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踩上创新药商保目录风口,思派健康(00314)单日最高股价涨近50%获北水抢筹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17:32
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 - 国家医保局和卫健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研发、准入、临床应用及支付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 [1] - 政策聚焦五大方面:加大研发支持、纳入医保和商保目录、支持临床应用、提高支付能力、强化保障措施 [1] - 增设商业健康险创新药目录,将高临床价值创新药纳入商保体系,不计入医保自费率指标 [15] 思派健康股价表现 - 政策发布后首个交易日(7月2日),思派健康股价早盘最高涨幅达49.35%,触及6.93港元,创近4个月新高 [1] - 自5月28日低点3.37港元以来,股价最大涨幅达105.64% [1] - 6月18日单日成交额达6.455亿港元,成交量1.3亿股,接近5月总成交量 [2] - 7月2日成交量显著放大,显示场外抢筹迹象 [5] 资金面与技术面信号 - 南向资金持仓比例从5月29日的11.57%提升至6月30日的14.37%,单月增持2.8个百分点 [7] - 前20日买入席位中,东方证券(香港)、港股通(沪)、港股通(深)分别买入1852.32万股、1229.44万股、812.14万股 [10] - 股价突破年线压制,形成"多头排列",MACD指标出现"死叉不死"信号,技术面预示多头行情 [6] - 期权市场看涨合约持仓量骤增,执行价普遍高于当前股价,显示市场乐观预期 [11] 公司商业模式与政策契合度 - 思派健康拥有"医药+保险+健康管理"独特商业模式,旗下思派大药房具备全国性药品流通牌照 [15] - 公司推出的特药险、带病体保险等创新产品填补市场空白,与多家保险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15] - 政策对"医疗场景+保险支付"模式的直接利好,强化公司竞争优势 [15] 市场情绪与流动性 - 6月19日至30日股价震荡期间,成交量显著萎缩,最低日成交量仅1157.88万股,显示场内惜筹 [4] - 南向资金持续增持策略托起流动性,打破传统"越跌越买"模式 [7] - 板块回暖叠加政策利好下,公司股价弹性与超额收益显著,龙头地位获资金认可 [15]
减重热潮来袭,医院扎堆开设7、8个减重门诊,公立医院收获了新效益?
GLP1减重宝典· 2025-07-02 16:37
政策驱动与行业现状 - 国家卫健委联合16部门发布《"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要求2025年6月底前实现公立医院体重管理门诊全覆盖[5] - 各地医院加速布局:北京119家二级以上医院、广州63家医院、浙江249家医疗机构已设立体重管理门诊,四川446家医疗机构开设相关门诊[6] - 多科室(外科/内分泌/营养/中医)竞争激烈,部分医院设立七八个减重门诊,但存在无序竞争和治疗手段单一问题[6][25] 市场发展阶段与挑战 - 减重市场仍处培育期,社会对肥胖的疾病认知不足,主动就诊患者有限[12] - 诊疗效率低:肥胖患者单次问诊时间是糖尿病患者的3倍[12] - 医保覆盖有限:未达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标准的治疗费用需自费[12] - 部分医院出现减重门诊"开了又停"或"挂牌无患者"现象[13] 科室运营模式与收益对比 - **外科**:单次手术费用约4.5万元(含住院检查),90%门诊患者选择药物治疗,需1200元前置检查[19] - **中医科**:通过针灸/埋线/中成药等灵活收费项目创收[20] - **内科/营养科**:主要依赖检查费(如协和营养科常规检查超1000元),但咨询服务难以盈利[20] - 多学科协作的减重中心效益显著:成都三院年门诊2万人次/手术2000例,上海十院年门诊1万人次[15] 中心化管理趋势 - 上海十院成立一体化肥胖症诊治中心,实现绩效统一分配,解决科室间"抢患者"问题[29] - 北京友谊医院整合9个减重门诊为统一入口,门诊量提升至"一号难求"[29] - 成都三院通过全院协作模式,BMI超标患者均转介至中心[29] - 国家卫健委发布《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但各科室执行仍存在差异化[25][26]
加速医疗AI普惠落地,瑞金医院联合华为开源病理大模型
南方都市报· 2025-07-02 14:25
模型发布与合作背景 - 瑞金医院联合华为开源RuiPath病理模型的核心"视觉基础模型",推动AI在医疗行业的实际应用与普惠落地 [1] - 该模型由瑞金医院牵头研发,华为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持,是面向临床的多模态病理大模型 [1] - 双方在病理AI领域已有三年合作,通过"医生+AI工程师"深度联合完成端到端流程 [5] 模型技术特点 - 模型具备泛癌种视觉特征提取、视觉-语言跨层表征对齐、长序列深度建模等能力 [1] - 依托瑞金医院百万张高质量数字病理切片数据,借助华为ModelEngine工具链完成数据标注、训练和模型精调 [1] - 在12个主流公开数据集中的14个诊断任务测试中,7项任务达到业界领先水平(SOTA) [1] - 采用算存网协同架构与模型蒸馏优化技术,仅用16卡集群完成训练与部署 [5] - 通过将通用能力蒸馏至32B规模的专家模型,实现"小而美"的部署效果 [5] 模型应用范围 - 覆盖中国每年约90%发病率的19种常见癌种,支持上百项辅助诊断任务 [1] - 开源同时提供覆盖肺癌、结直肠癌等7个常见癌种的测试数据集 [1] - 单病种AI诊断应用上线周期从10天缩短至2天 [5] 行业影响与意义 - 有效降低病理AI部署门槛,基层医院无需从头准备数据即可获得临床级模型能力 [2] - 通过标准化数据、工具和评测数据集,解决从模型部署到应用开发的一系列现实问题 [2] - 使头部三甲医院经验能更快复制到基层,助力各级医院诊断能力提升 [2] - 不仅是科研能力共享,也是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的有序传递 [5] 未来发展规划 - 华为将从数据标准化、基础设施建设、工具体系开放化及AI商业模式探索四个方面加速医疗AI落地 [4] - 包括完善数据管理运营、构建可跨科室共享的数据平台、推动模型标准化等 [4] - 华为将继续与瑞金医院开展联合创新,共建医疗"Data+AI"新生态 [5]
