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鲜电商
icon
搜索文档
盒马X会员店全国关停,阿里新零售战略遇挫
搜狐财经· 2025-08-15 19:48
盒马X会员店关停 - 盒马X会员店北京世界之花、苏州相城、南京燕子矶门店于7月31日停止营业,上海七宝店已关停,全国仅剩的上海森兰店也计划于8月31日停业,届时盒马X会员店将全部关闭 [2] - 盒马X会员店曾被定位为对标山姆、Costco的会员制业务,是盒马的"第二增长曲线",但最终因阿里零售版图收缩及赛道竞争加剧成为战略调整的牺牲品 [5] - 会员店关闭后阿里股价出现波动,7月29日至8月5日股价从122.49美元跌至117.04美元,年内涨幅仍达48%,但较3月高点下跌16.4% [5] 阿里新零售战略与盒马定位 - 2014年马云提出新零售构想,阿里通过入股银泰百货、合资成立逸刻新零售等布局线下,盒马作为新零售标杆项目于2016年成立,获阿里1.5亿美元投资 [6][7] - 盒马承载阿里"五新战略"中新零售的探索使命,马云亲自参与早期定位,2017年公开造访盒马上海金桥店被视为阿里正式认可其核心地位 [7][9] - 2022年盒马鲜生主力业态实现盈利,门店约300家年销售额610亿元,但X会员店等新业态扩张受阻 [9][14] 盒马管理层变动与战略调整 - 创始人侯毅于2024年3月突然退休,联合创始人沈丽及原CEO赵家钰相继离职,创始团队全面退出,管理权移交财务背景的严筱磊 [10][11] - 新管理层推翻侯毅的"三横三纵"架构实行扁平化,X会员店关闭恰逢高层换帅 [11] - 阿里推进淘宝大会员体系整合,关闭盒马独立会员店或为统一生态资源,提供免费盒马会员等权益 [17] 盒马商业模式与IPO挑战 - 盒马8年内尝试12种业态,X会员店关闭暴露定位不清问题,低线城市扩张受阻,成都计划50家门店未达标 [14] - 2023年盒马IPO因估值从100亿美元暴跌至不足40亿美元被暂缓,资本市场对消费类企业持谨慎态度 [13] - 高成本模式盈利存疑,业态反复调整导致估值逻辑崩塌,即便阶段性盈利仍被质疑长期竞争力 [15] 行业竞争与市场表现 - 盒马通过供应链数字化降低成本,2020年X会员店开业时对标Costco,会员费258-658元/年针对中产群体 [10] - 面临临期折扣店、量贩零食等新业态分流,缺货、配送延迟等问题导致中产用户黏性下降 [14] - 传统商超低谷期盒马未抓住红利,差异化优势被稀释,阿里资源倾斜减弱进一步限制其融资能力 [14]
叮咚买菜上涨5.41%,报2.34美元/股,总市值5.07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4 22:10
股价表现 - 8月14日盘中上涨5.41%至2.34美元/股 成交额25.97万美元 总市值5.07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收入总额54.79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9.06% [1] - 归母净利润561.5万人民币 同比减少43.98% [1] 公司运营 - 通过境内子公司上海壹佰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叮咚买菜"平台 [2] - 采用产地直采+前置仓模式 提供29分钟配送到家服务 [2] - 服务覆盖上海 北京 深圳 杭州 苏州等城市 [2] 信息披露 - 预计8月20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美国当地时间) [2] 公司背景 - 注册于开曼群岛的境外控股母公司 创立于2017年5月 [2] - 定位为技术驱动的民生互联网企业 [2]
叮咚买菜上涨3.38%,报2.14美元/股,总市值4.64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3 21:47
资料显示,叮咚(开曼)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境外控股母公司,主要通过其境内实体子公 司上海壹佰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公司旗下平台"叮咚买菜",创立于2017年5月,致力于通过产地直 采、前置仓配货和最快29分钟配送到家的服务模式,通过技术驱动产业链升级,为用户提供品质确定、时 间确定、品类确定的生鲜消费体验。服务范围覆盖上海、北京、深圳、杭州、苏州等城市,是用户信赖 的民生互联网企业。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行情君 大事提醒: 8月13日,叮咚买菜将披露2025财年中报(数据来源于纳斯达克官网,预计披露日期为美国当地时间, 实际披露日期以公司公告为准)。 8月13日,叮咚买菜(DDL)开盘上涨3.38%,截至21:30,报2.14美元/股,成交3.11万美元,总市值4.64亿 美元。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03月31日,叮咚买菜收入总额54.7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06%;归母净利润 561.5万人民币,同比减少43.98%。 ...
