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果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粤西小城多业态融合提质焕新
中国经济网· 2025-05-10 06:24
人口回流与县域经济 - 粤西茂名的高州、信宜、化州等县级市实现常住人口连续3年正增长,2021年至2024年信宜、高州新增城镇常住人口9.28万人 [1] - 返乡青年带动就业创业,如柏桥村农创园带动就业2000多人,村农产品加工年产值达1亿元 [2] - 信宜推出免租减租、贴息贷款等政策吸引超6000名青年返乡创业 [8] 农业与电商融合 - 采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通过直播带货销售荔枝,高峰期一天订单量超4000单 [2] - "95后"返乡新农人丁贯阳、丁贯洲的网店去年营业额超140万元,带动10多名大学生回乡投身荔枝电商 [2] - 高州市美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整合荔枝定制、研学游、民宿等业务,去年营收超14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80万元 [5] 产业升级与集群发展 - 茂名实施"五链共建"工程,构建"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如高州蒲康电子轻工产业园区已入驻14家企业 [3] - 佛山—茂名创新"佛山品牌+茂名市场""佛山制造+茂名禀赋"联合招商模式,承接湾区产业溢出 [3] - 信宜国企集信国控检测股份公司转型为粤西首家上市县属国企,提供5个领域41个类别3183个参数的检测服务 [4] 文旅融合与特色产业 - 柏桥服务区是全国首个以荔枝为主题的开放式服务区,串联周边荔枝园与景区,计划打造国家5A级景区 [5] - 化州延伸"中国化橘红之乡"品牌深加工链条,信宜开发竹编、玉雕非遗文创产品,高州发展"荔枝+旅游"模式 [6] - 信宜窦州里文化创意街区融合非遗体验与VR阅读,打造"生态城、教育城、健康城" [7]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 信宜玉都新区引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信宜学校、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粤西医院等优质资源 [7] - 信宜规划建设18公里绿美水廊、6个山体公园及"一环三纵六横"城市道路网 [7] - 信宜启动通用机场规划,探索低空观光经济,建设宜居宜业县城 [7]
苹果周报:需求表现尚可,果价稳中有涨-20250509
银河期货· 2025-05-09 19:0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今年苹果冷库库存处于2019年度以来最低位,本果季苹果在新果上市前市场供应大概率偏紧,需求端市场走货尚可,现货价格偏强,对苹果价格形成支撑,且新果季4月份西部产区的大风+高温干旱天气对部分产区苹果坐果有影响,预计苹果走势继续维持震荡略偏强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 逻辑分析及交易策略 现货分析 - 本周冷库苹果剩余量为近五年历史同期最低,货源集中在山东和陕西北部产区,高价货源居多,随着气温回升、时令水果上市量增加,5月后市场需求减少,山东产地冷库惜售情绪重,本周后期出货放缓,陕西产区价格稳定,出货尚可但货量不大,冷库惜售情绪高 [5] - 本周山东产区纸袋富士80以上一二级货源主流成交加权平均价4.16元/斤,环比涨0.48%,同比涨10.34%,本周四加权收盘价格较4月30日涨1.21%;陕西产区纸袋富士70以上货源主流成交加权平均价3.87元/斤,与上周持平,同比涨16.57%,本周四加权收盘价格与4月30日持平 [5] 供应分析 - 截至2025年5月8日全国冷库库存比例约14.47%,两周降3.98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低10.77个百分点,去库存率77.25%,五一前后主产区出库良好,但全国总体出库量不及去年同期,山东地区冷库库容比21.72%,两周降5.08个百分点,陕西冷库库容比13.62%,两周降4.21个百分点 [10] - 截至2025年5月16日,全国主产区苹果冷库库存量228.86万吨,环比上周减少37.91万吨,处于近五年低值 [10] 需求分析 - 近期槎龙、江门、下桥合计苹果到车量一般,本周在63 - 76车之间 [13] - 5月8日6种重点检测水果平均批发价7.92元/公斤,较上周五涨0.29元/公斤,处于近年同期高位 [13] - 2024 - 2025产季栖霞80一二级存储商利润0.9元/斤,与上周持平 [13] 交易策略 - 交易逻辑为库存低位、需求走货尚可、价格偏强及新果季天气影响,预计苹果走势震荡略偏强 [14] - 单边策略是AP10短期逢低建仓多单,套利和期权策略均为观望 [14] 第二部分 周度数据追踪 苹果供需情况 展示了苹果出口、种植面积、消费、产量等数据图表 [17] 库存及出货(mysteel) 展示全国及山东、陕西冷库库存和全国出库量相关数据图表 [19] 价差与基差 展示5月基差、10月基差、1 - 5价差、5 - 10价差、10 - 1价差等数据图表 [24]
南农晨读 | 绿美河头
南方农村报· 2025-05-09 14:33
广东提振消费政策 - 广东省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提出推进"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建设 促进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灵活就业和返乡创业 [7][8] - 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9] - 推进"人工智能+消费"等多项举措 [10] 食品添加剂整治 - 国务院食安办等六部门联合出台《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综合治理方案》 聚焦"两超一剂"问题 [12][13] - 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综合治理 [14][15] 荔枝产业升级 - 广东高州根子镇柏桥村何建和家族三代人接力发展荔枝产业 从传统种植转向现代化经营 [17][18] - 何建和承包200余亩果园 通过改良种植技术提升白糖罂等品种价值 [18][19] - 20世纪70年代高州荔枝产业处于"靠天吃饭"阶段 白蜡 白糖罂等品种价格低廉 [21][22] 乡村振兴项目 - 肇庆供销直播生态产业园揭牌 启动"千村千社千主播"计划 推动AI赋能农业品牌 [25][26] - 肇庆市首家无人机4S服务中心启动 促进无人机技术与现代农业全产业链融合 [27][28][29] - 梅州大埔开展农技推广活动 展示山地丘陵机械装备和无人机飞防技术 [34][35][36] 水产品出口 - 中山脆肉鲩逆势走红越南市场 同时拓展日本 加拿大 新西兰等国际市场 [39][41] - 中山水出集团一季度水产品出口额达2000万美元 保持基本平稳 [42][43]
陕西澄城樱桃在上海推介,向长三角消费者发出“甜蜜之邀”
搜狐财经· 2025-05-08 20:12
品牌推介会概况 - "澄城樱桃甜蜜蜜"品牌推介会在上海北外滩举办,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指导,陕西省果业中心、澄城县委县政府主办,智通财经承办 [3] - 活动通过主旨演讲、品牌推介、现场品鉴等形式展示澄城樱桃,吸引沪陕两地政府代表、企业客商、媒体及市民参与 [3] - 澄城县向长三角居民发出邀请,推广乡村观光和樱桃品尝体验 [3] 澄城樱桃产业规模 - 澄城地处北纬35°樱桃黄金生长带,种植规模达10万亩,年产量8万吨,产值30亿元 [5] - 澄城樱桃产业已成为全国樱桃版图的重要增长极,构建"北部苹果、中部樱桃、南部特色水果"的农业格局 [5] - 澄城县将樱桃确立为县域首位产业,目标打造"中国樱桃第一县",品牌已出口迪拜等国际高端市场 [11] 产品与技术优势 - 澄城樱桃平均甜度达16以上,硬度高、耐储存,营养价值是苹果的30倍 [10] - 已建成国家级樱桃试验站、专家工作站等科研平台,种植30余个优新品种,如布鲁克斯、美早、俄罗斯8号 [7] - 制定4项修剪整型技术标准,实现从1月到7月的200多天持续上市 [7] 产业链发展 - 