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加工
搜索文档
海南自贸港一线调查:冲刺封关运作进行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13:46
制度体系建设 - 海南自贸港“4321”制度体系初步建成,涵盖四类要素便利流动、三大领域加快开放、税收优惠加大及法治保障完善 [2] - 5年来海南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14.6%,累计突破千亿元,经济外向度提高至35% [2] - 全岛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效应凸显,内销货值增长3倍,可免签入境国家扩大至85个 [2] 重点园区与产业集群 - 重点园区以不到全省2%的土地贡献了全省30%的投资、50%的税收、70%的进出口和90%的外资利用 [4] - 海口国家高新区2024年工业总产值达514.7亿元,营业总收入751.3亿元,2025年1-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14%,税收预计增32.86% [4] - 海口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2024年产值完成214.1亿元,占海口医药产值82.9%、海南医药产值79.9% [4]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 东湖高新海口生物城已注册企业155家,签约落地企业31家,包括世界500强背景1家、外资企业3家及高新技术企业5家 [5] - 生物医药企业享受进口原辅料及设备零关税、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企业所得税减按15%等政策 [5] - 支持“乐城研用+海口生产”模式,对通过真实世界数据研究引进并在海南生产的国际药品、医疗器械分别给予500万元、200万元奖励 [5] 数字经济与种业创新 - 海南生态软件园年营收从十亿元水平增长至超过2000亿元,累计入驻企业超过1.5万家,包括腾讯、百度等头部企业 [6] - 崖州湾科技城引进20余家国家种业阵型企业和百余家生态圈企业,推出耐盐碱水稻新品种如“金丝优98香”亩产达327.2公斤 [7] - 科技城吸引5位种业领域院士全职入驻,累计引进1300余名高层次人才,2024年南繁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合同成交额达2.7亿元 [8] 金融便利化措施 - 海南自贸港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EF账户)自2024年5月上线以来完成跨境资金结算超1700亿元,覆盖全球61个国家和地区 [11] - EF账户实现跨境结算线上“无感一站式”办理,业务处理时间从1-2个工作日缩短至2-3小时 [11] -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为企业减免关税,例如澳斯卡粮油累计享受关税减免约3亿元 [16] 政策实效与产业拓展 - 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已覆盖122家企业,内销货值约100.3亿元,免税约8.4亿元,行业从粮油拓展至医药、珠宝、石化等 [17] - 儋州洋浦片区内销货值达95.27亿元,免关税额7.37亿元,占全省免关税总额的八成以上 [17] - 澳斯卡粮油年产值从落户后攀升至2024年的59.5亿元,并成功出口印度实现国际市场突破 [15][17]
海南自贸港一线调查:冲刺封关运作进行时丨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7 13:29
从走访调研情况来看,海南自贸港"4321"制度体系已初步建成,经济外向度显著提升。 其中,"4"指人流、物流、资金流和数据流四类要素进出更为便利;"3"指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三 大领域加快开放;"2"指企业和个人税收优惠力度持续加大;"1"指以海南自贸港法这一专门法律为基础 的法治保障不断完善。 在经济外向度方面,5年来,海南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长14.6%,累计突破千亿元;货物贸易、服务贸 易持续增长,经济外向度提高至35%。全岛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效应凸显,内销货值增长3倍。可 免签入境海南国家扩大至85个,同境外39个自贸区(港)建立伙伴关系。 一条条落在实处的优惠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企业来到海南落户;一个个产业集群的发展,给海南注入 了更多新动能;一系列制度创新,为自贸港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站在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的"底座"之上,海南自贸港建设已成型起势,续写中国开放的新篇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见习记者张旭 报道 面朝烟波浩瀚南海、背靠中国广袤腹地,海南自古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黄金枢纽。如今,海南迎来了新 一轮的机遇期。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2025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将迎 ...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0项产品入选“陕西好粮油”产品名单
陕西日报· 2025-10-17 07:07
陕西天山西瑞面粉有限公司西瑞牌家庭专用粉、西安航城面粉有限公司航兴牌超级精粉、陕西陕富 面业有限责任公司陕富牌高级雪花粉等10家企业的10项产品入选2024年度"陕西好粮油"产品名单。 据了解,为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建设,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粮油产品的消费需求,今年,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组织开展了2024年度"陕西 好粮油"产品遴选工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这些企业进一步擦亮"陕西好粮 油"金字招牌,发挥行业示范效应,为全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记者:吴莎莎 见习记 者:柯雁清) 10月15日,在全省2025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上,省粮食行业协会为入选2024年 度"陕西好粮油"产品名单的10家企业授牌。 ...