汇源指责每日优鲜品牌管理公司侵权,导致汇源品牌信誉严重受损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13 19:41
品牌授权纠纷 - 北京汇源指控北京每日优鲜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授权以"汇源"名义开展招商、销售及宣传活动[1][6] - 北京每日优鲜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违规拆分转授区域经销权并在未授权区域开展服务引发大量投诉导致汇源品牌信誉严重受损[1] - 汇源官方客服确认曾与该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给予部分区域经销权但授权已到期且合作已于近期结束[6][7] 涉事公司背景 - 北京每日优鲜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11月法定代表人为池家辉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由池家辉全资持股[7] - 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日用品销售、新鲜蔬菜零售、新鲜水果零售等与生鲜电商每日优鲜主体公司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无任何关联[7] - 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注册资本约31.9亿元人民币由Missfresh HK Limited全资持股[7] 法律与商业影响 - 汇源声明强调每日优鲜品牌管理公司与其客户之间的合同纠纷均与北京汇源无关[6] - 汇源建议交易主体仔细甄别或向公司核实冒用名义经营收款行为必要时就欺诈行为向公安机关报案[6] - 该纠纷暴露汇源在品牌授权与经销商管理体系中的深层问题[6]
即时零售锁死了前置仓的天花板
36氪· 2025-08-13 08:04
行业背景与演变 - 即时零售经历了长期迭代过程 从20多年前淘宝 京东创立开始 电子商务逐渐改变用户消费习惯[2] - 生鲜品类早期因非标特性 高损耗 低毛利率和物流限制 成为电商禁区 但因其需求量大 复购率高 被零售市场视为绝佳引流品 永辉超市曾靠此策略成为中国连锁超市之王[2] - 生鲜电商领域形成多流派竞争格局 包括平台电商 O2O 前置仓 店仓一体和社区团购等模式[4] - 前置仓模式成为即时零售早期形态 通过将生鲜产品搬到消费者附近 借助配送体系实现即时满足 兼顾丰富性 接近性与方便性 甚至能提供比传统生鲜超市更好的产品和更优惠价格[5] 前置仓模式发展 - 每日优鲜 叮咚买菜和朴朴超市以前置仓模式脱颖而出 早期以规模为首要导向集体狂奔[5] - 2021年前置仓双巨头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先后上市 被视为模式成功立足的标志性事件[5] - 2021年后资本减少对前置仓模式加注 且美团 京东等巨头重点布局小象超市 京东到家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模式转向"效率优先 兼顾规模"[5] - 每日优鲜因资金链断裂破产出局 行业巨震后叮咚买菜深度布局长三角 朴朴超市专注于福州 厦门 广州 深圳 武汉等重点城市 打造区域业务模型[5] - 最近几年叮咚买菜和朴朴超市均传出阶段性盈利信号[5] 竞争格局变化 - 2025年美团闪购 淘宝闪购 京东秒送加入即时零售大战 拼多多 抖音入局也成为大概率事件[6] - 即时零售巨头通过广告和补贴影响用户认知 构建半小时即时零售生活圈 其中生鲜 酒水等前置仓核心品类成为战火最汹涌的地方[6] - 前置仓玩家的短期盈利变得毫无意义 成长空间被彻底锁死[6] - 叮咚买菜已入驻淘宝闪购和京东秒送 朴朴超市也出现在平台代买服务中[7] 战略调整与核心竞争力 - 叮咚买菜不参与行业内卷 专注于"一寸窄 一公里深"战略 即专注生鲜 食品赛道 深耕供应链和产品开发环节[9] - 前置仓玩家通过供应链模式寻找有竞争力商品 用自有品牌实现盈利 叮咚买菜推出良芯匠人 禾花田 黑钻世家 蔡长青 朴朴超市推出优赐等自有品牌[9] - 零售行业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多 快 好 省"的相对平衡 前置仓选择突出"好"作为未来核心竞争力[11] - 中小型平台通过做头部互联网平台暂时没干 短期也干不好的重资产业务 仍可获得一定生存空间 类似途虎 货拉拉在广域互联网市场的成功案例[11]
叮咚买菜上涨2.38%,报2.15美元/股,总市值4.66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12 21:55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03月31日,叮咚买菜收入总额54.7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06%;归母净利润 561.5万人民币,同比减少43.98%。 大事提醒: 8月12日,叮咚买菜(DDL)盘中上涨2.38%,截至21:40,报2.15美元/股,成交9690.0美元,总市值4.66亿 美元。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行情君 8月13日,叮咚买菜将披露2025财年中报(数据来源于纳斯达克官网,预计披露日期为美国当地时间, 实际披露日期以公司公告为准)。 资料显示,叮咚(开曼)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的境外控股母公司,主要通过其境内实体子公 司上海壹佰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运营。公司旗下平台"叮咚买菜",创立于2017年5月,致力于通过产地直 采、前置仓配货和最快29分钟配送到家的服务模式,通过技术驱动产业链升级,为用户提供品质确定、时 间确定、品类确定的生鲜消费体验。服务范围覆盖上海、北京、深圳、杭州、苏州等城市,是用户信赖 的民生互联网企业。 ...
