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照明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马来西亚央行可能在7月维持利率不变
快讯· 2025-07-03 13:33
马来西亚央行利率政策预期 - 马来西亚央行可能在7月维持基准利率在3%不变 [1] - 近期宏观经济数据疲软但未对整体经济产生"非常关键"的影响 [1] - 若7月降息将被视为"保险"举措而非必要行动 [1] - 预计2024年晚些时候可能降息25个基点 时间窗口在9月或11月政策会议 [1]
金十VIP盯盘神器·积存金可实时查看积存金报价的黄金最新支撑阻力参考位。当前最新的指标共振点汇总图(4小时)显示,最强支撑位参考773.2-774.28元,此区域汇聚了超十种指标关键水平,再往下也存在密集支撑水平,有望限制日内大幅修正空间。更多积存金价格参考可以点击金十VIP页面-盯盘神器,选择“积存金”分类即可实时查看。注:本报价为国际金价换算参考的虚拟报价,不代表实际买卖成交数据,仅供参考。
快讯· 2025-07-03 13:29
积存金价格支撑位分析 - 当前积存金最强支撑位参考区间为773.2-774.28元 该区域汇聚超十种指标关键水平形成多重技术支撑 [1] - 支撑区下方存在密集支撑水平 可能限制日内价格大幅修正空间 [1] - 4小时级别指标共振点汇总图显示支撑位被多重强化 短期大跌概率较低 [1] 盯盘神器功能说明 - 金十VIP盯盘神器提供积存金实时报价及支撑阻力参考位 需通过VIP页面选择"积存金"分类查看 [1] - 报价为国际金价换算的虚拟参考数据 非实际成交数据 [1]
为什么要将充电宝纳入CCC认证监管?市场监管总局解答
快讯· 2025-07-03 13:28
中国民航局充电宝CCC认证新规 政策核心内容 - 自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的充电宝及电芯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用于经营活动[1] - 民航局自2024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CCC认证、标识不清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1] CCC认证监管背景 - CCC认证是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旨在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国家安全及环境[1] - 充电宝因火灾事故频发被纳入监管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3月公告要求锂离子电池(电芯)同步纳入认证[1] 技术标准与执行要求 - 认证依据GB 4943.1—2022和GB 31241—2022两项国标测试充放电温度控制、高温短路、跌落挤压等安全指标[2] - 对生产企业实施质量能力与产品一致性检查确保持续符合标准[2] 行业影响 - 新规将加速充电宝行业整合淘汰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中小厂商[1][2] - 头部企业需升级生产体系以满足CCC认证的强制性技术要求[2]
岸迈生物递表港交所:核心管线均处早期 盈利模式未稳累亏超20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7-03 13:28
公司概况 - 岸迈生物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专注于开发治疗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T细胞衔接器的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 [1] - 公司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计划根据上市规则第18A章在香港主板上市,中信证券和招银国际担任联合保荐人 [1] - 公司通过对外授权合作(BD)获得显著成果,自2023年底起达成多项合作,总交易价值超过21亿美元 [1] 产品管线 - 公司拥有8项管线资产,包括3款临床阶段候选药物和5款临床前候选药物 [2] - 核心产品EMB-01(靶向EGFR/cMET)研发进度最快,已进入II期临床,用于治疗胃肠道癌(结直肠癌、肝细胞癌、胃癌、胆管癌) [2][3] - EMB-01单药治疗结直肠癌的Ib/II期试验显示,29例患者ORR为24.1%,DCR为82.8% [4] - 其他临床阶段产品包括EMB-06(靶向BCMA/CD3)和EMB-07(靶向ROR1/CD3) [2] 研发进展 - EMB-01单药治疗结直肠癌的II期临床试验预计2025年下半年启动 [3] - EMB-07预计2026年初完成I期研究,2029年下半年提交IND [3] - EM1032预计2026年上半年提交IND [3] - EM1034预计2026年提交IND [3] 财务数据 - 