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场监管
icon
搜索文档
详解“十四五”市场监管改革:规范监管与促进发展并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2 19:19
深化注册资本改革 - 公司法修订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认缴出资期限不得超过五年 推动修订公司法并依法增设最长5年出资期限 [3][5] - 指导存量和新设公司按期认缴 遏制天价出资 超长出资 盲目出资等市场乱象 有效提升注册资本含金量 [5] - 推行登记注册实名认证 加强住所信息核验 防止冒名登记 虚假地址登记 防范打击恶意逃废债行为 [5] 防范小过重罚与执法规范化 - 深入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持续扩大部门联合抽查事项范围 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 [6] - 建立市场监管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 发布行政违法行为首违不罚 轻微免罚清单 着力防范小过重罚 [6] - 5年来组织侵权假冒伪劣商品全国统一销毁行动 涵盖30大类200多个品种 货值达27.9亿元 [7] 平台经济治理与直播电商监管 - 督促平台删除违法商品信息454.1万条 责令停止平台服务网店5.8万个次 查处涉网类案件10.5万件 [8] - 强化直播电商乱象治理 查办三只羊 东北雨姐等重大案件 全面取消仅退款等不合理限制 [8] - 2024年5月和7月两次约谈饿了么 美团 京东三家平台企业 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发展 [9] 食品安全监管与网络食品责任 - 强化对平台企业合规指导 加大专项抽检力度 综合治理幽灵外卖 虚假声称等突出问题 [12] - 依法吊销许可证3072件 实施从业限制23.8万人 涉嫌犯罪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13] - 制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和入网食品销售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 [12] 创新药审批制度改革与医药产业发展 - 十四五以来批准创新药204个 创新医疗器械265个 其中2024年1-7月批准创新药50个 创新医疗器械49个 [14] - 全面推行30个工作日内完成重点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 将补充申请审评时限由200个工作日缩短为60个工作日 [14]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审批数量逼近2023年全年 平均审批时长8.8个月 接近FDA的7.9个月 [15]
“十四五”期间我国企业净增近2000万户,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8-22 16:55
营商环境优化与市场主体发展 - "十四五"以来全国企业净增1999.9万户 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1] - 开办餐饮店时间由37天缩减至15天 企业信息变更材料由23份精简至6份 [2] - 推动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废除阻碍要素流动的政策措施4218件 查处行政性垄断案件239件 [1] 消费者权益保护与执法成效 - 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处理投诉举报8902.8万件 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17.1亿元 [2] - 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消费者投诉574.9万件 挽回经济损失57.8亿元 [2] - 督促平台删除违法商品信息454.1万条 责令停止平台服务网店5.8万个次 查处涉网类案件10.5万件 [5] 平台经济治理与规范发展 - 成立全国平台经济治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加快制定相关国家标准 [4] - 查办"三只羊""东北雨姐"等直播电商重大案件 取消"仅退款"等不合理限制 [5] - 强化网络购物、外卖点餐、直播带货新消费场景治理 制定监管制度明确食品安全责任 [5] 医药产业创新与监管 - "十四五"以来批准创新药204个 创新医疗器械265个 2024年1-7月批准创新药50个、创新医疗器械49个 [7] - 医药产业规模居全球第二位 创新药在研数目占全球30%左右 [7] - 每年抽检药品20余万批次 医疗器械和化妆品各2万余批次 国家集采中选产品实现100%全覆盖检查 [8] 医药产业开放与国际合作 - 支持企业全球同步开展药物临床试验 缩短药品全球上市周期 [8] - 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生产原研药品、生物制品和高端医疗装备 [8] - 拓展药品医疗器械出口销售证明出证范围 加快组建京津冀、华中、西南审评检查分中心 [8]
“三只羊”“东北雨姐”等被点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发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15:38
反垄断执法与公平竞争制度建设 - 市场监管部门立案查处行政性垄断案件239件并清理地方标准8000余项以破除地方保护[1][5] - 修订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并推动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现四级政府审查全覆盖[3] - 制定12部配套规章包括《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规定》建立合规执法指南体系[3] 重点领域执法行动与案件查处 - 审结经营者集中案件3400件并查处违法实施集中案件145件[4] - 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近5万件其中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件4296件[5] - 督促平台删除违法商品信息454.1万条责令停止服务网店5.8万个次查处涉网案件10.5万件[8] 平台经济监管与规范发展 - 出台《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规则并发布平台经济反垄断指南明确竞争规则[7] - 强化直播电商治理查办"三只羊""东北雨姐"等重大案件[8] - 督促平台取消"仅退款"等不合理限制并规范外卖平台促销行为[8] 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 - 推动长三角地区17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实现跨省"一网通办"[6] - 发布大湾区标准244项发放湾区认证证书155张[6] - 建立信用数据共享专区与跨境信用综合服务平台[6] 民生领域执法与成本优化 - 查处医药领域垄断案件推动药品价格回归合理水平[4] - 查处供水、燃气、建材等领域案件降低公众生活成本与企业负担[4] - 审查重要政策措施4.22万件对1.14万件提出修改意见防止妨碍统一市场政策出台[4]
