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硬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活跃A股证监会再出手!加速并购重组,央国企和硬科技“跑起来”
华夏时报· 2025-05-19 06:52
该决定距离三部委在国新办举行重要新闻发布会仅过了8天,这也是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会上表示落实中央政治局会 议强调的"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激发市场活力的又一个重要举措。 此次修改后的《重组办法》进行了多个"首次"创新,包括首次建立简易审核程序、首次建立分期支付机制、首次 引入私募基金"反向挂钩"安排等。 在专业人士看来,这些高效率的"鼓励"政策将会助力整个A股加快并购重组步伐,盘活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 量,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以及风险抵御能力。 从去年《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下称"并购六条")落地后的市场发展看,重组审核效率已 经明显提升,央国企整合与硬科技并购已逐渐成为本轮并购重组浪潮的两大核心趋势。 数据显示,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并购重组市场规模和活跃度大幅提升,上市公司累计披露资产重组超1400 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160单。 华夏时报记者王兆寰北京报道 继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后,中国证监会日前对外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 管理办法>的决定》(下称"《重组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创新鼓励重组 2023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 ...
2025年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前景如何?纳斯达克上市服务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5-17 21:23
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前景分析 一、积极因素 - 中美审计监管初步协议缓解中概股退市风险,若2025年前合作细则落实,市场信心将进一步恢复 [2] - 2024年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美股流动性增强,成长股估值吸引力提升,2024年赴美上市中企融资额同比增长116% [3] - 生物医药与硬科技行业依赖美股对创新药管线和高研发投入的估值认可,如百济神州模式 [4] - 新能源与自动驾驶企业在美上市后品牌效应显著,如极氪、文远知行推动行业融资热潮 [5] - Web3.0与区块链企业因美国对加密货币包容性较高,吸引中国相关企业分拆业务赴美 [6] - 中国新"国九条"支持拓宽境外上市渠道,证监会优化备案流程,2024年备案企业数量大增为2025年储备上市资源 [7] 二、主要挑战 - 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存在变数,若中美审计合作中断,中概股可能面临强制退市风险 [8] - 中国《数据安全法》要求企业拆分敏感业务或采用本地化存储,增加上市成本 [9] - 2024年赴美上市中企中超2/3股价破发,仅头部企业如极氪、亚玛芬体育表现亮眼,中小型企业融资额低(约1000万美元以下)且发行成本占比高达60%-70% [10] - 2024年港交所降低特专科技公司上市门槛,吸引自动驾驶、生物医药企业双重上市 [11] - A股科创板政策倾斜硬科技企业,如中芯国际等优先选择本土融资 [12] - 2024年底纳斯达克拟调整公众持股市值计算规则,要求IPO募资直接满足市值门槛,中小型企业上市难度加大 [13] 三、未来展望 - 乐观情景:若中美监管合作深化且美联储持续降息,头部科技与生物医药企业引领IPO回暖,融资额同比增20%-30% [14][15] - 中性情景:若监管僵局未破但地缘冲突可控,少量企业通过"双重上市"或分拆非敏感业务赴美,融资规模温和增长 [16][17] - 悲观情景:若中美科技战升级且中国收紧境外上市审批,赴美IPO近乎停滞,存量中概股加速私有化退市 [18][19] 四、企业策略建议 - 提前设计跨境数据与法律架构,如VIE拆分、独立数据实体 [20] - 采用"A股/H股+美股"模式分散风险,如知乎、贝壳找房 [21] - 硬科技企业优先本土上市,全球化属性强的行业如生物医药主攻美股 [22]
小VC“活着”指南
FOFWEEKLY· 2025-05-15 17:59
资本市场与创新趋势 - 资本市场存在阶段性泡沫但创新持续受到鼓励[2] - 硬科技赛道从"卡脖子"到"产能过剩"的演变反映行业周期变化[3] - AI赛道热度显著提升为创投市场注入活力[4] 创投市场资金格局 - 头部机构资金充足但面临投资压力腰部机构逐渐消失尾部机构寻求抱团[6] - VC领域竞争内卷且处于低谷周期与创业者困境高度相似[6] AI赛道发展现状 - AI浪潮催生四类受益群体:互联网巨头、产业链服务商、知识变现者、高薪从业者[8] - Deepseek出现引发一级市场头部AI项目估值重估与创新范式冲击[9] - 具身智能赛道重现大模型竞争泡沫特征三流选手亦可融资[11][12] AI投资范式演变 - 大语言模型成熟推动AI应用层创业窗口开启[14][15] - 优秀AI项目需具备爆发潜力、技术/商业化验证点、组织优势及反叛精神[17] - AI Native应用类项目数量增加商业化能力提升[19] 创业与投资误区 - 创业方向误区:过早定位平台型机会忽视细分市场或破坏性创新[20] - 创业者画像偏差:研究型人才商业化能力不足产品吸引力弱于独立开发者[21] - VC投资需警惕技术型创业者宣称"技术第一""行业唯一"等关键词[22] AI创业者分类 - 富婆暴发户型:商业嗅觉敏锐但失败率高[27] - 钢铁直男型:技术基因强但易陷高估值陷阱[28][29] - 富家小姐型:商业模式清晰但天花板有限[30][31] - 技术吃软饭型:服务导向强缺乏颠覆勇气[32] VC行业本质 - VC是无限博弈游戏需保持牌桌位置捕捉贝塔机会[36] - 核心三命题:上桌资格、筹码来源、风险下限[37] - 超额收益源于覆盖广度而非决策暴击率[40][41] 历史启示与行业展望 - 早期汽车竞赛启示:粗糙开端可推动产业革命[43][44] - AI行业仍处早期阶段历史性机会持续存在[45][46]
谁在重构AI时代的女性叙事?
创业邦· 2025-03-13 17:57
文章核心观点 - 展现女性在商业、科技领域的成就与影响力,通过创业邦相关活动及榜单见证女性发展,期待2025科创女性影响力大奖揭晓,探讨女性力量在各方面的作用 [1][2][9] 分组1:女性科研与大会背景 - 全球超33%科研工作者为女性,中国女性科研人员比例逐年上升 [1] - 2025创业邦女性影响力大会以“热爱照亮每一程”为主题,发掘和链接中国科技创新领域杰出女性 [2] 分组2:创业邦见证女性成就 - 自2013年起,创业邦通过“科创女性影响力大奖”见证非凡女性,瞿芳、papi酱等女性创业者登上过年度榜单 [4] 分组3:2024年上榜女性创业者情况 - 30位女性创业者平均年龄42.4岁,硕博比例超90%,43%有海外留学经历 [5] - 70%为首次创业,平均累计创业时间7.18年 [5] - 所选赛道主要为医疗健康、生物科技等领域,企业平均成立时间6.4年,投后估值总额近1000亿元 [5] - 企业融资总额超200亿元,最新融资轮次主要集中在A轮 - C轮 [5] 分组4:女性投资人情况 - 优山资本陈十游、真格基金方爱之等女性投资人上榜,投资项目涵盖互联网、大健康、硬科技等企业 [6] - 2024年30位女性投资人平均投资年限14.2年,平均年龄44.2岁,不乏90后 [7] - 2023年共投资107.2亿元,平均每人出手11个项目 [7] - 2023年平均退出5个项目,近三年平均退出回报倍数最高者超70倍 [7] 分组5:大会展望与探讨内容 - 2025科创女性影响力大奖评选中,大会现场将揭晓榜单 [9] - 今年大会通过“商业与洞察”等三大篇章,探讨“柔性能量”重构组织进化论等内容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