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制造

搜索文档
*ST松发下属公司签订4艘6000TEU集装箱船建造合同
智通财经· 2025-09-11 18:08
公司业务动态 - 下属公司恒力造船签署4艘6000TEU集装箱船建造合同 合同金额合计约3-5亿美元 [1] - 新签船舶为国际主流中型集装箱运输船型 具备装载量大、航速稳定、运营效率高等特点 [1] - 合同正常履行预计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有利于提高中长期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1] 产品技术优势 - 船舶设计兼顾航线适应性与装载灵活性 可高效适配全球主要港口装卸设备 [1] - 船型满足跨洋干线及区域支线多样化运输需求 符合国际最新集装箱船设计理念 [1] - 产品顺应国际航运市场对规模化、低碳化运输的需求 体现公司在船舶建造领域实力 [1] 市场竞争地位 - 新合同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全球船舶制造市场的竞争优势 [1]
*ST松发(603268.SH)下属公司签订4艘6000TEU集装箱船建造合同
智通财经网· 2025-09-11 18:06
公司业务动态 - 下属公司恒力造船签署4艘6000TEU集装箱船建造合同 合同金额合计约3-5亿美元 [1] - 新签约船舶为国际主流中型集装箱船型 具备装载量大、航速稳定和运营效率高等特点 [1] - 船舶设计兼顾航线适应性与装载灵活性 可适配全球主要港口装卸设备 [1] 技术优势与市场定位 - 船型满足跨洋干线及区域支线多样化运输需求 符合国际最新集装箱船设计理念 [1] - 产品顺应航运市场对规模化、低碳化运输的需求 [1] - 体现恒力造船在船舶建造领域的综合实力 [1] 财务与战略影响 - 合同正常履行预计对公司未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1] - 有利于提高公司中长期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1] - 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全球船舶制造市场的竞争优势 [1]
*ST松发:签署4艘船舶建造合同
格隆汇· 2025-09-11 17:48
公司业务动态 - 下属公司恒力造船(大连)有限公司签署4艘船舶建造合同 合同金额合计约3-5亿美元 [1] - 签约船型为6000TEU集装箱船 具备装载量大、航速稳定、运营效率高等特点 [1] - 船舶设计兼顾航线适应性与装载灵活性 可高效适配全球主要港口装卸设备 [1] 行业技术特征 - 6000TEU集装箱船属国际主流中型集装箱运输船型 满足跨洋干线及区域支线多样化运输需求 [1] - 船型顺应国际最新集装箱船设计理念 满足航运市场对规模化、低碳化运输的需求 [1] - 恒力造船通过该订单体现船舶建造领域实力 [1]
*ST松发(603268.SH):签署4艘船舶建造合同
格隆汇APP· 2025-09-11 17:44
公司业务动态 - 下属公司恒力造船签署4艘船舶建造合同 合同金额合计约3-5亿美元 [1] - 签约船型为6000TEU集装箱船 属于国际主流中型集装箱运输船型 [1] - 该船型具备装载量大、航速稳定、运营效率高等特点 [1] 产品技术优势 - 船舶设计兼顾航线适应性与装载灵活性 可高效适配全球主要港口装卸设备 [1] - 满足跨洋干线及区域支线的多样化运输需求 [1] - 顺应国际最新集装箱船设计理念 满足航运市场对规模化、低碳化运输的需求 [1] 行业地位体现 - 本次签约充分体现恒力造船在船舶建造领域的实力 [1]
研报掘金丨浙商证券:维持中国动力“买入”评级,有望优先受益于船舶周期上行
格隆汇· 2025-09-11 15:0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93.35% [1]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35.2% [1] 增长驱动因素 - 船舶行业保持增长势头 [1] - 柴油机板块销售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1]
浙商证券:维持中国动力“买入”评级,有望优先受益于船舶周期上行
新浪财经· 2025-09-11 14:4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3.35% [1]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5.2% [1] - 新签合同金额339.19亿元,同比增长25.42% [1] - 手持合同金额627.9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 [1] 业务驱动因素 - 柴油机板块销售规模快速增长且合同结算大幅增加 [1] - 船用低速发动机价格增长带动毛利率提升 [1] - 船用机械板块销售规模扩大且交付订单增多 [1] - 公司通过成本工程管控三项费用持续提升盈利能力 [1] 行业地位与前景 - 公司为船用发动机领域龙头企业 [1] - 船舶行业保持增长势头 [1] - 公司有望优先受益于船舶周期上行趋势 [1]
润邦股份(002483) - 002483润邦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
2025-09-11 14:18
编号:2025011 | 单的产品建造;2、公司拥有高端不锈钢产品制造车间,能够 | | --- | | 更好地满足高端特种运输船舶建造的相关要求;3、公司对船 | | 台做了顶棚的设计,所以可以不受天气影响,在室内进行工作, | | 从而更好的保证生产的进度及质量。4、公司自 2011 年起开 | | 始进入海工船舶领域,在造船方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能 | | 够更好地履行相关船舶建造合同。 | | 3、问:公司高端装备业务在人工智能、自动化智能化等领域 | | 的技术发展情况? | | 答:公司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性机遇,积极融入人工智能 | | 的发展快车道,探索 技术在公司产品应用场景中的实践, AI | | 使人工智能技术与公司现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公司在生产效 | | 率、产品质量、创新能力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持续推动公司 | | 产业转型升级。公司在集装箱港口起重机、移动式港口起重机、 | | 散料装卸及输送装备等产品已逐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科技研 | | 发和应用,助力客户打造自动化、无人化港口码头,提升港口 | | 码头的运营效率,共同推动全球港口码头物流行业的智能化转 | | 型。 ...
