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

搜索文档
庄园牧场涨2.25%,成交额1675.5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67.42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18 09:4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18日盘中上涨2.25%至9.98元/股 成交1675.54万元 换手率0.99% 总市值19.51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67.42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11.15% 卖出占比7.12% [1] - 年内累计涨幅32.54% 近5日下跌2.54% 近20日上涨1.11% 近60日上涨11.26% [2] - 年内7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4月25日 [3] 经营与财务数据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10亿元 同比减少6.61% [3] - 归母净利润-2595.08万元 同比增长41.85%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灭菌乳40.89% 调制乳25.17% 发酵乳22.31% 巴氏杀菌乳8.18% 其他2.50% 含乳饮料0.95% [3]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2.51万户 较上期增加44.02% [3] - 人均流通股6819股 较上期减少30.57% [3] - 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004685)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4] 公司基础信息 - 成立于2000年4月25日 2017年10月31日上市 [3] - 主营业务为乳制品和含乳饮料的生产加工销售及奶牛养殖 [3] - 所属申万行业:食品饮料-饮料乳品-乳品 [3] - 概念板块包括生态农业 国资改革 甘肃国资 乡村振兴 微盘股 [3] 分红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469.32万元 [4] - 近三年累计派现2311.72万元 [4]
食品饮料行业双周报(2025、08、01-2025、08、14):白酒加速出清,大众品关注景气细分-20250815
东莞证券· 2025-08-15 16:07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食品饮料行业"超配"评级 [1] 核心观点 - 白酒板块加速出清,关注下半年需求恢复情况,高端白酒确定性更强,次高端及区域白酒分化明显 [7] - 大众品板块进入消费旺季,啤酒、软饮料需求提振,乳品受益于育儿补贴政策预期改善 [7] - 调味品龙头表现稳健,零食板块关注渠道创新增量 [7] 行情回顾 - SW食品饮料指数双周上涨1.06%,跑输沪深300指数1.33个百分点,位列申万一级行业第23位 [14] - 细分板块中烘焙食品涨幅最高(+3.55%),乳品跌幅最大(-0.98%) [15] - 约69%个股实现正收益,桂发祥(+40.38%)、紫燕食品(+13.31%)领涨 [19] - 行业PE(TTM)为20.34倍,低于近五年均值33倍,相对沪深300PE为1.60倍 [22][23] 行业数据跟踪 白酒板块 - 飞天茅台散装批价下降10元至1860元/瓶,普五批价下降30元至870元/瓶 [24] - 7月全国白酒价格指数环比持平,8月上旬环比微跌0.18% [45][46] 调味品板块 - 豆粕价格月环比上涨7.35%至3126元/吨,白砂糖价格下降1.32%至5980元/吨 [28] - 玻璃现货价下降1.57元至14.48元/平方米 [28] 啤酒板块 - 青岛上半年啤酒产量同比增长2.8%至110.37万千升 [47] - 铝锭价格上涨0.98%至20660元/吨,大麦价格微降0.11%至2230元/吨 [33] 乳品板块 - 生鲜乳均价下降0.66%至3.02元/公斤 [40] - 育儿补贴政策落地,每孩每年补贴3600元有望提振乳品需求 [7] 重点公司动态 - 贵州茅台上半年营收910.94亿元(+9.16%),净利润454.03亿元(+8.89%) [50] - 燕京啤酒上半年营收85.58亿元(+6.37%),净利润11.03亿元(+45.45%) [51] - 茅台累计回购53.01亿元股份,占总股本0.2748% [49] 投资建议标的 - 高端白酒:贵州茅台(600519) [7] - 次高端白酒:山西汾酒(600809)、酒鬼酒(000799) [7] - 大众品龙头:海天味业(603288)、青岛啤酒(600600)、伊利股份(600887) [7][53]
庄园牧场跌2.08%,成交额6212.0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76.6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14 14:28
