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技术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机器人减速器产品产量猛增1.2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23:57
工业整体增长态势 -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 [1] - 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5%,环比增长0.64% [5] - 1—9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制造业增长6.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0% [5] 装备制造业表现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累计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达35.9%,已连续31个月超过30% [1][6] - 汽车行业增长11.2%,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11.0% [7] - 电气机械行业增长11.1%,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11.0% [7] - 电子行业增长10.9%,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17.1% [7] - 汽车、电气机械、电子等行业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合计近4成 [7] - 发电机组产品产量增长51.1%,民用钢质船舶增长19.0%,铁路机车增长16.6% [7] 高技术制造业发展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增速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4个百分点 [1][5] - 高技术制造业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4.7% [7] - 集成电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4%,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增长20.5%,生物药品制造增长11.8% [7] - 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品产量增长98.0%,3D打印设备增长40.5%,卫星导航定位接收机增长28.5% [7] 机器人及智能产品增长 - 机器人减速器产品产量增长1.2倍 [2][9] - 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增长29.8%,服务机器人增长16.3% [2][10] - 智能无人机飞行器制造增加值增长59.9%,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长25.1% [9] - 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7%,高于全部规上工业3.5个百分点 [9] 行业增长面 - 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7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为90.2% [9] - 在统计的623种主要工业产品中,385种产品产量同比增长,增长面为61.8% [9]
数字经济领跑 前三季度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北京商报· 2025-10-20 20:00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2][3] - 经济增量达到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 [3] - 第三产业增加值592955亿元,同比增长5.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7% [3]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3.5%,拉动GDP增长2.8个百分点 [5] 产业发展与结构 - 第一产业增加值58061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64020亿元同比增长4.9% [3] - 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5.7%、第二产业35.9%、第三产业58.4% [3] -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达35.9% [4]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合计占GDP比重为9.5%,比上年同期上升0.6个百分点 [6] 制造业亮点领域 - 汽车、电气机械、电子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2%、11.1%、10.9%,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分别达11%、11%、17.1% [4]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其中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4%、20.5% [5] - 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 [2][6] - 智能无人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59.9%、25.1% [6] 科技创新与数字经济增长 - 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29.8%、40.5%、98% [5] - 服务器产量同比增长11.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2% [6] - 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8%,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5][6] - 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超前布局,带动数字经济快速增长 [2] 消费市场表现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877亿元,同比增长4.5% [5] - 服务消费需求加速释放,文体休闲服务类、通讯信息服务类等零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 [5] - 即时零售、直播带货、社交电商等新兴消费模式快速增长 [6]
前三季度装备制造业“压舱石”作用凸显,机器人减速器产量猛增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19:05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见习记者冉黎黎 北京报道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9月 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其中,前三季度,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9.7%,累计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达35.9%,已连续31个月超过30%,"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 同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6%,增速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4个百分点。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团队首席分析师杨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反映了创新 驱动转型的积极成效,再叠加下游需求有所改善,拉动了装备制造业的生产。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新型工业化研究部高级工程师颜蒙进一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表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可从三方面加以认识,一是规模总量不断扩张,二 是细分结构持续优化,三是"拳头产品"竞相涌现。 值得注意的是,从产品来看,前三季度,机器人减速器产品产量"猛增",增长1.2倍;另外,工业机器 人、服务机器人等产品产量也呈现出两位数增长态势,分别增长29.8%、16.3%。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 人就2025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时提 ...