澄城推进冷链物流与深加工项目,拥有20万吨冷藏库容,开发樱桃酒、樱桃汁、樱桃果干等衍生产品 [10] - 目前仍以鲜果销售为主,但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为果农带来更多收益 [10] 市场推广与反响 - 上海是澄城樱桃主销市场,也是品质认证的"试金石",品牌计划通过上海辐射全国及国际市场 [13] - 推介会现场展示多个樱桃品种及深加工产品,吸引消费者现场下单,上海市民对国产樱桃品质表示高度认可 [13][15] - 抖音博主"大蒜很香"等网络达人现场品尝后积极推荐,提升品牌曝光度 [15] 未来规划 - 澄城县计划于5月20日召开第六届中国(澄城)樱桃营销季暨澄城樱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进一步推动品牌合作与市场拓展 [15] - 澄城希望通过樱桃产业带动文旅合作,推广"澄城老哥"勤劳质朴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观光旅游及商业合作 [15]
荔枝重生记:爷爷种、爸爸改、90后儿子将其卖成顶流丨荔乡三代人
南方农村报· 2025-05-08 13:30
行业与公司发展历程 - 高州荔枝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处于"靠天吃饭"阶段,白蜡、白糖罂等品种满山遍野但收益低[9][10] - 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春风带来发展机遇,荔枝田头价可达5-6元高价[25] - 1998年承包200亩失管林时收购价不足两元,果农砍树当柴烧[32] - 2008年成为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示范点,进行五年"外科手术式"改造[37][38][39] - 2013年成立建和果蔬专业合作社,整合2270亩荔枝资源,每斤利润比散户高出1-2元[45][48] - 2017年开始尝试电商销售,2022年成立粤山水农业科技公司,电商渠道占比超七成[64][67][69]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采用"修剪整形"技术改善荔枝树生长条件,将树冠截断、拉开行距[34] - 嫁接妃子笑、白糖罂等高附加值品种[36] - 果园引入智能风吸式杀虫灯、水肥一体化设施等现代农业科技[78][80] - 电商仓库配备自动化分拣线,自建冷库保证48小时鲜达[66][79] - 制定企业标准,开发彩色包装箱、荔枝礼盒配古风文创书签等产品[68] 市场拓展与品牌建设 - 采用"12221"市场体系破解丰年果贱难题[59] - 通过朋友圈营销、直播设备展示果树生长过程[65][74] - 将荔枝与文化结合,开发荔枝主题服务区、采摘园、民宿等农文旅项目[88][89] - 举办2025高州荔枝产销对接大会,邀请采购商体验从枝头到舌尖全过程[91] 产业带动效应 - 带动根子镇周边地区荔枝园管理和改良,显著提升产量和品质[42] - 免费培训果农十年,培训对象从五六十岁老人扩展到40%年轻人[56][57] - 荔枝产业成为当地重要经济支柱,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61][62]
杭州“蜜梨之乡” 又因为蓝莓“火出圈”了
杭州日报· 2025-05-08 10:01
蓝莓智创园创新模式 - 蓝莓智创园采用数字农业管理系统与无土栽培技术,将蓝莓生长速度提升3至5倍,实现今年种明年挂果 [2] - 通过智能调控技术,蓝莓成熟期从传统5月底6月初提前至3月底,比第一年种植时提前90天上市 [1][2] - 智创园蓝莓最大直径达一元硬币大小,最高售价达300元/公斤且供不应求 [1] 数字化种植技术应用 - 园区构建覆盖全生产周期的数字化体系,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数据并自动调控温湿度、光照等参数 [2] - 系统可自动开启大棚天窗,肥水一体化系统和智能温控设备实现精准作业,仅需2名工人即可完成采摘 [2] - 作为浙江省首批数字农业工厂,采用智慧控制中心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管理 [2] 品种优化与产业升级 - 从30多个试种品种中筛选出4个高产优质品种,并持续开发适地良种 [2] - 原废弃石矿堆料场经改造后建成智创园,现有25亩智慧大棚,新增10亩大棚将于下半年投用 [3] - 带动周边形成3000亩蓝莓种植规模,但传统露天种植需4-5年才能稳产且受梅雨季影响严重 [1][2] 产业协同与乡村振兴 - 园区已吸引创业者种植火龙果、草莓等作物,规划采摘体验区、研学基地和农创服务中心 [3] - 蓝莓产业带动村集体增收,实现村民家门口就业,五一期间单日接待游客超2000人 [1][3] - 数字蓝莓模式正作为可复制样本在乡村振兴中推广,目标建成科研生产文旅一体的农业综合体 [3]
