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进出口贸易
icon
搜索文档
沙特8月非石油出口同比增长5.5%
商务部网站· 2025-10-29 00:48
非石油出口总体表现 - 沙特8月份非石油出口同比增长5.5%,达到292.8亿沙特里亚尔(约合78.1亿美元)[1] - 尽管本地生产商品的出货量下降6.7%,但转口贸易(再出口)大幅增长32.9%,为整体非石油出口增长提供了关键支撑[1] - 与7月份相比,8月份非石油出口环比下降14%[1] 非石油出口产品结构 - 机械、电气设备及零部件是非石油出口最主要品类,占总出口额的25.4%,同比大幅增长79.8%[1] - 化工产品是第二大出口类别,占比22.7%,但出口额同比下降7.4%[1] 非石油出口目的地 - 阿联酋是沙特8月份非石油货物出口的最大目的地,出口额达98.7亿沙特里亚尔[2] - 印度是第二大目的地,出口额为37亿沙特里亚尔,其次是中国(19.6亿沙特里亚尔)、科威特(10.3亿沙特里亚尔)和埃及(8.13亿沙特里亚尔)[2] - 对土耳其、约旦和新加坡的出口额分别为6.94亿、6.708亿和5.925亿沙特里亚尔[2] 商品出口总额与石油出口 - 沙特8月份商品出口总额达到990.9亿沙特里亚尔,同比增长6.6%[3] - 石油出口同比增长7%,占出口总额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70.2%微升至70.5%[4] 商品出口地区与目的地(含石油) - 亚洲是沙特出口的最大市场,出口额为724.3亿沙特里亚尔[4] - 欧洲是第二大市场,出口额为125.4亿沙特里亚尔,其次是非洲(72.7亿沙特里亚尔)和美洲(67.5亿沙特里亚尔)[4] - 中国是沙特商品出口的最大目的地国,出口额为160.2亿沙特里亚尔[4] - 其他主要目的地国包括阿联酋(110.4亿沙特里亚尔)、印度(91.5亿沙特里亚尔)、韩国(85.4亿沙特里亚尔)、日本(67.1亿沙特里亚尔)和美国(41.1亿沙特里亚尔)[4] 进口表现与结构 - 沙特8月进口额同比增长7.4%,达到748.5亿沙特里亚尔[5] - 同期商品贸易顺差增加4.1%[5] - 机械、机电设备是主要进口品类,总额达223亿沙特里亚尔[6] - 运输零部件进口额为105.9亿沙特里亚尔,化工产品进口额为66.1亿沙特里亚尔[6] - 贱金属和矿产品进口额分别为60.2亿和41.4亿沙特里亚尔[6] 进口来源地与运输方式 - 亚洲是沙特最大的进口来源地,8月进口额为423亿沙特里亚尔[6] - 欧洲是第二大来源地,进口额为201.3亿沙特里亚尔,美洲为83.7亿沙特里亚尔[6] - 从非洲和大洋洲的进口额分别为33.5亿和6.966亿沙特里亚尔[6] - 中国是沙特最大的进口来源国,进口额为197.5亿沙特里亚尔[6] - 其他主要进口来源国包括美国(58.2亿沙特里亚尔)、阿联酋(40.4亿沙特里亚尔)、德国(38.2亿沙特里亚尔)、印度(32亿沙特里亚尔)和日本(31.6亿沙特里亚尔)[6] - 海运是主要进口运输方式,金额达428.9亿沙特里亚尔,空运和陆运分别为237.5亿和82亿沙特里亚尔[6] 非石油出口主要港口 - 吉达伊斯兰海港处理的非石油出口量最多,为34亿沙特里亚尔[2] - 法赫德国王工业海港处理32.1亿沙特里亚尔,拉斯海尔海港处理21.4亿沙特里亚尔,朱拜勒海港和达曼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海港分别处理19.9亿和18.1亿沙特里亚尔[2] - 陆路方面,巴塔港是主要出口地,非石油出口额达21.3亿沙特里亚尔,哈迪塞港和瓦迪亚港分别为9.039亿和5.12亿沙特里亚尔[3] - 空运方面,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国际机场处理51.9亿沙特里亚尔,哈立德国王国际机场处理29.6亿沙特里亚尔,法赫德国王国际机场处理3.77亿沙特里亚尔[3] 进口主要港口 - 达曼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海港是主要海运入境点,进口额达191.4亿沙特里亚尔[7] - 吉达伊斯兰海港进口额为164亿沙特里亚尔,拉斯坦努拉和阿卜杜拉国王海港分别为16.3亿和10.2亿沙特里亚尔[7] - 