权威数读|5.2%!前三季度经济延续稳中有进态势
新华社· 2025-10-20 16:33
宏观经济整体态势 - 前三季度经济在复杂局面下顶住压力,延续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保持总体平稳 [1] 农业生产 - 前三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 [7] - 全国夏粮早稻产量合计17825万吨,比上年增加19万吨,增长0.1% [7] 工业生产 - 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 [11]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6% [11] 服务业 - 前三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2% [15]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增长5.8% [15] 市场消费与贸易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5877亿元,同比增长4.5% [18] - 全国网上零售额112830亿元,同比增长9.8% [18]
“十四五”时期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16:32
宏观经济表现 - 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 [1] - 中国GDP接连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三个大台阶,年均实际增长5.5%,远高于同期世界3.9%的年均增速 [1] - 中国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3万美元,稳居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前列 [1] 经济增长驱动力 - 2021至2024年,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86.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平均贡献率为59.9%,比“十三五”时期提高11.1个百分点 [1] - 2021至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9%,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60.6% [2] 科技创新与研发 - 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2.69%,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1] - 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研发人员总量超700万人年,稳居全球首位 [1] - 2025年中国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十,比2020年上升4位,位列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首位 [1] - 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跨入世界第一方阵,2024年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 [2] 工业与制造业发展 - 2021至2024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8.2%、9.2% [2]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比2020年增长8倍多,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2] 城镇化与收入 - 2024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00%,比2020年末提高3.11个百分点 [2]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20年的2.56降至2024年的2.34 [2] 能源结构转型 -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2020年的16.0%提升到2024年的19.8% [2]
国家统计局:“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八个“新”
新京报· 2025-10-20 13:09
宏观经济表现 - GDP接连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三个大台阶,从2020年的103.5万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34.9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5.5% [1] - 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1] - 人均GDP从2020年的10632美元提升至2024年的13445美元,连续两年超过1.3万美元 [1] 科技创新与研发 - 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达2.69%,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 [2] - 按折合全时工作量计算的研发人员总量超700万人年,稳居全球首位 [2] - 2025年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十,比2020年上升4位,位列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首位 [2] - 2024年“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8.01%,比2020年提高1.5个百分点 [2] 产业发展与结构 - 2021年至2024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8.2%、9.2% [2] - 2021年至2024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9%,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60.6% [2] - 2021年至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4%,占全球比重接近30%,规模连续15年位居全球首位 [5] 消费与内需市场 - 2021年至202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达86.8%,其中最终消费支出平均贡献率为59.9%,比“十三五”时期提高11.1个百分点 [3] - 货物贸易规模从2020年的32.2万亿元增加到2024年的43.8万亿元,年均增长8.0% [3] 城镇化与区域发展 - 2024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7%,比2020年末提高3.11个百分点 [3]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20年的2.56降至2024年的2.34 [3] 绿色经济与新能源 - 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2020年的16.0%提升到2024年的19.8% [4] - 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比2020年增长8倍多,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 [4] - 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 [4] 市场环境与改革开放 -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事项从2020年版的123项缩减至2025年版的106项 [3] - 2024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4.1% [3] - “十四五”时期自贸试验区总数达22个,形成了近200项制度创新成果 [3] 基础保障与安全 -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 [5] - 能源生产总量全球占比超五分之一,安全保供能力稳步提升 [5]
国家统计局:实现全年目标仍有较多有利条件
智通财经网· 2025-10-20 10:23
智通财经APP获悉,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5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国家统计局称,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内在逻辑没有变,经济平稳运行的支撑条件也没有变,实现全年预 期目标仍有较多有利条件。一是从发展态势看,前三季度经济平稳增长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了较好基 础。今年以来,国民经济顶压前行,不仅稳住了基本盘,不少关键领域还实现了新突破、新提升。今年 前三季度经济增长5.2%,快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为实现全年主要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从发展动能看,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为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动能。三是从发展支撑看,宏观政策持 续显效将为经济平稳运行保驾护航。我国有充足的政策空间、丰富的政策工具、常态化的政策储备,能 够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四是从先行指标和高频指标看,积极因素还在累积。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 理指数连续2个月回升;10月上旬,流通领域一些重要工业品价格继续回升,有利于企业盈利状况改 善。 全文如下: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就2025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答记者问 1.今年以来,面对复杂环境中国经济运行情况如何?请问如何评价前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总体表现? 答:今年以来,我 ...