一年挣了230亿,叮咚买菜杀回来了|氪金
36氪· 2025-08-12 17:40
核心观点 - 叮咚买菜通过战略收缩、数字化升级和区域深耕实现扭亏为盈,2024年营收增长15.5%至230.66亿元,归母净利润2.95亿元,经营性现金流首次转正至9.29亿元[6][27] - 公司差异化竞争策略包括:小仓模式(300-400平方米)聚焦效率、全链路数字化系统降低损耗率至1%-2%、自有品牌占比达35%、深耕华东市场(江浙沪新开130个仓)[11][18][24][25] - 即时零售行业竞争加剧,美团闪电仓等新模式冲击下,叮咚买菜坚持不参与价格战,通过商品力和供应链深度构建壁垒[49][51][52] 战略转型 - 2021-2023年实施"效率第一"战略,陆续撤出天津/厦门/成都等11个城市,关闭广州27个站点和深圳11个站点,集中资源优化损益结构[5][12] - 数字化系统三年投入见效:90%采购由系统完成,极端天气预测准确率85%以上,上海仓均单量达1500单,履约费用率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至21.7%[18][27] - 2024年重启扩张后重点加密江浙沪仓网(上海配送半径1.2-1.5公里),新开仓3-6个月实现盈亏平衡,客单价超70元[25][26][27] 运营模式 - 采用300-400平方米小仓模式,SKU动态调整(生鲜14天/标品30天考核期),当前约4000个SKU,较竞对小象超市(1万SKU)更聚焦一日三餐[11][31][33] - 供应链管理特色:建立10个商品事业部(如水果/蔬菜/乳品酒饮),高管直接带队;农产品源头管控(如自种韭菜降低农残)[42][45] - 自有品牌矩阵包含蔡长青/良芯匠人等12个系列,SKU总数超1000个,其中快手菜/烘焙等高毛利品类占比提升[43][44] 行业竞争 - 生鲜电商呈现区域分化:朴朴超市专注华南9城实现300亿营收,叮咚买菜华东渗透率30%(上海)vs25%(苏杭),盒马收缩SKU后品类宽度下降[24][32][37] - 即时零售新玩家冲击:美团闪电仓SKU更丰富且无损耗压力,京东七鲜/盒马发起20%降价,行业价格战再起[49][51] - 公司应对策略:toB端与饿了么/抖音合作,toC端新增"品质之爱"专区(有机/低GI等7类商品),APP改版强化场景渗透[45][52]
每日优鲜的资金缺口与信任危机
新华网· 2025-08-12 13:55
公司经营状况 - 公司否认资金断链无法经营的通知为虚假信息 公司近期未发布类似公告[1][2] - 公司正在积极解决超市业务的用户 员工 供应商应付问题 其他业务保持正常运营[2] - 公司对业务及组织进行调整 次日达 智慧菜场 零售云等业务不受影响[4] - 公司停止极速达服务并改为最快次日达 意味着断臂前置仓最核心的竞争优势[4] - 公司目前正积极寻求一切可能的方案 最大限度保障员工权益[4] - 公司目前正在寻求重组 如果重组不成 大概率要破产清算[8] 财务与市场表现 - 公司美股市值缩水至2225万美元 股价为0.095美元/股 跌幅达17.9%[3] - 从去年底开始 公司延后30-60天向供应商付款 违反合同规定每月15日前结清款项的条款[2] - 公司员工社保 公积金已经欠了3个月[4] - 部分消费者账户储值余额较高 有消费者账户余额达3000多元[5] 供应商与员工权益 - 供应商与公司合同中规定每月15日前结清款项 但公司从去年底开始延后30-60天付款[2] - 公司员工表示目前没有任何补偿 拖欠工资也未提及发放时间[4] - 北京市朝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已为公司员工开通绿色通道 登记约300人[4] - 供应商可依据合同约定通过诉讼或仲裁解决争端 获得胜诉后可申请强制执行[7] - 如果公司明显丧失还款能力 可向法院申请对公司进行破产清算[7] 消费者权益 - 公司似乎在推进储值用户退款 客服表示最快24小时最晚3个工作日内可将余额提现[1][7] - 公司次日达服务处于停摆状态 无法向北京发货[5] - 消费者未实际消费的充值款 公司应予以退回 否则消费者可依据用户协议提起诉讼或仲裁[8] 行业参考案例 - 生鲜电商呆萝卜在2019年传出资金链断裂 2020年进入破产重组程序 最终在2021年10月倒闭[7] - 呆萝卜遗留多方欠款和纠纷 与公司当前境况相似[7]