空运方面,哈立德国王国际机场进口额98.7亿沙特里亚尔,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国际机场和法赫德国王国际机场分别为90.6亿和43.1亿沙特里亚尔[7] - 陆路方面,巴塔港处理34.6亿沙特里亚尔,利雅得陆港和法赫德国王大桥分别处理20.2亿和8.823亿沙特里亚尔[7] 宏观经济背景 - 沙特第二季度实际GDP增长3.9%,得益于非石油经济活动连续18个季度的强劲增长[2] - 今年第二季度(4至6月),非石油活动同比增长4.6%[2] - 沙特8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升至57.8,为3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1]
从广交会关键指标创新高看中国外贸新气象
新华社· 2025-10-28 21:44
展会规模与采购商情况 - 第138届广交会展位总数7.46万个,参展企业超3万家,优质企业突破1万家,均创新高 [1] - 前两期展览累计吸引来自22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4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采购商数量增长6.8% [2] - 欧盟、中东、美国、南美等地区采购商数量增长明显 [2] 采购商合作模式与市场拓展 - 采购商通过广交会平台与中国供应商开启定制化合作,后续订单大增 [3] - 部分采购商以股东身份与中国合作伙伴在海外联合设厂,将中国生产技术、质控标准与本地市场资源衔接,共同深耕区域市场如东南亚 [3] - 广交会搭建的供需连接平台证明中国制造企业有能力及时响应全球市场的新需求变化 [3] 企业转型升级与品牌战略 - 参展企业从简单代工转向自创品牌,以技术、品质与创新解决方案争取更高附加值和更大主动权 [4] - 广交会创新设立约3000平方米的外贸优品拓内销对接专区,引导外贸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助力内外贸一体化 [4] - 外贸企业通过听取国内采购商建议优化内销产品,如香味调配、包装设计等 [5] 产品创新与智能化、绿色化趋势 - 本届广交会拥有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等称号的优质企业首次突破1万家 [6] - 展出绿色低碳产品108.3万件,智能产品35万多件,新产品超100万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近110万件 [6] - 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推出高能效产品,如变频层流推进装置使泳池能耗降低40% [6] 智能产品市场反馈与订单情况 - 中国服务机器人技术成熟且性价比具有竞争优势,获得国际采购商如德国酒店业的采购计划 [6] - 广东凌度智能科技在广交会第一期累计收获订单超1200万元,其清洁机器人因节水环保(用水量为常规清洗的1/20)在中东市场尤为畅销 [6]
中部经济第一省之争:安徽强势崛起,河南拒绝被超越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21:26
作者丨李果 "南北之争" 到2025年末,河南很可能依然是中部地区的经济第一大省。因为根据三季度经济数据,河南经 济总量为48867.57亿元,湖北为44875.62亿元,两省差距3991.95亿元,与2025年上半年相差 的2041.19亿元相比, 两省的经济总量差距接近翻倍。但在细分领域,两省的争夺仍处于白热 化。 (上图:武汉城市景观图。) 编辑丨周上祺 围绕中部经济总量第一省的"南北之争",谁执牛耳? 近两年来,湖北的经济总量不断逼近河南,对后者的中部经济第一大省地位发出挑战。 但随 着2025年三季度经济数据的公布,"南北"经济差却再度被拉开。 河南拒绝被超越的背后,展现了这个省多个经济领域"三军用命"的决心;另一方面,安徽近几 年也强势崛起,尤其是其外贸表现抢眼——2025年三季度末继续稳居中部外贸第一省。而从整 体看,中部地区正在改变其"不沿边、不靠海"的固有对外形象,随着交通条件的提升、地区产 业的升级, 一个"新沿海"中部地区正在崛起。 看工业—— 2025年前三个季度,河南规上工业增速始终保持在8%以上,湖北则连续两个季度 未突破8%。 在河南的经济总量与湖北竞争激烈之时,中部的另一个省也 ...