前三季度主要金融数据变化怎么看
新华网· 2025-10-20 07:50
贷款总量与结构 -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9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 [1][2] - 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7.08万亿元,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09万亿元,同比多增4.42万亿元 [2] - 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6.0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5.02万亿元,同比增长8.2% [2] 企业信贷支持 - 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等重点行业维持高景气度,企业融资需求有效释放,某国有大行分行制造业贷款在公司贷款中占比过半,多数为中长期贷款 [2] -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完成投放,投向城市更新、交通、水务、物流、环境保护等领域,带动相关配套信贷资金增长 [3] - 9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信贷资源供给总体充裕 [5] 居民信贷与消费 - 9月个人消费贷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利息成本下降推动消费贷款需求释放 [3] - 多地调整住房限购政策,9月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约7%,个人住房贷款需求回暖,新发放贷款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3][5] - 平安银行作为贴息政策经办银行之一,截至9月底全行符合条件的客户贴息规模约7000万元 [5] 普惠金融与减费让利 - 金融机构通过数字普惠金融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纯信用贷款,增强企业市场开拓动能 [1] - 银行通过"贷款明白纸"明示融资费用,推动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公开透明,有企业因此知悉贷款利率为2.7%且无其他费用,银行承担了近3000元相关费用 [4] - 平安银行第三季度支付手续费降费金额6609.3万元,同比增长11%,让利业务笔数811万笔,同比增长13% [5] 货币政策与流动性 -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38万亿元,同比增长8.4%,狭义货币M1余额11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流通中货币M0余额13.5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7619亿元 [7] - M1与M2剪刀差明显收窄,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跃度提升和个人投资消费需求回暖 [7]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已实现对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全覆盖,未来将继续发挥牵引带动作用 [7]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前三季度主要金融数据变化怎么看
人民日报· 2025-10-20 07:37
贷款规模与增长 -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75万亿元 [1] - 截至9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 同比增长6.6% [3] -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7.08万亿元 同比增长8.7% 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 [3] - 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30.09万亿元 同比多增4.42万亿元 [3] 信贷结构优化 - 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6.09万亿元 同比增长12.2% [3] - 9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5.02万亿元 同比增长8.2% [3]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等重点行业维持高景气度 企业融资需求有效释放 [3] - 某国有大行分行制造业贷款在公司贷款中占比过半 其中多数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 [3] 企业信贷支持 - 深圳小微企业通过"信用e贷"数字普惠金融产品获得200万元纯信用贷款审批发放 [2] - 近期江苏、广东、广西等多地首批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资金完成投放 主要投向城市更新、交通、水务、物流、环境保护等领域 [4] - 广东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贷款明白纸"知悉贷款除2.7%的利率外无任何其他费用 银行承担近3000元抵质押登记费和评估费 [5] - 江苏某电缆企业通过填写"贷款明白纸" 银行了解到企业名下有多项专利可享受贴息政策 预计每年可节约融资成本10万元 [6] 融资成本下降 - 9月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 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 [6] - 9月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 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6] - 平安银行截至9月底符合条件的客户贴息规模约7000万元 [6] - 平安银行第三季度支付手续费降费金额6609.3万元 同比增长11% 让利业务笔数811万笔 同比增长13% [6] 货币供应与政策 - 截至9月末广义货币余额335.38万亿元 同比增长8.4% 狭义货币余额113.15万亿元 同比增长7.2% 流通中货币余额13.58万亿元 同比增长11.5% [8] - 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7619亿元 [8]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已实现对金融"五篇大文章"领域的全覆盖 [8] - 四季度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对实体经济较强的支持力度 财政政策也在积极发力 [9] 居民信贷与房地产市场 - 9月个人消费贷贴息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开始实施 利息成本下降推动消费贷款需求进一步释放 [4] - 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调整住房限购政策 带动房地产市场成交量有所上行 [4] - 9月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约7% 个人住房贷款需求相应回暖 [4]
宏观政策发力叠加产能治理显效,10月PPI同比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宏观晚6点
搜狐财经· 2025-10-19 04:59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 - 前三季度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2%,增速较2024年加快4.1个百分点 [1] -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8% [1]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调整 - 政策自2025年11月1日起执行,新增宠物用品、可随身携带的乐器两类商品 [2] - 将“家用空气净化器及配件”类调整为“小家电”类,增加扫地机器人、吸尘器等商品 [2] - 将“穿戴设备等电子消费产品”类调整为“电子消费产品”类,增加数码摄影摄像器材及配件、微型无人机 [2] - 在“平板电脑”类中增加鼠标、键盘等数码配件 [2]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 - 工信部将研究制定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