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养殖
icon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畜牧机器人行业发展背景、市场现状及布局企业分析:“农业强国”战略背景下,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9 09:20
畜牧机器人行业概述 - 畜牧机器人通过集成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系统及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应用于畜禽养殖全流程的智能化装备,核心功能涵盖环境监测、饲喂管理、挤奶操作、疾病预警、清洁消毒及数据采集等环节 [1] - 2024年我国畜牧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8.7亿元,同比增长20%,预计2025年行业规模将超22亿元 [1][16] - 畜牧机器人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应用规模较小,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1][16] 畜牧机器人种类及市场结构 - 饲喂机器人占比最大,约占35%,在规模化养殖实践中被广泛应用 [1][18] - 挤奶机器人占比约25%,显著提升挤奶效率和卫生标准 [1][18] - 巡检机器人占比约20%,清洁消毒机器人占比约15%,其他机器人如分拣、称重等占比小于5% [1][18] 畜牧机器人发展阶段 - 萌芽期(2000-2015年):以引进欧洲挤奶机器人为标志,本土企业处于技术消化与仿制阶段 [4] - 成长期(2016-2020年):政策扶持与资本涌入推动国产替代加速,产品线扩展至饲喂、巡检等领域,成本下降约50% [4] - 爆发期(2021年以后):AI与5G技术深度融合,智慧畜牧理念更加深入 [4] 畜牧机器人产业链 - 上游涵盖金属材料、电子元件、传感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部件,高精度传感器与芯片是技术壁垒最高的环节 [6] - 中游企业聚焦整机研发与解决方案提供,代表性厂商包括牧原、小龙潜行、合肥拉塞特机器人等 [6] - 下游需求主要来自规模化养殖场与政府主导的智慧牧场项目 [6] 畜牧机器人行业发展因素 - 养殖规模庞大:2024年末我国牛、猪、羊年底数量分别为10046.5万头、42742.9万头、30049.3万头,水产品产量7366.5万吨 [8][9] - 农村劳动力短缺:2024年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为7.34亿人,较2015年减少0.29亿人 [11] - 政策利好持续释放:2030年畜牧养殖机械化率、水产养殖机械化率目标≥60% [13][15] 畜牧机器人企业布局 - 国内企业包括牧原集团、拉塞特机器人、国科农牧、小龙潜行、华大智农、黑龙江农垦畜牧工程技术装备等 [23][24] - 产品涵盖饲喂机器人、巡检机器人、清洁机器人、挤奶机器人等 [24] 畜牧机器人发展趋势 - 推动畜禽养殖业向更高水平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转型,提升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 [25] - 未来养殖业将更加高效、环保,且更加关注动物福利,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25]
国网张掖供电公司:电力“加码” 护航绿色养牛循环路
中国能源网· 2025-07-02 17:56
智慧养殖技术应用 - 奶牛养殖基地采用智能化设备全程监控养殖情况,包括产牛犊和奶牛生病等状况,并及时提醒饲养员[3] - 自动投喂系统按照设定时间和食量精准投喂饲料,智能温控系统监测牛舍环境,自动清粪设备保持牛舍整洁[3] - 每头牛配有专属标签记录健康档案,部分配备更复杂传感器,通过数据分析调整喂料、挤奶、按摩等动作[3] 电力支撑作用 - 电力贯穿养牛场运作的每一个环节,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支撑着众多设备的稳定运行[3] - 国网张掖供电公司为养牛场量身定制供电方案,定期检查维护用电设备,升级改造周边电网[5] - 配备专属"电管家"提供用电检查和技术指导,宣传安全用电知识,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5] 养殖效率提升 - 智慧养殖使养殖效率大幅提高,牛的生长状况更好,能实时掌握每头牛的生长数据并调整养殖策略[5] - 新建14栋40000多平方米圈舍建筑,引进高端奶牛1000头、胚胎2000枚,预计存栏良种奶牛2000头[6][7] 循环经济模式 - 利用牛粪生产生物质纸质地膜,添加胡麻秸秆、麦草等原料,具有无污染、有机绿色特性[5] - 地膜具有机械强度、保湿保温、透光、抑草增肥效果,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并促进农作物生长[5] - 实现养殖业与循环经济的深度融合,探索绿色、高效的发展之路[7]
邮储银行宁明县支行300万元“贷”动生猪养殖发展壮大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30 08:17
生猪养殖行业 - 广西宁明县明江镇某规模化养猪场母猪存栏达11000余头,肉猪存栏超6000头 [1] - 养殖规模扩大导致人力成本攀升、猪舍环境维护压力剧增,设备升级存在资金缺口 [1] - 智能化设备投用后可降低30%人工成本,生猪出栏周期缩短15天,优化肉料比 [1] 金融服务支持 - 邮储银行宁明县支行通过"政银企"模式发放300万元贷款 [1] - 贷款资金分配:100万元引入智能饲喂系统,150万元改造通风除臭设备,剩余资金储备优质种猪 [1] - 金融服务推动传统养殖向智慧养殖跨越,提升区域生猪稳产保供能力 [2] 产业链发展 - 邮储银行宁明县支行将聚焦生猪养殖、饲料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链关键环节 [2] - 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区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2]
