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
搜索文档
吴清最新发声,一图看懂
第一财经· 2025-09-22 19:00
资本市场结构优化 - 近五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和回购向股东派发"红包"合计10.6万亿元,比"十三五"时期增长超过80%,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3] - A股市场科技板块市值占比已超过四分之一,明显高于银行、非银金融和房地产行业市值的合计占比 [4] - 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 [6] - 目前外资持有A股市值3.4万亿元,有269家企业在境外上市 [10] 市场质量与稳定性提升 - 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为15.9%,较"十三五"时期下降2.8个百分点 [5] - 交易所市场债券违约率保持在1%左右的较低水平 [11] - "十四五"时期共有207家公司平稳退市,严格出清"害群之马"和"空壳僵尸"企业 [7] 监管执法与风险防范 - 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共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罚没金额414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分别增长58%和30% [8] - 近五年来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和线索超过700件,一批责任人被依法严肃追究刑事责任 [13] - 私募基金风险整治扎实推进,约有7000家僵尸机构完成了出清,伪私募等增量风险基本得到遏制 [14] - 聚焦财务造假问题,对恒大地产及其审计机构分别开具41.75亿元和3.25亿元的史上最大罚单 [12] 制度创新与市场发展 - 以科创板和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推进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制度改革,更大力度支持创新 [16][17] - 目前已有3家未盈利科创企业在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后完成注册,创业板第三套标准也迎来首单受理 [9] - 依法从严监管,突出打大、打恶、打重点,同时坚持严而有度、严而有效,塑造"放得活"又"管得住"的资本市场秩序 [18] - 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支持上市公司深耕主业、做精专业 [19]
A股进入百万亿新阶段,吴清部署四大着力点
第一财经· 2025-09-22 18:53
A股市场“十四五”期间总体成就 - A股市场总市值在2024年8月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2] - 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到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至31.6% [3] - 上市公司近五年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10.6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超过八成,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3] 市场结构与行业变迁 - 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已明显高于银行、非银金融、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 [3] - 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数量从“十三五”末的18家提升至当前的24家 [3] - 科技企业或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成为近年来上市的绝对主力 [3] 中长期资金与外资参与 - 截至2024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 [1][4] - “十四五”期间,外资持有A股市值达到3.4万亿元 [4] - 新增核准13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来华展业兴业 [4] 市场稳定性与质量提升 - “十四五”期间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为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4] - A股市场近五年实施股份回购5500亿元,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3] - 为包容优质企业上市,科创板推出设置成长层等举措,已有3家未盈利科创企业在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后完成注册 [3] 未来监管与发展方向 - 以科创板、创业板“两创板”改革为抓手,推进发行上市、并购重组等制度改革,更大力度支持创新 [5] - 持续强化长周期考核,不断提高跨境投融资便利度,吸引更多全球资本 [6] - 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强化“关键少数”责任,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6] - 提高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依法从严监管,突出打大、打恶、打重点,完善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 [6]
“重估牛”系列之港股资金面:9月W3港股资金:南向流入互联网,外资加码硬件设备
长江证券· 2025-09-22 18:44
