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旅游

搜索文档
新华财经晚报:“五一”假期首日交通出行人数预计超3.4亿人次
新华财经· 2025-05-01 22:14
交通出行 - "五一"假期首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34095万人次 同比增长8% 其中铁路客运量2250万人次(同比+8.7%) 水路客运量135万人次(同比+53.5%) 民航客运量234万人次(同比+9.1%) [1] 旅游业 - 一季度全国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3842亿元 同比增长7.5% 呈现供需两旺态势 [1] - 2025年五一档电影票房突破1亿元 《水饺皇后》领跑票房榜 [2] 核电行业 - 秦山核电三期1号机组创下738天连续并网运行纪录 刷新全球CANDU-6型重水堆核电站单循环运行时长 [2] 铁路运输 - 国铁集团2024年营业收入12830亿元(同比+3%) 净利润39亿元 2025年一季度营收2814亿元 经营持续向好 [2] 制造业 - 2025年4月澳大利亚制造业PMI为51.7点 连续4个月处于扩张区间但增速放缓 [3] - 一季度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全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9% 拉动社零总额增长4.6% [1] 航天科技 - 神舟十九号返回舱携带37.25公斤空间科学实验样品 涉及25项空间生命与材料科学实验 [1] 贵金属市场 - 5月1日现货黄金价格跌破3240美元/盎司 单日跌幅超50美元 周大福等品牌足金饰品价格下调至1009元/克 [3] 宏观经济 - 一季度法国GDP环比增长0.1% [4] - 一季度意大利GDP环比增长0.3% 连续第三个季度回升 [5] - 日本央行下调2025财年GDP增速预期至0.5%(原1.1%) 2026财年预期降至0.7%(原1.0%) [3]
【我国海洋旅游实现“开门红”】5月1日讯,\t今年一季度,全国海洋旅游快速发展,沿海各地区海洋旅游市场迎来“开门红”。\t据自然资源部初步核算,通过文化引领、科技赋能,国内旅游新场景、新方式不断涌现,我国海洋旅游市场供需两旺。今年一季度,全国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3842亿元,同比增长7.5%。随着夏季来临,预计东南沿海地区滨海旅游、海岛旅游以及面向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邮轮旅游将迅速走旺。(新华社)
快讯· 2025-05-01 13:49
海洋旅游行业一季度表现 - 全国海洋旅游业一季度实现增加值3842亿元 同比增长7.5% [1] - 沿海地区海洋旅游市场呈现"开门红"态势 供需两旺 [1] - 文化引领和科技赋能推动旅游新场景、新方式涌现 [1] 夏季旅游市场展望 - 东南沿海地区滨海旅游、海岛旅游预计将迅速升温 [1] - 面向东亚、东南亚的邮轮旅游需求有望走旺 [1]
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海洋经济发展向新向好
新京报· 2025-04-29 13:28
海洋经济总体表现 - 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3个百分点 [1] - 海洋经济呈现向新向好发展态势 [1] 海洋船舶工业 - 全国新承接海船订单量、海船完工量、手持海船订单量三大造船指标处于合理区间波动,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全球领先 [2] - 手持海船订单量同比保持较快增长 [2] - 骨干船企生产状态良好,接单强度和造船生产处于较高水平 [2] 海洋旅游业 - 一季度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3842亿元,同比增长7.5% [2] - 沿海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文化引领、科技赋能催生旅游新场景新方式 [2]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 新承接海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7.1%、114.3%、24.2% [2] - 自主研发全球最新一代风电安装船"志高号"和"志远号"完工交付 [2] - OCV海工作业船1号船正式开工,覆盖传统油气开采与海上风电运维双重需求 [2] 海洋能源开发 - 南海海域发现亿吨级惠州19-6油田,北部湾海域涠洲10-5油气田获得高产油气流 [3] - 海洋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13.8% [3] - 海上风电发电量、新增并网容量同比分别增长1.4%、41.6% [3] 海洋渔业 - 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5%,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5.7% [3] - 深远海养殖工船"湛江湾1号"下水,风渔融合深远海网箱养殖平台"伏羲一号"完成入级检验 [3] - 万吨级南极磷虾船"福远渔9199"号启航前往南极作业 [3] 海洋科技创新 - 海洋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发布,推动海洋产业数字化转型 [4] - WinGD10X92DF-M-1.0甲醇发动机、CPGC-MAN