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药材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土特产”唱响“致富经
金融时报· 2025-06-10 11:18
同心县是宁夏肉牛养殖大县,截至2024年末,同心县肉牛存栏量16.7万头,较上年下降2.2%,畜牧业产 值一度不及预期。然而,2025年一季度以来,市场迎来转机:农业农村部监测显示,牛肉批发价连续4 周上涨,育肥牛价格从年初的每公斤17.4元攀升至24元,涨幅近40%。中国人民银行同心营管部指导金 融机构加力跟进支持肉牛产业做大做强,截至2025年4月末,同心县发放肉牛养殖贷款22.5亿元,同比 增长16.5%。 同心县以科技为突破口,推动设施农业与节水技术深度融合,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不断提升农业生 产力,为农村经济转型注入新动能。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同心营管部指导农发行同心县支行积极跟进 高标准农田及现代高效节水灌区建设项目,及时提供5.65亿元中长期贷款支持新增及改造提升高效节灌 面积30万亩,节水5004万立方米,产生田间节水效益9408万元,年新增灌溉效益1291万元,助力项目新 增经济效益1.25亿元。"节水贷"等融资创新产品及配套服务实现落地见效,同时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 金融节水生态圈建设经验模式,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到"智慧农业"的转变,为县域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和 美丽同心建设提供了有力 ...
石斛满山 农旅相宜(寻找最美乡村·六郎城村)
人民日报· 2025-06-06 06:02
地理位置与环境优势 - 六郎城村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杨柳井乡,平均海拔1260米,年平均气温19摄氏度,森林覆盖率达82% [5] - 村落青山环绕,古木苍翠,阳光充足,是天然的森林氧吧 [5] 石斛产业发展 - 当地拥有得天独厚的石斛生长环境,规模化发展石斛产业 [5] - 推进农旅融合,打造"石斛+康养"产业链,游客可参与石斛采摘、品尝养生宴 [5] 旅游经济成效 - 2025年以来累计接待省内外游客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300万元 [5] - 特色活动包括村民制作特色美食和编织鸡蛋兜 [4][5]
“石斛”为什么越喝越健康,已被列入“备用方案”现在知道还不晚
洞见· 2025-06-05 18:28
行业分析 - 霍山石斛行业存在价格泡沫现象 中间商加价导致终端售价远高于原产地价格 [23][26] - 市场存在以次充好问题 部分商家用黄草 风兰根 紫皮石斛等假冒霍山石斛 [58][33] - 消费者对石斛认知度不足 难以辨别真伪 给不良商家可乘之机 [43][58] 公司商业模式 - 采用直销模式 绕过中间环节 从原产地直接对接消费者 [26][23] - 坚持林下有机种植方式 石斛需经历5年自然生长周期 [18][19][31] - 实施18道传统手工炮制工艺 包括挑杂 去叶 绕条等精细工序 [48][50][52] 产品优势 - 生长于北纬31°大别山腹地 独特地理环境造就高营养价值 [18][19] - 经重金属检测 16项农药残留均未检出(<0.01mg/kg) [62] - 多糖含量高 加工成枫斗后营养成分不易流失 [56] 市场策略 - 通过微信渠道建立直接客户关系 朋友圈展示种植加工全过程 [53][43] - 不定期直播公开生产流程 增强透明度 [45][43] - 实行货到付款 支持7天无理由退换 运费由公司承担 [64][72] 品牌建设 - 三代传承石斛技艺 精准掌握生长周期和采摘时机 [37] - 获官方种植采摘资质认证 成为全国少数合规斛农之一 [34] - 客户复购率高 形成口碑传播效应 [38][67][72] 质量承诺 - 非大棚种植 不符承诺十倍赔偿 [69] - 坚持源头定价 利润率控制在合理范围 [60][26] - 每批产品经过严格筛选分级 剔除不合格品 [60][50]
“中国栀子名市”福建福鼎:栀子花开,产业兴旺
中国新闻网· 2025-06-04 10:59
中新网宁德6月3日电 (记者 叶茂)6月的福建省福鼎市尤为特别,漫山遍野的栀子花洁白如雪。3 日,以"药食同源赋健康,栀子产业链未来"为主题的2025年福鼎栀子健康产业发展大会在有着"中国栀 子名市"美誉的福鼎市开幕,助力栀子产业发展。 开幕式期间,多项金融支持协议、产品研发协议和市场开拓协议现场签约;《福鼎栀子产业发展规 范倡议》现场发布;举行栀子产业招商引资推介。 福鼎市委书记林青表示,期待大家能够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畅所欲言、建言献策,激 荡出"把栀子变成金子"的智慧火花,共绘"从实验室到百姓家"的健康蓝图。 作为此次大会的亮点之一,"栀子展销暨栀子文化沉浸之旅游园活动"2日在贯岭镇红茗洋栀子花海 景区展开,通过"市集+探秘"双线联动,将国风美学、非遗技艺、药食文化与自然教育深度融合,为游 客打造了一场可赏、可玩、可品的沉浸式文化盛宴。 有着"中国栀子名市"美誉的福鼎市,是中国栀子原料林面积最大、产量最多的栀子产区和栀子果交 易集散地,现有栀子种植面积8万亩,年产鲜花、鲜果及干果6万多吨,全产业链产值达15亿元,有效带 动3万多农户增收致富。 近年来,福鼎市将栀子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 ...