核心观点 - 2025年9月5日至18日南向资金净流入550.84亿港元 重点配置可选消费零售、非银金融、医药生物、汽车与零配件及有色金属行业 前五大行业合计流入451.03亿港元[2][5] - 同期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出294.95亿港元 但逆势加仓硬件设备、消费者服务、食品饮料、耐用消费品及传媒行业 前五大行业合计流入204.27亿港元[6][38] - 2025年1月20日至9月18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9142.09亿港元 长期偏好可选消费零售、银行、非银金融、医药生物和汽车与零配件行业 前五大行业合计流入6245.99亿港元[7] - 同期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出1003.69亿港元 但持续增持汽车与零配件、软件服务、硬件设备、日常消费零售及传媒行业 前五大行业合计流入5751.8亿港元[8][58] 市场表现与驱动因素 - 2025年9月5日至19日港股市场上涨 恒生指数涨幅0.59% 恒生科技指数大幅上涨5.09%[5] - 港股上涨主要受两大因素驱动:1)美联储9月降息25bp释放流动性;2)互联网企业与央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5] - 香港工业板块期间领涨港股市场 涨幅显著高于金融、公用事业等传统板块[29][30] 南向资金行业配置(短期:9月5-18日) - 净流入前五行业:可选消费零售(259.66亿港元)、非银金融(91.69亿港元)、医药生物(40.14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37.55亿港元)、有色金属(21.99亿港元)[2][5] - 净流出前五行业:耐用消费品(-17.36亿港元)、硬件设备(-12.55亿港元)、电信服务(-11.89亿港元)、日常消费零售(-6.54亿港元)、国防军工(-5.88亿港元)[31] - 港股通持股占流通市值比重提升最显著的行业:半导体、可选消费零售、环保Ⅱ、煤炭Ⅱ、电气设备[31] 外资机构行业配置(短期:9月5-18日) - 净流入前五行业:硬件设备(83.73亿港元)、消费者服务(48.63亿港元)、食品饮料(33.16亿港元)、耐用消费品(19.75亿港元)、传媒(19亿港元)[6][38] - 净流出前五行业:可选消费零售(-323.72亿港元)、非银金融(-111.32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47.48亿港元)、医药生物(-27.16亿港元)、纺织服装Ⅱ(-15.03亿港元)[38] - 外资持股占流通市值比重提升最显著的行业:传媒、化工、家庭用品、消费者服务、国防军工[38] 南向资金行业配置(长期:1月20日-9月18日) - 净流入前五行业:可选消费零售(1913.68亿港元)、银行(1435.97亿港元)、非银金融(1059.94亿港元)、医药生物(1056.75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779.65亿港元)[7] - 净流出行业:电信服务(-206.41亿港元)、硬件设备(-23.44亿港元)、建材Ⅱ(-18.45亿港元)、耐用消费品(-9.44亿港元)、造纸与包装(-0.1亿港元)[47] - 港股通持股占流通市值比重提升最显著的行业:煤炭Ⅱ、家庭用品、医药生物、半导体、环保Ⅱ[47] 外资机构行业配置(长期:1月20日-9月18日) - 净流入前五行业:汽车与零配件(4557.06亿港元)、软件服务(574.03亿港元)、硬件设备(343.25亿港元)、日常消费零售(179.34亿港元)、传媒(98.12亿港元)[8][58] - 净流出前五行业:银行(-1596.65亿港元)、可选消费零售(-1553.58亿港元)、电信服务(-1461.13亿港元)、房地产Ⅱ(-638.2亿港元)、非银金融(-361.2亿港元)[58] - 外资持股占流通市值比重提升最显著的行业:化工、汽车与零配件、日常消费零售、医疗设备与服务、传媒[58] 个股资金流向(短期:9月5-18日) - 南向资金增持前三个股:阿里巴巴-W(257.6亿港元)、比亚迪股份(30.4亿港元)、中国太保(24.7亿港元)[38] - 外资机构增持前三个股:珍酒李渡(61.4亿港元)、百胜中国(54.9亿港元)、小米集团-W(48.5亿港元)[43] 个股资金流向(长期:1月20日-9月18日) - 南向资金增持前三个股:阿里巴巴-W(1281.6亿港元)、美团-W(605.5亿港元)、比亚迪股份(490.2亿港元)[57] - 外资机构增持前三个股:比亚迪股份(4318.2亿港元)、小米集团-W(612.7亿港元)、腾讯控股(382.9亿港元)[62]
事关资本市场 吴清最新发声 一图速览
第一财经· 2025-09-22 18:32
塑造"放得活"又"管得住"的资本市场秩序,吴清最新发声,一图速览>> 9.22 | 发布会纪要 第二师经 国新办"十四五"时期 44 金融业发展成就发布会 塑造 放得活又管得住的 资本市场秩序 B 吴清 中国证监会主席 。近五年上市公司派发"红包"10.6万亿 这5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派发"红包"合计达到 10.6万亿元,比"十三五"增长超过8成,相当于同期 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明显高于金融、房地产 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1/4,已明显高于银行、 非银金融、房地产行业市值合计占比。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较"十三五"下降 。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约21.4万亿元 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中长期资金合计持有A股流通市 值约21.4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32%。 。207家公司平稳退市 严格出清"害群之马""空壳僵尸","十四五"时期 共207家公司平稳退市。 。执法震慑进一步增强 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 2214份. 罚没414亿元. 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 和30%。 。3家未盈利企业在重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后完成 IPO注册 目前 ...
