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贸易

搜索文档
又有公司进入退市整理期!
证券时报· 2025-06-24 21:20
退市九有案例 - 退市九有(600462)于6月24日进入退市整理期,股价开盘暴跌80.21%,盘中跌幅一度超过83%,成交量急剧放大 [1][4][5] - 公司主营业务为综合性营销服务和化妆品销售,2023年通过子公司收购佩冉化妆品40%股权延伸至下游产业链 [5] - 终止上市原因为2023年净资产为负且2024年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024年营收5.04亿元但2025年一季度净亏损566.72万元 [6] 年内退市整理期公司概况 - 2025年进入退市整理期的公司数量将超过10家,包括*ST卓朗(2月摘牌)、*ST普利(5月摘牌)等 [2][7][9][10] - 6月集中出现多例:龙津退首日跌36.28%,退市鹏博(-62.90%)和退市龙宇(-35.16%)同日进入,人乐退单日暴跌85.09% [11][12] - 其他案例:退市海越首日跌27.34%,工智退首日跌84.93%,*ST恒立等3家公司将于6月底陆续进入整理期 [13][14][15] 退市公司业务背景 - 退市鹏博原为知名电信传媒企业鹏博士,退市龙宇曾主营燃油贸易后转型数字生态服务 [12] - 人乐退为深圳老牌商超连锁,曾位列中国连锁百强且年营收超百亿元 [12] - 退市海越涉及能源全产业链,工智退聚焦智能制造机器人业务 [13]
伦交所新规限制持仓,豪赌铝期货的Mercuria被迫减仓
华尔街见闻· 2025-06-21 15:50
LME新规实施 - 伦敦金属交易所宣布立即实施新规 要求持有超过可用库存规模近月合约头寸的交易员强制削减持仓 [1] - 新规旨在应对能源交易商大举进军金属市场引发的市场震荡 对所有市场参与者普遍适用 [1] - LME已介入迫使Mercuria减持6月主要铝合约头寸 新规直接回应了Mercuria等大型能源交易商建立巨额头寸的行为 [1][2] 能源交易商市场行为 - 过去一年全球大型能源交易商大举进入金属市场 在LME合约中建立大额头寸 [2] - Mercuria铝期货操作最引人注目 其建立的铝头寸一度超过100万吨 而交易所库存已降至不足35万吨 [2] - LME近几个月指导市场参与者减少相对于现有库存水平的大额交易所头寸 [2] 市场供应紧张状况 - 多个关键LME合约出现供应紧张迹象 铜价差飙升至2021年以来最大现货升水 铝价差也显著收窄 [1][3] - 库存持续下降放大市场影响 交易商持仓量数倍于实际可交割库存时市场定价机制面临扭曲风险 [3] - LME原有规则仅涵盖库存主导地位和短期到期合约 新规将适用于所有合约包括月度合约 [3] 新规具体内容 - 交易商在近月合约中持有超过可用库存总量头寸时必须通过"平价"借贷减少头寸 [2] - 可用库存总量定义为有凭证和已注销库存减去相关交易商已拥有的库存 [2] - 新规被描述为临时性 LME未来可能就永久化进行咨询 [3] 监管动态 - LME将于明年7月从金融行为监管局接管市场头寸限制设定责任 [3] - LME正考虑实施限制防止交易商在近月合约中的头寸超过库存总量 [3]
俄政府已动用最后储备,普京转向中俄能源合作求援,中国会接吗?