“哀牢秘境”双柏育出“黄金菌”:小茯苓“药”香四溢
中国新闻网· 2025-06-01 15:23
5月12日,双柏县农户种植茯苓现场。徐成才摄 2018年,在福建打工的罗刚偶然听说家乡的茯苓产业越来越红火。"那时候就想,与其在外漂泊,不如 回家试试。"回家后的罗刚拿出全部积蓄,承包了500亩林地,开始种茯苓。 6月1日清晨,山间雾气未散,来自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的罗刚早已蹲在2600亩的茯苓地里,仔 细查看刚种植的菌棒长势。"今年雨水好,菌丝长得旺,明年肯定是个丰收年!"罗刚拍了拍手上的泥 土,笑容里透着踏实。8年前,他还是个在福建打工的普通农民,如今却成了乡亲们口中的"菌老板"。 位于滇中腹地的双柏县,地处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森林资源丰富,被称为"哀牢秘 境""云药之乡",是中国重要的茯苓产区和供应地、云南最大的"云茯苓"主产区。当地茯苓种植面积达 13.2万余亩,占全国七分之一,全国市场上15%的茯苓(鲜品)均来自该县。 3月12日,工人在生产车间对茯苓进行精深加工。张真瑞摄 当地村民杨定荣就是受益者之一。他把家里的几亩地租给公司种茯苓,自己又在厂里打工,每月工资 3000多元。杨定荣告诉记者,"土地租金加工资,一年能挣5万多,比过去种玉米强多了。" 一直以来,双柏茯苓能走俏市场,离 ...
打造南药第一“窗”!南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展销中心开馆
南方农村报· 2025-05-25 19:36
南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展销中心开馆 - 南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展销中心近日开馆,位于珠玑镇,是南雄首个南药科普展览中心[5][6] - 展销中心作为产业园核心展示窗口,包含南药产品展示区、中华草药地图、中医药文化瑰宝科普区等五大板块[9][10] - 展厅采用动态视频、实物展示、图文展板等多种形式,展示产业园多年发展成果[10][11] 南雄南药产业发展现状 - 南雄市南药种植面积超10万亩,涵盖银杏、吴茱萸等30多种中药材[19][20] - 2021年创建的南药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采用"一核三区一带"布局,实施7大类19个项目[20][21] - 产业园推动全产业链发展,聚集汇浦医药等市场主体,总产值达13.59亿元[23][24] 产业链整合与创新模式 - 产业园通过"公司+基地+农户+高校研究所"模式提供全产业链就业机会[24] - 2024年拟建设广东粤北特色南药种子种苗繁育产业化基地,保障中药材种源质量[25][26] - 南雄市深挖银杏资源价值,开发旅游品牌和保健食品,银杏年产值约1亿元[30][31][32] 产业融合与品牌建设 - 展销中心将促进南药产业宣传推广,拉近产业与市场距离[12][13] - 作为城市会客厅,展厅可展示产业园建设成果和岭南南药传统文化[14] - 南雄市通过中医药康养文化小镇等建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31][32]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沙湾专场 四个成语里的“小城故事”
四川日报· 2025-05-22 08:37
产业发展 - 沙湾区以钢立城,当前锚定打造国家级经开区和千亿产业集群的目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钒钛钢与不锈钢两大集群实现从"一钢独大"到"多链协同"的转变,钒产量位居全球前五,去年"两块钢"年产值超200亿元,不锈钢产业集群被评为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2] - 新兴产业加速成长,2024年沙湾新兴产业年产值增速超20% [2] 农业经济 - 沙湾区地形为"七山两丘一坝",通过"七分山石"创造"十分价值":山下保粮蔬,山上育药材、搞旅游,探索出盆周山区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 [3] - 2024年沙湾被评为"中国川佛手之乡"和"中国柔毛淫羊藿之乡",沙湾川佛手跻身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3] 文旅产业 - 沙湾区激活文脉,保护、传承和弘扬"沫若文化",创新打造"沫若文化年""沫若戏剧周"活动,创排音乐剧《少年郭沫若》、舞剧《屈原》等文艺精品 [4] - 将水电遗址改造为影视基地,"看剧到沙湾""跟着热播剧打卡沙湾"成为出行选择,文旅产业迎来发展 [4] 城市建设 - 沙湾区一手抓旧城蝶变,一手抓新城崛起,打造精致小城 [5] - 旧城区整合8亿元资金用于民生领域"四公一农"建设,推进7个城市公园、20个重要节点提质改造 [5] - 新城区高起点规划,推出城市会客厅、人民食堂、铜心驿站、暖心之家等便民惠民举措 [5]
