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
搜索文档
全省首个县级“媒体+”联盟成立!云浮新兴开创“媒体+”助力“百千万工程”新局面
南方农村报· 2025-07-30 12:32
联盟成立概况 - 全省首个县级“媒体+”联盟于7月30日在云浮新兴县正式成立,标志着新兴县乡村振兴与媒体传播深度融合进入新阶段 [2][4][54][55] - 联盟旨在深入贯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365”竞标争先体系要求 [5][6] - 联盟成立仪式由省、市有关部门领导,中央、省、市、县各级媒体代表以及企业代表、新农人代表等共同见证 [6][7] 联盟目标与功能 - 联盟聚焦“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目标,整合媒体资源、发挥传播优势,为新兴县“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力 [10][11] - 旨在让主流媒体成为新兴县产业链重要一环,发挥其信息传播、资源整合、品牌塑造、舆论引导等功能 [6][20] - 联盟将助力新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大做优特色产业,使媒体成为乡村振兴的理想“合伙人” [22][23] 新兴县基础优势 - 区位优势显著,新兴地处大湾区辐射第一圈层,与大湾区市场紧密相连、深度融合,交通便利 [12][13] - 产业基础扎实,三产均衡,拥有现代农业、金属智造、文旅产业等“六大产业集群” [13][14] - 拥有温氏股份、明基水产2家全国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了独具竞争力的产业格局 [14] - 文旅资源丰富,作为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故乡,拥有8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连续7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15][16][17] 媒体赋能已有成效 - 通过发挥媒体功能,已成功打造新兴香荔、新兴凉果、新兴梅花旅游季等产业IP,以及“新兴优品”区域品牌 [20][21] - 媒体参与显著提升了新兴特色产品的曝光率、知名度和影响力 [21] 联盟项目与成员 - 联盟首批推出“八个十”项目,涵盖十款特色农产品、十条特色村、十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十条精品旅游路线等 [30][31][32][33][34] - 央广网、农民日报、南方农村报等十余家中央、省、市、县级媒体成为首批联盟成员单位 [36][37] - 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何启环、南方农村报副总经理张锦标担任联盟顾问,为发展注入专业经验 [35][38] 成员单位角色与计划 - 南方农村报作为成员单位,将发挥自身经验与优势,以传播力推动新兴农业各环节资源整合与优化升级 [25][27][28] - 央广网计划用直播镜头聚焦新兴产业升级,组建“智囊团”深度服务“百千万工程”,联动全国构建资源对接平台 [39][40][41][43][44][45][47] - 企业代表广东明基水产集团董事长何雪乐、新农人代表广东悦润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谢一帆表达了共同助力新兴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49][50]
两部门:鼓励地方开展粮油种植专项贷款贴息试点 强化“菜篮子”产品应急保供生产基地信贷支持
快讯· 2025-07-30 09:49
金融服务政策 - 中国人民银行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的意见 旨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1] - 政策要求加大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金融投入 包括信贷资源倾斜和扩大信贷覆盖环节 [1] - 鼓励地方开展粮油种植专项贷款贴息试点 强化"菜篮子"产品应急保供生产基地信贷支持 [1] 信贷支持措施 - 加大对粮食主产区及产粮大县的信贷资源倾斜 对接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1] - 扩大大豆和油料种植、购销、加工等全环节信贷投入 [1] - 通过循环授信和无还本续贷方式合理延长贷款期限 支持生猪、肉牛、奶牛、肉羊及水产品产业稳定发展 [1] 政策协同机制 - 要求加大信贷与价格政策、补贴政策及保险政策的有机衔接 [1]
河豚家族创始人段然解读:河豚产业的天花板在哪里?