搜狐财经· 2025-06-14 16:53
俄罗斯财政状况 - 俄罗斯财政储备在两个月内从十万亿卢布降至六万亿卢布,下降速度极快[1] - 俄罗斯平均每天军事支出超过4亿美元(约30亿人民币),弹药消耗巨大[3] - 俄罗斯能源企业一季度净利润从1.445万亿卢布暴跌至7895亿卢布,同比接近腰斩[20] 能源出口困境 - 欧洲客户正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能源出口渠道收窄[5] - 国际机构预测俄罗斯2023年GDP增长仅0.3%,标普将其主权信用评级降至垃圾级[5][7] - "欧佩克+"持续增产,加剧俄罗斯在国际能源市场的竞争压力[17] 中俄能源合作动向 - 俄能源部长频繁访华,重点推动"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设计年供气量500亿立方米[9][11][13] - 中方要求提高人民币结算比例,并确保运输基建配套完善[11] - 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煤炭量自2017年以来增长两倍,双方清关流程持续优化[23] 合作条件与挑战 - 俄方提出浮动价格机制并要求中方承诺最低采购量,存在强买强卖倾向[13] - 中方坚持多元化进口战略,避免过度依赖单一来源[13] - 中俄能源贸易90%已实现本币结算,但需平衡价格合理性与供应稳定性[25][27] 宏观经济压力 - 俄罗斯面临20%基准利率压制,债务年增长率达14%[21] - 约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被西方冻结,加剧流动性危机[21] - 设备老化与技术升级停滞可能长期削弱能源行业竞争力[23]
暴跌超40%!两只A股股票今天进入退市整理期
证券时报· 2025-06-10 12:08
退市公司股价表现 - 退市鹏博(600804)和退市龙宇(603003)于6月10日进入退市整理期,股价盘中分别暴跌超64%和45% [1][2][4][8] - 退市鹏博股价最低下探至0.22元,成交额达7045万元,换手率20.22%,市值缩水至4亿元 [4][6] - 退市龙宇成交额放大至1.09亿元,换手率12.99%,市值18.69亿元 [8][9] 退市原因分析 - 退市鹏博因2023年和2024年财务会计报告连续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7] - 退市龙宇同样因2023年和2024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且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 [10] - 两家公司均自2024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7][10] 公司背景 - 退市鹏博前身为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1994年上市,市值曾超600亿元,业务涵盖宽带和增值电信服务 [6] - 退市龙宇前身为上海龙宇燃油,1997年成立,主营业务包括数字生态服务和大宗商品贸易 [9] 其他即将退市公司 - 龙津退(002750)已于6月6日进入退市整理期,首日暴跌36.28% [12] - 人人乐(002336)将于6月13日进入退市整理期,2024年净资产为-4.04亿元 [13] - 海越能源(600387)将于6月16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主营业务为能源产业投资 [14]
知名浙商钟仁海入主一年后,*ST庚星更名前最后一场股东大会传递新信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5 17:21
公司更名与控股股东动作 - *ST庚星将于6月6日正式更名为*ST海钦 反映新控股股东浙江海歆全面推动革新的信号[1] - 最近8个交易日内公司录得4个涨停板(涨跌幅限制为5%)显示市场关注度提升[1] - 控股股东浙江海歆自2024年四季度实际管理以来 已委派新团队推动主营业务转型[1] 主营业务转型与液化石油气业务 - 公司在大宗煤炭交易基础上新增液化石油气交易业务 主要从美国和中东地区采购[1] - 2024年新增液化石油气业务获得超1.6亿元营收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8318.78万元(大部分来自该业务)[5] - 液化石油气业务集中在广西及西南地区 因当地地形复杂导致天然气管网覆盖难度大[4][5] - 通过控股股东关联方鸿基石化采购原材料 2024年采购额达9844.04万元(占同类业务25.28%) 预计2025年关联交易总额将达5.1亿元[5] 原有业务状况与调整 - 煤炭供应链业务2024年盈利水平下降 对个别合作方应收款项单项计提减值准备1.56亿元[4] - 电动汽车充电服务业务持续亏损 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858.48万元[4] - 旗下上海庚星和福州庚星2024年分别亏损5437.43万元和1316.81万元 2025年一季度仍未盈利[6] - 管理层计划对充电服务业务"维持现状"为主 可能优化无法盈利的场站[6] 控股股东支持与资源整合 - 控股股东在资金、业务、人才和办公场地等方面提供支持 如提供嘉兴办公场地[4] - 借助控股股东财务资助与产业资源 快速推动液化石油气业务落地[4] - 通过控股股东关联方获得国际采购资信 缩短建立采购渠道周期[5] - 投资者关注资本运作计划进展 但受监管部门调查未定影响暂无法落地[6]
“脱欧”五年 英欧首度重置关系
北京商报· 2025-05-20 23:22