21评论丨以扩内需和产能治理带动价格修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1 06:49
核心观点 - 8月物价数据呈现结构性分化 CPI同比下降但核心CPI连续回升 PPI同比降幅收窄 反映经济转型与结构优化信号 [1][2][3][4]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表现 - 8月CPI同比下降0.4% 由平转降 主要受去年同期高基数和食品价格低于季节性水平影响 [1] - 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3% 其中猪肉、鲜菜、鸡蛋等价格同比降幅均达两位数 [1] - 核心CPI(扣除食品和能源)同比上涨0.9% 涨幅连续四个月扩大 显示国内消费需求稳健复苏 [2] - 服务类消费持续回暖 医疗、教育、旅游等服务价格涨幅稳步扩大 [2] - 升级类消费保持较高热度 金饰品、铂金饰品、家用器具等价格涨幅显著 [2] 工业生产者价格(PPI)表现 - PPI环比由降转平 结束连续8个月下行趋势 同比降幅显著收窄0.7个百分点 [3] - 煤炭、钢铁等传统原材料行业供需格局改善 价格环比由降转升 [3] - 高技术产业和绿色行业价格稳步上升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船舶制造、通信系统设备及环保装备制造等领域价格同比上涨 [3] - 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拉动工艺美术、运动用球类、专项运动器材、乐器制造等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 [3] 结构性特征与政策影响 - 消费品价格同比下降1% 主要受原油等大宗能源产品价格下行影响 扣除能源因素后工业消费品价格实际上涨1.5% 涨幅扩大0.3个百分点 [2] - 燃油小汽车等部分重要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出现收窄 反映提振消费政策与治理市场低价竞争共同作用 [2] - 当前价格数据呈现"传统领域供给优化、新兴领域需求扩张"的结构性特征 反映中国经济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4]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 企业无序竞争行为得到有效治理 市场秩序优化 促进工业品价格持续修复 [4]
核心CPI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反内卷”推动行业价格改善
第一财经· 2025-09-10 21:10
9〜12月份,预计CPI逐月走高的概率增大。 受同期基数走高及食品价格持续下降的影响,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再度转负。而"反内卷"政策推动下,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环比表 现均有所改善。 国家统计局9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CPI环比持平,同比下降0.4%。PPI环比由7月下降0.2%转为持平;同比下降2.9%,降幅比7月收窄0.7个百分点。 (图表来源:国家统计局) 随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8月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 综合整治"内卷式"无序竞争已取得初步成效。近期,工信部密集发声,强调行业治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下阶段,将坚持依法治理,强化行业自 律,落实监管责任,提升服务能力。运用改革的思路办法,构建协同高效、监管有力的行业治理格局,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支撑。 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表示,非食品、核心CPI增速有望在"反内卷"政策继续支撑工业消费品价格走高、需求刺激政策、低基数的叠加影响下继续提 高,从而支撑整体CPI基本稳定。此后的9〜12月份,预计CPI逐月走高的概率增大。 行业价格呈现积极变化 8月PPI环比 ...
中国动力(600482):业绩持续高增 船海主业景气持续 应用产业打开新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9-08 08:29
财务表现 - 25H1实现营收276.51亿元 同比增长11.22% 归母净利润9.19亿元 同比增长93.35% 扣非净利润8.65亿元 同比增长106.39% [1] - 25Q2实现营收153.39亿元 同比增长13.97% 归母净利润5.24亿元 同比增长35.20% 环比增长32.37% 扣非净利润4.90亿元 同比增长34.13% [1][2] - 拟实施中期分红每10股派现0.8161元 合计分红金额约1.84亿元 [1] 业务板块 - 柴油动力板块营收139.68亿元 同比增长27.25% 化学动力板块营收39.98亿元 同比增长3.92% 海工平台及船用机械营收35.35亿元 同比增长10.48% [2] - 主营业务收入274.79亿元 同比增长11.42% 船海产品生产交付数量保持快速增长 [2] - 核心子公司中船柴油机25H1实现营业收入144.63亿元 净利润13.98亿元 [4] 盈利能力 - 25H1主营业务毛利率达16.37% 同比提升4.80个百分点 25Q2毛利率达16.74% 环比提升0.56个百分点 [3] - 25Q2销售费用率0.53% 管理费用率3.52% 研发费用率5.98% 财务费用率-0.72% 环比分别降低0.36/1.42个百分点 提升2.22/降低0.17个百分点 [3] - 盈利能力提升主要源于柴油机板块销售规模扩大 高毛利船用低速发动机订单量价齐升 以及成本管控成效显著 [3] 订单情况 - 25H1新签合同339.19亿元 同比增长25.42% 手持合同627.94亿元 较24年底增长7.24% [4] - 核心船厂手持订单排产至2028年 未来几年业绩确定性强 [4] - 船用低速柴油机交付台套数同比增长18% 新接台套数同比增长47% 中高速柴油机交付台套数同比增长35% 新接台套数同比增长32% [4] 战略发展 - 绿色转型成果显著 上半年交付大功率甲醇双燃料低速机及双燃料发动机等产品 [4] - 积极布局全球维保服务网络 具备核心动力系统/柴发/蓄电池及深海相关产品生产交付能力 [5] - 预计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6亿元和31.1亿元 对应PE分别为23倍和17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