以“含绿量”提升“含金量” 中国人民银行沭阳营业管理部引导绿色金融资源精准滴灌“花木之乡”沃土
金融时报· 2025-10-16 11:31
战略引领与体系建设 - 中国人民银行沭阳营业管理部通过建立健全绿色普惠金融管理制度、完善激励机制以及统筹绩效考核指标,形成了全方位的绿色金融管理体系[2] - 该管理部推动普惠领域“标绿”“识绿”工作,对绿色项目实施“绿色六专”服务,并探索建立差异化信贷机制以实现信贷流程绿色化[2] - 通过搭建政银保企合作平台,举办对接沙龙等活动5场,为绿色家居、绿色纺织、绿色花木等领域38家企业促成授信达12亿元[5] 信贷支持与产品创新 - 指导沭阳农商银行投放花木贷28.12亿元,并建立花木特色网格、全客群信息档案及专业服务队伍以渗透花木经济神经末梢[3] - 创新推出花木惠农贷、花木助商贷、花木兴业贷、花木月季贷、花木创业贷等专属贷款产品,并在全国发放首笔花木生态价值贷500万元[3] - 为江苏康之源粮油有限公司授信1900万元,带动5.5万亩水稻种植,助力稻米等特色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4] 重点产业与区域发展 - 沭阳县花木产业规模显著,拥有花木种植面积60万亩、品种3000余种、花木电商5万余家、从业人员约30万人,年实现花木销售额300多亿元[3] - 全县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75万亩以上,中国人民银行沭阳营业管理部聚焦“3+3+X”制造业产业体系和15条重点产业链提供金融支持[4] - 打造江苏银行沭阳支行、沭阳农商银行新河支行为绿色支行,两家绿色支行绿色贷款同比增速均在45%以上[5] 绿色项目与基建支持 - 指导农行沭阳支行加强人居环境整治项目信贷支持,促进“乡村人居环境贷”落地见效,改善农民住房条件5.95万户[6] - 引导建行沭阳支行打造“绿色信贷+绿色建筑”模式,为政府“金汤丽居”小区绿色建筑改造项目发放绿色贷款1.89亿元[6]
“中外媒体海南行”首日活动走进飞机维修基地等点位
海南日报· 2025-10-16 10:31
活动概况 - 中外媒体海南行活动于10月15日在海口启动,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海南省新闻办公室共同主办 [2] - 来自20余家中外媒体的记者组成采访团,探访了飞机维修产业基地、儋州洋浦经济开发区展示馆和澳斯卡国际粮油智慧工厂 [2] 飞机维修行业 - 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业务繁忙,依托自贸港航权开放、保税航油、零关税等政策实现跨越式发展 [3] - 2022年至2024年间,基地的机体保税维修业务增长超6倍,境外客户数量增长3倍 [3] - 截至今年9月底,海航技术旗下大新华飞维已累计完成2400架飞机的维修工作 [3] - 今年上半年境外飞机维修量已超去年全年总量,多家境外航司成为回头客 [3] 洋浦经济开发区发展 - 儋州洋浦经济开发区自2020年6月1日以来取得系列突破,包括首艘中国洋浦港船籍港船舶、首单船舶出口退税等 [4] - 展示馆陈列的实物如船模、享受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的粮油和玉石产品,展示了区域产业新貌 [4] 粮油加工行业 - 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智慧工厂采用高度自动化的无人生产线 [5] - 该公司是洋浦重点招商项目,也是全国首单享受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的试点企业 [6] - 公司凭借智慧工厂的科技优势与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快速发展 [6] 产业协同发展 - 活动路线展示了海南在自贸港政策驱动下,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强劲势头 [6] - 从飞机维修、城市规划到智能制造,勾勒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多维图景 [6]
海南自贸港从政策高地迈向产业高地
海南日报· 2025-10-16 10:31
文章核心观点 - 海南自贸港正利用其独特的政策、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承接和发展特色产业,从政策高地迈向产业高地 [2] - 通过加工增值免关税等政策红利激活企业发展新动能,推动产业要素优化配置 [4][5] - 依托制度创新和平台优势,重点打造海上风电、商业航天、数字经济等多个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6][10][11] 政策红利与企业发展 - 海南维力医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加工增值扩区试点,累计完成加工增值内销产品211票,使用进口乳胶原料901吨,累计内销享惠销售额约7700万元 [3] - 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充分享受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年产值攀升至59.5亿元,2025年预计产值达80亿元,今年加工增值享惠货值已达27.41亿元 [4] - 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构建了“海南精深加工+全国市场”的价值闭环,推动区域产业链升级 [4] 重点产业发展现状 - 现代生物医药产业成效显著:520余种国际创新药械“中国首用”,41种纳入真研试点、21种获批上市,三类和二类医疗器械获批速度位居全国第一 [8] - 高端食品加工产业“十四五”以来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20.5%,形成椰子、水产饲料等百亿产业集群,50多家知名企业相继落地 [9] - 装备制造业近五年持续正增长,2021-2024年连续四年规上装备企业产值增长超15%,今年上半年产值同比增长23.4%,增加值同比增长72.4% [9] 产业集群建设与项目引进 - 海上风电产业集群总投资超300亿元,儋州洋浦、东方等地形成集群,实现10兆瓦风机“海南造、海南用” [6] - 文昌国际航天城“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三链架构初步形成,2025年谋划实施近70个项目,引进一批头部企业 [10]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2024年同比增长14.2%,正积极打造创新高地,加速布局算力产业和数据要素市场 [11] 产业活动与对接机制 - 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将构建“1+4+N”体系,确保合作意向高效落地 [8] - 活动围绕现代生物医药、高端食品加工、高端装备制造、商业航天、数字经济等海南重点产业开展深度对接 [2]
江苏省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8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5年第6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10-15 16:23
抽检概况 - 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于2025年完成食品抽检任务共计288批次,覆盖饼干、餐饮食品、饮料、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等18大类食品 [3] - 抽检结果显示有8批次食用农产品样品不合格,不合格率为2.78% [3] - 针对不合格食品,监管部门已责成相关县区市市场监管部门开展处置工作,包括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及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3] 不合格产品详情 - 黄鳝样品检出恩诺沙星含量为2.96×10³ µg/kg,远超≤100 µg/kg的标准限值 [3] - 两批次鲜百合样品镉含量超标,检测结果分别为0.265 mg/kg和0.217 mg/kg,超过≤0.05 mg/kg的标准 [3] - 三批次生姜样品存在农药残留问题,其中噻虫胺含量为0.30 mg/kg和0.40 mg/kg(标准≤0.2 mg/kg),毒死蜱含量为0.061 mg/kg(标准≤0.02 mg/kg) [3] - 牛蛙样品检出呋喃西林代谢物1.26 µg/kg,按规定不得检出 [3] - 花生米样品酸价超标,检测结果为4.9 mg/g,高于≤3 mg/g的标准限值 [3] 合格产品与企业信息 - 抽检合格的食品品类广泛,包括粮食加工品、食用油、调味品、乳制品、酒类等,涉及多家知名生产企业 [4][5][6][7][8][9][10][11][12] - 合格产品生产企业包括五得利集团兴化面粉有限公司、中粮东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益海嘉里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江苏苏盐井神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食品企业 [4][5][6][7][8][9][10][11][12] - 抽检样品来源覆盖超市、酒店、学校、养老院等多种消费场所,体现了监管的全面性 [4][5][6][7][8][9][10][11][12]
京粮控股涨2.05%,成交额4150.23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06.83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14 11:14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14日盘中股价上涨2.05%至6.46元/股,成交额4150.23万元,换手率1.03%,总市值46.9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06.83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42.76万元,大单净流出249.6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5.18%,近5个交易日上涨5.73%,但近20日和近60日分别下跌3.73%和3.58% [1] - 