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运营

搜索文档
产业园区运营轻资产模式破解传统二房东模式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8 12:29
产业园区运营现状 - 传统产业园区面临空置率上升压力 深圳某园区空置率从30%升至50% [2][3] - 二房东与原房东陷入降租博弈 租户要求降租20%否则搬迁 [2] - 传统模式导致双方陷入两败俱伤局面 原房东最终挂出整租转让信息 [3][4] 传统二房东模式痛点 - 高成本长周期投入风险 二房东需承担5-10年长租合同及装修成本 [5] - 收益与成本失衡 市场变化导致租金下滑但固定成本不变 [5] - 权责关系低效 租金分摊和改造权责消耗运营精力 [5] 轻资产运营模式优势 - 建立风险收益共担机制 运营商免固定租金压力 收益与经营成果挂钩 [6] - 实现资产增值保值 原房东可获得专业运营带来的超额收益 [6] - 企生活集团实践案例 提供产业定位 招商策略 改造方案等综合解决方案 [7] 深度运营核心竞争力 - 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涵盖政策 资源 财税 法律等企业服务 [7] - 聚焦企业价值需求 租户为服务溢价买单而非单纯空间租赁 [7] - 企生活集团20年经验 专注资产管理 产业投资和咨询领域 [7] 行业转型方向 - 轻资产模式成为破局关键 替代传统二房东走钢丝式运营 [5][8] - 专业运营商通过深度运营重塑园区价值 提升租金韧性 [7][8] - 粤港澳大湾区实践显示 该模式可注入可持续发展新动能 [7][8]
港股回购潮持续升温!单日22家企业斥资回购
环球网· 2025-07-18 10:52
港股市场回购热潮 - 7月17日共有22家香港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合计回购1622.38万股,总金额达3193.40万港元 [1] - 绿竹生物-B、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及中集集团等企业以大额回购成为市场焦点 [1]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年内累计回购规模达5.71亿港元 [1] 重点公司回购情况 - 绿竹生物-B以684.07万港元的单日回购金额位居榜首,回购31.66万股,价格区间为20.700至22.50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4655.40万港元 [3]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单日回购642.49万港元(220.00万股,价格区间2.880至2.950港元),年内累计回购5.71亿港元 [3] - 中集集团单日回购450.29万港元(65.62万股),年内累计回购4731.73万港元 [3] 回购数量与行业分布 - 中电光谷以400.00万股回购量位居第一,HYPEBEAST及东航分别以300.16万股、220.00万股位列第二、第三 [4] - 跨行业企业如生物科技(绿竹生物-B)、航空(东航)、制造业(中集集团)及消费(蒙牛乳业)均积极参与回购 [3][4] 市场解读与行业影响 - 回购现象与公司股价低于内在价值、提升每股收益及优化资本结构的需求相关 [4] - 东航持续回购反映航空业复苏预期增强及国际航线恢复的行业趋势 [4] - 龙头企业大额回购可能引发投资者对行业估值重构的关注 [4]
机构报告:武汉“以价换量”带动楼市回暖
第一财经· 2025-07-15 20:27
武汉房地产市场概况 - 截至2025年6月武汉商品住宅市场整体出清周期达27.5个月 [1] - 主城区价格敏感型需求释放带动市场回暖但远城区库存压力影响整体复苏 [2] 土地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武汉土地市场成交面积153.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成交金额126.6亿元同比上升8.6% [3] - 平均成交楼面地价4208.4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2%其中综合用地和涉宅用地楼面价分别下降29.1%和17.7% [3] - 央企拿地占比72.4%仍为主力民企参与度提升至25.6%主城区核心地段优质宅地溢价成交 [3] 住宅市场分化 - 2025年上半年商品住宅总成交面积328.2万平方米同比上升2.2%平均成交价15636元/平方米同比上涨0.7% [5] - 中心城区占成交面积41.2%但占供应面积50.9% [5] - 江夏区、东湖高新区、江岸区和汉阳区房价同比降幅达14.1%-6.7%但成交面积居前 [6] 产业园区市场 - 武汉产业园区存量及待入市项目总规模3544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制造类2102万平方米研发办公类1442万平方米 [6] - 产业园平均租赁价格33元/平方米/月同比下降10%-15%平均售价5622元/平方米同比下降13% [7] - 2024年底空置率39.5%预计2025年大体量项目入市后进一步上升 [8] - 产业园区开发主体需平衡资产扩张与负债控制融资和股权交易将成为新焦点 [8]
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广州市产业园区智慧生态服务体系”发布
广州日报· 2025-06-27 00:28