2023年无营收,亏损5.95亿元人民币 [6] - 2024年实现收入4.59亿元人民币,利润4768.7万元人民币,主要来自授权合作的首付款 [6][7] - 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亏损23.55亿元人民币 [6] - 负债净额23.44亿元人民币,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金额达27.47亿元人民币 [7] 融资情况 - 2015-2020年完成5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国投创新、招银国际金融、未来资产证券等 [7] - 2022年发行1200万美元可换股票据,年利率8%,后转换为C轮优先股 [8] - 最后一次融资后估值达4.92亿美元 [8] - A轮、B轮、C轮优先股融资协议包含赎回条款,若IPO失败可能触发赎回 [8][9] 行业地位 - 公司在T细胞衔接器领域的全球对外授权合作潜在总交易价值排名全球第二 [6] - 已与Almirall、Vignette Bio(后被Candid收购)、Juri等达成授权合作 [6]
直飞达卡、宿务 芜宣机场国际货运航线单日双“上新”
中国民航网· 2025-07-03 13:26
航线开通情况 - 中州航空执飞的波音737-800货机于7月1日开通"芜湖—达卡"和"芜湖—宿务"两条国际货运航线,计划每周执行5班达卡、5班宿务 [1] - 这是芜宣机场本年度第二次在同一天连续新开两条国际货运航线 [1] - 两条新航线是芜宣机场开通的第6条和第7条全货机国际货运航线 [3] 航线网络覆盖 - 目前芜宣机场国际货运航线共覆盖东南亚、东亚、南亚5国 [3] - 自2024年6月28日以来,机场累计完成国际货邮吞吐量约6500吨,进出口货值约16.8亿元 [3] 经济带动作用 - 新航线为芜湖与东南亚地区的国际贸易搭建高效、稳定、便捷的空中通道 [3] - 为芜湖乃至安徽及周边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3] - 将助力拓展国际经贸合作,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引擎,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3] 未来发展计划 - 芜宣机场将围绕"专业性航空货运枢纽"定位,优化拓展货运航线网络 [4] - 完善机场货运基础设施及交通体系,拓展多式联运、空空中转等运输产品 [4] - 积极对接芜湖及安徽周边区域企业,服务奇瑞、大陆汽车、纬湃电子、美的等龙头企业 [4] - 保障新能源、电子信息、高端服装等产业的供应链条 [4] - 构建服务全国、通达世界的航空物流网络体系,支撑安徽和长三角区域融入"双循环"格局 [4]
济南机场携手航旅单位开展航旅融合推广活动
中国民航网· 2025-07-03 13:26
航旅融合推广活动 - 济南机场携手多家航旅单位在航站楼内举办为期一周的航旅融合推广活动,聚焦学子与家庭旅客群体,推动民航产业与文旅资源深度融合[1] - 活动为旅客带来别具一格的出行体验,收获广泛赞誉[1] 航旅福利与产品 - 南方航空推出专属学生套餐与亲子特惠票,满足不同群体出行需求[3] - 海南航空提供"海天无限"中转联程服务、超值经济舱及师生专属优惠产品[3] - 深圳航空推出"全家出行轻松省,畅享亲情福利多"家庭出行计划,以实惠价格和贴心服务深受家庭旅客喜爱[3] 线上线下联动营销 - 旅客通过关注济南机场及各航旅单位微信公众号、小红书、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将线下体验延伸至线上传播,提升活动影响力与品牌关注度[5] 航线与文旅推广 - 济南机场以西南、西北、东北等地区为划分维度,重点推介暑期从济南出发的特色航线[5] - 联动推介济南特色景区包括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九如山、明水古城、灵岩寺和济南方特,吸引更多旅客选择济南作为出行目的地[5] 战略合作与发展方向 - 济南机场将持续深化与各航旅单位战略合作,在服务品质上精雕细琢,围绕旅客需求创新推出更多特色服务产品[6] - 积极开拓新航班航线,打造便捷、舒适、个性化的出行体验,探索"航空+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6]
数字货币概念股午后震荡拉升,京北方、金一文化涨停
快讯· 2025-07-03 13:25
数字货币概念股表现 - 数字货币概念股午后震荡拉升 [1] - 京北方(002987)涨停 [1] - 金一文化(002721)涨停 [1] - 恒宝股份(002104)跟涨 [1] - 四方精创(300468)跟涨 [1] - 吉大正元(003029)跟涨 [1] - 暗盘资金正涌入这些股票 [1]
微软开启全球新一轮裁员:涉9000个岗位,游戏业务受冲击
新浪财经· 2025-07-03 13:25