环球网· 2025-07-30 09:29
行业历史与文化地位 - 河豚在中国古代食客心中具有无可取代的地位 其食用历史可追溯至《山海经》记载 后经文人墨客构建起"食用美学" 并成为重大外交场合的"国宴"食材 食豚文化从"拼死吃"演变为身份 文化 奢侈的代名词 [1] 政策开放与安全管控 - 2016年国家相关部门有条件解禁河豚养殖与加工经营 在产业链上游建立"牌照"制度 实施严格资质管控 使河豚成为安全无毒食材 [2] - 行业建立"三步控毒法"安全体系:基因控毒(仅开放暗纹东方鲀和红鳍东方鲀品种 暗纹已迭代11代低毒亲本) 养殖控毒(清除含毒食物源 投喂专业无毒饲料) 集中宰杀(持牌加工厂规范处理有毒部位) [5] - 公司作为国家《传统河豚烹饪标准》《冰鲜河豚鱼流通规范》等标准牵头起草单位 拥有发明专利2项 实用新型专利6项 软著11项 并构建信息化物流管理方案实现全链条追溯 [6] 产业链布局与企业资质 - 河豚家族构建种苗研发 健康养殖 屠宰加工 衍生品研发 消费端供应全产业链闭环 设立研发中心 生产中心 供应链中心 餐饮中心和零售中心五大业务板块 [2] - 公司是国内唯一拥有双品种养殖和加工基地资质的企业 旗下拥有2家养殖基地 1家加工厂 1家深加工厂 2家批发门店和十多家肆月河豚餐厅 [7] - 现阶段全国拥有养殖河豚渔源基地资质企业26家 加工资质认证企业13家 [7] 深加工技术与产品创新 - 公司开发20多款深加工产品 包括鱼肉 鱼皮 鱼骨拆分利用 减少餐厅损耗和人工成本 并研究冷冻运输 化冻管理 复热管理等系统 [8] - 研发"鱼皮软化去刺法"改善口感 针对B端和C端提供100多道速食熟制河豚菜肴 涵盖红烧河豚 河豚火锅 刺身等品类 [8] - 开发人均30元简餐品牌"肆小鲜" 预制菜 零食 以及从鱼皮提取胶原蛋白制成面膜和即食花胶等网红爆品 [12] 市场数据与增长预期 - 中国河豚合法养殖产值从2017年2.3亿元增至2024年10亿元 包括餐饮食品的三产产值从2017年15亿元增至2024年100亿元 行业预期达千亿级别市场 [12] - 高端餐饮渗透率不足10% 行业尚处蓝海 深加工程度低制约发展 [7] - 公司完成3000万元B轮融资 用于供应链建设和餐厅模型打造 [2][11] 智慧养殖与乡村振兴 - 公司建立高附加值 高密度技术养殖模式 亩产产值达4-6万元 在广东中山智慧渔业基地投资近5000万元 订单合作超2000亩 养殖端控制鱼源超1000吨 占全国市场近10% [9][10] - 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联农带农模式带动60余家养殖户 提供鱼苗 饲料 技术指导 农户可通过手机监测水质和鱼群状况 实现一键投喂 [10] - 模式复制至湖北 安徽等地解决水产养殖饱和难题 河豚成为乡村振兴"黄金鱼" [9][11] 战略布局与产业愿景 - 公司构建华北 华南 华中 华东菱形布局 在广东中山建设国家级原良种场 在安徽 湖北建设养殖基地和加工厂 [11] - 尝试培育养殖周期更短(当前暗纹东方鲀周期9-12个月 红鳍东方鲀24-30个月) 营养价值更高 口感更佳的新品种 [11] - 推动河豚产业突破"小品类"桎梏 目标成长为万亿级产业集群 [11]
大湖股份股价微跌0.73% 医疗业务拖累上半年亏损257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29 23:55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29日15时股价报5.46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04元 跌幅0.73% [1] - 当日成交量126748手 成交额0.69亿元 振幅2.55%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595.26万元 占流通市值0.23% [2] 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涵盖水产养殖 白酒及医疗健康三大板块 [1] - 拥有16.8万亩淡水养殖资源 主要产品包括有机淡水鱼及阳澄湖大闸蟹 [1] - 白酒业务以"德山"品牌为主 覆盖酱香 浓香 兼香三大香型 [1] - 医疗健康板块通过控股东方华康涉足康复医疗领域 [1]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4.26亿元 同比下滑14.4% [1] - 归属净利润亏损257.16万元 [1] - 存货余额达4.46亿元 其中消耗性生物资产占比63.7% [1] - 存货周转率进一步恶化至0.71次 [1] 业务板块表现 - 医疗业务受政策调整影响 旗下常州阳光康复医院营收同比下滑42.97% [1] - 白酒业务收入4020万元 同比下降17% [1]
碧海扬帆立潮头 “蓝色粮仓”绘新篇 广东湛江探索海洋经济与金融融合新模式
金融时报· 2025-07-29 13:31