深圳永福医院:单纯血尿素偏高怎么回事
财富在线· 2025-07-02 10:37
血尿素偏高原因分析 - 高蛋白饮食摄入过多会导致血尿素水平短暂上升,调整饮食结构后可自行恢复 [3] - 肾小球肾炎损伤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使血液中的尿素进入尿液,引起血尿素浓度升高 [4] - 肾功能衰竭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无法有效清除体内废物和多余水分,引起血尿素浓度增高 [5] - 尿路梗阻阻碍尿液排出,影响尿素排泄,出现血尿素偏高现象 [6] - 肝硬化患者肝脏合成白蛋白能力降低,毒素积累加重肝脏损伤,导致血尿素偏高 [7] 治疗方法 - 高蛋白饮食引起的血尿素偏高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即可 [3] - 肾小球肾炎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环磷酰胺、他克莫司等药物治疗 [4] - 急性肾功能衰竭需及时去除病因并采取紧急措施,如控制液体输入量和速度、纠正电解质紊乱 [5] - 慢性肾功能衰竭需调整治疗方案以延缓病情进展,如限制蛋白质摄入、控制血压 [5] - 尿路梗阻若由结石引起,可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皮治疗 [6] - 肝硬化治疗方法包括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以及并发症管理,常用药物有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 [7] 建议 - 定期监测血尿素水平,保持均衡饮食,避免过度摄入蛋白质 [7] - 必要时进行肾功能测试、尿常规分析和超声检查以评估肾脏状况 [7]
“防筛诊治康”全周期管理,筑牢慢病预防防线
人民网· 2025-07-02 09:26
慢性病现状与挑战 - 中国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比例超过80% [2] - 慢性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有效控制率低、经济负担重等特点 [2] - 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已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5] 政策与规划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到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 [2] -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强调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贯穿于全生命周期 [4] - 《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到190.7/10万以下 [5] 防控进展与数据 - 截至2023年全国建成485个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县区覆盖率达17% [3] - 2023年中国重大慢性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率下降至15.0%,较2015年降幅达18.9% [3] -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8年的17%提高到2024年的31.87% [3] 防治策略与措施 -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推动构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体系 [3] - 慢病管理涉及防、筛、诊、治、康五个环节,重点在院前、院中、院后管理 [3] - 心血管疾病预防需从娃娃抓起,从危险因素和生活方式着手 [5] 技术与创新 - 人工智能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加速落地,国家卫生健康委明确84个细分领域的AI应用场景 [7] - AI辅助诊断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未来诊疗模式将更精准、更智能 [7] - 大数据帮助精准捕获疾病谱演变,如糖尿病肾病取代慢性肾炎成为慢性肾脏病首位病因 [7] 筛查与早期干预 - 心脑血管疾病早期筛查和干预可降低未来发病风险,国内已建立早筛体检网络 [6] - 生物标志物如高敏肌钙蛋白、利钠肽在健康管理中应用,对预测心血管事件至关重要 [9] - 提高患者对预防疾病的认知水平是早期筛查的关键 [6]