“三只羊”“东北雨姐”等被点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督促平台全面取消“仅退款”等不合理限制,立案查处行政性垄断案件239件……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15:37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措施 - 组织开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执法专项行动 立案查处行政性垄断案件239件 清理地方标准8000余项 [2][6] - 推动反垄断法实现15年来首次大修 第三次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 将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上升为法律规定 [4] - 推动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府审查全覆盖 对行政干预市场行为强化制度约束 [4] 反垄断执法成效 - 审结经营者集中案件3400件 查处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件145件 [5] - 持续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 查处医药领域垄断案件推动药品价格回归合理水平 [5] - 查处供水燃气建材机动车检测等领域垄断案件 有效降低公众生活成本和企业生产负担 [5] 公平竞争审查机制 - 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机制 审查重要政策措施4.22万件 对1.14万件提出修改意见 [6] - 查办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近5万件 其中网络不正当竞争案件4296件 [6] - 推动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 实现17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跨省"一网通办" [6] 平台经济监管措施 - 出台《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规则 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明确竞争规则 [8] - 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 删除违法商品信息454.1万条 责令停止平台服务网店5.8万个次 查处涉网类案件10.5万件 [9] - 督促平台全面取消"仅退款"等不合理限制 规范外卖平台促销行为 [9] 平台经济服务举措 - 出台指导意见引导平台完善合规管理机制 在重大活动期间发布合规提示 [9] - 试点向平台提供政务数据比对服务 帮助拦截清退违规主体 [9] - 常态化与平台商户骑手主播等主体沟通交流 提升监管温度 [9]
净增1999.9万户!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发布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14:04
营商环境优化成效 - 开办餐饮店时间从37天缩短至15天 企业信息变更材料从23份精简至6份 [1] - 企业净增1999.9万户 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2] - 废除阻碍要素流动政策4218件 查处行政垄断案件239件 [2] 公平竞争制度建设 - 推动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 规制恶性竞争与限制企业迁移问题 [2] - 修订公司法 反垄断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多项法律法规 [3] - 连续五年开展侵权假冒商品全国统一销毁行动 涉及货值27.9亿元 [3] 消费者权益保护成果 - 处理投诉举报8902.8万件 挽回经济损失217.1亿元 [3] - 消协受理投诉574.9万件 挽回损失57.8亿元 [3] - 撤销注销检验检测机构资质1242家 查处违法违规广告 [3] 平台经济监管强化 - 删除违法商品信息454.1万条 停止平台服务网店5.8万个次 [4] - 查处涉网案件10.5万件 重点整治直播电商乱象 [4] - 取消"仅退款"等不合理限制 规范外卖平台促销行为 [4] 医药产业创新突破 - 批准创新药204个 创新医疗器械265个 [5][6] - 2024年1-7月批准创新药50个 创新医疗器械49个 [6] - 中药创新药批准27个 在研创新药数量占全球30% [6] 药品审评制度改革 - 设立突破性治疗药物等4个加快审评通道 [6] - 构建中药审评证据体系 支持全球同步临床试验 [6] - 加快京津冀 华中 西南审评检查分中心组建 [7]
市场监管总局:“十四五”以来国家药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4%以上
中证网· 2025-08-22 12:45
营商环境优化 - 全面完成证照分离改革 建立统一经营主体准入制度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 实现企业开办一网通办 [1] - 完善涉企收费监管制度持续降低经营主体成本 加强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保护 [1] - 企业净增1999.9万户 个体工商户净增3394.6万户 [1] 市场运行规范 - 推动修订《公司法》《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及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行政法规 [2] - 查办计量合同消费者权益保护价格反不正当竞争广告等领域违法案件483.2万件 [2] - 企业信用指数从2020年度128.6上升至2025年上半年161.61 [2] 市场循环畅通 - 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规制招商引资恶性竞争违规财政奖补和限制企业迁移问题 [2] - 废除阻碍要素流动的政策措施4218件 查处行政性垄断案件239件 [2] - 加大非理性竞争综合整治力度 强化对企业间过度低价竞争的规范引导 [2] 质量水平提升 - 推动发布《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健全宏观质量政策体系 [3] - 实施重点攻关项目4271个 解决质量堵点卡点问题1.8万个 [3] - 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点2372个 [3] 安全监管强化 - 查办食品安全案件226.04万件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责任机制 [3] - 国家药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4%以上 [3] - 将6种高风险产品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 15种产品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 处置22万批次不合格产品 [3]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着力提升政府信息处理能力
