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
icon
搜索文档
津北崛起绿色发展新高地
经济日报· 2025-07-21 05:56
生态保护与修复 - 七里海湿地作为全球三大古海岸湿地之一和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古海岸自然保护区,通过苇海修复、生物链恢复等"十大工程"重塑生物多样性 [1] - 宁河区将七里海湿地视为重要生态资源和发展资源,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实现生态与产业"双向奔赴" [1] 生态农业与品牌化发展 - 岳龙镇红瑶甘薯种植基地年产优质甘薯9000万斤,产值1.9亿元,农业总产值3.91亿元,14个村经营收入超100万元 [2] - 2024年七里海河蟹品牌价值从3.32亿元增至5.18亿元,通过"生态+科技"赋能产业链延伸,开发熟醉蟹、蟹黄酱等特色产品 [2] - "津沽七里海"品牌销售收入突破2.5亿元,全区农业总产值超80亿元,粮食总产量35.5万吨 [3] 文旅融合与产业升级 - 七里海生态教育中心结合MR技术打造沉浸式生态科普研学基地,成为亲子游和研学游热门目的地 [5] - 芦台大集日均吸引游客8万人次,通过非遗展示、特色小吃等功能区实现从"商贸据点"到"文化磁场"转型 [5][6] - 正信捌零年代民宿利用闲置农房改造,节假日"一房难求",带动乡村文旅吸引力提升 [6] - 2024年宁河区累计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同比翻番),文旅综合收入突破1亿元 [6] 体育赛事与消费升级 - 第三届七里海半程马拉松吸引1.5万名跑者,配套活动带动现场消费45万元,通过"赛事+住宿+景区"联票模式形成文旅消费热潮 [8] - 引进总投资20亿元的战觉城综合体育产业园,打造北方格斗赛事高地 [9] - 宁河区通过"生态+赛事"路径承办全运会轮滑比赛、足球嘉年华等活动,推动体育产业"五化"发展 [9] 产业融合与乡村振兴 - 宁河区初步形成"农文体商旅"融合发展格局,建立产业链交叉重组机制,提速乡村振兴步伐 [9] - 通过"潮白新河红色游""七里海湿地生态游"等布局串点成线,推动文旅产业高端化、品质化发展 [7]
在运动中心“练”起来、在老街“购”起来、在夜市“吃”起来—— 看!夜间经济热度不一般(中国消费向新而行·关注夏日消费)
人民日报· 2025-07-21 05:50
夏日消费市场概况 - 暑期消费市场呈现火热态势,各地创新消费场景、推动业态融合,持续激发消费潜能 [1] - 夜间消费成为重要引擎,多地通过特色活动和新消费品牌拉动消费增长 [4][7] 湖北黄石体育消费 - 福客体育运动中心夜间运动人数达300多人/天,是前几个月的两倍,下午5点后客流占全天70% [3] - 通过"夜训·夜练·夜赛"系列活动带动体育用品销售,三人街头篮球赛吸引32支队伍130名选手和5000观众 [4] - 夜间训练班学员续费率75%,场馆夜间使用率100%,带动关联消费超2500万元 [4] - 推出运动积分兑换机制,实现"流量-留量-消费"闭环转化 [4] 湖南长沙新消费 - 墨茉点心局通过"国潮"文化场景提升体验,客流量突破54.1万人次,夜间客流为主力 [6] - "零食很大"门店周末日均客流量超1万人次,夜间为重要销售时段 [7] - 长沙夜间消费占全天60%,从业人员超100万,重点培育10个市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7] 云南芒市特色夜市 - 新玩厂夜市融合工业风格与民族特色,入选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8][9] - 特色美食如香茅草烤鱼、泡鲁达等吸引游客,高峰期露天餐桌座无虚席 [8] - 设有创业街区售卖民族饰品,节假日举办长街宴等沉浸式体验活动 [9]
暑期文旅消费热 群众体育活力足
央视网· 2025-07-21 02:50
