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星通信
icon
搜索文档
牛市早报|国家发改委: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共500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30 08:28
市场表现 - 截至9月29日收盘,上证综指涨0.9%报3862.53点,科创50指数涨1.35%报1470.41点,深证成指涨2.05%报13479.43点,创业板指涨2.74%报3238.01点 [1] - 截至9月29日美股收盘,道指涨0.15%报46316.07点,纳指涨0.48%报22591.15点,标普500指数涨0.26%报6661.21点 [1] - 截至9月29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1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27美元收于每桶63.45美元跌幅3.45%,11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2.16美元收于每桶67.97美元跌幅3.08% [1] 宏观经济政策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重大问题,决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8月份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生产平稳增长,制造业和服务业重点领域增势良好,政策效能持续显现,下一步将适时加力实施宏观政策并加强经济监测预警 [2] - 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推进规模5000亿元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有关工作,全部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正抓紧将资金投放到具体项目以推动扩大有效投资 [3] 金融与投资 -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2024年投资收益额2184.18亿元,投资收益率8.1%,2024年末基金资产总额33224.62亿元,基金权益总额为29128.02亿元 [4]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内蒙古、辽宁、山东、青海监管局更新局领导信息,涉及5名党委书记、局长的任命,其中3名为平调,2名为跨省份升任 [6] 行业动态与监管 - 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目前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均已获得资质,可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 [4] - 国家税务总局将严查个别互联网平台企业借代扣代缴税款之机向外卖员、快递员等变相收费的违法违规行为 [5] -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发布倡议,反对无序低价竞争、低于成本价倾销、夸大和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并严禁无偿和过度加班 [5] 公司战略与事件 - 华为任命余承东为华为产品投资评审委员会(IRB)主任,此次调整意味着公司将AI置于未来十年发展核心地位,确保战略资源向AI领域高强度倾斜 [6] - 捷豹路虎已向全球多家银行寻求20亿英镑的紧急资金以缓解网络攻击带来的财务紧张,公司发言人称生产制造将于数日内陆续恢复 [7]
投资早参 | 工信部向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国产大模型DeepSeek-V3.2模型发布 寒武纪、昇腾适配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06:58
美股市场表现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0.15%,纳指涨0.48%,标普500指数涨0.26% [1] - 大型科技股涨跌不一,英伟达涨超2%,亚马逊涨超1%,博通跌近2% [1]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2.03%,中概股普遍上涨,哔哩哔哩、阿里巴巴、新东方涨超4%,理想汽车、京东涨超3% [1] 商品市场动态 - 现货黄金突破3830美元,收报3832.94美元/盎司,再创新高;COMEX黄金期货涨1.42%,报3862.90美元/盎司 [1] - 国际油价大幅收跌,美油主力合约跌3.86%,报63.1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跌3.51%,报66.79美元/桶 [1] - 欧洲三大股指收盘小幅上涨,德国DAX指数涨0.02%,法国CAC40指数涨0.13%,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16% [1] 卫星通信产业 - 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已获得资质,可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 [2] - 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92亿元暴增至2024年的31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00%,增速是全球的5倍 [2] - 商业航天发射场的投用与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的发展,将显著降低发射成本、提升运力,2025年成为中国商业航天爆发元年 [2] 人工智能与算力 - DeepSeek发布V3.2-Exp模型,引入稀疏注意力机制,实现长文本训练和推理效率大幅提升,并下调官方API价格 [3] - 寒武纪与昇腾均已实现对DeepSeek-V3.2-Exp的适配,寒武纪开源大模型推理引擎vLLM-MLU源代码,昇腾对全新算子进行优化并开源 [3] - 模型大幅降本有利于AI应用加速落地,自定义Agent应用前景广阔,将推动AI应用快速渗透 [4] 超导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牵头研制的全超导磁体实现35.1特斯拉中心稳态磁场,创造新世界纪录,实现关键材料、工艺、制备100%自主可控 [5] - 超导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将其列为"十四五"前沿新材料重点工程,财政投入超百亿元支持关键技术攻关 [5] - 预计到2030年全球超导材料市场规模将突破250亿美元,高温超导主导能源、交通等领域,低温超导支撑量子计算等高端应用 [6] 上市公司股东减持 - 振江股份股东胡震计划减持不超过552.9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7] - 智洋创新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合计不超过422.5万股 [7] - 安德利股东Donghua Fruit Industry Co.,Ltd计划减持不超过341.2万股,即不超过总股本的1% [7] - 新相微股东科宏芯(香港)有限公司拟减持不超过459.5294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 [7] - 四川黄金股东北京金阳矿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减持不超过756万股 [7] - 美芯晟股东WIHARPER FUND VII HONG KONG LIMITED拟减持不超过111.54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 [8] - 中润光学董事陆高飞拟减持不超过69.53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7832% [8] - 尔康制药控股股东帅放文计划减持不超过4200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04% [8] - 国机重装股东中行德阳分行、中行镇江润州支行拟减持合计不超过7213.55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 [8] - 青木科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吕斌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减持不超过277.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 [9] - 森霸传感实际控制人之一致行动人康腾8号计划减持不超过308.69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09% [9] - 五洲医疗大股东太湖宏辉计划减持106.87万股,监事周乐翔计划减持12.75万股,董事潘岚岚计划减持6.91万股 [9]
全球卫星通信产业交流暨嘉则NTN卫通产品发布会在沪举办
中证网· 2025-09-29 16:19
公司活动与产品发布 - 电光科技孙公司江苏嘉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上海6G信通智谷联合主办全球卫星通信产业交流暨嘉则NTN卫通产品发布会 [1] - 大会吸引来自国内外运营商、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计76家,逾130位代表参会 [1] - 嘉则信息在会上发布名为“棘事星通”的全新NTN卫星通信解决方案,该方案由蜂鸟系列NTN卫通模组、配套客户端应用软件、后端服务和开发套件构成 [1] 产品技术细节 - “棘事星通”解决方案可支撑客户进行NTN卫通产品的快捷开发和部署,实现全球范围内的NTN双向卫星通信能力 [1] - 嘉则公布自研型号为JMD47和JMD53的两款NTN卫通模组,均支持3GPP R17IOT-NTN标准的N255/N256/B23工作频段 [2] - 对比传统卫星通信模组,新款模组具备超微尺寸、超轻重量、低功耗、高度集成等特点,可有效降低研发、生产成本以及目标产品尺寸 [2] - 会议演示了通过该解决方案实现的基于NTN的SMS短消息服务、文本消息、语音消息等功能,并展示其在高可靠性、广覆盖与低时延方面的技术优势 [2]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 5G NTN凭借对地面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与产业生态的继承,正成为支撑全球卫星物联网发展的关键选择 [2] - NTN技术展现出在多样化终端场景中的广泛应用潜力,将推动卫星通信技术与地面网络的融合发展 [2] - 公司未来将持续加大在卫星通信领域的研发投入,重点推进多模融合芯片、低功耗终端、云边协同平台等核心技术攻关 [3] - 公司将联合全球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及行业客户,共建NTN产业生态,推动技术从“试点验证”迈向“规模化商用” [3] 公司背景 - 江苏嘉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主要从事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设备的研发 [3] - 公司产品涵盖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全国产化自主可控终端设备、工业互联网系统及终端等 [3]
