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量子
icon
搜索文档
Robotaxi正式推出,量子计算迎来最新突破,看好智驾、量子产业链长期发展
长城证券· 2025-07-02 11: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智驾、量子产业链长期发展,持续看好Robotaxi产业链、量子计算产业投资机会,建议持续关注稳定币产业未来发展 [1][2][5] 各部分总结 6月行情复盘 美股指数走势复盘 - 6月美国标普500指数上涨4.42%,纳斯达克指数上涨6.07%,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3.67%;本两周标普500指数上涨3.28%,纳斯达克指数上涨4.47%,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3.84%;今年以来标普500指数上涨4.96%,纳斯达克指数上涨4.99%,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3.00% [12] 美股重点个股走势复盘 - 6月美股7巨头中,英伟达月度上涨16.75%位列第一,Meta上涨13.39%,亚马逊上涨8.92%,微软上涨7.73%,谷歌上涨4.08%,苹果上涨0.11%,特斯拉下跌6.59% [15] - 按海外科技行业重点细分板块分类,展示云计算、算力芯片等十一大板块内个股本月市值及涨跌幅 [19] 本月海外AI核心事件 - 6月3日博通量产交付新一代数据中心交换机芯片Tomahawk 6,解决AI算力瓶颈 [20] - 6月10日苹果举办WWDC25全球开发者大会,聚焦软件,开放Apple Intelligence功能权限 [20] - 6月11日OpenAI推出推理模型o3 - pro,性能提升明显 [20] - 6月13日Meta推出V - JEPA 2,爱立信推出按需服务解决方案,AMD发布Instinct MI350系列GPU [20] - 6月16日AST SpaceMobile与相关方达成和解,获取L频段频谱 [20] - 6月18日谷歌发布Gemini 2.5系列模型 [20] - 6月20日Meta与依视路陆逊梯卡推出Oakley Meta眼镜 [21] - 6月23日Fortinet发布新一代企业级AI驱动邮件安全解决方案 [21] - 6月24日微软推出Mu语言模型 [21] - 6月25日谷歌DeepMind推出Gemini Robotics On - Device本地化机器人AI模型 [21] - 6月26日Anthropic为Claude聊天机器人新增功能,谷歌推出Imagen 4及Imagen 4 Ultra图像模型 [21] Robotaxi正式推出,商业化落地有望加速 - 6月24日特斯拉Robotaxi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登场,初步部署约10辆,仅向部分社媒名人开放,行驶范围受限 [1] - 使用者反馈大部分时间表现平稳,试运营Model Y搭载下一代FSD,算法待优化,预计今年晚些时候推送 [1][24] - FSD基于HW4.0打造,能实现上车即走、点对点直达;公司正打造HW5.0芯片,Dojo 2.0预计2026年推出 [25] - Robotaxi上线有测试人群、数量、时间段、区域等限制,且运行依赖云端干预 [27] - FSD采用端到端学习方法,具备四大统一特点,商业化落地空间大,预计2026年开始大规模商业化,2030年中国B端共享出行渗透率超30%,市场规模达约5000亿元,2035年达近70% [38][39] 量子计算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市场空间蓝海广阔 - 6月20日微软发布4D拓扑量子纠错码,应用于Azure Quantum平台,可降低错误率,提升科研、医疗研发效率 [2][40] - 2025年2月微软发布全球首个基于拓扑架构的量子芯片Majorana 1,有望集成百万个量子比特,为商业化应用提供路径 [2] - 2月26日PsiQuantum发布Omega芯片组,力争2027年实现商业量子计算机,各项性能指标表现良好 [51] - 2024年12月谷歌发布Willow量子芯片,在多项指标上性能一流,但量子计算仍面临工程挑战 [59] - 量子通信市场规模广阔,国防军事为主要应用领域;量子计算市场蓝海广阔,预计2022 - 2027年销售额以48.1%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76亿美元 [66][68] 美国《天才法案》通过,持续关注稳定币产业投资机会 - 6月17日美国参议院通过《天才法案》,为锚定美元的稳定币制定监管框架 [5] - 稳定币分真实资产抵押、数字资产抵押、算法稳定币三种类型,目前以RWA为抵押的稳定币是主流 [71] - 随着稳定币相关概念股爆火和全球监管完善,多国将加速布局,稳定币有望成全球跨境支付和金融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 [5] 7月海外AI事件前瞻 - 英伟达7月向中国客户交付第三代“阉割芯片” [77] - Meta新款AI眼镜7月11日预售 [77] - OpenAI的GPT - 5 7月有望上线 [77] - 中美AI投资平台7月12 - 18日在美国硅谷启动活动 [77] 建议关注标的 - 云计算厂商: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苹果 [75] - 芯片:英伟达、高通、ARM、英飞凌、意法半导体 [75] - 元宇宙:Unity、Roblox [75] - IDC:Equinix、DLR [75] - 激光雷达:Luminar、Ouster、Lumentum、禾赛科技 [75] - 量子计算/量子通信:IonQ、Quantum Computing Inc.、D - Wave Quantum Inc.、IBM、Honeywell [75] - 稳定币:Circle、Coinbase、Robinhood、FiserV、Paypal [75]
颠覆传统加密:微算法科技创新LSQb算法,提升量子图像处理速度
量子图像处理技术 - 微算法科技改进的最小有效量子比特算法(LSQb)通过优化量子比特嵌入和提取方式,减少量子门使用数量,降低算法复杂度,提升信息隐藏和提取速度 [1] - LSQb算法基于量子图像处理,利用最小有效量子比特表示图像信息,具备高安全性、实时性和实用性 [1] 技术实现细节 - 量子比特嵌入阶段将原始图像预处理并映射到量子比特,改进嵌入方式后减少所需量子比特数量 [3] - 量子门操作阶段优化加密处理流程,减少量子门数量同时保障安全性 [3] - 信息提取阶段通过改进规则提升恢复速度,确保实时性 [3] 技术优势 - 安全性:利用量子叠加态和纠缠态特性,相比经典LSB算法更难被破解,需量子密钥或测量设备才能提取信息 [4] - 并行处理能力:量子计算内在并行性可同时处理多像素量子比特,加速大规模图像数据处理 [4] - 鲁棒性:通过特定编码方式抵抗噪声干扰或压缩,确保信息准确提取 [4] - 灵活性:兼容多种量子图像表示方法(如量子态矢量、矩阵),并可结合其他量子图像处理技术 [4] 应用场景与前景 - 当前已应用于安全通信、医疗影像加密等领域,例如远程医疗中隐私数据的保护性传输 [5] - 未来随着量子硬件性能提升,算法计算能力将增强,应用场景扩展至量子通信、网络安全等领域 [5] - 技术发展可能推动LSQb与其他量子图像处理技术融合,形成更完善的处理体系 [5]
欧盟酝酿量子计算新战略:弥补资金缺口,减少对美资依赖
华尔街见闻· 2025-07-01 17:01
欧盟量子计算战略 - 欧盟委员会将于本周三公布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旨在汇集资金和专业知识以建立具有竞争力的欧洲量子计算生态系统 [1] - 该战略是欧洲更广泛数字主权议程的一部分,目标是减少对美国大型科技公司的依赖 [1][4] - 量子计算有潜力解决传统计算机无法处理的问题,对经济和国家安全具有深远影响 [1][2] 融资与人才挑战 - 欧洲量子技术面临资金和人才流失的双重挑战,许多初创企业为扩大业务规模被迫迁移至美国 [2][3] - 融资机会缺乏是主要障碍,欧盟将把量子计算列为下一个七年预算的优先领域 [1][3] - 欧盟正在筹备"欧洲规模扩大基金"(Scale-Up Europe Fund),与私人投资者共同支持科技公司扩张 [3] 技术优势与经济潜力 - 欧盟在量子科学领域已具备强大基础,并拥有有前景的初创企业 [2] - 量子计算机利用量子比特可大幅提升信息处理速度,可能在网络安全和军事领域带来突破 [2] - 该技术被认为具有改变整个行业的经济潜力 [2][4] 配套措施与行业联动 - 欧盟旗舰研究计划"地平线欧洲"将继续支持量子研究 [3] - 多个欧盟国家增加国防预算对量子、人工智能和半导体等关键技术发展构成利好 [3] - 国防工业与关键技术发展密切相关 [3] 数字主权与AI协同布局 - 量子战略与欧盟AI超级工厂计划形成协同,后者已吸引76家响应者和2300亿欧元潜在投资 [4] - 欧盟强调投资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半导体对技术主权至关重要 [4] - AI超级工厂能力将是普通AI工厂的四倍,整合超级计算机、数据中心等资源 [4]
量子计算概念股IonQ Inc拉升涨超9%。得州立法机构通过IonQ支持的量子倡议,为该州在量子创新领域的领导地位铺平道路。
快讯· 2025-06-30 23:06
量子计算概念股 IonQ Inc 拉升涨超9%。得州立法机构通过IonQ支持的量子倡议,为该州在量子创新领 域的领导地位铺平道路。 ...
中证量子通信主题指数报3937.50点,前十大权重包含天奥电子等
金融界· 2025-06-30 20:45