央视网消息:随着城市篮球联赛、乡村体育赛事在我国多地蓬勃开展,群众体育赛事正不断为文旅消费注入新动能。 浙江省体育局副局长 毛根洪:场场爆满,甚至一些场次都是在临时加座了,仅仅是赛场周边的消费的统计已经超过了3000万(元)。 在位于陕西南部,深处巴山北麓的陕西岚皋县,一年一度的"村BA"篮球比赛座无虚席。2023年,这座小城办起"村BA"篮球比赛,三年来,参赛队伍逐 渐壮大,今年更是吸引了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110支队伍参赛,赛事持续至10月。赛场外,"村BA"主题集市人头攒动。特色美食、休闲空间、文创专区...... 新赛季新业态,带来消费新动能。 油炸饼店店主 徐珍:去年也在"村BA"卖,卖了一万多单,今天准备有五种口味的,我也会打篮球,我忙完了我们看大屏幕。 岚皋县的一百三十多座村庄,村村都有篮球场,篮球运动在当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乡村体育的火热,也吸引岚皋青年返乡创业,拉动文旅收入、批发 零售业增长。赛事举办以来,当地新增市场主体1700多家。 在浙江,"浙BA"城市篮球联赛在全省各地火热开赛。赛事球员来自大学生、教师、快递小哥、消防员、警察、企业家等各行各业,在运营上坚持低票 价,票价从8元、18 ...
上半年消费数据呈现四大特点
证券日报· 2025-07-21 00:19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 2025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1] - 消费市场呈现扩容、提质、焕新、开放四大特点,展现蓬勃生机 [1] 消费市场扩容 -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5万亿元,同比增长5.0%,全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 [1] - 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5%,反映国内消费需求强劲增长 [1] 消费提质升级 - 绿色智能产品销量攀升,新能源汽车零售量突破500万辆,同比增长33.3% [1]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节能家电、智能家电消费较快增长 [1] - 限额以上单位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 [1] 新型消费焕新 - 悦己消费、情绪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 [1] - 首发经济、夜间经济、银发经济、IP+消费等新增长点涌现 [1] - Labubu潮玩盲盒风靡全球 [1] 消费市场开放 - 免签政策扩大吸引外国游客,五一假期免签入境外国人人次同比增长72.7%,端午假期增长59.4% [2] - 国际游客将中国游流量转化为中国购增量 [2] 政策支持方向 - 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能力和信心 [3] - 改善消费环境,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基础设施 [3] - 优化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分配,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3]
小众运动项目火“出圈” 激活体育消费大有可为
证券时报· 2025-07-20 22:05