安徽强势崛起,河南拒绝被超越,中部“新沿海”高地渐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19:49
(上图:武汉城市景观图。)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李果 围绕中部经济总量第一省的"南北之争",谁执牛耳? 近两年来,湖北的经济总量不断逼近河南,对后者的中部经济第一大省地位发出挑战。但随着2025年三季度经济数据的公布,"南北"经济差却 再度被拉开。 河南拒绝被超越的背后,展现了这个省多个经济领域"三军用命"的决心;另一方面,安徽近几年也强势崛起,尤其是其外贸表现抢眼——2025 年三季度末继续稳居中部外贸第一省。而从整体看,中部地区正在改变其"不沿边、不靠海"的固有对外形象,随着交通条件的提升、地区产业 的升级,一个"新沿海"中部地区正在崛起。 "南北之争" 到2025年末,河南很可能依然是中部地区的经济第一大省。因为根据三季度经济数据,河南经济总量为48867.57亿元,湖北为44875.62亿元, 两省差距3991.95亿元,与2025年上半年相差的2041.19亿元相比,两省的经济总量差距接近翻倍。但在细分领域,两省的争夺仍处于白热化。 看工业——2025年前三个季度,河南规上工业增速始终保持在8%以上,湖北则连续两个季度未突破8%。 具体来看,三季度河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湖北增 ...
海南东锦工贸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10-28 19:12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海南东锦工贸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孟晓东,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经营范围为许可经营项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许可经营项目凭许可证件经营)一 般经营项目:农副产品销售;初级农产品收购;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水产品批发; 水产品零售;非食用林产品初加工;林业产品销售;食用农产品批发;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零售(象牙 及其制品除外);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销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工艺美术品及收藏品批发(象牙 及其制品除外);珠宝首饰制造;珠宝首饰零售;珠宝首饰批发;珠宝首饰回收修理服务;美发饰品生 产;美发饰品销售;日用百货销售;日用品销售;销售代理;国内贸易代理;食品互联网销售(仅销售 预包装食品);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食用农产品初加工;食用 农产品零售;鲜肉零售;鲜肉批发(经营范围中的一般经营项目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通过国家企业 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海南)向社会公示)。 ...
今年前三季度义乌进出口首次突破6000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0-28 18:05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今年前三季度,浙江义乌进出口首次突破6000亿元大关,已接近去年全年进 出口总值6689.3亿元。 澳大利亚采购商 萨姆:这家店的产品质量很好,非常好的品质,这是我从澳大利亚过来采购的原因。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义乌入境外商超46万人次,同比增长20%。 斯里兰卡采购商 伊克拉姆:这两个品牌的产品在斯里兰卡只有我能销售,所以我今天很高兴,我会把 生意做得更大,把这里的产品卖到我们国家的每一个地方。 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户 张翠艳:签完斯里兰卡以后,我在二十三、二十四个国家有代理了,之前(品 牌代理)都是中亚比较多,目前中东、南美也在发展。 今年前三季度,义乌进出口6312亿元,增速强劲,同比增长26.3%。其中,出口5539.9亿元,同比增长 25.7%,进口772.1亿元,同比增长31.3%,均创历史新高。 义乌海关统计分析科科长 徐恺:义乌前三季度对全球227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进出口贸易,其中181个国 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实现同比增长,较去年同期增加29个。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令文芳 ...
今年前三季度合肥对东盟进出口增长71%
中国新闻网· 2025-10-28 17:22
今年前三季度合肥对东盟进出口增长71% 中新网合肥10月28日电 (付敏)笔者28日从合肥市商务局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合肥对东盟进出口增长 71%,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分别增长 29.6%、45.1%。 合肥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该市实现进出口总额近329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 增长21.8%。其中,"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实现出口超317亿元、增长20.2%; 机电产品出口额达1793亿元,占该市总出口额近八成。 据合肥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合肥正在深入落实安徽省"徽动全球"出海行动,今年前三季度,该市 已推动超570家次企业参加境内外各类展会,在稳住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郭晋嘉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一列合肥中欧班列从合肥北站物流基地出发。(资料 ...