今年以来公司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4月18日,当日龙虎榜净卖出3619.99万元,买入总额2907.58万元(占比6.34%),卖出总额6527.57万元(占比14.23%)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油脂油料加工、油脂油料贸易及食品加工,油脂业务收入占比91.34%,食品业务占比8.45%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农林牧渔-农产品加工-粮油加工,概念板块包括新零售、调味品、转基因、网红经济、人造肉等 [2] - 截至9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5.03万户,较上期减少1.18%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08亿元,同比减少24.26%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795.02万元,同比减少25.39% [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6469.86万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004685)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210万股,较上期增加23.29万股 [3]
福建泉州口岸首次出口大豆油
中国新闻网· 2025-10-10 21:02
福建泉州口岸首次出口大豆油 中新网泉州10月10日电 (黄文兴)10日,装载着6000吨大豆油的新加坡籍"美赞"轮从泉州肖厝港物流码头 缓缓驶离,出口至印度。这是泉州口岸首次出口大豆油,标志着泉州大豆油出口实现"零突破",为区域 粮油产业外贸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10日,装载着6000吨大豆油的新加坡籍"美赞"轮从泉州肖厝港物流码头缓缓驶离。 (肖厝边检站供图) 据悉,此次出口的大豆油源自泉州福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该公司现有大豆压榨厂、毛油精炼厂、小包 装车间、大米车间及棕榈油分提车间,年产粮油200多万吨,是福建省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为确保首次出口通关顺畅,肖厝边检站提前介入,通过警企联络员机制主动对接企业与船舶代理,及时 掌握船舶动态,量身定制"一船一策"通关方案,落实"网上报检""预约办理"、24小时通关等服务举措, 实现"靠港即作业、完货即离港",最大限度减少船舶滞港时间,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万可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 ...
“粮食安全看山东”之新泰:推动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发展网· 2025-10-10 13:04
行业概况与规模 - 全市现有粮油企业24家 包括6家小麦加工企业产值1.76亿元和8家饲料转化企业产值17.03亿元 [1] - 拥有10余家规模煎饼加工企业及1000余家煎饼个体工商户 年产量达17万吨 产值达2.4亿元 带动当地就业1万余人 [1] - 煎饼产业连续2年成为新泰市特色产业发展重点项目 [3] 企业发展与品牌建设 - 泰安铁鏊子健康食品有限公司 新泰市粮坊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发展迅速 效益凸显 [1] - 新泰市良食食品有限公司和新泰市粮坊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入选2024年"齐鲁好粮油"企业 [2] - 新汶源丰食品厂 铁鏊子 华兴等企业在近几年中发展成为本地龙头企业 [2] 设施升级与技术改造 - 全市4家面粉加工企业配备机械抓手 新禹面业 华兴面业 盛源面业实行智能升级改造 逐步实现机械化换人 智能化减人 信息化无人目标 [2] - 新泰市华兴面粉有限责任公司实施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并创建研发中心 [2] - 新泰市粮坊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先进生产工艺 使即食方便粥 黑玉米 蜜薯等产品能长期保存180天 [2] 产品创新与市场拓展 - 良食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特色软煎饼味道独特 源丰食品厂生产的面包煎饼广受好评 [2] - 组织铁鏊子 德良食 粮坊 源丰等企业参加"齐鲁粮油"系列活动和各地粮交会 宣介会 延伸产销链条 [2] - 2025年1月成功举办山东煎饼香飘万家暨"齐鲁粮油"贺年会走进新泰活动 扩大"新泰煎饼"知名度和影响力 [3] 未来发展战略 - 以楼德煎饼产业园为核心 以山东良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和山东省泰安市铁鏊子健康食品有限公司为双翼 推动煎饼产业规模化发展和升级 [3] - 突出扶持重点 支持龙头企业做优做强 抓好粮油品牌战略建设 [3] - 培育区域特色 加速粮食生产基地建设 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建设 [3] - 依靠科技进步 增强粮食企业发展后劲 加大加工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力度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