银河期货苹果日报-20250507
银河期货· 2025-05-07 23: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今年苹果冷库库存处于 2019 年度以来最低位,本果季苹果在新果上市前市场供应大概率偏紧,需求端目前市场走货尚可,现货价格偏强,对苹果价格形成一定支撑,4 月西部产区的大风+高温干旱天气对部分产区苹果坐果有影响,预计苹果走势继续维持震荡略偏强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第一部分 市场信息 - 现货价格方面,宫千卒業外掲指数、栖霞一、二级纸袋 80、蓬莱一、二级纸袋 80、洛川半商品纸袋 70、沂源纸袋 70 价格均无涨跌,6 种水果平均批发价从 7.63 涨至 7.69 [3] - 期货价格方面,AP01 从 7828 涨至 7837,AP05 从 7980 涨至 8078,AP10 从 7914 跌至 7886;AP01 - AP05 从 - 152 变为 - 241,AP05 - AP10 从 66 变为 192,AP10 - AP01 从 86 变为 49 [3] - 基差方面,栖霞一、二级 80 - AP01 从 372 降至 363,栖霞一、二级 80 - AP05 从 220 降至 122,栖霞一、二级 80 - AP10 从 286 涨至 314 [3] 第二部分 市场消息及观点 苹果市场消息 - 截至 2025 年 4 月 16 日,全国主产区苹果冷库库存量为 354.56 万吨,环比上周减少 44.06 万吨,去库同比继续加快,处于近五年低值 [4] - 2024 年 3 月鲜苹果出口量约为 9.6 万吨,环比增加 40.8%,同比增加 1.7%;2025 年 1 - 3 月份累计出口量约为 25.56 万吨,同比增加 9.5%;2025 年 3 月鲜苹果进口量 0.95 万吨,环比增加 535.7%,同比增加 167.1%;2025 年 1 - 3 月累计进口量 1.33 万吨,同比增加 123.9% [6] - 假期期间市场出货情况良好,带动客商采购积极性,山东产区主流成交价格略有上涨,3.0 元/斤左右货源表现明显,高价货价格变动不大,农忙将近,包装工价上涨;西北产区客商以包装自有货源为主,成交不多,个别优质货源高价成交,市场总体出货平稳,价格以稳定为主 [6] - 2024 - 2025 产季栖霞 80一二级存储商利润 0.9 元/斤,较上周上涨 0.2 元/斤 [6] - 山东烟台栖霞苹果价格平稳,80以上一二级货源果农货片红 3.4 - 3.5 元/斤,条纹 3.5 - 4.0 元/斤,客商货片红 4.0 - 4.5 元/斤,条纹 4.0 - 5.0 元/斤,统货 2.8 - 3.0 元/斤,三级客商货 2.5 - 3.0 元/斤,70果主流成交 2.5 - 2.7 元/斤,以质论价,客商采购积极性良好,冷库出货意愿尚可;陕西延安市洛川冷库苹果价格稳定,70以上半商品主流成交价格 4.2 - 5.0 元/斤,个别优质好货成交价格 5.2 元/斤,70 - 75货源客商货 4.2 元/斤,成交不多,货主要价高,客商包装自存货 [7] 交易逻辑 - 苹果冷库库存处于低位,新果上市前市场供应大概率偏紧,需求端走货尚可,现货价格偏强,4 月西部产区天气影响部分产区苹果坐果,预计苹果走势震荡略偏强 [8] 交易策略 - 单边:AP10 短期逢低建仓多单;套利和期权建议观望 [9] 第三部分 相关附图 - 包含栖霞一、二级纸袋 80价格、洛川半商品纸袋 70价格、AP 合约主力基差、AP10 - AP01、AP05 - AP10、AP10 - AP05、槎龙、江门、下桥合计苹果到货量、6 种水果价格、全国冷库苹果库存量、全国冷库苹果出库量等图表 [13][15][18][21][27]
三亚育才生态区:绿色发展启新程
海南日报· 2025-05-07 09:23