广州国际投资年会及产业发展空间推介活动 - 第十一届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于6月26日-27日在广州举办,同期举行产业发展空间推介活动,展示广州11区及6家市属国企的产业空间动态 [1] - 活动发布"广州市产业园区智慧生态服务体系",旨在为在穗企业提供投资机遇 [1] 广州国际智能科技园及产业载体资源 - 广州工控集团旗下广州国际智能科技园亮相推介会,作为广州市重点项目定位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科技主题创新园区 [3] - 园区位于荔湾区,集聚超250家总部型和技术型都市工业企业,覆盖工业设计、智能装备等前沿领域 [3] - 山姆会员商店定于2025年底在园区开业,推动"先进制造+高端商业"协同发展格局 [3] 广州市产业园区智慧生态服务体系 - 工控产业园集团牵头发布智慧生态服务体系,通过智慧化、生态化服务实现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 [3] - 体系首批签约12家金融及专业服务机构(如工商银行),提供园区贷、股权融资、产业链协同等赋能服务 [3] 广州工控集团产业布局与运营成果 - 集团围绕广州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布局,2023年入选中国产业园区运营商50强(市属国企唯一) [4] - 旗下工控产业园集团运营32个产业园,推动高端装备、新材料、增材制造、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集聚 [4] - 集团计划以"土地存量"换"发展增量",打造空间集聚效应显著的现代产业生态体系 [4]
木棉中国受邀参与第十四届财经峰会,领航产业园区高质量运营新实践
搜狐财经· 2025-06-20 10:07
公司概况 - 北京木棉汇集团有限公司(木棉中国)是一家专业办公楼宇与产业园区综合运营服务机构,创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北京 [2] - 公司专注于产业招商、产业服务、运营管理、物业管理四大领域,在招商引资执行力、运管与物管信息化、产业资源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 - 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等10余个城市设立分公司,并在全国超过20个城市设有驻场办事处 [2] - 2018年获得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2] 业务规模与成就 - 目前管理规模超300万平米,管理资产总值近千亿 [4] - 服务客户包括10家世界500强企业,15余家中国百强企业,并与多家全球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4] - 成为北京通州区、苏州相城区等8个地方政府指定的招商引资机构 [4] - 获得"2024年度产办招商运营十大领军企业"、"中国产业园区运营商十大品牌"等多项行业荣誉 [4] - 服务产业客户超3500家,其中龙头企业超过100家,年度税收总额大于20亿元 [4] - 服务企业客户涵盖20个行业,科技、现代服务与文创企业占比73.49% [4] 行业活动参与 - 确认参加2025年7月在上海举办的第十四届财经峰会 [1] - 第十四届财经峰会主题为"穿越变革浪潮,共筑经济韧性",将邀请各行业领袖研判中国经济形势 [5] - CFS财经峰会是中国经济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思想盛会之一,每年有超过1000位各界代表出席 [7]
面对“国家队”的降维打,民营园区的尽头是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6-18 18:56
产业园区市场现状 - 2024年一季度全国新开产业园区仅21个 环比下降45% 同比下降32% [1] - 2024年全国园区招商百强榜门槛为1.5万平米去化面积 反映招商难度加剧 [1] - 政府和国企新建开发区/科技园区的招商任务持续加重 倒逼政策创新 [1] 政府园区"零租金"政策 - 深圳国资委推出10万平米优质产业空间 对科创企业实施阶梯免租:签约1年免1年 签约3年前两年全免+第三年减半 [4] - 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北区释放10万平米空间 AI企业可享3年全免租金+配套1000套公寓 [6] - 苏州高铁新城针对青年创客提供200平米2年免租优惠 [6] - 此类政策并非创新 政府园区十年前已通过孵化器/零地价/租税同步等变相实施"零元购" [7] 民营园区应对策略 - 当前民营园区未跟进"零元购" 仅通过"拼多多"式降价应对租金冲击 [9] - 民营园区与政府园区存在本质差异 需建立独立运营体系避开直接竞争 [9] - 推测民营园区可能演变的四种发展路径: 1 打造全国性品牌后被政府收编 [9] 2 丧失盈利能力后退出市场 [10] 3 收缩业务聚焦特色产业形成不可替代性 [10] 4 与产业资本合作实现金融化发展 [10] 民营园区发展悖论 - 品牌影响力提升后易被政府"捧杀" 需承担超额招商任务及接待考察压力 [14] - 明星园区因承接政府命题作文逐渐偏离市场规律 陷入招商留商困境 [14] - 部分曾知名民营园区因过度扩张已面临生存危机 [14]
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深圳招商联络处揭牌 共谋广清深合作新篇章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13 15:52