小众运动崛起 - 匹克球热度持续攀升,某社交平台匹克球话题浏览量达1.4亿,短视频平台播放量突破3.8亿次 [2] - 天猫平台"6·18"期间匹克球装备销售涨幅超过1100% [2] - 匹克球融合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特性,场地更小、器材轻便,上手门槛低 [2] - 攀岩、飞盘高尔夫等小众运动在社交平台保持高热度与讨论度 [3] 小众运动与大众运动的角色差异 - 小众运动反映年轻消费者对精细化需求和个性化体验的偏好,代表垂直赛道 [3][4] - 大众运动市场规模更大,国际化推广基础强,如英超、西甲等赛事拥有广泛球迷基础 [4] - 小众运动客单价高,针对高净值人群,关联消费带动作用显著 [6] - 大众运动因参与人数多,在体育教培领域规模优势明显,如足球、篮球、游泳等 [7] 体育消费拉动因素 - 社交媒体裂变传播增强小众运动社交属性,推动赛事直播+带货、短视频+电商等商业模式 [6] - 体育消费中服务消费占比逐步上升,商品与服务消费占比约为60%和40%,上海、成都等城市服务消费占比更高 [8] - 群众体育赛事与当地消费场景融合效果好,投入产出比优于国际化顶尖赛事 [9] 政策与市场环境 - 国家发布多份政策文件,如《关于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若干意见》等,挖掘体育消费潜力 [8] - 落实休假制度对激活体育消费至关重要,"有闲"比"有钱"更影响参与频率 [10][11] - 政府需通过功能性产业政策弥补市场不足,推动体育消费新场景、新产品、新模式 [11]
苏超之后,赣超球票也秒光
第一财经· 2025-07-20 22:01
赛事热度与场馆利用 - 赣超第二轮赛事球票销售火爆 南昌队主场票秒光 赣州队对阵宜春队3万张票及追加5000张票均秒光[1] - 部分球队因主场容量不足进行搬迁 景德镇队第二阶段将迁至1 9万个座位的市体育中心 吉安队第五轮将使用改造后1 7万个座位的全民健身体育中心[1] - 苏超第七轮南通队与盐城队比赛抢票人数累计达136万[1] 体育场馆资源盘活 - 苏超赣超赛事有效提升地级市大型体育场使用率 过去这些场馆多用于演唱会等活动 整体利用率较低[2] - 赛事举办促进足球普及率提升 带动青少年参与 推动足球事业发展[2] 地方足球发展政策 - 无锡市出台三年行动计划 目标2027年经常参与足球活动人数达43万 注册业余球队160支 球员2500人 并支持建立职业俱乐部训练基地[3] - 常州市计划年均举办足球赛事超500场 培育职业俱乐部2家 社会青训俱乐部10家以上 球迷组织8家[4] - 苏州市发布青训中心建设指南 整合校园体校及社会青训机构资源[4] 体育消费与产业带动 - 唯品会数据显示 苏超火爆期间江苏省足球及足球鞋销量同比增长超60% 运动服饰销量同步增长[4] - 南京队主场赛事带动文旅消费 3天接待游客218 1万人次 文旅消费总额27 2亿元 其中异地消费17亿元[5] - 美团平台南京景区门票订单量比赛日同比增长255% 住宿旅游交易规模省内第一[5] 赛事IP与文旅融合 - 苏超通过赛事引流与文化赋能构建消费升级逻辑链 赣超打造"赛事+文旅+消费"生态 推动全民参与足球嘉年华[5] - 浙BA篮球联赛结合消费券与票根经济 持门票可享餐饮商圈等多重福利 延伸消费链条[6]
小众运动项目火“出圈”,激活体育消费大有可为
证券时报· 2025-07-20 21:58
小众运动项目火"出圈"了。 经典运动项目需求外溢、碰上承接需求的项目上手门槛更低,融合网球、羽毛球、乒乓球特性的匹克球看起来有"大爆"潜质。以至于近期社交平台上谈论"哪 项运动可以像飞盘那样成为下一个爆款项目"时,高赞评论总是不乏匹克球。 当前,包括各类体育用品在内的体育消费成为拉动国内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不少地区也纷纷出招挖掘运动项目、体育赛事背后的消费潜力。 受访专家认为,不论是小众项目还是大众项目,对体育消费的拉动都能发挥不同的积极作用,未来要通过挖掘群众赛事、落实好休假制度、优化体育场景供 给等更好激活体育消费。 小众运动崛起:精细化需求与个性化体验的释放 清华大学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需求的升级、多样,很多产品和商品都会越来越走向精细化,体育运动发展 也是如此。匹克球、攀岩等运动热度攀升,实际上反映出的是不同代际,尤其是年轻一代体育消费者对新型体育运动的偏好。 "所谓小众运动在它的受众群体中并不小众,而是代表了一种精细化需求和个性化体验的发展趋势。"王雪莉指出,如果以参与人数来区分大众运动和小众运 动,那它们各自在体育产业中扮演的角色的确是不太一样的。 大众运 ...