前三季度长三角外贸总额超12万亿,安徽增速超15%领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16:49
(原标题:前三季度长三角外贸总额超12万亿,安徽增速超15%领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柳宁馨 实习生蒋瑛芙 杭州报道 近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外贸数据已全部公布。前三季度,长三角地区进出口12.62万亿元,同比 增长6.6%,占我国同期进出口总值的37.6%,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据各地海关数据,前三季度,从进出口增速看,安徽以15.7%领跑,江苏、浙江分别为6.4%、6.2%,上 海为5.4%。同期,江苏、浙江、上海、安徽进出口总额分别为4.38万亿元、4.17万亿元、3.34万亿元、 7262.5亿元。 (数据来源:各省份统计局,整理:蒋瑛芙) 今年以来,贸易形势复杂、需求结构分化,长三角地区外贸始终保持韧性,出口增速保持稳健。进一步 分析长三角进出口数据的结构,可以发现,多元市场、民营经济、新质产品成为重点支撑因素。当前, 长三角也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上海、浙江等相继出台政策,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制度保 障、系统服务。 对浙江而言,不仅外贸进出口总额在前三季度站上4万亿元新台阶,进口、出口也分别站上3万亿元、1 万亿元台阶,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前三季度,浙江进出口总值4.17万亿元,同比增 ...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小池塘 进博会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
央视新闻· 2025-10-28 11:49
进博会规模与市场潜力 - 第八届进博会企业展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138个国家和地区的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 [1] - 美国企业参展面积连续7年保持第一,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坚定信心 [1] - 中国已连续16年稳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十四五”期间货物和服务进口额预计将超过15万亿美元 [1] - 未来十多年中国中等收入群体将超过8亿,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巨大 [1] - 前七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过5000亿美元,助力各国企业应对国际市场波动 [1] 开放合作与营商环境 - 通过进博会平台持续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知识产权保护等开放创新,打造“投资中国”等品牌 [2] - 为“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提供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2] - 本届虹桥论坛将围绕贸易重构、全球南方、多边主义等议题开展国际研讨 [2] - 进博会的持续举办充分体现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确定性 [2] 国际参与与互利共赢 - 为来自37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展商提供部分免费展位和展品留购税收优惠政策等支持 [2] - 推动当地特色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例如秘鲁手工艺人通过进博会将其羊驼玩偶销往中国,帮助200多个家庭脱贫 [2] - 首次推出国际友城联展和“魅力友城”展示专区,推动合作走深走实 [2] - 进博会参展企业代表走进联合国分享与中国市场结缘的故事,成为助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例证 [2]
香港9月整体进出口货值同比均上升
新华财经· 2025-10-27 17:58
此外,2025年前九个月的商品整体出口货值同比上升13.4%;商品进口货值上升13.1%。前九个月有形 贸易逆差2939亿港元,相当于商品进口货值的7.2%。 新华财经香港10月27日电(记者林迎楠)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7日发表的对外商品贸易统计数字显示, 2025年9月香港整体出口和进口货值同比分别上升16.1%和13.6%。 统计数据显示,香港9月商品整体出口货值为4623亿港元,同比上升16.1%;商品进口货值为5125亿港 元,同比上升13.6%。9月有形贸易逆差502亿港元,相当于商品进口货值的9.8%。 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分析,九月商品出口货值继续显著增长,输往内地和大部分其他亚洲市场的出口蓬 勃增长,输往美国和欧盟的出口温和增长。同时,大部分主要商品的出口上升,尤其是电动设备、机械 及机械用具的出口继续强劲增长。 展望未来,发言人表示,环球经济持续扩张,应会继续支持香港的商品贸易表现。特区政府一直致力加 深香港与不同市场的经贸联系也有帮助。但美国贸易政策将继续为国际贸易流向的短期前景带来不确定 性。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按国家及地区分析,9月香港输往亚洲的整体出口货值上升18.3%。除亚洲的 ...