微软全球裁员 - 公司宣布削减全球员工总数不到4%,影响约9000名员工,涵盖多个团队、地区及员工层级 [1] - 今年以来已进行多轮裁员,1月按绩效裁掉不到总数1%的员工,5月裁员超6000人,6月在美国裁掉约2300人,年内累计裁员约1.8万人 [2] - 公司表示裁员是为了推进组织调整以支撑未来发展 [1] 游戏业务调整 - 游戏部门裁掉旗下各工作室数百名员工,热门游戏《使命召唤》和《光环》系列背后的工作室受到影响 [1] - 取消多个开发多年的游戏项目,包括《Everwild》、ZeniMax Online Studios的原创联机游戏及《完美黑暗》重启计划 [1] - 游戏部门在2024年1月约有2万名员工 [1] - 游戏业务CEO称裁员是为了专注战略增长领域,削减管理层以提高敏捷性和效率 [2] 收购动视暴雪影响 - 自2023年10月以690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后,游戏部门面临提高利润率的压力,进入持续调整期 [3] - 本轮裁员是Xbox部门过去18个月中第四次大规模裁员 [3] - 6月中旬已有外媒报道公司计划裁掉超1000名游戏相关员工,重点集中在市场营销部门 [3] 财务与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在7月2日微跌0.2%收于每股491.09美元,总市值3.65万亿美元 [3] - 6月26日股价收于每股497.45美元的历史高点 [3] - 2025财年第三财季营收700.66亿美元,同比增长12%,净利润258.24亿美元,同比增长18% [3]
42亿美元BD竟成股价毒药?荣昌生物出海豪赌暗藏三重隐忧
新浪证券· 2025-07-03 13:21
交易概况 - 荣昌生物与美国Vor Bio公司达成价值42 3亿美元的泰它西普海外授权协议[1] - 交易首付款仅4500万美元 与国内创新药企出海标杆案例12 5亿美元首付款形成巨大差距[2] - 里程碑付款总额达41 05亿美元 但生物制药领域里程碑付款兑现率仅22%左右[2] 交易对手风险 - Vor Bio公司一季度末账面现金仅5005万美元 仅比应付首付款多505万美元[3] - Vor Bio已暂停所有研发生产 裁员95%至仅剩8名员工[3] - 首付款支出将吞噬Vor Bio 76%的净资产(6607万美元)[3] 交易结构分析 - 荣昌生物子公司获得价值8000万美元的Vor Bio认股权证 行权后持股23%[4] - 采用"产品出海+资本出海"的NewCo模式 但引发核心资产控制权让渡担忧[4] 公司经营状况 - 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累计亏损超42亿元 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5] - 资产负债率从17%飙升至67% 速动比率从3 07倍骤降至0 65倍[5] - 员工数从3615人缩减至不足3000人[5] 市场反应 - 公告后A股单日暴跌超18% 港股重挫超11%[1] - 资本市场对首付款缩水 合作伙伴危机 交易结构风险三重因素用脚投票[5] 后续发展 - Vor Bio同步宣布完成1 75亿美元私募融资并任命新CEO[5] - 荣昌生物所持23%股权价值取决于新CEO能否成功复制并购案例[5]
汉商集团关联收购谜局:负资产写字楼与空置率新高下的双主业承压
新浪证券· 2025-07-03 13:21
关联交易与标的资产状况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向实控人阎志控制的卓尔城投资收购武汉客厅项目艺术大厦B栋写字楼,但交易作价尚未确定且审计评估未完成 [2] - 标的资产2022年至2024年前9月营业收入为零,净利润分别为-40.35万元、-339.57万元、-799.39万元,亏损持续扩大,目前处于全额抵押状态 [2] - 该收购计划最早于2023年8月披露,拖延近两年仍未完成,公告解释亏损原因为"尚未产生租金收入" [2] 武汉写字楼市场环境 - 2025年第一季度武汉优质办公楼空置率攀升至39.5%,甲级、乙级办公楼净有效租金分别降至72.8元/平方米/月和61.3元/平方米/月,较去年末明显下滑 [3] - 收购计划与当地市场现状形成强烈反差,市场处于租金下行与高空置率的寒冬期 [3] 公司业绩与转型困境 - 公司2024年遭遇上市20年来首次亏损,净亏损1500万元,核心业务药品收入下降20.54%,商业运营收入下降12.94% [3] - 2024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暴跌78.21%,主因迪康药业受集采冲击及商业板块盈利能力下滑 [3] - 2020年转型"大健康+大商业"双主业初期成效显著:2021年迪康药业并表推动营收激增197.91%,净利润增长88.36%,但2022-2024年增长停滞并陷入亏损 [4] - 迪康药业在集采与成本压力下表现疲软,商业板块同样增长乏力,双主业转型成效未彰 [4] 交易逻辑与治理问题 - 公司声称收购写字楼旨在"改善上市公司经营现金流",但标的资产连续亏损且零营收,与改善现金流的承诺形成强烈反差 [4] - 两年未决的收购进程、未披露的运营数据,叠加业绩恶化,引发对交易必要性及公允性的深度疑虑 [4] - 在核心主业承压时期,公司资源分配聚焦问题资产而非主业纾困,成为检验治理成色的关键试金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