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加工

搜索文档
国联水产战略收缩 从产能竞赛转向供应链深耕
证券日报网· 2025-04-18 21:48
公司决策 - 国联水产终止募投项目"国联(益阳)食品有限公司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并将相应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1] - 终止原因为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市场需求变化及现有生产线产能负荷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 - 公司将根据市场环境变化适时以自有资金投资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 [1] 行业背景 - 水产品价格跌至周期底部,虾类、鱼类等核心原料价格同比下降超30%,企业存货减值压力陡增 [2] - 水产企业多为亏损,存货减值损失占重要因素 [2] - 水产加工行业进入"剩者为王"阶段,竞争法则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竞争,从产能竞赛转向供应链深耕 [1][3] 战略调整 - 国联水产将战略重心转向"大单品+渠道下沉",组建"渠道下沉拓展部",计划通过区域仓储中心与本地经销商联动打通县域市场 [2] - 公司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降低财务费用、优化资本结构,为后续供应链建设、研发投入与渠道下沉提供支持 [2] - 公司调整经营战略,将重心转向内销市场,依托出口级生产线与国际化品控标准启动"出口转内销"计划 [2] 行业展望 - 浙商证券预测水产价格4年周期或于2024年触底回升 [2] - 国联水产收缩产能投资、储备现金流,有望在行业回暖时通过供应链优势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2] - 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精耕细作",企业需依托供应链掌控力、技术壁垒与生态协同穿越周期 [3]
刚刚!央视3·15曝光九大行业乱象!涉及这家A股公司,上交所火速出手→
证券时报· 2025-03-15 23:36
文章核心观点 3·15晚会曝光多个行业消费陷阱和违法侵权行为,涉及母婴、卫生用品、家电维修、水产、金融、信息、营销、抽奖、五金等领域,相关企业存在质量、欺诈、违规等问题,晚会引发各方关注和调查处理[1][2][3] 各问题分组总结 劣质卫生巾、婴儿纸尿裤问题 - 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回收正规企业残次品、下脚料,挑选“二等品”翻新售卖,剩余垃圾制成回收料再销售,涉及麦酷酷、自由点、嫚熙等品牌[4][5][7] - 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3月,法定代表人刘成乾,2024年7月注册资本由100万元减至1万元[8] - 护舒宝回应未涉曝光,严格销毁残次品,市售产品安全高品质[9][10][11] - 济宁市成立联合调查组查封涉事企业,开展专项整治行动[11][12] 一次性内裤不灭菌问题 - 商丘多家服饰加工企业生产的一次性内裤不卫生、不杀菌,面料“货不对板”,还喷强力速干去污剂[14] - 健芝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部分产品不杀菌消毒,涉及初医生、贝姿妍、浪莎等品牌[15] - 涉及深圳欧诗罗兰服饰、商丘市梦阳服饰等多家公司[16][17] - 浪莎股份收到上交所监管工作函,商丘市查封涉事企业[18][19] 维修刺客啄木鸟问题 - 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投诉量超6000条,维修师傅为提高收费有多种套路,平台抽成比例高[22][23][24] - 该公司官网显示业绩情况,已向港交所递表,官方微博道歉并彻查[24][25][26] 磷酸盐超标、包冰增重问题 - 部分水产企业加工虾仁时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包冰二次增重,外包装不标注,长期摄入有健康风险[28][30][32] - 涉及湛江尚方舟食品、湛江良基冷冻食品等多家公司[33][34][35] “砍头息”再现问题 - 洪先生、王女士在借贷宝、人人信平台用电子签借款遭遇“砍头息”和高利贷,平台放款方用假账号规避风险[38][39] - 涉及人人信(天津)科技、人人行科技股份等多家公司,借贷宝注册用户达1.4亿人,登记借条1.1亿笔[40][42] 偷个人信息的获客公司问题 - 云企智能科技、绿信科技等公司用软件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部分公司还能利用三网通信大数据获客,每日处理数据量达100亿条[45][46][48] - 涉及辽宁云企智能科技、天津企腾网络技术等多家公司[49][50] 骚扰电话产业链问题 - 外呼公司用AI智能机器人拨打营销电话,从虚拟运营商购买“小号”,形成电话销售产业链[52][54][56] - 涉及上海销氪信息科技、合众易联(成都)科技等多家公司[57][58] 手机抽奖疯狂敛财问题 - 电子发票第三方服务平台“诺诺网”抽奖有消费陷阱,兑捷网络科技等公司利用话费券、自动续费等业务敛财,日流水约20亿元[60][61][64] - 涉及深圳市顺易通信息科技、杭州兑捷网络科技等多家公司[64][65][66] 剑指非标电线电缆问题 - 南宁科德国际五金市场、贵阳金石五金机电城部分商家售卖“非标线”,金明阳电线电缆、润雄电缆集团等公司生产非标电线[68][70] - 涉及贵州金明阳电缆(集团)、南宁科德五金机电城等多家公司[71][72]
他们自己都不吃!浸泡十几个小时,磷酸盐超标145%!315曝光保水虾仁,有品牌紧急下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5 22:29
文章核心观点 央视3·15晚会曝光部分水产企业加工虾仁时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增重,市监局介入涉事公司调查,相关产品下架,冷冻食品行业部分企业存在经营问题 [1][5][13] 分组1:虾仁加工违规情况 - 部分生产厂家加工水产品时违规超量添加保水剂,保水剂添加量由虾仁价格决定,保水虾仁口感好销量佳但工作人员自己不吃 [1] - 保水剂常用复合磷酸盐,部分企业用其给虾增重,导致虾仁磷酸盐含量严重超标,有产品超标145% [2] - 多家企业按客户需求定制虾仁,一家企业虾仁磷酸盐添加量达千分之三十,浸泡十几小时,保水率达20%,另一家100斤虾仁泡完多出24斤 [3] - 泡完药的虾仁包冰二次增重,包冰衣最高能包到70%,一斤解冻后只有三两虾仁,且成品外包装不标注保水剂成分 [4] 分组2:涉事公司情况 - 盐城市海创源食品有限公司被点名,市监局已介入调查,该公司2020年3月成立,经营范围含食品生产等,2022年、2024年三次抽查被责令整改 [5][6][7] 分组3:相关产品情况 - 央视3·15晚会曝光的“正大白对虾仁”已下架,旗舰店内所有虾仁产品链接也下架,客服称“被抢光了”,该产品曾在李佳琦直播间带货 [10][12] 分组4:冷冻食品行业情况 - 我国有76万家冷冻食品相关企业,江苏、湖南、安徽企业数量最多,分别有7.2万余家、6.9万余家和6.3万余家 [14] - 从事冷冻食品相关业务企业中,2.24%曾出现法律诉讼,13.8%曾出现经营异常,2.77%曾出现行政处罚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