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产品贸易
icon
搜索文档
阿根廷大豆免税七天,中国买走130万吨,全球粮价谁说了算?
搜狐财经· 2025-10-27 13:39
这次事件让人看出来,全球粮食贸易的规矩变了,以前是美国说了算价格,现在是中国的需求在带路, 中国不盯一家供应商,也不绑一种货币,靠的是储备,靠的是多条渠道,靠的是用本币付款来掌握节 奏,阿根廷短期赚了点钱,但经济老问题没解决,政策太短视,产业链也跟不上,中国这边反而越来越 稳,采购灵活,付款方式多样,供应链也更扛得住。 有人担心这种依赖会不会出问题,阿根廷需要中国买家,中国也需要稳定货源,但两边都没打算死绑在 一起,中国有别的地方可选,阿根廷也明白不能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人民币结算慢慢多起来,其 实是给两国都留了退路,美元说了算的日子正在松动,新的买卖方式慢慢成形,谁手里有需求,谁就能 说话算数,现在看,中国在这事上走得挺稳。 人民币在这次交易里也出现了,以前阿根廷卖豆子只收美元,现在越来越多用人民币结账,中国银行在 布宜诺斯艾利斯开了分行,帮当地出口商直接把人民币换成比索,或者拿去买中国的农机,不用再绕道 美元,省事还躲开风险,今年前九个月中阿大豆贸易里有三成五是人民币结算的,比去年多了十二个百 分点,阿根廷央行还拿了四百二十亿人民币还外债、稳汇率,人民币对他们来说确实派得上用场。 美国那边有点急了,中 ...
贝森特:谈判后美国大豆找到销路!为何中国一定要进口外国大豆?
搜狐财经· 2025-10-27 12:41
中美贸易磋商与大豆贸易前景 - 中美双方就关税、芬太尼、出口管制、美方301船舶收费等多项议题达成初步共识[1]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表示重点讨论了大豆贸易,并期待两国领导人最终确认,已解决农民担忧[1] - 若中美协议落地,中国恢复购买美国大豆的可能性存在[1] 大豆进口市场动态与成本压力 - 国内买家尚未采购今年12月及明年1月船期的巴西大豆,主因是价格过高[3] - 巴西大豆较芝加哥期货交易所11月合约溢价达每蒲式耳2.8至2.9美元,而美国大豆溢价仅1.7美元[3] - 原料成本攀升冲击国内大豆油企业利润,当前行业已处于亏损状态,迫使采购方暂缓采购以规避风险[3] 中国农业结构与耕地资源配置 - 中国现有大豆种植面积与产量难以满足年需求,缺口必须通过进口填补[5] - 耕地作为稀缺资源,其分配需统筹工业、农业及生态需求,不能过度扩张耕地而挤压工业发展空间[5] - 在耕地有限的前提下必须优先保障水稻、小麦等口粮安全,再通过进口弥补大豆等非主粮的缺口[7][10] 主要作物供需与全球格局 - 玉米具有适应性广、单产高的特性,全球玉米种植面积达200百万公顷,产量达1100百万吨[9][10] - 全球小麦种植面积为220百万公顷,产量为750百万吨;水稻种植面积为160百万公顷,产量为500百万吨[10] - 玉米作为优质饲料、生物燃料原料及工业原料,用途广泛,供应不足将推高相关行业成本[9] 进口策略与供应链韧性 - 通过从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多元化进口大豆,可以分散风险并在价格波动时争取更有利的采购条件[11] - 提升大豆单产、优化种植技术、发展替代蛋白等举措可增强供应链韧性[13] - 在全球化背景下,通过贸易平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是保障粮食安全与产业稳定的关键路径[13]
比美国大豆价格还高,巴西大豆涨价滞港,坐地涨价找错了对象,中国买家集体停购
搜狐财经· 2025-10-27 12:30
大豆贸易格局转变 - 中美贸易战促使中国买家将大豆进口来源从美国转向巴西 [1] - 中国对巴西大豆进口依赖度急剧上升 1月至9月进口量达6964万吨 占总进口量的80% [1] - 面对巴西价格上涨 中国买家迅速转向阿根廷等其他供应国 在48小时内与阿根廷签下130万至300万吨大豆合同 [3] 巴西大豆定价动态 - 巴西大豆价格从580美元飙涨至650美元每吨 比同期美国大豆价格高出50到60美元 [1] - 价格上涨原因包括季节性因素 库存不足 市场投机行为以及巴西出口商试图利用中国依赖度提升来最大化利润 [1] - 巴西出口商高估了自身重要性 忽略了粮食供应可多元化的特性 [3] 中国战略应对与韧性 - 中国采取暂停采购巴西大豆作为战略性反击 展现对价格的不满 [3] - 中储粮手握4500万吨大豆储备 可支撑全国使用三个月以上 东北地区另有200万吨储备 为谈判提供底气并保障粮食安全 [3] - 农业农村部设定目标 到2027年前逐步下降饲料中豆粕比例 探索技术替代方案 实现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布局的转变 [3] 未来趋势与市场影响 - 新一季巴西大豆上市及中美贸易谈判进展将成为影响未来供应的关键节点 [5] - 中国正以灵活多元化姿态重塑国际贸易话语权 通过技术创新 战略联盟和市场灵活性保障粮食安全 [5] - 此轮博弈揭示全球农业供应链脆弱性 并预示全球农业市场新格局的形成 [5]