英欧峰会核心成果 - 英国与欧盟举行"脱欧"后首次峰会,双方宣布"重启"双边关系,达成覆盖经贸、防务、人员流动等领域的多项协议 [2][3] - 渔业问题成为焦点:英国将欧盟渔船准入期限延长至2038年(原计划4-5年),欧盟则无限期延长食品进出口简化协议(SPS)并同意碳排放交易系统对接 [3] - 英国政府预计协议将在2040年前为经济增加90亿英镑,并宣布向渔业投资3.6亿英镑用于技术升级和出口促进 [4] 经贸领域具体措施 - 简化食品饮料进出口流程(SPS协议)预计推动英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增长20%,2024年相关出口额达140亿英镑 [4] - 欧盟启动1500亿欧元武器贷款计划("欧洲安全行动"SAFE),英国参与防务合作 [4] - 能源领域探讨重新连接碳排放交易机制,英国或免于2026年欧盟碳边境税 [5] 行业影响与数据 - 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占英国GDP的0.4%,新协议引发国内争议,苏格兰渔民联合会批评条款比"脱欧"初期协议更不利 [3][7] - 英国工业联合会支持协议,认为深化与欧盟(最大贸易伙伴)合作是提升经济吸引力的现实选择 [7] - 经济学家指出协议将英国重新纳入与欧盟制度性接触框架,但制度对接需更长时间 [8] 政治经济背景 - 英国工党政府上台后推动对欧关系缓和,保守党主导的"脱欧"政策转向 [6][7] - 2023年英国经济萎缩0.5%,通胀高企;欧元区4月经济信心降至近期低点,双方面临增长压力 [6] - 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如特朗普重返执政风险)和俄乌冲突促使英欧加强合作 [6][8]
江苏海滨投资集团项目落地南京江北新区
中国经济网· 2025-05-17 16:17
战略合作签约 - 南京江北新区与江苏海滨投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围绕液化天然气贸易 制氢装备 新能源研究院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1][3] - 合作旨在深化产城融合发展 立足双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 [3] - 江苏海滨投资集团将推动相关产业资源迁入新区并打造氢能产业创新研究院 [7] 江苏海滨投资集团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包含液化天然气国内外运贸一体化 石油产业以及储能 氢能等清洁能源产业 [3] - 2024年集团LNG贸易销售额超百亿 [3] - 公司先后与中国石油 中国三峡集团和长江航道工程局等央国企成立合资公司 [3] 合作重点领域 - 聚焦氢能链条 推动集群发展 立足新区产业基础 科教人才资源和海滨集团能源产业领域专业能力 [5] - 深化产业协同 聚焦天然气储备 智能电网等重点领域 拓展应用场景 助推区域绿色转型发展 [5] - 发展能源+科技平台 推动能源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打造"产业+能源"协同发展标杆项目 [7] 合作背景与意义 - 江苏海滨投资集团是能源领域领军企业 在成品油 天然气 清洁能源开发与运贸等领域成果斐然 [5] - 此次签约是落实长三角一体化 绿色低碳发展国家战略的生动实践 [7] - 双方将加快项目落地 实现合作共赢 [5]
2025年前4个月福建省对外贸易进出口5988亿元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17 06:57
外贸进出口总体情况 - 前4个月福建省外贸进出口总额5988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3646.1亿元,进口2341.9亿元 [1] 加工贸易与外商投资企业表现 - 加工贸易进出口740.3亿元,同比增长11.9%,增幅较一季度扩大2.2个百分点 [1] - 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311.9亿元,同比增长3% [1] 主要贸易伙伴表现 - 对欧盟进出口805.5亿元,同比增长4.5% [1] 出口产品结构分析 - 机电产品出口1696.8亿元,占出口总值的46.5% [1] - 锂离子蓄电池出口438.5亿元,增长28.3% [1] - 平板显示模组出口65.4亿元,增长8.2% [1] - 汽车出口53.7亿元,增长24.2% [1] - 船舶出口52.7亿元,增长17.1% [1] - 中央处理部件出口41.2亿元,增长15.8% [1] - 电线及电缆出口40.3亿元,增长82.4% [1] - 上述六类产品合计拉动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2个百分点 [1] - 农产品出口251.7亿元,增长4.4%,占出口总值的6.9% [1] - 蔬菜及食用菌出口17.7亿元,增长7.5% [1] 进口产品结构分析 - 机电产品进口384.5亿元,占进口总值的16.4% [2] - 集成电路进口74.9亿元,增长6.8% [2] - 航空器零部件进口57.1亿元,增长23.8% [2] - 平板显示模组进口41亿元,增长31.1% [2] - 纸浆进口90.1亿元,增长37.4% [2] - 天然气进口37亿元,增长34.3% [2] - 成品油进口31.8亿元,增长12.5% [2] - 钢材进口31.4亿元,增长146.1% [2]
不许外国购买俄油,马克龙公开威胁买俄油的国家,外媒:马克龙或效仿特朗普
搜狐财经· 2025-05-16 16:54
法国对俄能源制裁方案 - 法国拟对俄罗斯能源出口及购买俄油的国家实施惩罚性措施,特定能源产品的关税税率可能高达500% [1] - 该政策旨在通过极限施压手段切断外国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联系 [1] - 与前期部分国家对特定商品加征145%关税的案例相比,法国此次提出的500%税率堪称史无前例 [3] 制裁政策影响范围 - 制裁范围不仅针对俄罗斯能源出口方,更扩大至进口方,可能波及全球能源供应链 [3] - 政策实际效果取决于欧盟其他成员国的配合程度,单边实施超高关税违反世贸组织规则 [3] - 欧盟强行推进此类关税政策可能加速全球能源市场重构 [3] 能源市场现状 - 外国已构建多元化能源进口体系,对单一来源的依赖度持续降低 [3] - 数据显示外国通过长期布局已形成稳定的能源供应网络 [3] - 任何试图通过关税武器干涉他国正常贸易的行为可能反噬施压方自身的产业竞争力 [3] 欧盟内部协调问题 - 欧盟内部对俄制裁政策已显现裂痕,多国因能源价格飙升面临民生压力 [5] - 法国激进方案未充分考虑成员国承受能力和对全球产业链的连锁反应 [5] - 在俄乌冲突持续和欧洲经济疲软背景下,解决本国产业困境和民生诉求更具现实意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