湛江蓝色金融发展概况 - 2024年湛江海洋生产总值占全市GDP的33%,海洋相关产业贷款余额突破200亿元 [1] - 2024年累计发放海洋产业融资贷款1636笔,金额达119.8亿元;蓝色产业链贷款281笔累计1.2亿元;海洋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50亿元 [6] 政策制度创新 - 中国人民银行湛江市分行印发全国首份地市级蓝色金融指导文件,配套12个一级产业、25个二级产业的《蓝色金融支持产业指导目录》 [2] - 2025年湛江市政府与11家银行签署三年期战略合作协议,总投融资意向达2.1万亿元,重点支持"四绿一蓝"产业 [2] - 创新"碳汇+保险"模式和"政银保担"四位一体风险分担机制 [2] 金融产品创新 - 农业银行湛江分行开发"海洋牧场贷",单列信贷规模并开设绿色通道 [3] - 邮储银行湛江市分行推出纯信用"金鲳鱼产业链贷",单户最高200万元 [3] - 中国银行湛江分行创新"优新农产专享贷",首次将生物性资产纳入抵押范围 [3] - 11个信用海洋牧场获得"整域授信",授信总额14.7亿元 [3] 数字技术应用 - 湛江海洋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促成1365笔融资,累计授信93.4亿元,开发63个专属信贷产品 [4] - 工商银行湛江分行与恒兴集团共建"四流合一"平台,累计放贷11亿元,智能准入通过率84% [4] - 建设银行湛江分行"粤仓云贷"实现冷链产业全流程数字化闭环 [4] 产融生态建设 - 工商银行湛江分行通过"公司+农户"模式批量支持小微企业 [5] - 人保财险湛江分公司为60个深水网箱提供1亿元风险保障 [5] - 中国银行湛江分行对海洋牧场产业集群授信27.6亿元 [5] 示范效应成果 - 湛江实现"五个率先":建立标准体系、构建全产业链服务模式、建成数智化系统、释放产融效应、形成陆海统筹格局 [6]
33亿尾虾蟹鱼苗投放大海
辽宁日报· 2025-07-29 09:07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 - 葫芦岛市兴城小坞渔港完成褐牙鲆鱼苗投放 标志着该省今年渔业资源增殖海水品种放流基本结束 [1] - 该省自1985年率先开展渔业资源增殖 已持续40年 近年通过增殖放流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1] - 2023年投放中国对虾 三疣梭子蟹和褐牙鲆三大品种33亿尾 超额完成中央财政计划 [1] - 利用省财政资金投放区域特色品种 包括葫芦岛大竹蛏 丹东红鳍东方鲀苗种等 规模达1.1亿尾(粒) 超出计划数量 [1] 增殖放流实施与管理 - 省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制定详细工作方案 把控招标采购 苗种质量 验收入海三大关键环节 [2] - 行业专家全程技术指导 省水产技术推广站具体组织实施 确保流程科学规范 [2] - 增殖放流投入产出比达1∶11以上 兼具资源恢复 生态改善和经济增效三重效益 [2] 未来工作计划 - 淡水增殖放流筹备中 计划9-10月投放鲢 鳙 中华绒螯蟹 细鳞鲑 刀鲚等品种至公共水域 [2]
财说丨连续亏损,大湖股份三大业务全线溃败
新浪财经· 2025-07-29 08:06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6亿元,同比下滑14.4% [1] - 归属净利润亏损257.16万元,扣非后亏损扩大至454万元 [1] - 三大业务板块(水产、白酒、医疗)收入全线滑坡,核心盈利指标持续为负 [1] - 减亏主要来自费用压缩(期间费用减少1642万元)和资产减值调整,非主业改善 [1] 医疗业务困境 - 2020年公司投入3.75亿元收购东方华康60%股权,形成1.89亿元商誉 [2] - 东方华康2022年净利润仅1554万元,未达承诺导致商誉减值3390万元 [2] - 2024年东方华康实际净利润4642万元,未达修改后承诺目标 [4] - 旗下杭州两家医疗机构合计亏损5729万元,远超东方华康盈利 [4] - 常州阳光康复医院2024年营收同比下跌42.97%,无锡国济营收同比下降22.89% [5] - 2024年计提商誉减值1978万元,剩余商誉余额1.36亿元占净资产17% [6] 白酒业务衰退 - 2025年上半年白酒营收4020万元,同比下降17% [7] - 2024年白酒营收1.04亿元,同比下滑27%,表现逊于行业平均 [7] - 德山酒业面临湘窖、酒鬼酒等区域竞争,省外知名度不足 [10] - 行业进入存量市场,中小酒厂及中低端产品面临出清 [11] 水产养殖业务风险 - 公司拥有16.8万亩淡水养殖面积,主营湖鱼及大闸蟹 [12] - 2025年上半年存货余额4.46亿元,占流动资产超50% [12] - 消耗性生物资产达2.84亿元,占比63.7% [12] - 存货周转率从2023年0.92次持续恶化至2025年0.71次 [12] - 资产负债率48.03%,对外担保9400万元占净资产11.8% [14]
经营有道!耕海1号开创“蓝色粮仓+蓝色文旅”新模式
搜狐财经· 2025-07-28 21:30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全产业链融合与智能化技术驱动 构建养殖-加工-文旅闭环模式 实现产业升级与国际化拓展 [4][5][6] 产业链布局 - 采用立体化生态养殖体系 结合智能网箱+人工鱼礁+底播增殖模式 海底投放17万空方生态鱼礁 年产高品质海水鱼类15万公斤 [4] - 通过贝-藻-参多营养层次养殖 底层养殖海参贝类 中上层养殖斑石鲷许氏平鲉等优质鱼类 [4] - 开展精细深加工提升附加值 海参深度加工为高附加值产品 鱼获经三去处理实现次日保鲜送达 [4] - 成为全国海洋牧场领域出境水生动物养殖场 推动真鲷斑石鲷等产品出口国际市场 [4][5] 文旅融合 - 一期海上花平台设60个垂钓位和600平方米多功能厅 二期海星平台含海景客房科普展厅宴会厅 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 [5] - 提供现钓现吃海洋研学海上运动等体验活动 打造海上度假综合体 [5] 技术应用 - 依托5G基站和物联网技术 构建18自动化大系统42小系统 实时监测海水温度盐度溶解氧参数 实现亚毫秒级数据传输 [6] - 采用自动投饵系统减少80%饵料浪费 结合鱼类行为大数据分析及声呐激光监测 养殖成活率提升至98% [6] - 安装930块光伏板和3台风力发电塔 年发电量超45万度 满足平台30%用电需求 [6] - 采用南极长城站同款污水处理设备 实现黑水灰水零排放 [6] 运营管理 - 利用5G+大数据构建游客画像系统 通过OTA平台短视频直播渠道精准推送产品 2025年线上订单占比超60% [6] - 首创四个一安全监管机制 包含一项制度一个专班一批规范一套预案 明确14部门职责制定16项安全规范 [6] - 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典型案例 在广东浙江等沿海省份推广 [6]