股价表现 - 8月14日盘中下跌2.08%至9.88元/股,成交6212.07万元,换手率3.63%,总市值19.32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1.21%,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2.37%,近20日下跌6.53%,近60日上涨4.77%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376.66万元,大单买入473.71万元(占比7.63%),卖出850.37万元(占比13.69%) [1]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灭菌乳40.89%,调制乳25.17%,发酵乳22.31%,巴氏杀菌乳8.18%,其他2.50%,含乳饮料0.95% [3]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10亿元(同比减少6.61%),归母净利润-2595.08万元(同比增长41.85%) [3] - 股东户数2.51万(较上期增加44.02%),人均流通股6819股(较上期减少30.57%) [3] 市场关注度 - 今年以来7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4月25日 [3] - 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004685)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4] 公司背景 - 成立日期2000年4月25日,上市日期2017年10月31日 [3] - 所属申万行业:食品饮料-饮料乳品-乳品 [3] - 概念板块包括:国资改革、乡村振兴、生态农业、微盘股、小盘等 [3]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469.32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311.72万元 [4]
庄园牧场跌1.66%,成交额7525.81万元,今日主力净流入-828.17万
新浪财经· 2025-08-13 16:06
公司业务与品牌 - 公司主要从事乳制品和含乳饮料的生产、加工、销售及奶牛养殖业务,产品包括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含乳饮料等各类液态乳制品 [2] - 公司主要拥有"庄园牧场"、"圣湖"、"东方多鲜庄园"三个乳品品牌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灭菌乳40.89%,调制乳25.17%,发酵乳22.31%,巴氏杀菌乳8.18%,其他(补充)2.50%,含乳饮料0.95% [8] 市场地位与战略 - 公司已成为甘肃、青海乳制品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高达20% [2] - 公司秉持"以质量求生存"的发展理念,坚持"市场开发与供给能力相协调"的平衡发展战略 [2] - 公司打造集奶牛养殖、生鲜乳采购、乳制品加工及产品运销为一体的安全可控的产运销体系 [2] 电商发展与销售策略 - 公司于2022年10月成立"甘肃瑞农同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专注于互联网灵活多变的销售模式 [2] - 2023年公司将依托全产业链安全可控的供应链优势,加大线上销售投入,加强线上电商运营能力 [2] 企业性质与股东结构 - 公司属于国有企业,最终控制人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3] - 截至3月31日,股东户数2.51万,较上期增加44.02%;人均流通股6819股,较上期减少30.57% [8] - 十大流通股东中,金元顺安元启灵活配置混合(004685)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9] 财务表现 - 2025年1月-3月,实现营业收入2.10亿元,同比减少6.61%;归母净利润-2595.08万元,同比增长41.85% [8]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469.32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311.72万元 [9] 股价与交易数据 - 8月13日跌1.66%,成交额7525.81万元,换手率4.33%,总市值19.73亿元 [1] - 主力净流入-828.17万,占比0.11%,行业排名18/27,连续2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4] - 所属行业主力净流入-1.86亿,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4] 资金流向与筹码分布 - 区间主力净流入:今日-828.17万,近3日-666.68万,近5日-1212.86万,近10日-4306.81万,近20日-2600.99万 [5] - 主力没有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2176.47万,占总成交额的5.87% [5]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0.04元,近期有吸筹现象但力度不强 [6]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食品饮料-饮料乳品-乳品 [8]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国资改革、QFII持股、乡村振兴、小盘、微盘股等 [8] 乡村振兴参与 - 公司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实现乡村振兴的政策 [3] - 通过产业链带动方式践行乡村振兴工作,包括与合作社签订物流配送协议、订单收购模式收购全株玉米、租赁农户土地及吸纳就业等方式带动农户增收 [3]