指数表现 - 中证量子通信主题指数当前报3937.50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9.97%,近三个月上涨1.88%,年初至今上涨9.50% [2] 指数构成 - 指数选取元器件、设备生产、建设运维、运营应用等环节以及与量子通信相关的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 [2] - 基日为2012年06月29日,基点为1000.0点 [2] 权重分布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35.13%,其中东信和平(4.55%)权重最高 [2] -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60.57%,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39.43% [2] 行业分布 - 信息技术占比40.12%,通信服务占比32.50%,工业占比18.55% [2] - 可选消费占比5.79%,金融占比3.04% [2] 调整机制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分别在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实施 [3]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特殊情况会进行临时调整 [3]
布鲁盖尔研究所:中美欧关键技术前沿创新比较报告
不同地区的创新生态系统差异 - 美国在量子计算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在AI领域也有一定优势,关键创新多来自科技企业且较为集中,三家企业在三项关键技术领域均名列前茅 [2] - 欧洲在所有领域均滞后,但在量子计算领域相对表现较好,排名与中国接近,前沿创新者大多来自研究机构而非企业 [2] - 中国在半导体领域表现更优,三个领域的前沿创新者分布介于美欧之间 [2] 三大关键技术专利申请的总体趋势 - AI领域:中国专利申请量从2019年2.9万件增至2023年6.3万件,远超美国,但美国专利在AI细分领域新颖性更占优势,欧盟申请量最少 [3] - 半导体领域:美国专利总量每年超21万件占主导地位,欧盟芯片专利数量最少 [3] - 量子计算领域:美国专利数量最多,中国和欧盟紧随其后,欧盟与中国差距越来越大,美国创新专利较多 [3] AI领域专利格局及主要实体 - 中国AI突破性创新主要来自华为(2023年占比34.09%)、平安集团(2021年峰值29.94%)、腾讯(份额从2019年7.96%增至2023年18.18%)等企业 [4] - 中国十大AI创新者中除道通智能外,主要在"计算机视觉"或"图像处理"领域有贡献,字节跳动占比达75%居首 [5] - 美国AI突破性创新从2019年298件增至2023年571件,前沿创新者为谷歌(2023年23.86%)、微软(18.75%)、IBM(11.93%)等老牌科技企业 [6] - 欧盟AI突破性创新从2019年70件增至2023年90件,主要创新者为爱立信、诺基亚等 [7] 半导体领域专利格局 - 欧洲企业如欧司朗、西门子、英飞凌等在专利总量中占比较高 [8] - 美国知名半导体企业如IBM、美光技术、英特尔和德州仪器在前沿创新中占据重要地位 [8] - 中国中芯国际专利申请量领先,但仅0.29%被视为突破性创新 [8] 量子计算领域专利格局 - 欧盟突破性创新数量几乎与中国持平,主要参与者是公共研究机构如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爱立信等 [9]
数据资源优势持续巩固 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
环球网· 2025-06-30 08:41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重要性 - 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资源 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 数字中国建设深入推进使数据领域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速涌现 对经济社会产生乘数效应 [1] - 数据资源驱动技术创新突破 在人工智能领域大规模高质量数据集加速AI与大模型技术优化升级 推动智能驾驶智慧城市等场景落地 在量子科技领域数据要素高效流动为量子算法优化和量子通信网络构建奠定基础 [2] - 数据资源促进跨领域技术深度融合 以医药研发为例 数据平台共享基因序列临床数据等资源 构建跨领域协作网络 推动研发从经验试错转向数据精准驱动 [2] 数据资源优化生产要素配置 - 数据资源向传统生产要素渗透 与劳动力资本技术等深度融合 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 提高要素利用效率 例如改变传统劳动力工作模式为智能预判-派发任务-自动执行的互动模式 [3] - 数据要素实现传统要素靶向集聚和配置优化 加速各类要素市场化智能化进程 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在不同领域有效配置 提升经济整体运行质效 [3] 