中国食品网· 2025-08-19 15:53
政府信息处理能力培训 -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提升政府信息处理能力培训,以党建引领践行"实干争先"理念 [1] - 培训阐释"政府信息"定义,厘清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三类信息边界,并讲解规范回复要求及注意事项 [1] - 通过讲解实际案例提升工作人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水平,增强政务公开意识 [1] 市场监管职能与风险排查 - 结合任务清单,以解决人民群众"关键小事"为抓手,立足市场监管职能开展工作 [1] - 采取综合监管执法、行政监督等措施,全面排查食品、药品、工业产品、特种设备安全风险隐患 [1] - 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销号清单,确保问题隐患整改到位 [1] 未来工作原则与目标 - 市场监管局将以培训为契机,将"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贯穿市场监管全过程 [1] - 持续提升信息公开的规范化、精细化水平,目标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
一年来,南京纵深推进各领域改革,形成一批高质量改革成果
南京日报· 2025-08-19 09:47
改革战略部署 - 制定《中共南京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的实施意见》及2024-2028年推进计划 [2] - 明确2025年十大方面37项改革任务 涵盖九大领域及改革组织领导 [2] - 推行"一区一特色、一部门一课题、一园区一突破、多领域一集成"改革方案 强化市区联动与跨部门协同 [2] 经济体制改革 - 全省率先实施工业领域AEO制度试点 采用"免申即享+告知承诺"模式 覆盖726家规上工业企业 [1][5] - 优化营商环境推出10项举措 发布36个创新应用场景 涉企检查频次同比下降34.71% [6] -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完成90%进度 江宁园区规上服务业营收增幅超全市10个百分点 [6] 创新服务与试点 - 开发"跨境电商线上快速备案"系统 创新"养老顾问"服务站整合养老资源 [1] - 全国首创实体化"涉企综研联检服务中心" 整合11个执法部门实现联合办公 [2] - 承担国家级改革试点13项 部省级试点65项 涵盖智能网联汽车与北斗规模应用等领域 [7] 产业发展成效 - 退役军人创办经营主体2.6万余家 年增值税纳税额超30亿元 [1] - 南京综保区"同包同车集拼出区模式"获商务部等九部门全国推广 [6] - 打造"两城两区两港两中心"创新枢纽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机制改革 [6] 城市更新与典型培育 - 鼓楼区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案例入选住建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1] - 12项改革案例获评全国典型案例 包括"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与"一网统管" [9] - 建立三级改革推进机制 通过融媒体矩阵强化经验推广 [7][9]
黑龙江齐齐哈尔创新信用修复机制助力经营主体“轻装上阵”
信用修复举措创新 - 推出7项信用修复举措,包括承诺容缺、即申即办、核查后置、无感修复、免申即享、两书同达和后续监管机制 [1][2][3] - 实施"承诺容缺"机制,将营业执照信息、变更记录、年报公示信息等纳入材料容缺清单,符合条件的可先行修复 [1] - 推行"即申即办"服务,经营主体可通过线上系统或线下窗口提交申请,未发现明显问题的即时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2] 服务流程优化 - 调整传统流程为"先修复、后核查",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的先行修复,后续开展跟踪核查与合规指导 [2] - 推出"无感修复"功能,对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期满且无在诉在查情形的经营主体,系统自动触发修复程序 [2] - 实施"免申即享"政策,首次因未年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经营主体可免申即享信用修复 [2] 监管与服务创新 - 创新"两书同达"制度,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同时同步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一次性告知修复条件、流程及渠道 [3] - 完善后续监管机制,对承诺不实等情况视情节撤销修复决定、恢复之前状态并限制再次适用信用修复条件 [3] - 通过线上线下双通道受理信用修复申请,为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信用修复渠道 [1][2]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开展会前学法提效能
中国食品网· 2025-08-15 14:52
"会前学法"制度通过常态化、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学习,推动业务与法治融合,确保监管人员熟练掌握业 务相关法规,避免"学用脱节",提升专业素养与实战能力。该制度的推行,对于培养学习型队伍,形 成"工作即学习"的氛围,推动市场监管执法队伍专业化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为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提升监管效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践 行"实干争先"理念,创新开展"会前学法"制度,将法律法规学习嵌入季度例会流程,强化干部队伍专业 素养,提升服务市场主体的能力。 针对市场监管领域法律法规知识更新迭代迅速,提升基层干部法律素养,以及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 法管理、依法办事能力非常关键。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实行"会前学法"制度,由法规室提前预告,制定学 法计划,每季度例会前由相关科室负责人解读对应条线法律法规。截至目前,该局共举办二十二期"会 前学法"及十期"业务大讲堂"。同时,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要求,积极开展对经营主体和服务对象的 法治宣传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 8月14日,由该局特种设备室负责人解读市场监管总局颁布的《缺陷特种设备召回管理规则》,从电 梯、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在内的特种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