卫星互联网,还未走出“大哥大困境”
虎嗅· 2025-09-28 21:32
卫星通信产业现状与挑战 - 卫星通信产业面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商业困境,全球移动通信用户数约为57亿户,而卫星通信用户数仅为1000万量级,其中星链用户约700万户、铱星约180万、海事卫星约16万,天通卫星约250万 [4] - 业内专家将当前卫星通信比作1G时代的“大哥大”,存在终端贵、资费高、用户数量少的问题,尚未形成规模经济 [7] - 华为支持北斗短报文功能的终端累计销量已超4000万台,但日使用人数仅占终端累计销量的0.1%,使用率低的原因包括国内蜂窝网络覆盖优良、高轨卫星容量带宽小、通话音质和图像效果不佳 [5] 技术体制与规模经济瓶颈 - 卫星通信系统标准数量多导致体制割裂,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目前存在窄带卫星系统(如铱星、天通一号)和宽带卫星系统(如Starlink、OneWeb)等多种互不兼容的技术体制 [8][9] - 与移动通信技术从1G时代十多个体制收敛至5G时代仅1个体制的趋势相反,卫星通信仍处于技术体制割裂状态 [9] - 技术体制“五花八门”增加了终端厂商的成本,每增加一个星系体制就需增加一套通道成本,包括芯片调制解调器和射频收发链路等 [10] 太空交通与轨道资源管理挑战 - 太空正变得越来越拥挤,全球在轨的高轨卫星超过600颗,平均每一度轨位上就有1.7颗卫星,最热门的轨位上聚集了7颗卫星,获取新轨位难度大 [12] - 近地轨道若达到10万颗卫星将处于饱和状态,而目前已发布计划的大型星座卫星总数已超过13万颗,其中Starlink在轨卫星数量达8128颗,占所有在轨卫星总数的50%,并已获得3.4万颗卫星发射许可 [14][15] - 缺乏明确的太空交通管理和协调规则,星间距离500米是触发避碰告警的阈值,但避碰操作的责任划分、费用及潜在业务损失承担方均不明确 [17][20] 星座运营与避碰风险影响 - 避碰机动对星座运营有显著影响,一方面导致燃料消耗,缩短卫星运行寿命,另一方面可能造成空地和星间链路中断,影响网络服务质量与可靠性 [19][20] - 以Starlink为例,在2024年11月底至2025年5月底的半年间,为避碰而进行的机动次数达14.4万次,同比大增200%,显示空间环境正变得更加复杂 [20] - 国际电信联盟对同一轨道面内或相邻轨道面的多星座部署,缺乏容量上限和部署优先级的标准,轨道协调程序和规则缺失 [20] 手机直连卫星的技术路径 - 实现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有多种方式,SpaceX采用“‘旧’手机+‘新’卫星”模式,并斥资170亿美元购买无线频谱许可证以独立开展服务,但面临卫星成本过高挑战,例如需部署60平方米的天线阵列 [24][25][26] - 华为等公司探索“‘旧’卫星+‘新’手机”模式,但基于高轨卫星的服务目前仅能提供语音、短信和简单图片发送,无法支持视频通话等高速率场景 [27] - 星地融合被视为重要发展方向,即“5G兼容、6G融合”,在6G标准制定之初就构建卫星与地面蜂窝通信的统一方案,支持终端无缝切换 [27] 产业发展建议与未来方向 - 业内建议全力发展5G/6G非地面网络(NTN),积极探索星地网络的协同组网和运营,以解决卫星通信的规模经济难题 [1] - 建议相关方积极引领国际规则制定,建立可对外开放的轨道避碰数据交互和协同平台,提前筛查并识别碰撞风险,维护国家轨道资源权益和空间安全 [22] - 发展卫星互联网的技术方向在于最大程度复用5G技术及其规模经济效应,并最终在6G实现卫星与地面网络的融合 [27]
当太空邂逅AI 谁在打开中国版“星际之门”?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8 10:16
文章核心观点 - 太空与AI的结合正从科幻想象加速照进现实,展现出巨大的商业潜力并影响日常生活 [1] - 中国“星算计划”通过发射计算卫星构建天基算力网络,实现太空计算从实验室走向业务实战,颠覆传统AI算力模式 [2][3] - 太空计算在交通、应急救灾、城市规划等多领域实现商业化落地,其“上帝视角”和“实时智能”优势显著 [5][6][7] - 全球AI算力需求激增,中美在AI基础设施层面展开竞争,中国通过“星算计划”开辟“向太空要算力”的差异化发展路径 [8][9] 太空计算技术突破 - “星算计划”发射全球首个具备在轨计算能力的太空计算星座,单星最高算力达744TOPS,星座总算力达5POPS,相当于将大型数据中心搬入太空 [3] - 计算卫星搭载星载智算系统与星间通信系统,可实现“在轨思考”,直接在太空完成数据清洗与分析,仅回传核心结果,传输效率较传统卫星提升几十倍 [3] - 该技术模式打破地面算力瓶颈与空地传输带宽限制,重新定义AI时代的算力边界 [3] 商业化应用与场景 - “星算计划”在首发星座升空后不到半年即迎来全球首个商业用户,与佳都科技合作将交通行业模型算法成功“上星运行” [5] - 在智慧交通领域,太空计算可克服恶劣天气及偏远复杂区域的地面监测局限,在指令发出后几分钟内生成精准路网信息,提升出行体验 [7] - 应用疆域扩展至城市规划、动态测绘、应急救灾、商业金融及文化旅游等领域,例如快速生成灾情地图、动态监测人口流动以辅助城市规划决策 [7]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 EFLOPS,同比增长74.1%,预计2025年将达1037.3 EFLOPS;2024年中国AI算力市场规模为190亿美元,同比增长86.9% [8] - 2025年全球太空算力市场规模已接近100亿美元,未来十年年均增速预计将超20% [8] - 美国启动总投资约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计划建设地面AI基础设施,而中国“星算计划”则通过“卫星+AI”构建天地一体化算力网络,形成差异化竞争路径 [9]
我国天地一体化通信建设加速