数据资源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 数据资源推动产业组织方式变革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全要素数字化升级 带动生产方式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向大规模个性化生产转变 [4] - 数据资源帮助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深度挖掘与应用为产业赋予新价值维度 创新市场空间和商业模式 如服务化延伸平台化设计 催生高附加值新业态新模式 [4] 数据资源规模优势持续巩固 - 2024年全国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ZB) 同比增长25% 智能设备数据量增长突出 工业视觉质检设备单日数据生产量超100太字节(TB) 智能网联汽车单台每天数据生产量达20太字节(TB) [5] - 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生产量同比增幅突破30% 低空经济机器人等领域增速显著高于传统行业 5G+北斗技术实现厘米级定位 带动相关领域数据规模快速提升 [6] - 量子计算机性能达超级计算机百万亿倍 可在几百秒内完成普通计算机1万年的计算量 实现对ZB级气象数据的快速解密 [6] 数据资源管理与算力发展 - 结构化数据占存储总量比重同比增长36% 增速远超非结构化数据 金融企业结构化数据存储规模居行业首位 政务数据上云成效显著 [7] - 智能算力在算力总规模中占比提升至32% 中央企业算力规模增长近3倍 智能算力占比40.22% 数据技术企业算力规模同比增长近1倍 智能算力占比达43.63% [8] 政策建议 - 优化顶层设计 构建数据资源法规体系 明确阶段性目标与实施路径 加快形成数据基础制度体系 加速构建数据领域法律法规体系 [9] - 推进标准协同 形成全域数据治理格局 完善金融医疗交通工业互联网等重点行业数据市场信息交互渠道 加快构建数据流通交易标准体系 [9] - 强化安全防护 打造可信数据空间生态 推广联邦学习同态加密等隐私计算技术 推动可用不可见可溯可审的数据使用安全环境建设 [9]
锚定“四个面向” 科技创新加速跑(一周科技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6-30 05:58
科技前沿探索 - 我国成功组织实施"梦舟"载人飞船零高度逃逸飞行试验 对飞船逃逸救生分系统及相关大系统进行综合考核 [2] - 首款面向千比特规模设计的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正式交付 将为多家机构提供累计超5000比特的测控服务 服务于"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 [2] 新能源与材料创新 - 安徽工业大学等单位研发新型催化剂 实现以二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直接合成对二甲苯 拓展变"碳"为宝新途径 [2] - 大连理工大学团队突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瓶颈 开发出高效率、高稳定性与超轻柔特性的新型电池 可应用于临近空间卫星、无人机等载具能源供给 [2] 能源技术突破 - 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低杂波电流驱动系统通过验收 完成从设计优化到测试验收完整流程 为聚变堆波加热系统奠定基础 [3] - 300兆瓦级变速抽水蓄能发电电动机全尺寸交流集电系统完成验证试验 填补变速机组集电励磁系统国产化制造空白 [3] 医疗健康技术 - 我国科学家构建工程化人类抗衰型间充质祖细胞 在灵长类动物模型中验证其延缓多器官衰老效果 提供新细胞治疗范式 [3] - 南开大学团队完成介入式脑机接口辅助人体患肢运动功能修复试验 成功帮助偏瘫患者实现功能修复 [3]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创新力”变“生产力”——科技创新点燃发展引擎
新华社· 2025-06-28 20:49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 [1] - 科技与产业深度交融、同频共振,源头创新蓬勃涌动,前沿成果加速落地,越来越多的"创新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1] 量子技术突破 - 我国首款面向千比特规模设计的超导量子计算测控系统ez-Q Engine 2.0正式交付使用,这是我国在量子计算核心设备领域实现的重大自主突破 [2] - 该测控系统价格不到国外产品的一半,已批量交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电信量子集团等9家科研、产业单位,累计提供超5000比特测控服务 [2] - 