中国开放新布局释放全球发展新红利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7 11:28
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与成就 -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并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专章部署,强调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1] - “十四五”时期中国货物贸易规模连续八年稳居全球第一,累计吸收外资提前半年超过预期目标,对外投资稳居全球前三 [1] - 自贸试验区增加至22个,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两次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服务业开放试点有序推进 [1] 市场潜力与投资机遇 - 中国现有14亿多人口,未来十多年中等收入群体将超过8亿,市场潜力巨大 [3] - 新质生产力将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应用场、利润场 [3] - 过去五年中国新设外企24万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明显增多 [4] 制度型开放与营商环境 - 全会指出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通过规则对接和标准互认促进国际循环“软联通” [4] - “十五五”时期中国将落实“准入又准营”,营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并全面落实国民待遇 [4] - 扩大开放将带来更少的限制、更多的机会和公平,例如通过减少技术性壁垒和制度成本推动贸易便利化 [4] 开放模式升级与全球治理 - 全会公报指出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自主选择开放的领域、节奏和方式,体现从规则追随者向引领者转变的决心 [6] - 中国维护多边贸易体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建设性参与APEC、金砖等多边机制合作 [6] - 中国通过扩大开放为世界经济创造增量,例如第八届进博会即将开幕,海南自贸港将迎来全岛封关运作 [7]
巴西大豆坐地起价!中国三张底牌亮剑,全球粮仓生变局
搜狐财经· 2025-10-27 02:46
巴西大豆坐地起价!中国三张底牌亮剑,全球粮仓生变局 前言 这场博弈最精彩的反转在于"信任成本"。巴西以为赚点快钱能逼中国妥协,却不知断掉的是长期合作的根。澳大利亚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当年摆架子不卖小 麦,转眼订单全跑南美,最后还得主动求和。中国市场的逻辑从来都是"谁靠谱跟谁玩",巴西此番背刺,等于给全球资源出口国上了堂生动的"诚信课"。 巴西粮商做梦都没想到,原本以为能狠赚中国一笔的"涨价大招",竟成了砸自己饭碗的回旋镖。2025年10月,圣保罗港的豆农还在盘算着每吨多赚的18美 元,中国买家已火速调转船头,将订单砸向阿根廷、乌拉圭甚至俄罗斯远东。更狠的是,中储粮直接甩出"储备牌"——全国储备足以撑足三个月,直接给国 际粮价戴上了"紧箍咒"。 巴西的"坐地起价"玩得有多野?短短三周,对华大豆报价像坐了火箭般飙升,溢价直接碾压美国大豆。圣保罗港的老货代拍着大腿直呼:"往常每吨运费加 保险才300美元,现在港口滞留费每天就烧掉120万美元!"更讽刺的是,巴西农业部紧急组团来华协商时,中国买家已和阿根廷签下新单——南美另一巨头 直接取消大豆出口关税,价格瞬间"真香",乌拉圭、俄罗斯的货轮也在黄海港排队卸货。 中国这波 ...