政策目标与监管框架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指导意见》,明确到2030年卫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推动产业融入新发展格局 [1] - 政策支持低轨卫星互联网加快发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实现全球宽带网络覆盖,并推动卫星通信应用由专业领域向大众领域普及延伸 [2] - 政策通过简化审批流程、降低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为技术与应用创新提供支撑,培育壮大相关产业链 [3] 市场准入与企业动态 - 工信部向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允许其依法开展手机直连卫星等业务,深化应急通信、海事通信等场景应用 [1][3] - 中国电信已于2023年9月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牌照并首发手机直连卫星服务,中国移动预计也将申请相关牌照或经营许可 [3][4] - 除三大运营商外,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均有可能申请牌照或经营许可 [4] 技术应用与产业生态 - 手机直连卫星是天地融合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华为Mate60系列、小米15 Ultra等机型已支持该功能,中国移动在暴雨期间提供免费北斗短信服务 [3] - 卫星物联网作为新型业务被重点支持,适合农业生产、资产跟踪、海上运输等领域的应用,是地面网络的补充 [5] - 当前全球在轨卫星突破1万颗,低轨道卫星占比超83%,其中通信卫星达66.80%,低轨星座将激活多元化应用场景并推动6G网络发展 [5] 国际合作与资源协调 - 政策提出强化国际资源协调,深度参与国际电信联盟规则制定,推动建立6G频谱划分和卫星管控单位协调机制 [6] - 国际电信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球仍有近26亿人未接入互联网,占全球人口三分之一,凸显卫星通信的市场需求 [5] 基础设施与产业链发展 - 政策要求提升运力与技术自主性,加速火箭回收技术商业化,突破发射运力瓶颈,推进核心设备国产化 [6] - 卫星通信已应用于应急通信、高空机载通信、远洋船舶通信等领域,在地面网络覆盖不足区域发挥关键作用 [2]
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股东大会基本信息 - 股东大会类型为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 [2] - 股东大会召集人为董事会 [1] - 现场会议召开时间为2025年10月14日15点30分,地点为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65号中国卫星通信大厦A座会议室 [1] - 网络投票采用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系统,投票时间为2025年10月14日9:15-15:00 [1] 会议审议事项 - 特别决议议案包括议案1中国卫通关于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议案2中国卫通关于修订《股东会议事规则》的议案、议案3中国卫通关于修订《董事会议事规则》的议案 [3] - 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的议案包括议案1中国卫通关于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和议案4中国卫通关于续聘2025年度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机构的议案 [3] - 无涉及关联股东回避表决的议案及优先股股东参与表决的议案 [4] 投票安排 - 投票方式为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 [1] - 股东可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投票平台或互联网投票平台(网址vote.sseinfo.com)进行网络投票 [4] - 持有多个股东账户的股东,其表决权数量为全部股东账户所持相同类别普通股和相同品种优先股的数量总和 [4] - 同一表决权以第一次投票结果为准 [5] 会议出席对象 - 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公司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 [7] - 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出席会议 [7] - 公司聘请的律师及其他人员也可出席会议 [8][9] 会议登记方法 - 登记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上午9:00至下午16:00 [10] - 登记地点为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65号中国卫星通信大厦A座21层合规管理部(董事会办公室),邮政编码100086 [10] - 登记方式包括个人股东持本人身份证和上海证券账户卡、法人股东持账户卡和授权委托书,也可通过信函或传真方式登记 [11] 其他事项 - 联系方式为电话(010)62585602、传真(010)62586677、联系人关兴、邮编100086 [12] - 出席会议人员的食宿及交通费用自理 [12]
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的通知
上海证券报· 2025-09-27 02:16