发布会纪要丨塑造“放得活”又“管得住”的资本市场秩序,吴清最新发声
第一财经· 2025-09-22 18:17
资本市场发展与融资贡献 - 近五年上市公司通过股票IPO和再融资合计10.6万亿元 [6] - 截至今年8月底,交易所市场债券违约率保持在1%左右的较低水平 [18] 市场结构与质量提升 - 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市值约21.4万亿元 [11] - 目前外资持有A股市值占比约3%,中国资本市场吸引力增强 [16][17] - 共207家公司平稳出清,严格出清"害群之马" [12] - 约7000家僵尸企业、私募基金风险整治完成出清,伪私募和伪金交所被关闭 [21] 监管执法与市场秩序 - 近五年来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214份 [13][14] - 执法罚没金额41.75亿元,对财务造假案件第三方配合造假主体罚款3.2亿元 [20] - 坚持"追首恶",用好用足法律武器,打疼违法违规责任人 [20] - 依法从严监管,塑造"放得活又管得好"的资本市场秩序,实现活而有序、活而有力 [4][26] 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大幅提升,超越非银金融、房地产等行业 [8] - 已有3家未盈利企业通过IPO注册并在创业板上市 [15] - 以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引领,完善上市、并购重组等制度,支持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优质企业发展 [24]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加速,中国资产吸引力明显提升 [21][23] 市场表现与公司质量 -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显示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9] - 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推动上市公司聚焦主业、做精专业 [27]
这些股票,获融资客加仓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9-22 16:58
两融余额总体情况 - 截至9月19日A股融资余额报23816.1亿元 融券余额报165.75亿元[1] - 上周融资余额增加466.46亿元 9月17日融资余额和两融余额均创历史新高[1][2] - 8月13日至9月19日连续28个交易日成交额与两融余额均超2万亿元[2][3] 行业融资变动 - 上周25个申万一级行业融资余额增加 电子行业融资净买入166.42亿元居首[3] - 非银金融行业融资净买入50.34亿元 电力设备行业融资净买入45.28亿元[3] - 有色金属行业融资净卖出11.58亿元 国防军工净卖出9.52亿元 煤炭行业净卖出2.73亿元[3] 个股融资变动 - 胜宏科技获融资净买入21.12亿元 为上周最大净买入个股[1][4] - 中芯国际获融资净买入20.56亿元 中信证券获净买入17.75亿元[4] - 宁德时代获融资净买入15.36亿元 三花智控获净买入11.40亿元[4] - 新易盛遭融资净卖出15.77亿元 为上周最大净卖出个股[1][5] - 紫金矿业遭净卖出9.64亿元 海光信息遭净卖出9.64亿元[5] 融券余额情况 - 上周融券余额减少0.32亿元 截至9月19日融券余量为31.10亿股[5] - 宁德时代融券余额1.19亿元居首 胜宏科技融券余额0.98亿元 贵州茅台融券余额0.82亿元[5] - 上周融券净卖出额前三为宁德时代2334.67万元 比亚迪1449.61万元 华工科技1317.00万元[6]
粤开市场日报-20250922
粤开证券· 2025-09-22 16:12
市场表现总结 - 沪指上涨0.22%至3828.58点 深证成指上涨0.67%至13157.97点 科创50指数大幅上涨3.38%至1408.64点 创业板指上涨0.55%至3107.89点 [1] - 全市场个股表现分化 下跌个股3150只 上涨个股2175只 平盘个股102只 [1] - 沪深两市成交额21215亿元 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023.47亿元 [1] 行业板块表现 - 申万一级行业涨少跌多 电子 计算机 有色金属 机械设备 非银金融 汽车等行业领涨 [1] - 社会服务 美容护理 商贸零售 食品饮料 建筑装饰 石油石化等行业跌幅居前 [1] - 概念板块中摩尔线程 智能音箱 GPU 存储器 AI算力 消费电子代工 ASIC芯片 液冷服务器 半导体精选 国家大基金 东数西算 MCU芯片 芯片 模拟芯片 炒股软件等板块表现突出 [2] 技术领域表现 - 半导体产业链全面走强 包括存储器 ASIC芯片 MCU芯片 模拟芯片等细分领域 [2] - 人工智能相关板块表现活跃 AI算力 GPU 液冷服务器等概念涨幅居前 [2] - 消费电子板块表现良好 智能音箱 消费电子代工等概念板块上涨 [2]
【股指周报(IF&IH&IC&IM)】:股指震荡运行,大金融领跌-20250922
国贸期货· 2025-09-22 13:54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2】31号 【股指周报(IF&IH&IC&IM)】 股指震荡运行,大金融领跌 国贸期货 宏观金融研究中心 2025-9-22 郑雨婷 从业资格证号:F3074875 投资咨询证号:Z0017779 本报告非期货交易咨询业务项下服务,其中的观点和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期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01 PART ONE 主要观点及策略概述 股指观点概述 | 影响因 素 | 驱动 | 主要逻辑 | | --- | --- | --- | | 经济和企 | | 8月我国经济增长势头有所放缓,价格、投资、消费多项指标均有所走弱。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8月份,全国规模以 | | 业盈利 | 偏空 | 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0.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668亿元,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0.17%;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 | | | | 含农户)326111亿元,同比增长0.5%。总体来看,8月数据显示工业生产、投资消费均有不同程度的走弱,政策托底经济的必要性提升。 | | | | 政策引导"服务消费"进一步增长。9月17 ...