苏超之后赣超球票也秒光,赛事IP撬动“票根经济”
第一财经· 2025-07-20 20:06
赛事热度与票根经济 - 苏超和赣超赛事热度持续攀升 赣超第二轮南昌队对阵九江队球票秒光 南区次轮赣州队对阵宜春队3万张票秒光后追加5000张再次秒光 [1] - 苏超第七轮南通队与盐城队比赛抢票累计总人数达136万 [1] - 7月5日南京队主场对阵苏州队观众突破6万人 带动7月4-6日全市文旅消费总额27.2亿元 其中异地消费17亿元 [4] - 美团平台显示南京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255% 住宿和旅游类交易规模省内第一 [5] 场馆资源与基础设施升级 - 部分球队因主场容量不足进行搬迁 景德镇队从1000座场馆迁至1.9万座体育中心 吉安队将使用改造后1.7万座场地 [1] - 地级市大型体育场过去使用率不高 赛事举办有效盘活存量场馆资源 [2] 地方政策与足球发展规划 - 无锡市计划到2027年实现43万人参与足球活动 注册业余队160支 球员2500人 建设1个职业俱乐部训练基地 [3] - 常州市目标年均举办赛事超500场 培育2家职业俱乐部和10家青训俱乐部 [3] - 苏州市推出县区级青训中心建设指南 整合校园、体校和社会机构资源 [3] 体育消费与产业联动 - 唯品会数据显示江苏省6月足球及足球鞋销量同比增长超60% 运动服饰销量同步增长 [4] - 赣超推动"赛事+文旅+消费"生态 浙BA联赛通过消费券和票根经济释放潜力 杭州推出观赛门票联动餐饮酒店景区福利 [6] 社会效益与行业影响 - 赛事促进足球普及率提升 带动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 [2] - 苏超构建"赛事引流-文化赋能-消费升级-价值认同"的完整链条 赣超打造全民足球嘉年华 [6]
新供给、新体验激发文旅消费新动能 多元业态添彩“暑期经济”
央视网· 2025-07-20 15:26
体育赛事带动文旅消费 - "苏超"赛事重启带动苏州体育中心周边商业活动 32平方米巨型屏幕吸引球迷聚集 [1] - 足球主题市集设立60余个摊位 涵盖老字号品牌 农产品和文旅专区 并设置足球互动区吸引儿童参与 [1] - 机器人烹饪展示科技美食吸引大量球迷体验 [1] - 太仓室内滑雪场借势推出"苏超"主题套餐 凭门票可享优惠 带动周末酒店入住率提升20% [3] 滨海旅游市场升温 - 福建惠安西沙湾沙滩吸引游客量持续增长 7月滨海游客流量突破40万人次 [4][8] - 惠安女服饰体验店达30余家 国家级非遗文化成为游客必打卡项目 [6] - 夜间经济活动丰富 包括美食节 实景演出和音乐会 带动过夜游客比例提升 [8] 夏季特色餐饮消费 - 兰州素凉面制作工艺独特 采用菜籽油 芝麻酱等特色调料 成为当地消暑主食 [9][11] - 烤羊肉串与素凉面形成经典搭配 羊腿肉配辣椒面 孜然等调料 形成冷热味觉对比 [13]
榕江县委书记灾后自费下馆子 又外出招商引资!村超复赛在即
南方都市报· 2025-07-20 14:30
灾后重建与招商引资 - 榕江县委书记徐勃带队赴京对接灾后重建工作并争取项目资金支持[1][3] - 徐勃走访中信国安、万达集团、固伦轩霖轨道交通科技等企业开展招商引资活动[3] - 当地6700多家个体工商户在洪灾中全部被淹[3] "村超"品牌发展 - 榕江依托"村超"品牌推动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目标是实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2] - "村超"发展三年已成为全民参与项目,将"网红"转化为"长红"并带来线下经济增量[2] - 徐勃实地调研"村超"球场重建进展,要求确保7月26日赛事如期开赛[1][3] 经济复苏举措 - 徐勃自费448元请客下馆子,呼吁公职人员助力个体工商户恢复经营[2][3] - 县委政府倡导干部用个人工资消费支持受灾商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