招商联络处设立 - 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深圳招商联络处于6月11日在深圳市福田区揭牌并举行招商引资推介会 [1] - 联络处作为常态化招商服务平台,旨在精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资源,重点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企业需求响应及人才引进服务 [1] - 联络处为投资企业提供驻地化全流程支持 [1] 合作区概况 - 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规划总面积112.5平方公里,下辖"三园一城":广清产业园、广德产业园、广佛产业园和广清空港现代物流产业新城 [1] - 合作区自2023年实体化运作以来发展迅速,2024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01.2亿元、规上工业产值277.5亿元,全口径税收突破9.3亿元 [1] - 2025年1-5月,合作区规上工业产值达118.7亿元 [1] 招商推介活动 - 活动现场举行了首场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深圳招商推介会 [2] - 各园区负责人对规划布局、产业特色、发展前景、营商环境等作了深入推介,重点介绍了优势主导产业和多样化投资选择 [2] - 活动向深圳及大湾区企业发出投资邀约,目前已有数家深圳企业成功签约 [2] 招商战略 - 在深圳设立前端招商展示平台,目的是推广合作区"三园"的区位优势、成本优势、营商环境等要素 [1] - 目标吸引深圳、港澳及周边地区的优质企业,挖掘最新的产业信息和投资动态 [1] - 扩大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的品牌影响力 [1]
华泰南京建邺REIT获评“公募REITs年度优秀项目”
新华日报· 2025-06-09 05:49
项目荣誉与市场表现 - 华泰南京建邺REIT荣获"公募REITs年度优秀项目"称号 系唯一获奖的产业园区类项目 [1] - 项目于2023年12月3日在上交所上市 为南京市首单产业园类基础设施公募REITs [1] - 上市后市场反应良好 产品走势稳健 [1] - 发行人建邺高投集团获上交所"2024年度优秀基础设施公募REITs参与人"称号 [1] 公司战略与业务模式 - 建邺高投集团为建邺区政府授权的产业园区投融资及运营主体 聚焦"金融+数字经济"主导产业 [1] - 实施园区"建设、运营、服务"一体化发展规划 强化产业园运营业务 [1] - 未来将构建基础设施"募投管退"全链条业务 采用"孵化-成熟-上市"资产管理模式 [2] - 推动南京市产业园区REITs常态化发行 吸引民间资本服务实体经济 [2] 项目参与机构 - 建邺高投集团担任原始权益人和运营管理机构 [1] - 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为基金管理人和资产支持证券管理人 [1]
上海市杨浦区产业园区房源 杨浦区产业园区房源丰富多样,满足不同企业发展需求
搜狐财经· 2025-06-05 04:54
房源类型 - 杨浦产业园区提供共享办公空间和独立办公大楼两种主要房源类型 共享办公空间适合初创企业 可有效降低成本 独立办公大楼适合规模较大 业务复杂的企业 [2] - 共享办公场所配备免费或低价会议室 洽谈室等公共设施 独立办公大楼配有独立停车库和专用电梯 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2] 地理位置 - 多个园区位于交通要道附近 靠近地铁站 缩短员工通勤时长 周边商业配套完善 涵盖餐馆 便利店等设施 [3] - 优越的地理位置提高员工满意度 帮助企业吸引并留住人才 便利交通条件有利于商务活动开展 [3] 硬件设施 - 园区设施完善 安装快速可靠网络 保障企业日常工作 设有24小时安保系统 维护企业财产安全 [4] - 节能照明系统 舒适空调等优质硬件提升公司形象 展示专业能力和实力 [6] 政策优惠 - 杨浦区出台多项优惠政策 包括租金补助和税收返还 减轻企业财务压力 特别有利于资金紧张的小微企业 [7] 配套服务 - 园区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 包括工商登记 税务申报等咨询 帮助企业克服行政挑战 [8] - 定期举行技术交流会和行业对接活动 促进企业间沟通协作 扩大经营范围 构建优质产业氛围 [8]
产业园区进入价值重构期 长三角探寻同质化竞争破题路径
中国经营报· 2025-06-04 22:09
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 全国产业园区总数超8万家 其中国家级开发区693家 省级开发区近2600家 [1] - 2025年产业园区总供应量预计突破62亿平方米 [1] - 2024年各地出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及人才扶持政策达35个 推动园区向高端化 低碳化 集约化 数智化转型 [1] - 园区存量扩大但企业扩张需求收缩 供需剪刀差扩大 运营商以价换量成为常态 [1] 产业园区运营挑战 - 同质化竞争严重 精准招商困难 降低租金仍无法维持低空置率 [2] - 土地财政模式下的政策扶持 区域供给不平衡 粗放经营等问题显现 [2] - 人工智能 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 需依赖专项政策吸引国际顶尖人才 [2] 长三角地区实践案例 - 苏州工业园区推出升级版人才政策体系 未来3年人才政策预算增加37% 覆盖范围扩展至大专以上学历群体 [2] - 企业可利用"人才房票" 计划奖励等政策降低用工成本 形成"政策引才—企业减负"双向赋能 [2] - 长三角构建汽车产业"4小时产业圈" 全国每4辆汽车中1辆产自该区域 特斯拉上海工厂实现95%零部件本土化率 物流成本降低25% [3] 企业战略布局 - 张江高科以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为核心 发起设立集成电路创新服务平台"张江浩芯" 专注服务集成电路 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 - 上海临港聚焦集成电路 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 布局电子信息 生命健康 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领域 [3] 未来发展方向 - 园区运营需从"空间供应"转向"产业生态构建" 通过政策 人才 技术多维整合推动向"产业创新共同体"转型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