为半天妖花2000万改造的鲈鱼供应商闽威:打开内销B端餐饮市场,年产值超7亿
财经网· 2025-05-29 16:45
公司发展历程 - 福建闽威成立于1992年,专注于鲈鱼养殖和育苗技术研发,创始人方秀毕业于上海海洋大学,具有深厚的技术背景[3] - 创业初期在沿海滩涂开辟土塘进行小规模育苗实验,1999年兴建15亩育苗场尝试规模化人工育苗但连续四年未突破技术瓶颈[3] - 通过与雷霁霖院士团队展开八年产学研合作,突破"花鲈生殖调控和室内人工育苗技术",使鲈鱼年产卵次数从一次提升至三次,年育苗能力超一亿尾[3] - 目前拥有5个深海网箱养殖基地,最小基地由30个渔排组成,单个渔排成本80万元,最小基地总投入超2000万元[4] - 渔排技术历经四代改良,从木质结构发展到当前第四代塑胶网箱,提升抗台能力和环保指标[6] 养殖技术创新 - 采用深海网箱养殖模式,单个渔排外径26米/内径24米,水深15米,水体交换能力强,可养殖40-50吨鲈鱼[6] - 独创低密度养殖方法,将18个月生长周期缩短至17.5个月,显著节省饲料成本[6] - 通过控制水温、海水咸度、氧气值和pH值等参数,解决深海鲈鱼人工繁育难题[4] 与半天妖的合作 - 2021年起与半天妖建立供应链合作,成为其第三大鲈鱼供应商,产品占门店点单量10-30%[1][9] - 为满足半天妖要求投入超2000万元改造生产线,包括两台单价400多万元的单冻双螺旋速冻设备[9] - 半天妖实施严格四轮检测制度,累计派出130多批次品控人员驻场监督,推动闽威品控团队从2人扩充至8人[7][9] - 合作后闽威年产值超7亿元,带动福鼎市鲈鱼年总产值突破25亿元[1] 市场拓展成果 - 内销B端市场从空白状态发展为获得多家知名餐饮企业认可,半天妖的背书效应显著[7][9] - C端电商业务从无到有,海鲈鱼成品复购率达28%,订单已排至12月[9] - 开发鱼松、手撕鱼片等深加工产品,计划与半天妖尝试终端展示位合作[10] - 桐江鲈鱼2017年入选首批"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保护公示清单",具备国际认可度[7] 行业影响 - 示范餐饮连锁品牌如何通过供应链整合推动产业链升级[1] - 展示水产养殖业从传统作业向智慧养殖转型的路径[3][6] - 证明深加工和渠道创新能有效突破海鲜运输半径限制[10] - 为"中国制造"食品出海提供供应链支持,呼应"Great Delicacy From China"品牌理念[10]
全产业链产值突破二十三亿元平台+产业,缙云麻鸭越“飞”越高
数字养殖平台赋能生产端 - 公司依托物联网、大数据技术构建智慧养殖系统,培育优良品种并提升孵化供种能力 [1] - 公司设计"五养"模式及"茭白-麻鸭共生系统",实现存栏26 9万羽,年产蛋量3274吨,茭白田亩均产值超2万元 [1] 产业服务平台赋能经营端 - 公司定期组织养殖技术培训,推广科学饲养和生态循环养殖新模式 [1] - 公司设立"麻鸭贷"提供低息贷款,支持养殖户、合作社及加工企业的资金需求 [1] - 公司搭建缙云麻鸭科技小院等产学研平台,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 [1] 供应链平台赋能流通端 - 公司建立供应链平台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整合养殖、加工、物流、销售环节 [2] - 公司推进健康卤味项目建设,开发60余种产品包括卤味鸭、咸鸭蛋、预制菜等 [2] - 公司与体育用品企业合作拓展羽毛球鸭毛原料,月均消耗鸭毛20余万斤,产业链年产值突破9000万元 [2] 电商营销平台赋能市场端 - 公司通过电商平台旗舰店和直播带货构建线上线下融合销售网络 [2] - 公司提供产品溯源服务增强品牌信任度,直播平台年交易额超2600万元占总交易额32 5% [2] 产业发展成果与规划 - 行业形成"科技引领、生态循环、品牌增值、产销联动"模式,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3亿元 [3] - 行业计划深化数字化改革,向精深加工、文旅融合方向延伸产业链 [3]
二十四节气看蒙牛丨 小满走进零碳循环、科技护牛的现代牧业唐山牧场
中国经济网· 2025-05-21 11:07
智慧养殖技术应用 - 现代牧业唐山牧场采用智能精准饲喂TMR系统、自感应风机、精准喷淋装置、奶牛情期预报系统及粪污智能清理系统等全套智能设备,实现奶牛养殖全流程自动化管理 [3] - 牧场部署24小时实时监测平台,跟踪每头奶牛健康状态,并通过转盘式全自动挤奶系统与乳房检测系统双重质检保障牛奶品质 [3] - 智能化养殖模式显著提升奶牛健康水平与产奶量,形成"科技护牛"的高效生产体系 [3] 新能源与农牧业融合 - 公司建成39.8兆瓦集中式光伏电站,采用"全额上网"模式,创新"光伏+牧场"产业协同体系,打造现代农业光伏一体化示范工程 [5] - 光伏项目年发电量超5000万度,可覆盖多个牧场用电需求,同时实现年节约标准煤超万吨及二氧化碳减排数万吨 [6] - 通过"发电-用能-减碳"闭环系统,将牛舍屋顶转化为绿色能源生产单元,形成零碳循环的绿色发展模式 [6] 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 - 牧场构建沼气项目与光伏结合的能源体系,将牛粪等废弃物转化为"绿色财富",实现资源高效循环 [6] - 环保措施显著降低碳排放,使奶牛生活圈成为零碳循环的绿色样板间 [6] 品质管理与行业标杆 - 公司基于深厚养殖技术积累,通过智慧养殖与绿色发展为奶牛创造科学舒适的成长环境,从源头保障牛奶品质 [8] - 牧场结合节气规律优化生产节奏,形成技术、环保与品质协同发展的行业典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