L21/31DF-M甲醇双燃料发动机研制取得新进展 [4] - 世界最大功率甲醇双燃料船用主机、首型高替代率甲醇燃料船用中速机正式交付 [4] 碳捕集技术 - 文昌9-7钻井平台首次应用"火炬气回收+等离子点火"方案,实现火炬气"零排放" [4] - 世界上第一艘安装碳捕集和封存设备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建造完毕 [4] 海洋对外贸易 - 一季度海运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1% [5] - 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增长10.8%,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同比增长43.2% [5] 港口建设 - 建成自动化码头50余座,规模全球领先 [5] - 青岛港智慧化通用散杂货码头操作系统全面上线 [5] - 宁波舟山港、天津港实现DeepSeek本地化部署 [5] 海运航线拓展 - "黄石—厦门—非洲"海铁联运线路开通 [6] - "烟台—古巴"件杂货国际航线开通 [6] - 泉州港开通首条直航东帝汶航线、首条巴西散货航线 [6]
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
泽平宏观· 2024-12-17 22:53
城市幸福感指数评价体系 - 生态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三个重要维度 [3] - 南京、杭州、长沙、合肥、舟山、芜湖、苏州、宁波、大连、珠海位居2023年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前列 [3] 南京 - 2022年人均GDP17.9万元,居全国第六、中国省会城市第一 [4] - 高等教育资源集中,拥有8所211大学、12所双一流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数量全国第三 [4] - 金融、信息、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引擎,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产业 [10] 杭州 - 2022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超27.1%,总量达5076亿元 [4][15] - 形成文化、旅游休闲、金融服务、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五大支柱产业 [15] - 2022年末常住人口1237.6万人,增量位居全省11个地级市之首 [4][15] 长沙 - 2022年夜经济零售总额占全市社会零售额六成左右,孵化文和友、茶颜悦色等全国著名消费品牌80多个 [5][19] - 房价调控为全国"模范生",2022年房价收入比8.9,在全国重点二线城市中排名第六 [5][19] - 2023年上半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7,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19] 合肥 - 2023年上半年GDP增速达7.4%,进入全国前20名城市之列 [5][20] - 2022年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4.3%,占规上工业比重56.2% [20] - 2022年常住人口增速以1.8%居全国第一 [22] 舟山 - 2022年人均GDP16.7万元,居浙江省第1、全国第8,超过了杭州和宁波 [5][25] - 海洋经济占GDP比重达68.5%,居全国沿海城市前列 [25] - 2022年舟山港域货物吞吐量达6.3亿吨,占宁波舟山港比重从21.0%提升至49.5% [25] 芜湖 - 2022年GDP总量达4502.1亿元,经济总量仅次于合肥 [5][30] - 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营收1064亿元,增长38.2% [30] - 2022年常住人口较2021年增长1.6%,人口增速全国排名第三 [31] 苏州 - 2022年GDP总量达2.4万亿元,比南京高7000亿元 [34] - 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先进材料四大产业集群产值实现4.6%的增长 [34] - 房价收入比仅12.4,远低于南京、杭州等经济实力接近的二线城市 [34] 宁波 - 2022年GDP总量15704.3亿元,同比增长3.5% [5][38] - 制造业是发展重中之重,2022年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全国第八 [38] - 外贸发展突出,2022年进出口额达1.27万亿元,稳居进出口万亿元城市行列 [38] 大连 - 2022年GDP总量8430.9亿元,位居全省第一 [42] - 以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汽车为主导产业 [42] - 2022年常住人口增速0.8%,常住人口增速东北第一 [42] 珠海 - 2022年人均GDP16.4万元,城乡可支配收入比1.8 [44] - 七大支柱产业合计完成增加值同比提升9.7个百分点,家电电气、生物医药同比增长分别为17.1%、23.8% [44] - 常住人口从2010年的156.0万人增长到2022年的247.7万人,增长了58.8%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