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

搜索文档
热点思考 | 如果美国失业率升至4.6%?——关税“压力测试”系列之十三(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6-29 21:43
美国劳动力市场状况 - 美国经济依赖消费驱动,2000年以来居民PCE消费平均拉动GDP增速1.7个百分点,贡献率76%,劳动报酬占个人收入超6成,劳动力市场是经济核心压舱石[2][6] - 2025年初劳动力供需双双走弱,职位空缺/失业人数回落至2019年底水平以下,高频数据和LMCI指数显示失业率易上难下[2][17][28] - 移民政策收紧可能造成供给冲击,特朗普政府驱逐非法移民力度达日均1200人,较前期翻倍,但难以完全对冲需求走弱缺口[46][47] - 就业市场进入松弛化阶段,失业率流量数据显示需求侧走弱迹象明显,新进入劳动力市场人群更难找到工作[23][24] 关税对就业的冲击 - 关税2.0对就业冲击显著大于上一轮,经济周期处于放缓阶段且关税覆盖面更广,制造业PMI从1月50.9降至5月48.5[65][77] - 定量测算显示,若关税冲击GDP 1个百分点,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或上行0.3-0.7个百分点,年底可能升至4.5-4.6%[89][93] - 结构上制造业受冲击更显著,20%制造业企业预计未来6个月将减少就业,服务业仅13%,但企业主要通过自然流失而非裁员缩减岗位[65][66][69] - 历史数据显示2018-2019年关税1.0时期商品生产就业恶化,制造业新增就业从2018Q2的2.7万人降至2019Q4的-0.9万人[58][61] 萨姆规则与衰退信号 - 若失业率每月上升0.05-0.10个百分点,萨姆规则可能在9-11月触发,对应失业率4.5-4.6%,1-5月平均月升幅为0.06个百分点[100][103] - 1960年以来衰退中失业率最小升幅1.5个百分点,当前4.6%的失业率仍可能对应软着陆,但市场或提前交易衰退预期[120][108] - 2024年三季度萨姆规则误诊源于飓风等暂时因素,当前需求走弱主导的上行更具持续性,可能引发美债利率回落和大宗商品下跌[99][115][117] - 历史经验显示萨姆规则触发后市场波动加剧,2024Q3期间VIX指数飙升,美股周期板块显著跑输防御板块[109][113]
16省份2024年平均工资公布
第一财经· 2025-06-28 18:44
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增长态势 - 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24110元 较上年增加3412元 名义增长2.8% 按可比口径增长2.6% [1] - 2024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9476元 较上年增加1136元 名义增长1.7% 按可比口径增长4.0% [1] - 工资统计覆盖范围扩大 更多小微企业纳入统计 工资包含全部劳动报酬及代扣代缴部分 [1] 各省份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水平 - 16个省份公布数据 其中天津(142437元)、浙江(137239元)、广东(135395元)、江苏(129220元)非私营单位工资超12万元 [2][3][4] - 10个省份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超11万元 天津同比增长3.2% 浙江同比增长3.2%(实际增长2.9%) [3][4] - 省会城市工资显著高于省内其他地区 如合肥(122162元)为安徽唯一超12万元城市 太原(113002元)为山西唯一超10万元城市 [4] 行业工资差异特征 - 全国非私营单位工资前三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5] - 浙江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达301889元 居各行业首位 该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 [5] - 金融业在6个省份非私营单位中工资居首 采矿业在资源型省份收入突出 如陕西该行业工资位列第一 [5]
16省份2024年平均工资公布,收入前三行业各省不相同
第一财经· 2025-06-28 17:44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概况 - 16个省份公布2022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天津、浙江、广东、江苏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超过12万元 [1][2] - 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24110元,同比增长2.8%,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69476元,同比增长1.7% [1] - 16个省份中10个省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超过11万元,天津最高达142437元,同比增长3.2% [4] 省份工资数据 - 浙江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37239元,同比增长3.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 [4] - 广东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35395元,江苏省129220元 [5] - 重庆、内蒙古、福建、陕西、云南、四川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均超过11万元 [5] 行业工资差异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浙江、广东等地领跑,浙江该行业平均工资超过30万元达301889元 [6] - 金融业在6个省份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平均工资位居第一,采矿业在资源型省份收入名列前茅 [6] - 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前三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5] 区域工资差异 - 省会城市收入水平明显高于中小城市,合肥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22162元,太原113002元 [5] - 中心城市总部经济突出,金融、教育、医疗中心集中,现代服务业发达导致高收入行业和岗位更多 [5] 统计方法说明 - 工资统计包括国有单位、集体单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等单位 [3] - 工资指全部劳动报酬,包括实际领取工资、奖金、津补贴及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基金及住房公积金等 [1] -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后更多小微企业纳入统计范围,统计覆盖面更全面 [1]
宋雪涛:谁导演了美股的情绪市?