中国药都漫山“药花”飘香迎客
中国新闻网· 2025-05-19 10:55
行业发展 - 樟树市黄栀子种植规模达5000亩,从散户模式发展为规模化、产业化种植模式 [1] - 黄栀子作为樟树道地药材"三子一壳"之一,广泛应用于色素提炼、食品、医药等领域,经济价值较高 [1] - 当地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适合中药材种植,但过去存在规模小、品种多、缺乏统一标准等问题 [1] - 樟树市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申报工作,《中医药—栀子》国际标准于2024年正式发布,推动中药材领域国际化 [2] 公司运营 - 种植大户刘细流坚持25年开拓荒山种植黄栀子,规模从零提升至5000余亩 [1] - 当地通过花田音乐会、药膳DIY等活动,将栀子花的食用、药用及观赏价值融合,吸引游客体验中医药文化 [1] - 黄栀子"黄金果"在秋季收获,产品畅销各地 [2] 市场表现 - 当地民众和游客积极参与栀子花采摘和药膳美食体验,反映市场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可 [1] - 樟树市通过文旅活动提升黄栀子产业附加值,形成种植、加工、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 [1][2]
重庆垫江:变草为宝种出致富路
新华网· 2025-05-18 15:59
艾草产业概况 - 艾草具有较高经济价值 叶子磨成绒市场价2万元/吨 茎磨成渣和灰市场价1000元/吨 根可重复生长 一年可收获3-4次 [1] - 艾草应用广泛 艾绒是中医理疗重要原材料 艾渣可作饲料添加剂 艾灰可制成蚊香 [3] - 垫江县光照充足 雨量充沛 适宜中药材生长 种植历史可追溯至西汉 [3] 产业发展现状 - 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种植规模从2021年不足130亩扩张至2025年3000多亩 预计2025年产量5000吨 综合总产值2000万元 [5] - 2023年成立重庆艾智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基地覆盖7个乡镇 2022年收获400吨艾草 实现产值200万元 [3][5] - 深加工能力显著提升 2023年投产的加工厂具备20吨/日提绒能力 引进全自动生产线 开发10余种衍生产品 [5] 经济效益分析 - 种植效益突出 每亩年收2吨艾草 5吨原料可加工成1吨艾绒和4吨副产品 [3] - 村民收入多元化 土地流转费+务工收入 普通工人月薪1400元 机械操作员日薪200元 [4] - 创业回报周期短 农户承包200亩地 按1000元/吨保底收购 30万元投资一年可回本 [5] 社会效益体现 - 解决土地撂荒问题 雨山村上千亩土地恢复种植 吸纳100多户村民就近就业 [4] - 带动返乡创业潮 外出务工人员携带积蓄回乡承包土地 如查富军投资30万元种植200亩 [5] - 产业链持续完善 从种植向加工延伸 构建"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 目标打造富民产业 [5]
【乡路上,感受脉动中国】玉带舞动连山水 路通惠民百业兴
央广网· 2025-05-17 20:56
农村公路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 汤亮公路全长45.5公里,连接2个乡镇、14个行政村屯、2个国有林场,改善了区域交通条件 [1] - 道路升级后单车道变双车道,路面状况显著改善,促进了沿线产业发展 [2] - 公路修通后乳业公司鲜奶运输时间缩短至1小时内,加工效率提升至2小时内完成 [5] 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 寒地龙药基地从350亩扩大到3000亩,品种增加,采摘季每日用工量达100多人 [2] - 乳业公司三期、四期工程投产后预计年产液态奶7万余吨,总产值将突破31亿元,新增就业200个 [7] - 文化旅游公司投资建设峡谷漂流项目,看好当地自然旅游资源优势 [7][9] 就业与民生改善 - 村民在五味子种植基地务工日收入达200多元,实现家门口就业 [5] - 农村客运线路达80条,实现村村通,便利了百姓出行和物流进村 [9] - 道路改善后物流畅通,村民可像城市居民一样进行网上购物消费 [9] 产业协同效应 - 乳业发展带动本地饲料种植、冷链物流等配套产业扩容 [7] - 公路成为乡村旅游、生态养殖、北药种植等特色产业的招商路和产业发展路 [5] - 基础设施改善吸引外部投资,促进旅游资源开发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