中国圣牧午后涨超11% 月内累计涨幅逾五成 公司股权深度绑定下游乳企
智通财经· 2025-08-12 13:51
股价表现 - 中国圣牧(01432)午后涨超11%至0.49港元 月内累计涨幅逾五成 成交额2316.12万港元 [1] 政策影响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 全国层面直接发放现金补贴具有开创性意义 [1] - 政策刺激下婴配粉行业需求及消费信心有望恢复 2025年婴配粉需求或迎阶段性好转 [1] - 2024年生肖偏好催化人口数量增长 叠加政策合力形成行业利好 [1] 公司业务优势 - 中国圣牧是首家获得中国和欧盟有机标准双认证的原奶品牌 业务覆盖牧草种植至高端液态奶加工全产业链 [1] - 公司为我国规模最大的有机原料奶生产商 通过股权深度绑定下游乳企蒙牛集团持股29.99% [1] - 与下游乳企合作平抑原奶价格周期不确定性 同时获得渠道与资源支持 [1]
食品饮料行业双周报(2025、07、18-2025、07、31):育儿补贴落地,关注中报业绩-20250801
东莞证券· 2025-08-01 18:19
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食品饮料行业 [1] 核心观点 - 育儿补贴政策落地,20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每年发放3600元补贴,乳品需求有望提振 [2][46] - 白酒板块二季度业绩承压,水井坊、酒鬼酒2025年中期业绩预告同比下滑,主因政商务宴请消费场景疲软 [2][46] - 啤酒、软饮料进入消费旺季,需求有望提升 [2][46] - 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表现良好,需关注消费力修复与成本变化 [2][46] 行情回顾 - 2025年7月18日-31日SW食品饮料指数上涨1.02%,跑输沪深300指数1.74个百分点 [9][11] - 细分板块全线跑输沪深300,肉制品跌幅最小(-0.06%),软饮料跌幅最大(-4.35%) [11][12] - 约37%个股录得正收益,阳光乳业(+35.17%)、贝因美(+22.40%)涨幅居前 [13][15] - 行业PE(TTM)20.68倍,低于近五年均值34倍;相对沪深300 PE为1.64倍,低于中枢2.7倍 [16][17] 行业数据跟踪 白酒板块 - 飞天茅台/普五/国窖1573批价持平,分别为1870元/瓶、900元/瓶、835元/瓶 [19][20] - 6月全国白酒产量33万千升,同比下降6.5% [43] 调味品板块 - 豆粕价格月环比增长2.68%至2984元/吨,白砂糖价格月环比下降0.82%至6030元/吨 [22][23] - 玻璃价格月环比大涨16.14%至16.05元/平方米 [22][23] 啤酒板块 - 大麦价格月环比微增0.45%至2235元/吨,铝锭价格同比增长9.18%至20580元/吨 [27][28] - 6月啤酒出口额同比增长64.3%,1-6月累计出口量增长24.1% [38] 乳品与肉制品 - 生鲜乳价格同比下降5.9%至3.03元/公斤 [34][36] - 猪肉批发价同比下降18.72%至20.45元/公斤,生猪存栏量季环比增长1.72%至4.24亿头 [36][37] 重点公司动态 - 东鹏饮料2025H1营收107.37亿元(+36.37%),净利润23.75亿元(+37.22%) [44] - 劲仔食品首次回购股份10万股,总金额126.85万元 [45] 投资建议标的 - 高端白酒:贵州茅台(600519) [46][49] - 大众品龙头:海天味业(603288)、青岛啤酒(600600)、伊利股份(600887) [46][49]
方正证券:国家育儿补贴方案出炉 积极促进生育利好乳品消费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09:28
育儿补贴政策背景与意义 - 全国性育儿补贴制度落实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 旨在降低家庭生育养育成本并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 [1][2] - 政策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 对符合规定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 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 [3] - 补贴按年发放且免征个人所得税 在救助对象认定时不计入家庭或个人收入 [3] 政策实施进展与预期 - 呼和浩特市于2025年3月率先实施育儿补贴 并为产妇提供每日"一杯奶" 部分省市后续推出地方性政策且初步成效显现 [2] - 中共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于2025年7月28日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落实 [1][2] - 未来视政策落实效果 持续鼓励政策有望继续推出 [1] 乳品行业影响分析 - 乳品作为婴幼儿核心基础营养品 需求端有望随育儿补贴方案执行落实得到提振 [1] - 政策直接促进生育 从而利好乳品等婴幼儿基础营养品需求 [1]
商贸零售行业点评报告:育儿补贴政策积极,建议关注母婴产业链