雪涛宏观笔记· 2025-06-28 10:55
美股市场情绪分析 核心观点 - 当前美股呈现散户乐观与机构悲观的分化格局,市场脆弱性凸显,短期反弹可能因新担忧出现而反转 [4][20] - 散户乐观情绪源于财政扩张预期、流动性宽松及缺乏优质替代资产,而机构悲观反映在期货持仓和配置倾向 [5][7][15] - 历史数据显示散户短期博弈胜率低,机构资金动向更具前瞻性,当前外资低配美股而超配欧股/新兴市场 [21][27][28] 市场参与者行为 **散户特征** - 6月12日当周散户看多比例达33.2%(1月底以来新高),看空比例33.6%(1月底以来新低) [5] - 股价<1美元的小市值股票成交量占比36.6%,较4月9日上升20个百分点,反映投机活跃 [7][11] - 持仓高度集中化、杠杆化,近三年多头占比上升后美股多走弱,但今年例外 [21][24] **机构动向** - E-mini标普500非商业期货净持仓-12.4万张,处于近一年4%分位极低水平 [7] - 57%全球基金经理认为未来5年非美股票表现最佳,仅24%选择美股 [28] - 机构当前超配欧股/新兴权益,低配美股/美元/能源商品 [21][27] 散户乐观驱动因素 **财政与政策预期** - DOGE削减支出1800亿美元仅完成2万亿美元目标的9%,按当前进度截止日仅能完成31% [13] - 4-5月关税收入大增但财政赤字未缓解,10%关税难以覆盖超万亿利息支出 [13][16] - 特朗普放松监管利好金融(SLR豁免)、能源(环保松绑)、科技行业 [13][14] **流动性环境** - 散户资金受情绪驱动快速回补美股,甲骨文将2026财年资本支出提至超250亿美元强化AI叙事 [14][15] - 美元/美债做空未传导至权益市场,美股因"难替代性"形成护城河 [15] **资产替代性不足** - 欧股(军工/奢侈品)和日股(汽车/电气)缺乏成长性,科技板块市值占比显著低于美股(美股35% vs 欧股20%、日股15%) [15][19][20] 市场前瞻指标 - 标普500预测EPS与硬数据背离,经济意外指数为负时美债美股正相关性增强 [17][31] - 机构净多头仓位与未来4周美股回报呈正相关,而散户多空强弱指标呈负相关 [23][25] - 当前ETF资金流向显示股票类净流入38.9亿美元,固收类9.9亿美元 [30]
成都将打造三文鱼、榴莲、鱼子酱等特色单品全国集散基地
新华财经· 2025-06-27 22:11
成都外贸发展政策 - 四川省支持成都开展冰鲜水产品进口"白名单"制度试点 打造三文鱼、榴莲、鱼子酱等特色单品全国集散基地 [1] - 2024年超过1万吨三文鱼经成都航空口岸进入中国市场 进口三文鱼货值居全国第二 [1] - 成都拥有73条国际航线 中欧班列直达境外120个城市 进出口额占四川省超八成 [1] 成都国际物流枢纽建设 - 支持成都发挥"双国际机场+国际铁路港"枢纽优势 提升国际货物集散分拨能力 [1] - 加快"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建设 [1] - 支持打造"进口嘉年华"品牌 招引首发国际新品牌 创新海外直采新模式 [1] 成都企业出海支持措施 - 推动"蓉产蓉造""链主+链属"企业抱团开拓新兴市场 [1] - 跨境电商、海外仓、川造精品馆成为"出海"新抓手 [1] - 中小微外贸企业将获得更多支持 [1] 成都产业国际化发展 - 推动成都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疗健康等重点产业建圈强链 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2] - 支持培育贸产联动融合发展先行区 [2] - 创新发展数字贸易 搭建数字贸易服务平台 扩大网络游戏、数字动漫、软件服务等数字贸易规模 [2] 金融支持政策 - 指导成都用好天府外贸贷、服保贷等金融产品和政策性外经贸专项信贷额度 [2] - 为成都产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支持 [2]
嘉祥县耘山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6-26 19:32
公司成立信息 - 嘉祥县耘山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胡亚彤,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由山东嘉园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持股比例100% [1] - 公司注册地址为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嘉祥街道建设北路阳光城市广场D座城建大厦1707室 [1] - 公司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1] - 营业期限从2025-6-25至无固定期限 [1] - 登记机关为嘉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1] 经营范围 - 主要经营范围包括蔬菜种植、土地整治服务、对外承包工程、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等 [1] - 其他业务涵盖创业投资(限投资未上市企业)、社会经济咨询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等 [1] - 工业工程设计服务、规划设计管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固体废物治理等也是公司业务范围 [1] - 许可项目包括建设工程设计、建设工程施工、施工专业作业、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等 [1] - 矿产资源相关业务涉及非煤矿山矿产资源开采、矿产资源勘查等 [1] - 农业相关业务包括智能农业管理、中草药种植、树木种植经营等 [1]
朱民达沃斯发声:AI将重塑全球劳动力市场,哪些行业受冲击?