绿色发展 - 育才生态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乡村全面振兴示范地 [1] - 水环境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项目覆盖东南片区河道水系,预计年内完工,将大幅改善水质和生态承载能力 [2][4] - 围绕雨林IP打造"雨林名品"品牌,挖掘"雨林经济"特色资源潜力 [4] 热带果蔬产业 - 育才生态区拥有国内最大榴莲规模化种植基地,面积一万余亩,预计7月底近4000亩上市 [5] - 国产榴莲错峰挂果试验成功,首座榴莲加工厂即将投产,榴莲国际交流中心计划6月开工 [5] - 那受村集体经济收入2024年突破200万元,是2021年的10倍,计划扩大紫色释迦、樱桃小番茄等特色农产品种植 [6] 乡村振兴 - 明善村打造"思源亭"党建品牌,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2024年村集体收入达120万元 [8] - "月约越野跑"赛事活动融合户外运动、助农市集、非遗展示和乡村旅游,成为三亚特色赛事 [9] - 乡村振兴吸引企业落户,富华国际集团计划加大旅游、康养产业投入 [9]
调研报告 | 苹果:西部产区历史性的坐果减产
对冲研投· 2025-05-06 19:18
以下文章来源于混沌天成研究 ,作者农产品组 混沌天成研究 . 混沌天成研究院官方公众号。基于混沌天成的地方触角和国际化架构,我们致力于打造一家草根信息与 高科技结合,中国国情和国际视野兼备的商品期货和全球宏观研究院。 风险:减产幅度不及预期,消费明显弱于预期 一、调研概况 本次调研主要是针对大风、高温、干旱对西部坐果的影响,调研时间4月24日-4月30日, 从延安出发,咸阳结束,调研路线如下: 文 | 张磊 来源 | 混沌天成研究 编辑 | 杨兰 审核 | 浦电路交易员 观点概述 1、 今年西部产区遭遇近1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4月10日至14日遭遇大风沙尘天气, 随后又遭遇近5年来最高的高温天气,形成了罕见的"热、干、风" 三合一,对苹果授 粉受精造成严重影响 。 苹果大多数品种是异花授粉受精,苹果花是虫媒花,主要靠昆 虫和蜜蜂进行传花授粉, 苹果花从开花到授粉受精最佳时间是在6个小时内,最晚不 超过1天 。 4月10日至14日,西部产区突遇热干风,苹果花集中开放,初花期和盛花 期分界线变得不明显,花药柱头风干,造成授粉受精不良,坐果率低。我们总结主要 有以下三个原因:(1)大风沙尘天气影响苹果授粉,一方面是 ...
四川成都浦江小柑橘撬动现代农业大经济
县域经济发展成果 - 蒲江县形成柑橘、猕猴桃、茶叶三大产业集群,连片种植面积达60万亩,年销售收入超120亿元 [1] - 2024年蒲江优质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38亿元,出口北美、东南亚等超5万吨 [1][3] - 三大地标品牌(蒲江丑柑、猕猴桃、雀舌)总价值达426.57亿元,全部进入中国区域品牌前40强 [2] 农产品品质与品牌建设 - 蒲江柑橘因紫色土壤和优良环境形成独特品质,离地均价达每斤4元,高于传统种植30% [2] - "蒲江猕猴桃"获全国首个"碳标签","蒲江耙耙柑"取得国际"绿色通行证",远销欧美、东南亚、非洲 [2] - 创新开发柑橘巧克力、猕猴桃果酒等10余种产品,孵化"长秋禅橘"等30余个品牌 [2] 绿色种植与生态保护 - 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的"两个替代"工程,5年建设103个基地 [2] - 273项农残检测参数"零检出",实现优质水果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2] 产业链配套与物流体系 - 建成完备冷链物流体系,拥有仓储冷链企业240余家、电商主体7800余家、包材企业30余家、物流企业27家 [3] - 年周转量超100万吨,发货量超1亿件,覆盖27个省级区域 [3] 人才引进与培育 - 出台"蒲江十条"政策,引育100多位高层次人才,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农业职业经理人等3万余人 [3] - 通过人才共建共享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