华龙证券· 2025-07-29 18:2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国范围全面直接现金补贴育儿家庭,有助于缓解家庭养育压力,是重要的民生政策,育儿补贴按年发放,国家基本标准为每孩3600元/年,至其年满3周岁,各地预计8月下旬陆续开放申请 [5] - 微观视角,育儿补贴对不同区域和不同生活成本的家庭的生育刺激效果不同,宏观视角,《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可能只是全国的基础标准,部分区域未来可能会由地方财政提供资金,适当提标发放补贴金额 [5] - 生育意愿的提升不仅依靠经济补贴,还需与产假、托育、教育、住房等覆盖儿童成长全周期的综合性政策形成联动,国家育儿补贴制度为建立覆盖儿童成长全周期的综合性育儿补贴制度预留充足的政策空间 [5][6] - 建议关注生育政策催化下,母婴用品连锁板块和乳品板块的投资机会,如孩子王、爱婴室、伊利股份、新乳业、妙可蓝多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年7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3600元/年,至其年满3周岁 [3] 投资建议 - 关注孩子王,其围绕“三扩”战略以及“复购、加盟、同城数字化”,推进门店场景升级及供应链体系优化,强化单客经营和运营管理,提升单客价值,确保存量业务稳健增长,同时推进AI数智化发展,在“AI+消费”赛道构筑新的增长动能 [6] - 关注爱婴室,其与万代携手,进军IP零售市场,覆盖更多年轻消费群体,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6] - 关注伊利股份、新乳业、妙可蓝多,上游原奶过剩产能持续出清,后续伴随育儿补贴催化下,需求增加有望加速乳品供需优化 [6] 重点关注公司及盈利预测 |股票代码|股票简称|2025/07/28股价(元)|2024A EPS(元)|2025E EPS(元)|2026E EPS(元)|2027E EPS(元)|2024A PE|2025E PE|2026E PE|2027E PE|投资评级| |----|----|----|----|----|----|----|----|----|----|----|----| |301078.SZ|孩子王|13.39|0.14|0.28|0.37|0.47|94.9|47.8|36.2|28.5|增持| |600882.SH|妙可蓝多|27.74|0.22|0.42|0.55|0.66|107.0|66.1|50.4|42.0|增持| |600887.SH|伊利股份|27.73|1.33|1.83|1.99|2.06|18.4|15.2|13.9|13.4|增持| |603214.SH|爱婴室|20.21|0.77|0.92|1.10|1.34|31.6|22.0|18.4|15.1|增持| |002946.SZ|新乳业|16.98|0.62|0.77|0.93|1.10|29.0|22.1|18.3|15.4|买入| [8]
乳品行业动态点评:育儿补贴落地,积极关注乳品需求
东莞证券· 2025-07-29 10:22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对食品饮料行业的"超配"评级 [4] 核心观点 - 育儿补贴政策全国落地:2025年1月1日起对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按月折算发放 [2][3][4] - 地方政策示范效应:呼和浩特市对一孩一次性补贴1万元,二孩每年1万元(累计5万元至5周岁),三孩每年1万元(累计10万元至10周岁),预计其他城市将跟进 [4] - 乳品供需结构改善:原奶价格处于低位,产能去化叠加喷粉存量消化,供给过剩局面有望缓解 [4] - 需求端提振:育儿补贴政策提升人口改善预期,直接拉动乳品需求增长 [4] 投资策略 - 重点关注标的:伊利股份(600887)、新乳业(002946)、妙可蓝多(600882) [4]
“厂二代”观察:中国工厂接班潮
虎嗅· 2025-07-25 18:43
中美关税动态 - 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对华累计加征125%关税,叠加芬太尼关税20%,总税率达145% [1] - 5月12日双方在日内瓦谈判达成阶段性协议,中美联合下调115%加征关税 [1] - 中国制造业在新一轮关税战中面临不确定性 [1] 外贸行业现状 - 外贸公司因中美关税战导致订单暂停,业务陷入停滞状态 [3] - 部分外贸企业采取观望态度,等待局势明朗化 [3] - 传统外贸工厂面临转型压力,部分企业尝试建立自主品牌 [3] 制造业代际交接 - 中国制造业正经历代际交接潮,90后"厂二代"开始接班 [4] - 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约3.7年,仅5%家族企业能传到第四代 [17] - 部分企业已进入培养第三代接班人的阶段 [17] 70后厂二代案例 - 服装企业通过迪拜开店拓展中东市场,高峰期日流水达十万美元 [14][15] - 烘焙设备企业通过持续学习应对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时转型ERP系统 [17] - 70后接班特点:稳扎稳打,注重企业传承与延续 [17] 80后接班挑战 - 布料工厂继承人三度拒绝接班,最终企业转型为贸易公司 [20][25] - 接班过程中面临销售经验不足、管理能力欠缺等问题 [23] - 传统制造业对年轻一代吸引力下降,互联网行业更具诱惑力 [24] 90后创新接班 - 乳制品企业通过社交媒体营销打开新市场,承接超市自有品牌订单 [33] - 年轻接班人尝试希腊酸奶、咖啡馆、旅游牧场等创新项目但多数失败 [30] - 成功实现柔性供应链转型,应对个性化定制趋势 [33] 制造业转型趋势 - 传统代工模式面临挑战,品牌建设成为关键 [17] - 现代商贸业和金融服务业正在重塑制造业格局 [33] - 自动化程度提高,但人工环节仍不可或缺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