股东大会基本信息 - 股东大会类型为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 [2] - 召开日期为2025年10月14日15点30分 [2] - 召开地点为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65号中国卫星通信大厦A座会议室 [2] 投票安排 - 表决方式采用现场投票和网络投票相结合 [2] - 网络投票系统为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大会网络投票系统 [2][3] - 网络投票时间为2025年10月14日9:15-15:00 [3] - 涉及融资融券等特殊账户投票需按相关规定执行 [4] 审议事项 - 特别决议议案包括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等三项议案 [6] - 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的议案包括取消监事会及续聘审计机构 [6] - 无关联股东回避表决及优先股股东参与表决的议案 [6] 会议出席对象 - 股权登记日收市后登记在册的股东有权出席 [9] -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聘请律师将出席会议 [9] 会议登记 - 登记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9:00-16:00 [11] - 登记地点为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65号中国卫星通信大厦A座21层 [12] - 登记方式包括现场、信函或传真 [13] 其他事项 - 联系方式为电话(010)62585602 传真(010)62586677 联系人关兴 [14] - 出席会议人员食宿及交通费用自理 [14]
释放融资需求超7亿元,“投成都”未来产业投资联盟首场活动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9-26 20:50
▲活动现场 9月26日,"投成都"未来产业投资联盟首场活动——"到成都·投未来"融资路演厅活动在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举办。活动现场,来自未来 能源、卫星通信、新型显示、高端装备、生物科技等未来产业赛道的5家优质企业集中进行了路演展示,释放融资总需求超7亿元。据了解。接下 来成都市将做强"到成都·投未来"品牌,做实"投成都"未来产业投资联盟,构建"热带雨林式"基金生态。 五大未来产业项目路演 释放融资需求超7亿元 "公司建有中国首条TFT基Micro-LED量产线,技术转移良率达99.995%,技术创新能力处于全球产业第一梯队。"活动现场,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证券事务 代表唐玙莹亮出了公司实力,引起了各大投资机构的兴趣。唐玙莹介绍,公司于今年5月成功入选首批工业和信息化部新型显示领域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初步 名单,此次融资需求为5~10亿元,将用于产线建设、产品研发、产业布局等方面。 来自未来能源、卫星通信、新型显示、高端装备、生物科技等未来产业赛道的5家优质企业进行了现场展示,涵盖氢燃料电池、低轨卫星通信载荷、Micro- LED显示、粒子加速器装备、器官芯片等前沿方向。这些企业均具备核心技术优势和明确的产 ...
卫星通信产业拐点在即,谁先冲上千亿风口?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6 20:27
行业核心观点 - 卫星通信产业正从低货量高成本阶段加速迈向高需求降成本的向好周期 多重信号叠加推动产业从专业应用向大众消费跨越的关键拐点 [1][3][6] - 我国卫星通信市场规模2023年超800亿元 预计2024-2029年年均复合增速约15% 2029年有望突破2000亿元 [1] - 全球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2040年将达万亿元 我国卫星互联网未来五年市场规模有望达近千亿元 [1] 政策推动 - 工信部8月底发布指导意见 明确支持卫星物联网和卫星互联网发展 设定2030年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目标 [3] - 政策开闸为产业划定清晰发展路径 推动卫星通信从专业应用领域向大众消费市场跨越 [3] 需求放量 - 中国联通9月8日获得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营业厅同步上线卫星业务 [3] - 中国移动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牌照申请已进入工信部审核流程 预计年内获批 三大运营商全面布局激活C端与B端市场 [3] - 2024年支持直连天通卫星的国产手机销量超1600万台 华为小米等30多款手机终端支持联通卫星功能 [3] - 华为公布卫星通信专利 可扩展便携设备应用场景 下半年有望开启低轨卫星互联网终端众测 [4] 基建组网进展 - 吉利星座9月24日以"一箭12星"方式成功发射 两个月内连续第三次组网发射 完成一期组网 [1] - 国网星座计划2030年前发射10%卫星 总计划约1.3万颗 千帆星座计划初期部署1296颗卫星 远期规划1.3-1.5万颗 [5] - 7月27日至8月26日一个月内成功发射6组低轨卫星 组网速度大幅提升 [6] 上游企业业绩表现 - 中国卫星上半年完成73万片空间太阳电池及近3000台套高通量终端产品交付 二季度单季度减亏至638万元 [7] - 上海瀚讯上半年营收1.73亿元同比增长63.34% 归母净利润亏损2864万元同比收窄45% 低轨卫星业务收入约1.5亿元 [7][8] - 天银机电子公司天银星际星敏感器已应用于千帆星座54颗组网卫星 在轨运营超700台 毛利率31.23% 2024年营收净利润均增约40% [9] 盈利前景 - 上游核心部组件厂商凭借规模化需求和成本优势 有望率先实现业绩拐点 [6][7] - 中国卫星财务指标预计2025年逐季度修复 上海瀚讯全年有望净利润扭亏为盈 天银星际收入具备强持续性 [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