巴西贪心涨价惹怒中国,800万吨订单被叫停,阿根廷笑纳大单
搜狐财经· 2025-10-27 01:53
自从特朗普上台以来,中美之间贸易碰撞不断,面对美国的关税威胁,我国也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回应,直接叫停对美国的大豆进口。 自从五月以来,我国和美国未签过一单新合同,在九月进口量更是直接清零,一点儿都不给美国反应的机会。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我国每年的进口数量足足达到了一亿吨,占了全球大豆总进口数量的60%,而之前我国的采购中心一直都是美国,每年 的贸易额都不是一个小数。 不过美国却一点儿都没想着中国的好,反而对中国掀起了关税战。 既然美国这么不给中国面子,那么我们自然也没必要给他们面子。世界上又不只有美国一个国家出口大豆,不从美国买,大不了我们就从其他国家进口。 而巴西则很快成为了我国的最佳选择,当中国和美国贸易战正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我国已经悄然将大豆的进口中心转向了巴西,进口数量更是达到了千万 吨级别。 但也就是当我们以为巴西能成为我们稳定的贸易伙伴,帮助我们解决大豆进口问题的时候,巴西却突然倒打一耙,搞起了坐地起价。 根据最新消息,最近巴西的对华大豆报价开始不断上涨,从最开始的每吨580美元一路涨到了现在的650美元,每吨足足涨价了70美元,涨幅也来到了12%。 如果只是小额贸易的话,涨价还能够 ...
钟声:共同维护好来之不易的磋商成果
人民日报· 2025-10-26 23:09
磋商核心成果 - 中美双方围绕一系列重要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交流磋商并就解决各自关切的安排达成基本共识[1] - 磋商议题广泛涉及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关税和执法合作农产品贸易出口管制等双方共同关心的重要经贸问题[1] - 双方同意进一步确定具体细节并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为最终解决问题创造条件有助于缓解各方担忧为双方各自发展和世界经济带来利好[1] 磋商背景与原则 - 磋商以今年以来两国元首历次通话重要共识为引领双方经贸团队先后举行5轮磋商达成积极共识[2] - 坚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点原则不放松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互利共赢双方合则两利斗则俱伤[2] - 中国一直主张中美应展现大格局大担当反对脱钩断链共同维护全球产供链安全稳定美方也多次表示无意与中方脱钩[2] 中国发展前景与开放承诺 -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擘画未来5年中国发展蓝图提出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3] - 中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将为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多机遇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3] - 中国通过制定和实施中长期规划展现出战略远见和强大稳定性为全球发展注入宝贵的确定性[3]
巴西大豆对中国“坐地起价”,中国可不会惯着他们
搜狐财经· 2025-10-26 20:00
2025年,中国大豆采购出现了一个突兀却意味深长的转折,自今年5月起,中国对美国大豆采购量逐步归零,9月更是彻底清零,这场由中美关税政策导火的 供应链调整,让巴西一跃成为中国的首要供应国。 然而,巴西粮商并未表现出合作诚意,反而在掌握阶段性优势之后,选择了抬价以牟取短利,大豆报价迅速从每吨580美元攀升至650美元。 面对巴西的"坐地起价",中国选择了主动反制,并借此展现出深度布局与战略韧性,这一轮过招,不只是价格战,更折射出全球供应链格局的新动向。 巴西的提价并非微调,而是一次激进的加码,短短几周,大豆报价猛涨12%,每吨上涨70美元,超出同期美国大豆66美元。 这不是市场自然波动,而是典型的"趁火打劫",对于中国油脂加工企业而言,这样的涨幅意味着每吨原料成本增加750元人民币,压榨即亏损,单吨亏损超 过200元,这对本就利润微薄的行业无异于釜底抽薪。 数据更能说明问题,2025年前九个月,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5210万吨,占总进口量的66%,其中多个单月占比高达93%。 这样压倒性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巴西粮商敢于提价的底气来源,巴西谷物出口商协会(Anec)甚至预估对华出口将首次突破1.1亿吨,信心爆棚。 但 ...