搜狐财经· 2025-06-26 00:46
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 人工智能正在从"工具"转变为"劳动力",提升效率并可能取代人工工作,打破生产力瓶颈 [2] - AI在制造业、金融业、医疗健康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例如智能化生产线、算法交易和AI辅助诊断 [2] - 人工智能可能导致"大规模失业",尤其是低技能、重复性岗位如客服、仓储物流和数据录入 [3] 行业冲击与机遇 - 制造业中机器人与智能化生产线将取代手工和机械操作岗位,例如汽车制造业的重复性装配工作 [5] - 运输行业面临自动驾驶技术冲击,卡车司机和出租车司机需求可能大幅下降 [5] - 高科技、创意产业和专业化领域将受益,如大数据分析、AI算法开发和机器人维修等新兴岗位 [4][5] 劳动力市场重构 - 未来就业市场将动态变化,依赖传统技能的行业可能消失,适应新技术者将获益 [4] - 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制造业、运输业和服务业将首先受到AI冲击 [4] - 数据科学、AI算法工程师和智能硬件开发等新兴行业将爆发式增长 [5] 社会与政策应对 - 政府需推动劳动力再培训与职业转型,例如通过政企合作促进技能升级 [6] - 教育、政策和技术创新是帮助劳动者适应AI变革的关键 [6] - AI普及不会完全摧毁就业市场,而是催生更多创新和机会 [6]
新疆证监局深入辖区公司一线宣讲监管政策动态 完善常态化走访机制促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6-25 21:23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走访上市公司、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6月22日,新疆证监局主 要负责同志带队赴上海,走访多家辖区内上市公司在上海的办公和经营场所。 走访过程中,结合辖区上市公司自身实际,新疆证监局重点宣讲解读此前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 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针对支持符合商业逻辑的并购重组、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新 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吸收合并锁定期差异化设置、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与公司进 行座谈交流。 据了解,2024年以来,新疆证监局和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已联合或单独走访辖区内超过六成的上市公 司。其中,今年以来累计走访20余家,范围覆盖制造、采矿、金融、信息技术等行业。走访工作通过深 入上市公司生产经营一线,促进了政府与监管部门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发展规 划,以及各项惠企政策落实、要素保障等情况,通过与上市公司高管、生产经营一线员工和管理者进行 座谈,以及现场"会诊"等方式,收集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建立问题清单,并建立和强化落实跟踪机 制,与相关部门联合推动问题处理,使走访工作得到辖区上市公司的认可和积极配合,公司反响良好。 下一步,新疆证监 ...
为什么GDP在涨,税收在降?
36氪· 2025-06-25 13:59
在近两年扑朔迷离的中国经济中,有一个非常显著且急待解释的现象:为何GDP仍维持在5%左右的增 长水平,而税收却持续下滑?且两者的差距还在持续扩大中。 回顾过去十年,税收与GDP之间的短期背离并非首次出现,且多可归因于制度性减税。例如:2016年全 面推行营业税改增值税,服务业减负约5,000亿元;2019年大规模下调增值税税率;2022年疫情冲击 下,推出4.6万亿元的减税退税政策,占当年税收总额的27%。这三年税收落后GDP的幅度分别为 1.9%、5%和6.5%。 但在多数年份,尤其是"金税三期"全面推行之后,税收增速反而明显快于GDP。2017年税收跑赢GDP 3.8%,2018年为1.7%,2021年为3.8%,2023年为3.5%。这一方面源于电子化征管系统强化了税基,另 一方面也反映出征管效率持续提升的结构性趋势。 问题出现在2024年。在没有大规模减税出台的背景下,税收增速却断崖式下跌,与GDP的剪刀差扩大 到-8.4%,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拉大至-8.9%。这一数字不仅远超历史上的异常年份(在减税额度达到到 27%的2022年,税收落后GDP的最大剪刀差也是-6.5%),也彻底打破了"税收与G ...
数据新价值 市场新生态 |《中国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情况跟踪报告——2024年年度报告》发布
证券日报网· 2025-06-20 20:57
数据资产入表总体情况 - 截至2025年4月30日,A股5000余家企业中有100家披露数据资源入表,涉及金额总计21.64亿元 [1] - 88家上市公司将数据资源计入无形资产科目,占入表企业总数的88%,无形资产项目金额占比达63.57% [1] - 多数公司数据资源摊销年限集中在3至5年,主要采用直线法摊销 [1] 行业分布特征 - 2024年披露数据资源入表的上市公司涉及13个行业,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及制造业 [2] - 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和金融业是入表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的行业 [2]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为新增入表行业 [2] 企业市值与参与度 - 高市值企业入表意愿显著增强,市值500亿元以上的企业从2024年Q1的1家增至全年14家 [2] - 非上市公司入表推进迅速,截至2025年3月底共收集330家非上市公司入表信息 [3] 非上市公司入表特点 - 地方国企成为非上市公司数据资产入表主力军 [2] - 民营企业表现活跃,涌现突破性案例 [2] - 央企和事业单位逐步加入,推动入表企业队伍扩大 [2] - 非上市公司名称多体现行业特征,涵盖投资、科技研发、数字经济等热门领域 [3] 数据资产金融化进展 - 非上市公司凭借入表数据资源获得融资项目112个,总金额达14.12亿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 [3] - 金融机构通过创新产品与服务助力数据资产流通,形成良性生态循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