中国人寿财险聊城市中心支公司为发展锦鲤特色产业“撑腰”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27 01:40
锦鲤养殖保险方案 - 中国人寿财险聊城市中心支公司与高唐县盛和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签订锦鲤养殖保险合同 为45亩养殖区域提供36万元风险保障 [1] - 保险方案专门为高唐县锦鲤特色产业打造 随着承保面积扩大将保障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撬动乡村旅游 激活乡村经济 带动农民增收 [1] - 当遭遇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或暴发性出血病烂鳃病等疫病时 企业可按约定获得赔偿 快速恢复生产 避免经营困境 [2] 高唐县锦鲤产业现状 - 高唐县作为"中国锦鲤之都" 锦鲤养殖面积达8000余亩 年苗种繁育能力3亿尾 年产高品位优质锦鲤1000万尾左右 总产值10亿多元 [1] - 锦鲤养殖是高唐县重要产业 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1] - 锦鲤养殖属于高投入高产出产业 自然灾害疫病侵袭等不确定性因素是最大风险 [2] 产业协同发展模式 - 中国人寿财险将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沟通配合 争取将锦鲤养殖保险纳入地方政策性农险范畴 稳步扩大承保覆盖面 [2] - 高唐县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将与保险公司携手打造"保险+协会+企业"协同发展模式 推动锦鲤品牌向标准化国际化迈进 [2] - 保险保障使企业能加大投资提高养殖规模优化品种结构 并计划拓展锦鲤文化展示业务提高产业附加值 [1]
一产业链一方案 农行赋能农业科技创新
中国经营报· 2025-07-26 03:11
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3] -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将现代新技术、新模式运用到农业中,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新型生产力[3] - 农业农村部、科技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实施意见》,强调推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强化农业科技领域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政策力度[3] 鳗鱼养殖行业现状 - 福建省福清市是中国鳗鱼之乡,鳗鱼年养殖量高达1.5万吨[4] - 鳗鱼养殖对水质、温度要求严格,目前仍无法攻克人工繁殖难题,养殖依赖鱼苗捕捞[4][5] - 鳗鱼苗在海里生长两年被捕捞,再养两到三年达到规格,日本鳗养殖周期约两年半,美洲鳗约三年[6] 天马科技业务与技术 - 天马科技是国家级大型现代渔牧集团化企业,业务涵盖健康食品、安全饲料、智慧养殖、优质种源及国际贸易等全产业链[5] - 公司研发的玻璃鳗配合饲料打破日本、韩国技术垄断,价格从20多万元/吨降至5万元/吨[5] - 采用工厂养殖模式,通过智慧渔业大数据平台实现全过程监控与数据分析,拥有76个鳗鱼生态养殖基地,2024年鳗鱼出池量1.58万吨,规模全球第一[6] 金融支持与产业链发展 - 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与天马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提供信用额度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与产业链建设[8] - 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支持天马科技联农带农,为1840户水产养殖户授信约5亿元[8] - 截至2025年6月末,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县域贷款余额4529亿元,占全行贷款81%,涉农贷款余额2694.5亿元,占比39%,农户贷款余额944亿元,服务农户超35万户[10] - 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科技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分别新增73.2亿元和195.7亿元,均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