200万吨大豆烂港!巴西赌中国离不开它,却忘了中国早握3张王牌
搜狐财经· 2025-10-26 19:49
事件背景 - 巴西圣保罗港积压约200万吨大豆,产生每日高达120万美元的港口滞留费用 [1][14] - 此局面源于巴西供应商对市场地位的误判及单方面提价行为 [3][5][7] 市场格局变动 - 中美贸易摩擦导致中国采购重心转移,今年前九个月巴西大豆占中国进口总量达66%,个别月份占比飙升至93% [3][5] - 巴西供应商将大豆报价从每吨580美元提升至650美元,涨幅接近12%,较同期美国大豆价格高出66美元 [7] - 价格上涨导致中国压榨企业进口成本每吨增加约750元人民币(汇率1:7.2),加工每吨大豆亏损超过200元 [9][10] 行业应对措施 - 中国近百家油料压榨厂联合取消原定于12月至次年1月的大豆订单 [12] - 中国已建立多元化进口网络,例如乌拉圭对华大豆出口同比增长30%,俄罗斯远东地区新季大豆于11月中旬启运 [15][17] - 行业通过使用菜籽粕、棉籽粕等替代品,实现饲料行业15%的大豆消耗替代 [19] - 中储粮在全国布局6个大豆储备加工基地,储备规模可保障全国数月供应 [19] 市场机制调节 - 阿根廷政府宣布临时政策,在10月31日前或出口额达70亿美元前免征大豆产品出口关税 [21] - 政策使阿根廷大豆到岸价格每吨降低70美元,中粮、益海嘉里等中国企业在48小时内敲定130万吨新订单,船期安排于11月 [23] - 市场在几天内完成从巴西订单取消到阿根廷订单敲定的供应衔接 [25] 核心启示 - 美国和巴西大豆产量占全球70%以上份额,但并未掌握绝对定价权 [25] - 全球化供应链稳定运行基于互利共赢,短期优势挑战规则的行为将被市场修正 [27]
贪心砸了饭碗?巴西硬抬价,中国130万吨大豆订单瞬间流向阿根廷
搜狐财经· 2025-10-26 18:07
谁能想到,一袋大豆竟然能在全球范围内搅动四国风云?美国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巴西开始坐地起价,眼看着中国可能会被"卡脖子",这时,阿根廷突然甩 出一张"零关税"的王牌,打破了原本的局势。那么,中国到底有什么"后手"来应对这场大豆博弈? 众所周知,中国每年需要大量进口大豆,而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是中国的大豆主要供应国。以2017年为例,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量为3285万吨,占中国进 口总量的34%。美国在市场上有着不小的影响力。然而,到了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爆发,中国对美国的大豆加征了高额关税,导致美国大豆的到岸成本大 幅上升,价格涨幅每吨达到300到500元,原本的价格优势消失,美国在大豆市场上的地位逐渐下滑。 就在美国逐步"退场"的同时,巴西迎头赶上。巴西拥有大片适合种植大豆的土地,气候条件优越,且近年来不断改良大豆品种,提高了单产,能够稳定供应 大量大豆。同时,巴西政府大力支持大豆出口,升级了港口和铁路设施,提高了从农田到港口的运输效率,进一步提升了对中国的供应能力。凭借这些优 势,巴西在2018年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出口量达到5399万吨,占中国进口总量的56%,首次超过美国。 到了2024年,巴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