协和医院全球首创这一技术,众多海外患儿慕名来汉就医
长江日报· 2025-07-02 08:18
7月1日19时,武汉协和医院车谷院区,手外科陈江海教授从手术室匆匆赶往国际门诊,与科索沃地区两岁女孩鲁玛一家视频连线,观 察孩子的术后康复进展。陈江海专注于先天性手足畸形矫形领域20余年,他和团队全球首创针对并指、分指畸形的"免植皮"技术,吸引众 多海外手足畸形患儿家长慕名而来。 2024年5月8日,贾沙里一家启程返乡。手术的成功只是第一步,小鲁玛还将面临漫长的康复过程,从此打开延续至今的视频问诊模 式。通过视频,陈江海欣喜地看到小鲁玛的患手正在长大,能稳稳地穿木珠,还试着双手弹钢琴。 陈江海教授团队研发的"人工真皮诱导免植皮"技术,对于绝大多数并指可实现一次性分离;他通过术式创新"诱导"人工真皮贴合患处 生长、愈合,从而避免了取皮、植皮带来的二次创伤,并使手术时间缩短至传统手术的一半。经权威机构检索,这一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 平。 陈江海教授查看沙特阿拉伯小患儿的手部畸形情况 小鲁玛出生时右手就像一个小肉板,不见五指。一家人在欧洲多国求诊,答复都是通过两次以上的植皮和矫形手术分出两根手指。小 鲁玛的父亲贾沙里在网上看到陈江海教授撰写的经典手术案例,便向文尾邮箱地址发去求助信。经多次网上沟通后,贾沙里一家人于2 ...
复星医药(02196) - 2025 Q1 - 电话会议演示
2025-07-01 21:31
业绩总结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为人民币942亿元,同比下降7.26%[6] - 净利润归属于股东为人民币765亿元,同比增长25.42%[8] - 净经营现金流为人民币1056亿元,同比增长15.08%[7] - 毛利为人民币450亿元,毛利率为47.8%,较上年同期的50.0%下降[10] - 销售和分销费用为人民币2126亿元,占收入的22.6%[10] - 行政费用为人民币973亿元,占收入的10.3%[10] - 研发费用为人民币737亿元,同比下降11.10%[7] - 研发费用占收入的7.8%[10] 用户数据 - 2024年在中国的Axicabtagene Ciloleucel治疗超过800名患者[70] - 2024年在非洲进行超过2500场持续医学教育培训,参与人数超过41,000[44] - Fosun Health的医疗服务在2024年为慢性病和术后患者提供了超过40,000个跟进案例的AI驱动智能外呼服务[11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推出首款家用美容仪器,主打祛颈纹[77] - HLX42和HLX43已获得FDA批准进行临床试验,针对晚期/转移性实体肿瘤和食管鳞状细胞癌[129] - FCN-437c和SAF-189的NDA分别于2023年1月和3月被NMPA接受,前者用于乳腺癌,后者用于非小细胞肺癌[130] - HLX04用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正在进行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129] 市场扩张和并购 - 2024年公司在中国大陆以外地区的收入为人民币1129.7亿元,同比增长8.93%[26] - Fosun Health与Chanxi New City Investment签署资本增资协议,获得人民币300百万的战略投资[112] 负面信息 - 2024年医疗设备收入为4,390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126百万人民币[87] - 2024年医疗服务收入为6,672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975百万人民币[108] - Sinopharm的医疗器械分销部门2024年收入为人民币117,915百万,同比下降9.44%[116] 其他新策略和有价值的信息 - 2024年在环境保护项目上投资人民币1.1亿[44] - 2024年采购绿色电力超过1925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20,528吨[44] - 2024年自有光伏发电超过145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约四倍[44] - 2024年制药部门研发支出为人民币49.1亿,占制药收入的16.98%[61] - 2024年药品销售超过人民币1亿元的产品系列共计49个[124] - 复星医药的净利润为人民币9,054百万,较2023年增长[116] - 复星医药的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7,050百万,较2023年增长[116] - 2024年汉曲优(Trastuzumab注射液)在销售额上同比增长104.8%[127]
万邦医药收盘上涨1.81%,滚动市盈率43.22倍,总市值29.26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01 19:07
公司股价表现 - 7月1日收盘价43.89元,上涨1.81%,滚动市盈率PE达43.22倍,创11天以来新低,总市值29.26亿元 [1] - 主力资金7月1日净流入154.22万元,但近5日总体净流出1591.83万元 [1] 行业对比 - 医疗服务行业平均市盈率42.17倍,中值44.15倍,公司PE排名第29位 [1] - 公司PE(TTM)43.22倍高于药明康德(18.16倍)、康龙化成(23.58倍)等同行,低于昭衍新药(43.14倍) [2] - 公司市净率1.95倍显著低于行业平均3.57倍和中值2.75倍 [1][2]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报营收7105.22万元同比下滑21.20%,净利润1184.93万元同比下滑60.09% [1] - 销售毛利率31.62%,较同期显著收窄 [1] 主营业务 - 主营医药研发外包服务,核心产品包括临床试验现场管理(SMO)、生物样本分析(BA)、数据管理与统计分析(DM/ST) [1] - 业务涵盖处方工艺研究、质量研究及稳定性研究等全链条服务 [1]