量子通信产品如国盾密邮、国盾密盘、量子安全会议平板一体机已走进人们的生活,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为全球143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完成超50万个量子计算任务 [4] 商业航天发展 - 北京亦庄"火箭大街"是全国首个商业航天共性科研生产基地,2024年完成入轨发射13次,入轨卫星超80颗 [5] - 北京亦庄汇集了160多家空天企业、600多家航天生态企业,商业火箭集聚度达到全国的75%,互联网卫星集聚度全国最高 [6] - 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首次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推动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6] 煤制油技术突破 -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公司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项目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煤制油项目,项目整体国产化率达98.5% [8] - 该项目累计生产油化品超2000万吨,接近全国煤制油产能的一半,吨煤价值提升了7倍左右 [8][9] - 自主研发的"神宁炉"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克服了外国气化炉只能"吃"精煤的缺陷 [8] 脑机接口技术应用 - 重庆云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脑机接口康复训练系统已在400余家医疗机构进行临床应用,服务超50万人次 [10] - 该公司的脑机接口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率先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为患者康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10] - 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了由被动康复向主动康复转变,为患者生活自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10]
湖南:推动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场
环球网资讯· 2025-06-27 10:08
量子科技产业发展现状 - 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量子产业已初具规模,正加速推动量子科技从实验室迈向应用场 [1] - 湖南在量子科技领域构建了完善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搭建近1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 [2] - "十四五"以来湖南累计投入1.71亿元科研经费支持量子科技产业链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 [2] 技术研发与创新成果 - 取得"银河鲲腾系列"光量子计算系统、PT光力量子精密测量等标志性成果 [2] - 在量子精密测量与传感新方法、新技术研发上突破传统理论极限 [2] - "长沙造"量子绝对重力仪测量精度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量产 [4] - 研发国际领先水平的星地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4] 产业化推进措施 - 成立湖南量子测量产业创新联合体,由18家单位共同发起,聚焦量子测量前沿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 [3] - 计划依托世界计算·长沙智谷打造量子产业园,开放应用场景促进技术迭代 [4] - 启动首期1000万元"量子科技种子基金"支持创新创业项目 [5] 产业链发展目标 - 5年内建成从部件到设备再到服务的全产业链 [5] - 形成与传统产业深度协同的应用生态 [5] - 打造具有全球辨识度的量子科技产业名片 [5] 科研机构与企业参与 - 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联合中国长城科技等企业开展技术攻关 [2] - 长沙量子测量产业技术研究院牵头攻关光腔锁频仪、动态重力仪等关键技术 [4] - 湖南大学科研团队在量子算法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