上周融资余额增超460亿元,这些个股被显著加仓
搜狐财经· 2025-09-22 12:24
市场整体两融情况 - 截至9月19日,A股两融余额报23981.85亿元,融资余额报23816.10亿元 [1] - 上周A股市场融资余额增加466.46亿元,9月17日两融余额和融资余额均创历史新高 [1] - 8月13日至9月19日,A股连续28个交易日成交额与两融余额均超2万亿元,历史上仅有33个交易日达到此水平 [1] 行业融资变动 - 上周申万一级31个行业中有25个行业融资余额增加 [1] - 电子、非银金融、电力设备行业融资净买入金额居前,分别为166.42亿元、50.34亿元、45.28亿元 [1] - 融资余额减少的行业中,有色金属、国防军工、煤炭行业融资净卖出金额居前,分别为11.58亿元、9.52亿元、2.73亿元 [1] - 电子行业两融余额为33947681.67万元,融资余额为33817230.02万元,融资净买入额为1664231.31万元 [3] - 非银金融行业两融余额为19102227.21万元,融资余额为19057220.13万元,融资净买入额为503437.15万元 [3] - 电力设备行业两融余额为19432246.20万元,融资余额为19352514.28万元,融资净买入额为452839.50万元 [3] 个股融资情况 - 上周融资客对202只股票加仓金额超1亿元 [5] - 胜宏科技、中芯国际、中信证券为融资净买入额前三的股票,分别净买入21.12亿元、20.56亿元、17.75亿元 [5] - 融资客加仓居前十的股票多数上涨,三花智控涨幅最大,涨逾20% [5] - 胜宏科技融资净买入额为211204.84万元,期间股价下跌6.35% [7] - 中芯国际融资净买入额为205644.13万元,期间股价上涨11.92% [7] - 三花智控融资净买入额为114038.22万元,期间股价上涨20.72% [7]
创金合信基金魏凤春:AI的尽头是能源
新浪基金· 2025-09-22 11:14
上周市场回顾 - 美联储降息兑现,黄金涨幅放缓,伦敦金现上周上涨1.2%,今年以来上涨40% [1] - 恒生科技指数上周涨幅为5%,纳斯达克指数延续4月初涨势 [1] - 大类资产中煤炭涨幅最突出,A股行业内煤炭涨幅居前,电力设备紧随其后 [2] - 银行板块连续下跌,非银金融调整,有色金属上周下跌4% [2] - 电子板块涨幅靠前,与近期泛AI发布相关,本质上仍属主题投资 [2] 宏观经济数据 -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4%,增速较上月略有回落 [5] - 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2.9%,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同比均处低位 [5] - 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5.2%,较7月的5.7%放缓 [5] - 1-8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0.5%,较1-7月的1.6%放缓,其中基建投资同比增长2%,低于1-7月的3.2% [5] - 1-8月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同比下降12.7% [6] - 高科技产业实际使用外资1482.8亿元,其中电子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169.2% [6] - 2025年前八个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长0.3%,财政支出同比增长3.1% [7]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同比增长10%,达到3.07万亿元 [7] AI+产业与市场情绪 - AI+将从主题投资走向主导产业投资,市场对中证A50调整是否结束存在分歧 [7][8] - 调整后科技股投资逻辑为:全球产业链优于国产替代、主营业务优于多元化布局、富有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是定价新基础 [8] - RSI指标在9月4日曾降至44.3956,接近超卖区域,随后波动回升,至9月17日为44.3593 [9] - MACD指标从9月2日的88.0582回落至9月19日的55.8446,短期上涨动能减弱 [9] - KDJ指标在9月15日至17日K值回升至79以上,但9月19日K值为49.0099,处于中间区域 [9] - 中证A50收盘价多数时间位于布林带中轨之上,但9月4日(4929.3655)和9月18日(5002.5663)出现回撤压力 [10] - 换手率在9月初最低至0.2761%,9月18日升至0.5077%,显示资金有重新介入迹象 [11] - 综合指标显示中证A50处于震荡修复阶段,尚未形成明确的上升趋势 [12] 能源与科技关系 - 科技的尽头是能源,化石能源预计在50年内枯竭,开发太阳能是保持高科技发展的关键 [14] - 布局能源是AI+时代的合理延伸,全球AI发展将增加能源消耗 [15] - 投资者开始从金融资本主导转向实物资产主导,掌握关键大宗商品的国家和企业将获得优势 [15] - 技术与资源的博弈是长期周期的精髓,同时布局资源股与科技股可能获得更可观的收益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