,跨境支付业务涉及外汇管理、资金流动监控等环节监管也将更加严格 [8] - 监管将持续深化分类分级管理,对高风险领域加强事中事后管控,并可能出台更细化的数据安全与跨境传输合规要求 [10] 机构应对策略 - 支付公司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防控",通过强化事前预防(如升级商户准入审核标准)、优化事中监控(如提升智能风控系统灵敏度)、完善事后复盘(如建立月度合规自查机制)三方面规避风险 [9] - 支付机构必须认清合规即竞争力的新趋势,建立以安全、透明和可持续为基础的运营模式,加大合规科技投入实现自动化报送与实时风险预警 [9] - 支付机构需要不断完善合规制度,加强对当前合规形势的研判,汲取同业机构经验教训,强化商户与各业务流程的日常巡检,确保制度有效落地执行 [10]
拉卡拉回购注销部分股份减少资本金获批 以实际行动提升投资者回报
全景网· 2025-10-14 17:30
公司资本变动与股东回报 - 中国人民银行同意拉卡拉注册资本由7.88亿元减至7.77亿元,预计将注销相应股票1141.75万股 [1] - 公司通过两次股份回购共使用约6.58亿元自有资金回购2335.5万股并注销,占注销前总股本的2.92% [1] - 自2019年上市以来公司累计现金分红约24.58亿元,展示了良好的盈利能力和以股东回报为导向的政策 [2] 近期财务与运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6.5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3亿元 [2] - 上半年跨境支付交易金额和客户数量分别同比增长73.5%和70.4% [2] - 外卡支付交易金额和客户数量分别同比增长210%和72% [2] 业务战略与市场布局 - 公司重点聚焦餐饮、零售两大领域,通过战略投资天财商龙并推出"青橙云"平台,深耕支付+SaaS深度服务 [3] - 在零售领域,公司SaaS产品服务了超10万家商户,优质客户数量大幅增长 [3] - 公司战略以AI与数字化为核心驱动,未来将围绕数字支付、产业数字化、国际化发展加大布局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