叮咚买菜上涨5.45%,报2.13美元/股,总市值4.62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09 01:33
股价表现 - 8月9日盘中上涨5.45%至2.13美元/股 成交35.26万美元 总市值4.62亿美元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收入54.79亿人民币 同比增长9.06% [1] - 归母净利润561.5万人民币 同比减少43.98% [1] 公司背景 - 注册于开曼群岛 通过上海壹佰米网络科技运营 [2] - 创立于2017年5月 采用产地直采+前置仓模式 [2] - 提供29分钟配送服务 覆盖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 [2] 重大事项 - 预计8月6日披露2025财年中报 [2]
氪金 | 叮咚买菜进入「返场时刻」
36氪· 2025-08-08 18:57
公司战略调整与盈利路径 - 2021年提出"效率第一 适当考虑规模"战略 从全国扩张转向区域深耕[1] - 2022年陆续撤出天津 厦门 成都等城市 完全退出西南市场[1] - 2024年关闭广州27个站点和深圳11个站点 战略收缩达到顶峰[1] - 2024年重启扩张策略 全年营收增长15.5%至230.66亿元 归母净利润2.95亿元[2] - 经营性现金净流达9.29亿元 首次全年转正[2] - 2023年9月首次实现单月盈利 第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14] 数字化与供应链管理 - 2020年起全面升级数字化基础设施 建立分布式冷链物流体系[8] - 2023年底全链路数字化系统落地 前置仓90%采购由系统完成[13] - 商品预测准确率在极端天气下仍保持85%以上 损耗率控制在1%-2%[13] - 每24小时对所有仓SKU做预测 按"最小颗粒度"制定生产与补货计划[10] - 上海前置仓平均面积达500平方米 每年1/4仓面临升级改造[21] 区域布局与运营效率 - 2024年在北京 广州 深圳减亏60% 资源集中投入华东市场[17] - 江浙沪新开130个仓 主要布局二三线城市[18] - 上海配送半径1.2-1.5公里 江浙平均2公里 仓群密度行业最优[18][19] - 2024年前置仓数量超1000个 仓均日均单量近1000单 上海达1500单[20] - 全国平均客单价70元以上 新仓3-6个月实现盈亏平衡[20] 商品策略与品类扩张 - 自有品牌销售占比达35% 包括蔡长青 良芯匠人等11个系列[29][31] - 生鲜品类考核期14天 标品30天 动态调整SKU[23] - 2024年重点发力茶几场景 扩展至日常休闲需求[27] - 相比大仓模式平台 SKU数量较少 更聚焦一日三餐[23][25] - 推出"品质之爱"专区 设置7大特色栏目[32]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即时零售平台加速流量争夺 生鲜电商面临新一轮价格战[35] - 朴朴超市2024年营收300亿元 实现首次年度盈利[17] - 盒马和京东七鲜2025年大幅降价 平均降幅近20%[35] - 上海月家庭购买渗透率约30% 苏杭约25% 华东市场仍有增长空间[36] - 坚持不参与价格战 专注前置仓模式和商品力提升[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