塞力医疗换手率29.87%,上榜营业部合计净买入8295.28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1 17:48
塞力医疗交易数据 - 公司股票今日涨停,全天换手率29.87%,成交额8.92亿元,振幅10.61% [1] - 营业部席位合计净买入8295.28万元,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成交2.01亿元,其中买入1.42亿元,卖出5923.61万元 [2] - 第一大买入营业部为国泰海通证券总部,买入3821.22万元,第一大卖出营业部为国信证券内蒙古分公司,卖出1716.11万元 [2][5] 历史表现与资金流向 - 近半年累计上榜龙虎榜18次,上榜次日股价平均跌0.60%,上榜后5日平均跌0.31% [3] - 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77亿元,其中特大单净流入1.76亿元,大单净流入112.24万元,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98亿元 [4] 财务数据 - 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2.87亿元,同比下降40.75%,净利润亏损1432.09万元 [5] 相关ETF - 数字经济ETF(560800)跟踪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近五日涨幅2.26%,市盈率59.92倍 [7][8] - 最新份额9.7亿份,减少600万份,主力资金净流出311万元 [8] - 当前估值分位83.46% [9]
医疗与消费周报:2025中国生命科学行业概-20250701
华福证券· 2025-07-01 17:46
报告核心观点 - 本周医药指数关注的 6 个子行业均获正收益表现良好,得益于政府支持、资金投入和监管改革,中国生命科学企业交易活动前景乐观,预计 2024 年后强劲增长 [2] 各目录总结 医疗新观察 - 中国生命科学企业交易活动前景乐观,企业加大技术投资、整合产品创新、提高制造能力,2019 - 2023 年大型生物制药企业收入从 0.3 万亿美元增至 0.5 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 10.1% [7] -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推动生命科学企业提效节本,预计 2021 - 2032 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 38.4%,庞大患者群体等因素或推动市场扩张 [8] - 生命科学企业加强海外合作,监管改革使市场对创新药物兴趣激增,2024 年国家药监局批准创新药同比增 11.1%,2018 - 2023 年内地研发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数量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30.5%和 23.8%,创新药市场未来有望大幅增长 [9] - 因经济放缓等因素,更多初创企业选择对外授权交易融资,2020 - 2024 年中国对外授权交易规模年复合增长率 59.2%,预计 2025 年起生物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对外授权交易将增长,生命科学领域有望实现增长 [16] 医药板块行情回顾(6.23 - 6.27) - 申万一级行业医药生物下 6 个二级行业中,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涨跌幅排名靠前,分别为 +2.92%和 +2.10%,中药Ⅱ和化学制药排名靠后,分别为 +1.29%和 +0.71%;本周估值水平化学制药和生物制品靠前,分别为 80.49 倍和 66.16 倍,中药Ⅱ和医药商业靠后,分别为 31.57 倍和 20.50 倍 [17] - 重点关注的医药生物 iFinD 三级和申万三级相关指数中,医疗服务、医院、医疗耗材涨跌幅排名靠前,分别为 +4.19%、+3.92%、+3.36%;估值水平疫苗、其他生物制品、化学制剂排名前三,分别为 94.60 倍、90.75 倍、87.52 倍 [22] 医疗产业热点跟踪 - AI 医学影像取得突破,全球首个平扫 CT 识别早期胃癌的 AI 模型 DAMO GRAPE 公布,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 85.1%和 96.8%,比人类放射科医生分别提升 21.8%和 14.0%,可提前 2 - 10 个月检测出胃癌,已在多地部署并推广 [26][29] - 2025 年医保目录调整首度纳入商保创新药目录,标志商业健康保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作用更重要,是商保创新药市场准入重要一步 [30] - 海南自贸港药械“零关税”政策实施后,进口货值达 1.14 亿元,累计减免税款约 1500 万元,特定医疗机构等进口相关药品和医疗器械可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